Board logo

标题: 天生我才必独身 ── 论贝多芬 [打印本页]

作者: 章凝     时间: 2013-5-12 18:36     标题: 天生我才必独身 ── 论贝多芬

天生我才必独身 ── 贝多芬的恋爱与婚姻


章凝


云天君的帖子很有启迪性。有一点可以商祺:男人的外表很少成为他们捕获美女芳心的障碍,只要他们有才或者有财,其它的都是次要条件,常常可以忽略不计。君不见世间多少貂蝉手挽武大,嫦娥依着八戒,相反东施无盐倒多伴着宋玉潘安。此乃爱情互补原理之一,屡试不爽异常灵验。

言归正传。其实贝多芬一生很有女人缘,也是情种一颗,40岁之前恋情艳遇不断,对手多为贵族美少女,光芳名伴随着他被载入音乐史册的恐怕就不下两位数,除了贝多芬研究学者没人能记得清。美人关下,他的外貌几乎不构成什么问题(为什么许多人说他丑,我怎么觉得正相反,在任何画像里),他绝世的才华就是他无比的魅力,让那些趣味高雅、才貌双全的知识女性神迷情乱,难以抵挡。不妨换位思维一下,现今的男性古典乐迷们,特别是小提琴的钟爱者,有几个不倾慕张永宙(Sarah Chang),谁还在乎她的容貌身高和体重,出神入化的琴声就是她让男人五体投地拜倒在她晚礼服下的资本。

来看看贝多芬是怎样善待他的恋人们的:《第4钢琴奏鸣曲(Op7)》、《第1钢琴协奏曲(Op15)》题献给伯蓓拉•凯格丽维克丝(Barbara Keglevics);两首《钢琴奏鸣曲(Op14-1,2)》、歌曲《 致希望(Op32)》题献给约瑟芬•布伦斯维克(Josephine Brunswick);《月光奏鸣曲(Op27-2)》题献给朱丽叶•圭霞尔蒂(Julia Guicciardi);两首《钢琴三重奏(Op70-1,2)、两首《大提琴奏鸣曲(Op102-1,2)题献给安娜•玛丽•艾尔朵蒂(Anne-Marie Erdody);《泰丽莎奏鸣曲(Op78)》题献给泰丽莎•布伦斯维克(Teresa Brunswick);《第28钢琴奏鸣曲(Op101)》题献给多萝蒂亚•艾特曼(Dorothea Ertman);《迪亚贝里变奏曲(Op120)》题献给安东妮•布伦塔诺(Antonie Brentano);《致爱丽丝(WoO59)》题献给特蕾瑟•玛尔法蒂(Therese Malfatti),等等(有些眼花缭乱是不是)。这些女人中当时有人会想到吗,她的名字将伴随着贝多芬的音乐,不朽永恒。

这里有一个事实应予以注意:贝多芬爱美人,但没有被美人们迷昏了头脑。他题献给她们的作品,几乎都是分量相对比较轻的,以单乐器奏鸣曲为主,只有一部早期的钢琴协奏曲体型较大。贝多芬将他的交响曲等旷世杰作大多题献给了鲁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f)等经济赞助人,因为他们的慷慨资助是他艺术创作的直接保障。如果说贝多芬是一个筚路褴缕的开拓先锋,那么这些贵族恩主就是他的后勤部队。而女性们给予他的,基本上遵循一个模式:开始是温柔的慰藉,热烈的爱恋随之而来,慰藉和爱恋带来某些创作灵感,但最后的结局,无一例外是留给心灵永远的伤痛。

另外还有一件趣事值得一提:那首在中国家喻户晓,名气不在贝五、贝九之下的钢琴小品《致爱丽丝(Bagatelle in A minor 'Fur Elise', WoO.59)》,作曲家本人并没有把它当回事。或许那只是一段即兴弹奏的结果,事后就淡忘了;或许它是一件私下定情物,作者无心公布于众。总之是既没留底稿,也没想到要出版,所以这首日后驰名遐迩的小曲,竟然没有一个正式的作品号(Opus)。作品写于1810年,除去两位当事人,几乎无人知道它的存在。被题赠者特蕾瑟•玛尔法蒂,兼俱贝多芬医生的女儿和他的钢琴学生的双重身份,当年拒绝了老师的求婚,对于这件珍贵赠品,既没公开也没丢弃,不清楚内心究竟是个什么态度,直到她1851年去世。十多年后德国音乐学者诺尔(Ludwig Nohl)在特蕾瑟的遗物中发现了乐谱手稿,使其重见天日。但在1867年出版时却阴差阳错,将曲名《致特蕾瑟(Fur Therese)》错写成了《致爱丽丝(Fur Elise)》。小“爱丽丝”将错就错,就此开始了她不胫而走风靡全球的旅程。这时距贝多芬离世已经整整40年过去。大师当初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牛刀小试的东东,百年后居然随处可闻耳熟能详,成了古典音乐中的流行音乐。令人惋惜的是,来之不易的《致爱丽丝》手稿后来还是丢失了。不过丢了也好,缺少了第一手证据,留给后世的贝多芬学者们一个永远的研究课题:“爱丽丝”真的是“特蕾瑟”之笔误吗?如果不是,那么“爱丽丝”其人到底又是谁?

再来看看贝多芬的恋人们对他的评论:朱丽叶:“他很丑,但十分高贵,拥有优雅的情感和修养。”约瑟芬:“您已经长久地拥有了我的心,亲爱的贝多芬。如果这能让您感到快乐,那么请接受我的心吧。同时您也要小心地把它放在最纯洁的胸怀里。通过我的表白,通过我对您的信任,您收到了我的爱和尊敬的最大证据!您最高贵之处在于,您懂得如何赞赏它,承认它的价值,我在此把它交给您。我在此保证,把我自己最高贵的部分交给您。”安东妮:“他作为一个人比作为一个艺术家还要伟大。”“我深深地钦佩他,他行走在人世间象个神,他站的立脚点高尚,他对待尘世仁慈。他身体下半部的病痛只能使他烦恼片刻,因为艺术包围着他,并紧紧地把他推向温暖的心胸。”泰丽莎:“我的心已被他的歌和目光渗透了,感到生命的丰满。在我面前,不论我到什么地方,停留在什么地方,他总和我同在。我从没到过这般崇高的境界。一切都是光明和纯洁。在此以前,我只象童话里的孩子,只管捡取石子,而不看见路上美艳的鲜花......1806年5月,只获得我最亲爱的哥哥的同意,我和他订了婚。”

贝多芬35岁时(1806)与匈牙利贵族小姐泰丽莎•布伦斯维克订婚,同时写下了春光明媚的《第四交响曲》表达心境。双方深挚感情维系长达4年之久。1805至1810年是贝多芬创作生涯高质多产的鼎盛期,也是世界音乐史上空前绝后的黄金五年,丰碑式作品《英雄交响曲(Op55)》、《三重协奏曲(Op56)》、《热情奏鸣曲(Op57)》、《第4钢琴协奏曲(Op58)》、《第四交响曲(Op60)》、《小提琴协奏曲(Op61)》、《命运交响曲(Op67)》、《田园交响曲(Op68)》、《菲岱里奥(Op72)》、《皇帝钢琴协奏曲(Op73)》、《合唱幻想曲(Op80)》等皆诞生于斯。爱情的力量功不可没。这是他最接近组成家庭的一次尝试,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婚姻的殿堂,可惜另外一只脚最终还是没能跟上。40岁时婚约解除,原因内情不明,可叹有情人终未能成眷属。“然而两人中间似乎没有一个忘却这段爱情。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泰丽莎•布伦瑞克还爱着贝多芬。她死于1861年。她比贝多芬多活了34年。”(罗曼罗兰)

“泰丽莎曾把她自己的肖像赠与贝多芬,题着‘给稀有的天才,伟大的艺术家,善良的人。’这幅肖像至今还在波恩贝多芬的家里。在贝多芬的晚年,一位朋友曾无意中撞见他独自拥抱着这幅肖像,哭着,高声地自言自语着(这是他的习惯):‘你这样的美,这样的伟大,和天使一样!’朋友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再进去,看见他在弹琴,便对他说:‘今天,我的朋友,你的脸上全无可怕的气色。’贝多芬答道:‘因为我的好天使来访问过我了。’── 创伤深深地铭刻在了他心上。他自己对自己说:‘可怜的贝多芬呀,此生今世没有你的幸福。只有在理想的境界里,你才能找到你的朋友。’(罗曼罗兰)── 真是催人泪下。

唉,伸出去的一只脚又缩了回来,我们可怜的路德维希就此作了一辈子钻石王老五。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贝多芬时代音乐家的社会地位虽然比海顿、莫扎特时期有所提高,但仍比王公贵族、政府官员低下许多。他没有丰厚稳定的收入来源,让女孩子特别是她们的家长们难以宽心。这完全可以理解,不好因此怪罪她们俗气,不愿意为艺术做出个人牺牲。毕竟音符不是牛奶面包,交响乐、奏鸣曲填不饱肚子。苛求没有必要,女人到底是女人,她们也有她们的终身事业,那就是生儿育女,抚养后代,平凡而伟大,就象贝多芬那勤劳贤惠的母亲一样。贝多芬终其一生,无缘遇到他的卓文君、红拂女,没有李斯特那种公主慷慨馈赠大量财产,伯爵夫人与其私奔的福气,既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幸,至少是他伟大不朽事业之大幸。想象一下吧,一个侄儿都把他折腾得焦头烂额,如果再象巴赫、莫扎特那样子女成群,那么最后留给历史的,将多了一个彻底失败的父亲,少了一个千年不遇的音乐天才。

耳聋问题,以上不利因素的加强版本。作为一个以演出、卖曲为业的音乐工作者,耳朵有问题不能不让人格外担心他的前途,具体说是钱途。女孩子们爱他但不肯嫁他,自有她们的道理,这个人生投资的风险实在是太过巨大了,让人望而却步。不是吗,作为一个音乐家,纵然你是公认的才华横溢,眼下的事业蒸蒸日上,可一旦耳朵聋掉了,还能有什么戏唱。再慧眼识珠的东方伯乐、料事如神的以色列先知,恐怕也万万想象不到,一个聋子,最后竟能够成为古往今来的“乐圣”。

如果说“乐圣”是后人为他加冕的,那么贝多芬在世时,已被业界和大众公认为欧洲首席音乐家,名声远播北美新大陆,欧洲首席自然也就是世界第一。不幸的是,世界第一只是一个空头衔,没有与之相应的职位和收入。男人没工作婚姻免谈,此乃婚姻第一定理,古今中外普遍适用。贝多芬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他曾经发誓,一定要到自己的收入能够维持妻子和家庭的正常生活时才结婚。为此,他一直渴望找到一份稳定的全职工作,既能一心一意从事音乐创作,又可兼顾养家糊口。他敬爱的祖父生前所任的宫廷乐长之类的职位是他梦寐以求的,可惜始终不能如愿。有一次倒是差一点,那是在1809年,他接受了拿破仑之弟,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国王杰罗姆•波拿巴(Jerome Bonaparte)所提供的宫廷音乐经理的职位邀请(贝多芬的法语流利,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读写没有问题),后来在鲁道夫大公等维也纳贵族的极力挽留下没有成行。其实贝多芬自己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愿意离开维也纳,他对这座“音乐之都”的感情深厚,将其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还好他没去,因为这个花花公子国王杰罗姆,四年后就随着他那皇帝大哥的失败而倒台了,他的短命王国也随之烟消云散。

整整十年后,机会再次向他招手,而且似乎更加理想:1819年贝多芬的赞助人、学生兼好友鲁道夫大公荣升奥洛摩茨大主教(Archbishop of Olomouc),两人长期的亲密关系难以不让贝多芬产生某种想法:您现在是一方主管了,你们那里教会或公国的乐队队长之职,非我莫属了吧。出于自尊,他在给大公热情的祝贺信里对此事只字未提,但提到了特地为主教加冕所作的《庄严弥撒(Op123)》。是一种拐弯抹角的暗示吗?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不知什么原因,一向对他礼遇眷顾有加的大公爵,现在是大主教了,最后竟没有成全他敬爱的老师的这番美意。后门没走成,老师的失望可想而知,但他们师生间的诚挚情谊并未因此受影响。宏篇巨制《庄严弥撒》的写作进度由此加快,也算是收之桑榆。三年后,最后一次机会降临,而且就在家门口:奥地利帝国的宫廷乐长,平庸的作曲家安东•泰伯尔(Anton Teyber)于任上寿终正寝。贝多芬的希望再起,亲自给宫廷剧院的负责人写信,毛遂自荐。自身硬件超一流,关系软件也没得说,当今的皇帝陛下弗朗茨一世(Franz I)乃鲁道夫大公的大哥。想当然的志在必得,结果却仍是铩羽而归,宫廷把这个职位一笔勾销了,岂非天意。就此,贝多芬的乐长之梦彻底破灭。时年52岁,距去世仅剩下四年时间了。就这样,世界首席音乐家一辈子也没有找到一份全职永久性工作,从11岁开始进入职场作童工,直到最后56岁去世,几十年下来,干的全都是合同工、半职工和小时工,从来没有一个正式的职称,终生处于不稳定状态。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贝多芬也莫能例外。他可恨在性格,具体说是性格缺陷。问题是哪个艺术天才没有性格缺陷,没有性格缺陷哪还叫天才吗。天才的级别和缺陷的程度成正比,他当之无愧中了头彩。除非对他整体这个人 ── 从历史到现状,从生理到心理,从思想到感情 ── 都了解到了血液理解到了骨子里,没人能够长期忍受他喜怒无常的精神折磨。距离产生美感,闺房里无伟人,在这里不幸都发生了作用。女人们由欣赏他美妙的音乐而对他产生爱慕,再由畏惧他怪诞的性情而对他产生反感。爱慕与反感的混合物,自然难以持久下去。这方面贝多芬自己需要负很大责任。除非找一个和你一样的聋哑女作终身伴侣,耳不见心不烦,不然天长日久,谁受得了你说风就风说雨就雨的全天候,事前没一丁点征兆。你疾风暴雨电闪雷鸣的性格成就了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音乐艺术,同时也毁了你作为一个普通人向往渴望的世俗幸福。命该如此,你认了吧。

最后的因素是个人决志。至少在40出头之前,贝多芬是希望得到一个永久的结合的,他祈盼找到一个和他情投意合并富于同情心的善良女人,一道建立一个中产阶级式的家庭。“只有爱情,唉,只有她才给你的生活带来幸福!── 啊,上帝!── 让我找到它 ── 让我最终找到那样的爱情!── 只有当它能加强我的美德 ── 这种爱情才能看作是属于我的。”这是灵肉及精神上的,另外也有实际方面的考虑。他的健康状况始终不是很好,除去耳聋日甚一日,经常还有其它问题。为此,他更容易陷入孤独感,害怕将来成为一个终身的单身汉。虽然工作是他最好的知心朋友,但坚强如贝多芬也常常会有伤感低迷和脆弱无助的时候。在与泰丽莎分手后两年的1812年,贝多芬写下了他那让后世研究学者绞尽脑汁而不得其解的未署名书信《致不朽的恋人》,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情书。《致不朽的恋人》既是贝多芬的爱情宣言,同时也是他的爱情告别书。

此后的他,爱情之梦终于彻底破碎,开始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婚姻,或者婚姻不适合自己。为了献身音乐创作这一崇高事业,为了完成个体此次生命存在所承载的天赋使命,必须舍弃对婚姻家庭的奢望与追求。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孤身一人去音乐王国里寻求幸福和永恒。“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顺从,衷心顺从你的命运,只有这样对你的工作──才能带来好处。喔,多么艰苦的斗争啊!你不能为自己,只能为别人,做一个人。你不可能获得幸福,除非在你的内心,在你的艺术中。噢,上帝,请给我力量战胜自己,不许把我束缚在生活里!”(《贝多芬日记》)(在婚姻与事业的取舍上,几十年后勃拉姆斯步了贝多芬的后尘。)

独自一生,终身未婚,贝多芬幸福吗?这是一个见人见智的问题。我想他是的。他牺牲了个人的幸福,如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火种,奋然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一个重要文艺领域里的千秋伟业,给亿万人送去莫大的精神享受,最后为全人类带来了幸福。贝多芬得其所也!── 等一下,这话怎么听上去这么熟悉,好象早就被世人说成陈词滥调了,原封不动地套在其他一些大人物身上也合适,虽然并非没有道理。── 那么不强调也罢。实际点说:贝多芬为了追求个体事业上的成功,而舍弃了婚姻家庭的幸福。与他从艺术创造中所获得的精神幸福相比,他失去的男欢女爱、子女绕膝的世俗幸福显得狭隘了许多。悲剧中自包含着喜剧,独身终生的结局并不那么残酷,让贝多芬本人和我们后人可以欣然接受。什么样的人追求什么样的幸福,存在即合理,没有高低贵贱,不必强求一致。母鸡啄米是幸福,雄鹰高飞也是幸福。贝多芬最终获得的幸福,虽然并不十全十美,但却巨大深广无匹。


参考资料:
─ Beethoven and His Women, Dick Strawser
─ The Life of Beethoven (Musical Lives) by David Wyn Jones, 1998, ISBN-10:0521568781
─ Beethoven (Life & Times Series) by Martin Geck, 2005, ISBN-10:1904341004
─ 贝多芬画传(The Life of Beethoven), 大卫.温.琼斯(David wyn Jones)著, 秦立彦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贝多芬传记(Beethoven (Life & Times Series)), 格克(Martin Geck)著, 严宝瑜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1
─ 贝多芬传(Beethoven The Creator), 罗曼•罗兰(Roman Rolland)著, 傅雷译
─ 世纪之谜:贝多芬的"不朽的情人", 降E大调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 维基百科
作者: 冬雪儿     时间: 2013-5-13 10:33
天才是不宜(不应)结婚的,他们是人类的情人。
作者: xyy     时间: 2013-5-13 14:26
  看來章兄的樂才不在文才之下。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13-5-14 22:33
从小错过了学习音乐,直到少年时才学了两三年小提琴,是否乐才很难判断了。现在不过是有些欣赏兴趣和能力,技术上没有兴趣学习,能听就够用了。

又添加了一些内容,请指正错误!多谢!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14-4-6 19:47
本文写作仓卒,不足、谬误处不少,需要大改,手头工作完成后进行。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22-9-5 11:37
修正版:

天生我才必獨身 — 貝多芬的戀愛與婚姻

雲天君的帖子很有啟迪性,但有一點可以商榷:男人的外表很少成為他們捕獲美女芳心的障礙,只要他們有才或者有財,兩者兼備自然更好,其它的都是次要條件,常常可以忽略不計。君不見世間多少貂蟬手挽武大,嫦娥依著八戒,相反東施無鹽倒多伴著宋玉潘安。此乃愛情互補原理之一,屢試不爽異常靈驗,不足為奇。

言歸正傳。其實貝多芬一生很有女人緣,也是情種一顆,40歲之前戀情豔遇不斷,對手多為貴族美少女,光芳名伴隨著他被載入音樂史冊的恐怕就不下兩位數,除了貝多芬研究學者沒人能記得清。美人關下,他的外貌幾乎不構成什麼問題 — 不明白為什麼許多人說他醜,我怎麼覺得正相反,在任何畫像裡。他絕世的才華就是他無比的魅力,讓那些趣味高雅、才貌雙全的知識女性情迷神亂難以抵擋。不妨換位思維一下,現今的男性古典樂迷們,特別是小提琴的鍾愛者,有幾個不傾慕張永宙(Sarah Chang),誰還在乎她的容貌身高和體重,出神入化的琴技就是她讓男人五體投地拜倒在她晚禮服下的資本。

來看看貝多芬是怎樣善待他的戀人女友們的:《第4鋼琴奏鳴曲》(Op .7)、《第1鋼琴協奏曲》(Op .15)題獻給芭芭拉·凱格麗維克絲(Barbara Keglevics);兩首《鋼琴奏鳴曲》(Op .14-1,2)、歌曲《 致希望》(Op .32)題獻給約瑟芬·布倫瑞克(Josephine Brunswick);《月光奏鳴曲》(Op .27-2)題獻給茱麗葉·圭霞爾蒂(Julie Guicciardi);兩首《鋼琴三重奏》(Op70-1,2)、兩首《大提琴奏鳴曲》(Op .102-1,2)題獻給安娜·瑪麗·艾爾朵蒂(Anne-Marie Erdody);《特蕾莎奏鳴曲》(Op .78)題獻給特蕾莎·布倫瑞克(Teresa Brunswick);《第28鋼琴奏鳴曲》(Op .101)題獻給多蘿蒂亞·艾特曼(Dorothea Ertman);《迪亞貝裡變奏曲》(Op .120)題獻給安東妮·布倫塔諾(Antonie Brentano);《致愛麗絲》(WoO .59)題獻給特蕾瑟·瑪爾法蒂(Therese Malfatti),等等(有些眼花繚亂是不是)。這些女性當時有人會想到嗎,她的名字將伴隨著貝多芬的音樂,不朽永恆。

這裡有一個事實應予以注意:貝多芬愛美人,但並沒有被美人們迷昏了頭腦。他題獻給她們的作品,幾乎都分量相對較輕,以單樂器奏鳴曲為主,只有一部早期的鋼琴協奏曲體型稍大。貝多芬將他的交響曲等曠世傑作大多題獻給了魯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f)等經濟贊助人,因為他們的慷慨資助是他藝術創作的直接保障。如果說貝多芬是一個篳路襤縷的開拓先鋒,那麼這些貴族恩主就是他的後勤部隊。而女性們給予他的,基本上遵循一個模式:開始是溫柔的慰藉,熱烈的愛戀隨之而來,慰藉和愛戀帶來某些創作靈感,但最後的結局,無一例外是留給心靈永遠的傷痛。

另外還有一件趣事值得一提:那首在中國家喻戶曉,名氣不在貝五、貝九之下的鋼琴小品《致愛麗絲(Bagatelle in A minor‘Fur Elise'》,作曲家本人並沒有把它當回事。或許那只是一段即興彈奏的結果,事後就淡忘了;或許它是一件私下定情物,作者無心公佈于眾。總之是既沒留底稿,也沒想到要出版,所以這首日後馳名遐邇的小曲,竟然沒有一個正式的作品號(Opus)。作品寫於1810年,除去兩位當事人,幾乎無人知道它的存在。獲題贈者特蕾瑟·瑪爾法蒂,兼俱貝多芬醫生的侄女和他的鋼琴學生的雙重身份,當年拒絕了老師的求婚,對於這件珍貴贈品,既沒公開也沒丟棄,不清楚內心究竟是個什麼態度,直到她1851年去世。十多年後德國音樂學者諾爾(Ludwig Nohl)在瑪爾法蒂的遺物中發現了樂譜手稿,使其重見天日。但在1867年出版時卻陰差陽錯,將曲名《致特蕾瑟(Fur Therese)》錯寫成了《致愛麗絲(Fur Elise)》。小愛麗絲將錯就錯,就此開始了她不脛而走風靡全球的旅程。這時距貝多芬離世已經整整40年過去。大師當初一定想像想象不到,自己牛刀小試的東東,百年後居然隨處可聞耳熟能詳,成了古典音樂中的流行曲。令人惋惜的是,來之不易的《致愛麗絲》手稿後來還是丟失了。不過丟了也好,缺少了第一手證據,留給後世貝多芬學者們一個永遠的研究課題:“愛麗絲”真的是“特蕾瑟”之筆誤嗎?如果不是,那麼“愛麗絲”其人到底又是誰?

再來看看貝多芬的戀人女友們對他的評論:茱麗葉:“他很醜,但十分高貴,擁有優雅的情感和修養。”約瑟芬:“您已經長久地擁有了我的心,親愛的貝多芬。如果這能讓您感到快樂,那麼請接受我的心吧。同時您也要小心地把它放在最純潔的胸懷裡。通過我的表白,通過我對您的信任,您收到了我的愛和尊敬的最大證據!您最高貴之處在於,您懂得如何讚賞它,承認它的價值,我在此把它交給您。我在此保證,把我自己最高貴的部分交給您。”安東妮:“他作為一個人比作為一個藝術家還要偉大。”“我深深地欽佩他,他行走在人世間像個神,他站的立腳點高尚,他對待塵世仁慈。他腸胃的病痛只能使他煩惱片刻,因為藝術包圍著他,並緊緊地把他推向溫暖的心胸。”特蕾莎:“我的心已被他的歌和目光滲透了,感到生命的豐滿。在我面前,不論我到什麼地方,停留在什麼地方,他總和我同在。我從沒到過這般崇高的境界。一切都是光明和純潔。在此以前,我只像童話裡的孩子,只管撿取石子,而不看見路上美豔的鮮花。”

貝多芬35歲時(1806)與維也納伯爵戴姆的遺孀約瑟芬熱戀,同時寫下了春光明媚的《第四交響曲》表達心境。雙方感情時斷時續維繫終身。1800至1810年是貝多芬創作生涯高質多產的鼎盛期,也是世界音樂史上空前絕後的黃金十年,豐碑式作品《英雄交響曲》(Op .55)、《三重協奏曲》(Op .56)、《熱情奏鳴曲》(Op .57)、《第4鋼琴協奏曲》(Op .58)、《第四交響曲》(Op .60)、《小提琴協奏曲》(Op .61)、《命運交響曲》(Op .67)、《田園交響曲》(Op .68)、《菲岱裡奧》(Op .72)、《皇帝鋼琴協奏曲》(Op .73)、《合唱幻想曲》(Op .80)等皆誕生於斯。愛情的力量功不可沒。

在此期間,貝多芬曾認真地考慮與約瑟芬組成家庭,但後者拒絕投桃報李,持戀愛可以婚姻免談心態。這或許是他最接近組成家庭的一次嘗試,一隻腳幾乎已踏進婚姻殿堂,另外一隻腳最終還是沒能跟上。我們可憐的路德維希就此做了一輩子鑽石王老五。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貝多芬時代,音樂家的社會地位雖然比海頓、莫札特時期有所提高,但仍比王公貴族、商賈豪門、政府官員等低下許多。他沒有豐厚穩定的收入來源,讓女孩子特別是她們的家長們難以寬心。這完全可以理解,不好因此怪罪她們俗氣,不願意為藝術做出個人犧牲。畢竟音符不是牛奶麵包,交響樂奏鳴曲填不飽肚子。苛求沒有必要,女人到底是女人,她們也有她們的終身事業,那就是生兒育女撫養後代,平凡而偉大,就像貝多芬那勤勞賢慧的母親一樣。貝多芬終其一生,無緣遇到他的卓文君紅拂女,沒有李斯特那種公主慷慨饋贈大量財產,伯爵夫人與其私奔的福氣,既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幸,至少是他偉大不朽事業之大幸。想像想象一下吧,一個侄兒都把他折騰得焦頭爛額,如果再像巴赫、莫札特那樣子女成群,貝多芬還能成為貝多芬嗎。最後音樂史冊上,將多了一個不幸失敗的父親,少了一位千年不遇的天才。

耳聾問題,以上不利因素的加強版。作為一個以演出、賣曲為業的音樂工作者,耳朵有問題不能不讓人格外擔心他的前途,具體說是錢途。女孩子們愛他但不肯嫁他,自有她們的道理,這個人生投資的風險實在是太過巨大,讓人望而卻步。不是嗎,作為一個音樂家,縱然你是公認的才華橫溢,眼下的事業蒸蒸日上,可一旦耳朵聾掉了,還能有什麼戲唱。再慧眼識珠的東方伯樂、料事如神的以色列先知,恐怕也萬萬想像想象不到,一個聾子,最後竟能夠成為古往今來的“樂聖”。

如果說“樂聖”是後人為他加冕的,那麼貝多芬在世時,已被業界和大眾公認為歐洲首席音樂家,名聲遠播北美新大陸,歐洲首席自然也就是世界第一。不幸的是,世界第一只是一個空頭銜,沒有與之相應的職位和收入。男人沒工作婚姻免談,此乃婚姻第一定理,古今中外普遍適用。貝多芬不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他曾經發誓,一定要到自己的收入能夠維持妻子和家庭的正常生活時才結婚。為此,他一直渴望找到一份穩定的全職工作,既能一心一意從事音樂創作,又可兼顧養家糊口。他敬愛的祖父生前所任的宮廷樂長之類的職位是他夢寐以求的,可惜始終不能如願。有一次倒是差一點,那是在1809年,他接受了拿破崙之弟,威斯特伐利亞(Westphalia)國王傑羅姆·波拿巴(Jerome Bonaparte)所提供的宮廷音樂經理的職位邀請(貝多芬的法語流利,義大利語、拉丁語、英語等讀寫沒有問題),但在魯道夫大公等維也納貴族的極力挽留下沒有成行。其實貝多芬自己不到萬不得已也不願意離開維也納,他對這座“音樂之都”的感情深厚,將其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還好他沒去,因為這個花花公子國王傑羅姆,四年後就隨著他那皇帝大哥的失敗而倒臺了,他的短命王國自然也隨之煙消雲散。好玄!偉大的貝多芬差點成為一個小丑式國王的殉葬品,個中原因引人深思。

整整十年後,機會再次向他招手,而且似乎更加理想:1819年貝多芬的贊助人、學生兼好友魯道夫大公榮升奧洛摩茨大主教(Archbishop of Olomouc),兩人長期的親密關係難以不讓貝多芬產生某種想法:您現在是一方主管了,你們那裡教會或公國的樂隊隊長之職,非我莫屬了吧。出於自尊,他在給大公熱情的祝賀信裡對此事隻字未提,但提到了特地為主教加冕所作的《莊嚴彌撒》(Op123)。是一種拐彎抹角的暗示嗎?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不知什麼原因,一向對他禮遇眷顧有加的大公爵,現在是大主教了,最後竟沒有成全他敬愛的老師的這番美意。後門沒走成,老師的失望可想而知,但他們師生間的誠摯情誼並未因此受影響。宏篇巨制《莊嚴彌撒》的寫作進度由此加快,也算是收之桑榆。三年後,最後一次機會降臨,而且就在家門口:奧地利帝國的宮廷樂長,平庸的作曲家安東·泰伯爾(Anton Teyber)于任上壽終正寢,貝多芬的希望再起。為此他親自給宮廷劇院的負責人寫信,毛遂自薦。自身硬體超一流,關係軟體也沒得說,當今的皇帝陛下弗朗茨一世(Franz I)乃魯道夫大公的大哥。想當然的志在必得,結果卻仍是鎩羽而歸:為了節省開支或出於其它什麼原因,宮廷把這個職位一筆勾銷了,豈非天意。貝多芬的樂長之夢就此徹底破滅。時年52歲,距去世僅剩下四年時間了。就這樣,世界首席音樂家一輩子也沒有找到一份全職永久性工作,從11歲開始進入職場作童工,直到最後56歲去世,幾十年下來,幹的全都是合同工、半職工和小時工,從來沒有一個正式的職稱,終生處於不穩定狀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貝多芬也莫能例外。他可恨在性格,具體說是性格缺陷。問題是哪個藝術天才沒有性格缺陷,沒有性格缺陷哪還叫天才嗎。天才的級別和缺陷的程度成正比,他當之無愧中了頭彩。除非對他整體這個人 — 從歷史到現狀,從生理到心理,從思想到感情 — 都瞭解到了血液理解到了骨子裡,沒人能夠長期忍受他喜怒無常的精神折磨。距離產生美感,卧室裡無偉人,在這裡不幸都發生了作用。女人們由欣賞他美妙的音樂而對他產生愛慕,再由畏懼他怪誕的性情而對他產生反感。愛慕與反感的混合體,自然難以持久下去。這方面貝多芬自己需要負很大責任。除非找一個和你一樣的聾啞女作終身伴侶,耳不見心不煩,不然天長日久,誰受得了你說風就風說雨就雨的全天候,事前沒一丁點徵兆。你疾風暴雨電閃雷鳴的性格成就了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音樂藝術,同時也毀了你作為一個普通人嚮往渴望的世俗幸福。命該如此,你認了吧。

最後的因素是個人決志。至少在40出頭之前,貝多芬是希望得到一個永久的結合的,他祈盼找到一個和他情投意合並富於同情心的善良女人,一道建立一個中產階級式的家庭。“只有愛情,唉,只有她才給你的生活帶來幸福!— 啊,上帝!— 讓我找到它 — 讓我最終找到那樣的愛情!— 只有當它能加強我的美德 — 這種愛情才能看作是屬於我的。”這是靈肉及精神上的,另外也有實際方面的考慮。他的健康狀況始終不是很好,除去耳聾日甚一日,經常還有其它問題。為此,他更容易陷入孤獨感,害怕將來成為一個終身的單身漢。雖然工作是他最好的知心朋友,但堅強如貝多芬也常常會有傷感低迷和脆弱無助的時候。1812年貝多芬寫下了他那讓後世研究學者絞盡腦汁而不得其解的未署名書信《致不朽的戀人》,這或許是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情書。《致不朽的戀人》既是貝多芬的愛情宣言,同時也是他的愛情告別書。

此後的他,愛情之夢終於徹底破碎,開始清醒地意識到:自己並不適合婚姻,或者婚姻不適合自己。為了獻身音樂創作這一崇高事業,為了完成個體此次生命存在所承載的天賦使命,必須捨棄對婚姻家庭的奢望與追求。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孤身一人去音樂王國裡尋求幸福和永恆。“藝術,這是高於一切的上帝!”“順從,衷心順從你的命運,只有這樣對你的工作 — 才能帶來好處。哦,多麼艱苦的鬥爭啊!你不能為自己,只能為別人,做一個人。你不可能獲得幸福,除非在你的內心,在你的藝術中。哦,上帝,請給我力量戰勝自己,不許把我束縛在生活裡!”(《貝多芬日記》)(在婚姻與事業的取捨上,幾十年後勃拉姆斯步了貝多芬的後塵。)

獨自一生,終身未婚,貝多芬幸福嗎?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想他是的。他犧牲了個人的幸福,如普羅米修士為人類盜來火種,奮然以一己之力,在音樂這以重大藝術領域完成了一個千秋偉業,給億萬人送去莫大的精神享受,最後為全人類帶來了幸福。貝多芬得其所也!— 等一下,這話怎麼聽上去這麼熟悉,好像早就被世人說成陳詞濫調了,原封不動地套在其他一些大人物身上也合適,雖然並非沒有道理。— 那麼不強調也罷。實際點說:貝多芬為了追求個體事業上的成功,而捨棄了婚姻家庭的幸福。與他從藝術創造中所獲得的精神幸福相比,他失去的男歡女愛、子女繞膝的世俗幸福顯得狹隘了許多。悲劇中自包含著喜劇,獨身終生的結局並不那麼殘酷,讓貝多芬本人和我們後人可以欣然接受。什麼樣的人追求什麼樣的幸福,存在即合理,沒有高低貴賤,不必強求一致。母雞啄米是幸福,雄鷹高飛也是幸福。貝多芬最終獲得的人生幸福,雖然並不十全十美,但卻巨大深廣無匹。


參考資料:

— 貝多芬畫傳,大衛.溫.鐘斯著,秦立彥譯,2003,ISBN: 756333209X, 9787563332090
— 貝多芬傳記,馬丁·格克著,嚴寶瑜譯,2011,ISBN: 9787103036624
— 貝多芬傳, 羅曼?羅蘭, 傅雷譯
— 世紀之謎:貝多芬的"不朽的情人", 降E大調([url]http://www.writewww.com[/url])
— 維琪百科
— 百度百科

— Beethoven and His Women by Dick Strawser([url]http://dickstrawser.blogspot.ca/2011/12/beethoven-and-his-women.html[/url])
— The Life of Beethoven by David Wyn Jones, 1998, ISBN-10: 0521568781
— Beethoven(Life & Times Series)by Martin Geck, 2005, ISBN-10:1904341004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013)
作者: 木桩     时间: 2022-9-6 18:52
[....如果再像巴赫、莫札特那樣子女成群.....]

巴赫是长寿的,而且子女成群。但莫扎特英年早逝,去世时才35岁,我印象中好像他没有子女。恕我大胆议论,请先生原谅!

先生写了很多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的大部分作品我都没有听过,在我听过贝的作品中,有两部作品:第五号钢琴协奏曲《帝皇》和第五号交响曲《命运》,这两部作品深深打动我的灵魂,好像是和上帝交流心路历程。我也喜欢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会喜欢上某一小段,或某些音符能打动我。但是,贝多芬的这两部作品,我却是从头到尾,每个音符都喜欢,以至于百听不厌。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22-9-7 10:51
质疑得很好。当初我这还真是凭印象随手写的,确实没有认真做功课。现在去查了一下:莫扎特夫妻共生育有6个子女,但只有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其他4个都不幸夭折。

The couple had six children, of whom only two survived infancy:[54]

Raimund Leopold (17 June – 19 August 1783)
Karl Thomas Mozart (21 September 1784 – 31 October 1858)
Johann Thomas Leopold (18 October – 15 November 1786)
Theresia Constanzia Adelheid Friedericke Maria Anna (27 December 1787 – 29 June 1788)
Anna Maria (died soon after birth, 16 November 1789)
Franz Xaver Wolfgang Mozart (26 July 1791 – 29 July 1844)

[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Wolfgang_Amadeus_Mozart#Marriage_and_children[/url]
[url]http://www.mt77.com/mztzl/Untitled-1.htm[/url]

这两天有空再来谈贝多芬的音乐!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22-9-11 12:21
与巴赫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作品数量并不庞大,但精品比例非常之高,许多质量和《皇帝协奏曲》《命运交响曲》不相上下。如果有时间和心情,他所有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重奏曲(三重奏,四重奏等)都应该过一遍。贝多芬的不少作品因为情思幽深内涵丰富,需要反复聆听多遍才可以登堂入室,发现其无与伦比的美。这有些像探险寻宝,只有那些有耐心和毅力的探索者,才能够最后发现并拥有宝藏。

西方古典音乐是一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艺术宝库,但是只有少数被拣选(blessed)的幸运儿可以尽情享用。让我们珍惜这莫大的福分,感谢上帝的奇异恩典吧!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i]木桩[/i] at 2022-9-6 18:52:
先生写了很多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的大部分作品我都没有听过,在我听过贝的作品中,有两部作品:第五号钢琴协奏曲《帝皇》和第五号交响曲《命运》,这两部作品深深打动我的灵魂,好像是和上帝交流心路历程。我也喜欢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在他.. [/quote]
作者: 廖康     时间: 2023-9-30 20:36
精彩绝伦!莫扎特是天才,像李白。贝多芬是苦才,像贾岛。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