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升华——评电影《金陵十三钗》 [打印本页]

作者: 廖康     时间: 2012-11-27 15:10     标题: 升华——评电影《金陵十三钗》

升华——评电影《金陵十三钗》

廖康


英雄有两种:一是好坯子,从小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心怀大志或深仇,一旦时机来到,便奋勇向前,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以前,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多是这类人物,令人高山仰止,可敬而不可及。还有一种英雄,本来就是普通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无奈为情势逼迫,身不由己担当起某个责任。毕竟他本质上还是个好人,在履行其责任中,善良的天性升华为高尚品质,做出英雄事绩。这种形象在西方电影里有过,比如美国1964年出的影片Becket,就是讲英王亨利二世的玩伴贝克特当上坎特伯雷大主教后,从一个花花公子转变为圣人的故事。还有2004年出品的电影《卢旺达饭店》Hotel Rwanda的主角,名叫 Paul Rusesabagina的经理也是这样一位英雄。他在白人经营的高档饭店工作,是一些中国人称为洋鬼子的买办或狗腿子一类的人物。在种族大屠杀中,他本来只想保护自己的家人。然而,外因形势所迫,内因本性善良,他想尽办法使一千两百多无辜的生灵免遭涂炭。第二类英雄不仅可敬,而且可亲可及,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常人也可能做得到。电影《金陵十三钗》第一次在中国电影里塑造了这种英雄;不仅男主角由唯利是图的装殓师转变为救人救己的神父,而且那些烟花女子也嬗变了,不仅是外表嬗变为她们沦落风尘以前的清纯少女,更是在内心嬗变为高尚的女杰。电影令人信服地表现了这些人的转变。这些转变,或不如说升华,是这部影片最明亮之处。

优秀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与绘画和雕塑有一大不同——前者要有变化,因为前者是时间的艺术,而后者是空间的艺术,只要把最华美的形象或最关键的时刻展示出来就行了。很多文艺作品之所以不那么成功,就是因为所刻画的人物虽然鲜明,很有特点,但却是平板式的,自始至终一个样,单一而没有变化。平板只是人物的一面,根本不是有血有肉的活人。比如鼓上蚤时迁,那只是一个符号。读过《水浒传》以后,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窃技高超的小偷而已。武松倒是比较丰满,有武力少谋略,对兄弟有情有义,虽莽撞,但也会思前想后,比如杀王婆那段,与李逵的鲁莽有所不同。但是他没有变化,始终如一。其实,上梁山以后,他就是一员武将,一个名字而已。当然,作为陪衬的次要人物往往不需要更多的笔墨,但一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如果也是这样单一,或尽管是立体的,却一成不变,那就无趣了。当然,这种变化应该自然可信。否则,读者或观众会认为不真实,不予认同,更不会为之感动,产生共鸣。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男主角米勒本是个装殓师,他去教堂只是为了安葬神父,赚点钱。神父的尸体炸飞了,他并不关心,他只要得到报酬,不能白跑一趟。逗留期间,他要找些酒喝。妓女来了,他要找些乐子。他对着妓女吹口哨,与她们调情,企图嫖其头牌……然而,日本兵冲进教堂要强奸女学生的时候,他站出来,试图阻挡那野蛮行径。米勒毕竟是个善良人,小时候也去教堂,接受过基督教义。面对日本兵在教堂里的兽行,他忍无可忍,站出来执行了康德所说的“绝对律令”。他这样做,我认为不仅是非常可能的,而且对一个相信灵魂永生者来说,那是必然要做的事情,绝非编剧的任意拔高。不错,他并不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而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比普通人还赖一些。从宗教的观点来看,他酗酒、贪财、好色等弱点都是可以得到宽恕的。然而,如果他面对日本兵亵渎上帝,亵渎教堂,公然在美丽圣洁的彩绘玻璃透过的明媚阳光下强奸少女而一言不发,毫无作为,那他就算不上一个正直的男人,就算不上一个最基本的基督徒,他的灵魂就将万劫不复。而且,他是美国人,穿着神父的教袍,拿着巨大的印有红十字架的白布。他虽然胆小,但希望自己会得到宗教的保护。于是,他走出来,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并从此走上救人救己的圣途。

专业评论家James Marsh虽然整体肯定了《金陵十三钗》,但他指责电影妖魔化了日本兵,1不知是出于无知,还是年轻。他不知道那些日本兵就是妖魔,不知道战争制造妖魔。但即使他不了解南京大屠杀,也应该知道越战中有美国兵滥杀无辜,强奸妇女,而且好莱坞还基于美军的暴行拍了著名影片《野战排》Platoon,并基于一起军事法庭审判的案件拍了电影《战争受害者》Casualties of War。美国的影评家也应该知道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女兵林迪•英格兰Lynndie R. England虐待俘虏的罪行,应该知道这场战争使得有些美国兵丧失人性,甚至残杀自己的战友。好莱坞2006年刚出了有关电影《艾拉山谷》In the Valley of Elah,一个专业影评家不该这么健忘。难道《金陵十三钗》还需要展示日本兵暴行的缘由吗?实际上,电影还是通过日本大佐长谷川的辩白“对不起,在战争中有时会有过分行为”给出了侵略者所谓的理由。退一万步来说,这部影片不是关于日本兵的堕落,而是关于在战争这种屠杀同类、灭绝人性的最可恶的行为中,普通的善良人如何在保护同胞时升华为圣人。

对,这才是《金陵十三钗》的主题,南京大屠杀只是其背景。关于这个大事件,近年已经出过至少两部故事片:2009年中、德、法合拍的电影《拉贝日记》John Rabe赞颂这位在沦陷的南京城建立安全区,保护了二十五万中国平民的德国纳粹。他也的确值得我们感念并树碑立传。同年,中国还出品了陆川编剧并导演的几乎是纪录片的电影《南京!南京!》,用散点透视的手法一幕幕表现南京沦陷,日军残杀战俘和平民,强奸妇女,逼迫安全区百姓献女劳军,妓女献身,以及一个日本军曹内疚自杀。这部影片的真实性远远高于艺术性,但并不因此而使其成为好作品。其中难民们唱“梁祝”,两次日本兵欢呼,还有日军庆典,祭拜亡灵的镜头在中国受到很多人的严厉批评。陆川的名气远不如张艺谋大,否则,《南京!南京!》在海外肯定会受到更多指责。尤其是他同情出卖了几十个伤员的唐先生,我也认为太过分了。与这部仅仅展示战争残酷和人类灾难的纪实影片相比,《金陵十三钗》聚焦在一座教堂和几个人物身上,在讲述大灾难中一个小故事的同时,不仅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国军将士的英勇,侵略者的兽性,而且还展现了人性中善良的光辉,而且这光辉来自最低贱的女人。

历史记载的确有过这样一些女子。关键在于,她们这样做,是否在电影里得到了令人信服和感人至深的再现。在陆川编剧并导演的《南京!南京!》中,当日本兵逼迫要一百名妇女做慰安妇时,一些妓女们举起手,走了出来,事先没有任何铺垫,她们的动机只能由观众猜测。陆川可以说,他那样拍摄,因为事情就是那么发生的。作为纪录片,可以。但作为故事片,观众希望看到原因,希望深入那些女人的思想感情,希望理解她们。《金陵十三钗》给足了原因,我认为这正是电影的最大亮点。这些烟花女子的变化很自然,她们的升华很动人。教堂的厨子为占便宜而许诺她们在教堂得到庇护。因而破城后,她们刚来教堂时,仍旧烫发涂唇,衣着俗艳。看到浪荡子米勒,她们希望与这个西方人用色相交换安全,这是很自然的。但电影很严肃,没有任何色情场面。妓女们躲在地窖里,照旧涂脂抹粉,没事干就打麻将,这与唐先生家人在纪实影片《南京!南京!》里的行为是一样的。当然,那些女修道院的女学生们鄙视这些烟花女子,不许她们用厕所,这也是很自然的。就在她们厮打之时,一声枪响,一名学生应声倒地,死在大家面前。严酷的现实让大家看到:国难当头,大家面临的是生死存亡。什么身份,什么职业,什么地位,这一切都不要紧了,只有生和死。人们只有团结起来,才可能对付凶恶的魔鬼。

走向团结的第一步是学生们看到妓女们照顾小战士浦生至死,感到她们也有善良的心。当学生们在日本人面前合唱时,妓女小蚊子的猫跑了,她找猫时被日本兵发现。如果身份暴露,她的下场可想而知。学生书娟说她是因为没有服装才没来唱诗,从而救了她。当学生们被迫要参加日本强盗的庆祝会时,妓女的头牌玉墨打算自己去顶替一个学生。她曾在女修道院当过六年的学生,十三岁时被养父强奸后才流落风尘。所以她更能够与学生们认同,不想让那些纯洁的少女经历她所遭受的苦难。当学生们决定跳楼自杀时,她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其她妓女在她的带动下,也说要替学生们去,以期说服她们不寻短见。当然,那时这些烟花女子还只是那么说说而已,目的是让学生们从钟楼上下来。真要去自我牺牲,还得另下决心。玉墨在和姐妹们商量时是这样考虑的,日本兵就是想满足其淫欲,她们去未必有生命危险。但如果让学生们去,她们也许会因反抗而死,即便不死,受过那种凌辱,以后也难以做人。她们都经历过沦落的痛苦,由己及彼,不想让那些纯洁的姑娘也遭毁害。玉墨又提到人们对妓女的蔑视,激发大家做一件“顶天立地的事,改一改自古以来的骂名。”玉墨的好朋友要跟她同去,以前一直和玉墨较劲的对手也不甘示弱:“都骂我们婊子无情,我们就做一件有情有义的事。”这些风尘女子也许不懂舍身取义的大道理,也许没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但是她们知道什么是尊严,希望让人们看得起。她们有同情心,知道要报恩,她们就是要做简单的好人。她们从与学生冲突到替学生受难,这个变化过程每一步都自然可信。

有些人难以欣赏这部影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电影歌颂的是一些妓女。有人甚至嘲笑影片表现了“妓女救国”,讥讽这部电影是“处女保卫战”,说《金陵十三钗》消费处女加消费妓女。不顾历史事实地指责电影表现美国人高人一等,批评玉墨和米勒玩性游戏,说电影表现“处女是硬通货”, 因此“玉墨在妓女中发起了代替女学生去接受强奸的运动”,批评张艺谋“通过通俗大片的操作,还提供了一次让观众围观暴力、消费性受害者惊惧哀惋之美的机会。”2还有人拼凑野史传言,从佘太君开始,一路讲到李香君、柳如是、赛金花,发思古之幽情,叹亡国之哀怨,埋怨中国男人无能,全靠女子救国。指责《金陵十三钗》“靠一群秦淮妓女大振雌風於世界,重新包裝妓女文化,重新打造一身行頭,進軍美國好萊塢,實現中國電影的翻身之夢。”3尽管这位作者用繁体字撰文,那也丝毫不能增加他提到的那些演义的历史真实性。基于虚构的历史不能回答现实的问题,辞藻尖刻的揶揄却未必表达深邃的思想。这些无端的指责很容易误导没有看过电影的人,却丝毫无助于看过电影的观众欣赏或批评这部影片。网上的影片说是高清,但质量太低,大大损害了这部精彩的艺术作品,在Netflix上看过大屏幕电影后,我不禁感叹,这么好的作品也会被人糟蹋!有的人的确只能看到他想看的东西,借用胡平的一句名言:“孔雀开屏的时候,有些人只看到它的后门。这不是孔雀不美,而是观察者的眼光低下。”

毋庸讳言,卖淫是个低下的职业,没有谁愿意让自己的女儿或姐妹当妓女。然而,我们不知道那些人沦落风尘的原因,因而我们没有资格看不起不得已干这行的女人。连耶稣基督都没有鄙视妓女,别人还有什么资格鄙视?米勒在回答学生们的问题时说那些风尘女子跟“我们一样爱恨,她们比我们任何一个都了解爱与恨,她们比我们更知道怎么对付魔鬼。”这些女子的言谈和行动也的确表明她们和那些少女学生不同,她们不都是软弱可欺的。临行前,她们为最坏的情况做了准备,没有剪刀的,就摔碎玻璃,裹上布做成利器,藏在身上。除了这些风尘女子的代表玉墨以外,我们不知道她们以前的经历,但不难想象她们也是因为生活所迫才沦落的。即便她们可能曾经自甘堕落并享受了耻辱的生活,在面临亡国之时,在纯洁的妹妹们即将遭受侮辱的时刻,在凶恶的日本鬼子面前,她们站了出来,代人受难,并决心以死相拼,“至少也要赚小日本一个眼珠子!”仅此一举,她们的全部耻辱都雪洗得一干二净。当然,她们不是像那些评论者们讥讽的那样在救国。电影明明白白地表现她们是在救人,救助比她们弱小的女孩子。这些烟花女子比那些平日道貌岸然,关键时刻不敢担当的所谓正人君子不知要高尚多少倍。如果真有上帝,我相信,祂一定会让这些女子进入天国。

电影让这些秦淮女子洗尽铅华,拉直卷发,剪掉长丝,身着青布学生装,似乎让她们重返青春。我们似乎看到她们原本的模样,她们沦落前的模样。其中一人自豪地说:“我妈要是还活着,看到我这样子,不晓得有多高兴!我妈说我们家就缺个读书人。”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我,她们的表情让我相信这些风尘女子当年都有这种愿望。贫困让她们沦落了,善良让她们奋起了。都是情势所逼,她们在严峻的情势逼迫下升华了。《金陵十三钗》为这些女子树起一座丰碑。《新约》中的玛利亚•玛格达莲,也就是在以前的《圣经》中文译本中叫做“抹大拿的玛利亚”那个妓女,仅仅因为她相信了基督,紧随圣母,就成为圣女。这些秦淮女子的善良和信念不是挂在嘴上,而是深存心里。她们的所作所为远远胜过《圣经》中记载和教堂里彩绘的玛格达莲。无论那些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怎样讥讽,这些秦淮女子在我心中就是圣女。当战争把人变成魔鬼,屠杀同类,残害老弱妇小,这些秦淮女子让我看到人性中善良的光辉,看到普通人也可能伟大,看到人类尚有希望。

刘恒和严歌苓把这部影片改编得远远胜过原著,对此,原著作者严歌苓也欣喜地赞许过。张艺谋把《金陵十三钗》这样残酷的一个故事拍得很美,其形式与内容丝毫不矛盾。美国明星和中国新秀的精彩表演也是电影在中国成功的重要原因。有关这几方面的评论已经有很多,我不必多说。只要大家去看电影,那是不言而喻的。虽然这部电影在美国的发行不成功,虽然它没有获得奥斯卡评奖委员会的青睐,这一切都不影响我对影片的欣赏,而且更让我看清楚了,不要迷信美国的评论家和奥斯卡,他们也有打盹的时候。就连我一向欣赏的Roger Ebert这次也看走了眼。他虽然一直说影片很好,但到最后却质疑讲这个故事为什么需要一个美国人,用一个中国牧师不是更好吗?4这唯一的不满让他只给了影片两个星。而我们都知道,一个中国牧师在那种情况下根本不会起任何作用。

有些中国评论认为那两个秦淮女去找琴弦的情节因冒的风险太大而不合理。但只要大家稍加注意就不难看到,她们还没见到外面日军的暴行所留下的尸骸,而且她们希望满足小战士浦生的临死愿望心切,希望表演她们弹琴的艺术,用以赢得自己的尊严心切。她们出去冒险,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拿到的琴弦一般粗细,最后玉墨弹琴时,琴弦那么松,这些确实是细节上的败笔。另外一个败笔是用枪打手榴弹引爆,其可行性和效果都值得怀疑,可能还不如直接枪击敌人。但瑕不掩瑜,这个影片很抓人,自始至终紧紧吸引着我。虽然我已经知道情节了,但是电影的改编、摄影和表演都精湛之极,尤其是人物升华和人物关系变化的自然和可信,都是在中国电影中罕见的。令人欣赏的早已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审美:人性善良的美,人物发展的美,电影手法的美。这些美在战争的残酷反衬下,显得格外崇高。

注:

1    “The Flowers of War Review” by James Marsh
http://twitchfilm.com/reviews/2011/12/the-fl-of-war-review.php

2        “《金陵十三钗》,消费处女加消费妓女” http://lady.163.com/11/1223/06/7LUJI2QF002626I3.html

3        “妓女、洋人、《金陵十三釵》及其他”——《纵览中国》首发
http://www.yidian.org/view-thread-19619.html

4        “Flowers of War” by Roger Ebert
        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20120118/REVIEWS/120119985

2012年11月14日
作者: 章凝     时间: 2012-11-27 20:38
还是新作。坚守你认定的原则,廖教的执着让人敬佩!

回头细细拜读!
作者: 廖康     时间: 2012-11-27 21:58
你看后就会知道,我没有谈什么原则,谈的是文艺的手法和电影的成就。我把我看到的好处说出来了,我知道这里很多人不喜欢这部影片,我并不期待说服什么人,只是谈谈我自己为什么欣赏。
作者: 冬雪儿     时间: 2012-11-28 00:47
读了廖教的影评!谢谢啊!
作者: xyy     时间: 2012-11-29 16:55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適莊惠遊於陸,或嘆曰:此魚性之昇華也。對曰:不如相忘於江湖。

  文革期間,兒童溺水,英雄救起。記者蜂擁而至,必欲從英雄口中發掘出光輝的毛澤東思想來。豈料英雄張口就說:當時我甚麼都沒想。

  兩種英雄,可合而為一:皆筆墨官司,皆革命樣板戲,皆文革思維也。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