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旧作:纪念白求恩 [打印本页]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7-11 08:32 标题: 旧作:纪念白求恩
纪念白求恩
•为 力•
几个月前,我的一位加拿大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他准备去中国工作一年,而且已经学了一些中文。有天跑到多伦多的中餐馆去实地练习,还被人夸奖发音准确。女侍者好奇地询问起了他的职业,他一开口说是医生,那人便立刻激动地叫起了白求恩。
朋友十分迷惑地问我:白求恩只在中国住了十八个月,怎么在他去世后的六十多年,人们对他还是如此记忆犹新,崇敬无比?我向他解释:中国有好几代人在小学时就被要求背诵老三篇,而其中的一篇就是纪念白求恩。那时我们争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当然一辈子也不会忘掉我们的英雄楷模白求恩!
可他并不纯粹。在我朋友的眼里,白求恩虽然了不起。但他在去中国前,酗酒,好色,自高自大,脾气古怪,离过两次婚,还是共产党员。他实在不愿中国人把他这个加拿大普通医生,和白求恩这个名人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白求恩在加拿大并不出名,十有八九的加拿大人根本不知他是何许人也,知道他的人一半以上对他也不认同。我的丈夫便是其中的一个。虽然他读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还拥有论持久战、毛主席语录。但他是右派,主张小政府、低税收、让人民有更多的自主权……他永远不会赞成社会主义,更不会加入共产党。
我小时虽然尽力背诵过纪念白求恩,但由于我思想叛逆,对白求恩的印象也不太好。做为一个加拿大的共产党员,他不该拈轻怕重,离开资本主义猖獗的北美,来到已经有军队的中国红色根据地。再说如果他技术精益求精,就不该误伤手指,把自己的命断送在自己的手中。总之,我认为这个外国老头有些怪,和愚公那中国老头一样不通常理。
于是连续几年,我们在去北方休假的路上通过白求恩诞生的小镇时,丈夫和我每每只对看一眼,没有人建议停一停。直到我的父母来加,在两位老人的要求下,我们才决定为了他们,开上这条以白求恩命名的公路出口,去拜访这位在中国妇孺皆知的第一号加拿大人名人。
清晰显示的路标把我们带到了一处平静的街区。我们看到了一幢墙上画有白求恩头像的白色房子。难道这就是他出生的住所?疑问刚出口,一辆旅游巴士便停在了我们的车后,下来了满车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我和父母马上混入其中,只为能够仔细聆听中国导游的中文讲解。
丈夫听不懂汉语,便抱着小儿子东走西看。整个纪念馆里,只有他与另外一位工作人员是加拿大人。翻开厚厚的留言簿,密密麻麻的全是中文。其中还有一位小学生的大字特写:白爷爷,我来看您来了!放映的录像是中文解说,发放的资料是中文字体,小买部的纪念品是中国制造……然后他得到了最重要的信息,连这个纪念馆都是应中国人的要求而创建的。
原来,随着在加拿大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来寻找白求恩故居的人也在增加。这个名叫格雷文赫斯特(GRAVENHURST)、距多伦多以北二百公里、只有二万人口的小镇,原本默默无闻,逐渐地出现了许多在街头上找寻英雄足迹的中国人。于是,在中加建交的1976年,加拿大政府购下了白求恩出生的米黄色牧师住宅,将其恢复和复制到1890年白求恩诞生时的原貌,又把相邻的白色房子布置成了白求恩纪念馆。2002年8月,中国血统的加拿大总督伍冰枝又亲自到此地为白求恩的铜像揭了幕,从此小镇上的人们不得不对在这里只住了三年的白求恩大夫刮目相看。
我让六岁的大儿子站在白求恩出生的床前,为他照了一张像。脑子里缠绕的还是:这位出生在地球这一面的人,何以在那一边创造了如此的丰功伟绩?此时丈夫终于在故居的二层楼上找到了加拿大人制作的英文白求恩生平展览,忙拉着我过去一起仔细观看。
白求恩的祖先来自苏格兰,祖父是有名的外科医生,父亲是虔诚的基督牧师。白求恩在八岁的时候,强烈要求家人将他的本名亨利改为祖父的名字诺尔曼,因为他已经立下大志做外科医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做担架员负伤后,他便回国开始了漫长而完好的医科训练。加拿大、英国、美国的学习把他的医术培养的炉火纯青,使他最终成为蒙特利尔收入最高的胸外科主治医生。但由于他本人曾经从肺结核的魔掌中逃出,他十分不愿接受治疗基于财富这个事实。以肺结核为例,富人得以保命,穷人面对死亡。
这是他思想转变的里程碑。为此他不辞劳苦跑到苏联去取经,因为那是第一个建立全民保健医疗的国家。在那里他找到了组织,加入了共产党,把眼光望到了全世界。1936年,他满腔热忱地去西班牙支援那里的反法西斯战争,发明了流动血库和输血技术。可怜他太感慨战争的残酷,酗酒和狂饮毁坏了他应有的荣誉。
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白求恩再一次感受到了强烈的呼唤:我要到中国去,因为那里的需要最迫切!天降大任,一位英雄脱颖而出!他在枪林弹雨中穿着草鞋不取分文地救命;他把自己的衣服、干粮、药品、鲜血分享给中国伤员;他创下了在69个小时内为115名伤员动手术的记录;他是全世界医生的医生!……
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白求恩故居,因为我们还要去北方赶路。父母了却了瞻仰白求恩故居的宿愿,在车上陪着小儿子进入了梦乡。我也试图闭上双眼,却听到了前面大儿子对丈夫的问话:爸爸,这个白求恩为什么要去中国?因为他愿意帮助中国人。那他怎么死了?打仗的地方很容易死人。难道他不怕死?我想他不怕。那你怕不怕死,爸爸?怕死,非常怕死。然后丈夫安慰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有危险的地方,爸爸都不会去的。你不要担心,爸爸会像爷爷一样活得非常长寿。
望着儿子放心地点了点头,我不由得感慨万分:我们都是惧怕死亡,贪图享乐的常人。但不曾何时,我们身边就会冒出一个不同寻常的人,而历史就是由他们创造的!我们这些常人往往不理解他们,因为燕雀不知鸿鹕之志。可他们做了常人不能做到的事情,并为他们所追求的目标牺牲了个人的幸福和安宁。
此时在我的眼里,那白发秃顶的白求恩已经被还原为年轻英俊的诺尔曼。我终于明白了这是一个生来就具有使命感的不同寻常的伟人:他的生命和技术、他的同情弱者、他的救人壮举、他的献身精神,超越了他的个人瑕疵,超越了他的信仰出身,是人类博爱的表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永恒!所以,不仅中国人应该纪念白求恩,加拿大人应该纪念白求恩,全世界人民都应该纪念白求恩!
上个月末,我们去多伦多为我们的医生朋友作前往中国的饯行。没想到却被他大大地幽了一默。在中餐馆等菜的时候,他突然摇头晃脑地背诵起了纪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人,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的异国口音太重,很快便惹得我大笑起来,随后笑出了眼泪。
透过泪眼,望着朋友一本正经地继续朗诵。我在想:我的朋友也五十多岁了,他有家有子,却参加了国际医生志愿组织,去为素不相识的中国人义务治病。这是什么精神?当然是国际主义精神?谁说这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全球化的今天更是人类大团圆的到来。再没有任何人能够摆脱全世界范围内人际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人类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携起手来,强者支援弱者,弱者接受帮助,才能实现保护个人、保卫民族,迎来世界大同……
丈夫的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我听到自称为中国通的他对朋友说:老兄,我真服了你了!我去中国前,曾学了一堆中文俚语笑话,可一点不成功,咱们掌握不好四声,中国人听不大懂。还是你当医生的聪明,以后遇到困难,马上背诵纪念白求恩,你的中国之行一定会畅通无阻。
□ 寄自加拿大
刊登在 2003 华夏文摘 cm0305a.
作者: benfangd 时间: 2006-7-11 09:10
我去年去Montreal,早上离开旅馆走到皇家山,路过一座街头白色塑像,我一看,
惊喜地脱口而出,"白求恩!”
作者: seeyourlight 时间: 2006-7-11 09:14
喜欢这篇!
认识一个加拿大朋友, 在柬蒲寨战争刚结束, 就只身前往那里, 建立孤儿院, 安慰被战争伤害的心灵.
不过她是个中国人, 这也应该算个白求恩吧.
作者: 冷热 时间: 2006-7-11 09:50
前后看过两个白求恩的电影剧本,一个是中国人张骏祥写的<<白求恩>>,另一个是一位加拿大人写的<<白求恩>>。两部作品在情节上差不了多少,但是细节的处理相去甚远,后面的那个白求恩基本就是为力所写的:酗酒,好色,自高自大,脾气古怪(暴躁)。
白求恩在中国的地位是没得说的,但是我要问的是,究竟哪一个白求恩更真实?加拿大人这样写白求恩就成加奸了么?
我的想法是,两个白求恩都真实,如果他们符合作品的创作环境。我的猜想是,中国的白求恩在先,加拿大的白求恩在后,加拿大的白求恩是想纠正中国白求恩的一些神话了的部分,脱离了现实里人的感情的部分。加拿大人是在悄悄地做,并没有指责发难中国人歪曲了加拿大人白求恩。
这就是文化的交流。如果老是用“动机论”(它使我也想起了当年对拍摄<<中国>>的那个意大利人的无理无趣的批判)去猜想人家如何地妖魔化我们崩溃化我们,那就没法开放交流。
作者: tugan 时间: 2006-7-11 10:01
他也许就是加奸呢,说不准。
对加拿大人不好,对中国人好,就是加奸。
对中国人不好,对西洋人好,就是汉奸。
说中文不好,说洋文好,就是汉奸。
一视同仁很重要。
我在《土城之歌》的许多情节,看似在讲故事,其实是想引伸我的看法:
“一个善良的人应该是从对妻子或丈夫的善良做起,尤其是对方的社
会地位不如自己的时候。”
但是,话说回来,汉奸也做许多好事的,人有其两面性。
作者: 冷热 时间: 2006-7-11 10:37
>> “白求恩在加拿大并不出名,十有八九的加拿大人根本不知他是何许人也,知道他的人一半以上对他也不认同。”
一半以上的加拿大人成了加奸?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7-11 11:26
Originally posted by 冷热 at 2006-7-11 11:37 AM:
>> “白求恩在加拿大并不出名,十有八九的加拿大人根本不知他是何许人也,知道他的人一半以上对他也不认同。”
一半以上的加拿大人成了加奸?
加拿大人所谓不如同他,主要还是因为他是共产党。这个将来会改变的,历史学家还是有用的。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7-11 11:34
Originally posted by tugan at 2006-7-11 11:01 AM:
他也许就是加奸呢,说不准。
对加拿大人不好,对中国人好,就是加奸。
对中国人不好,对西洋人好,就是汉奸。
说中文不好,说洋文好,就是汉奸。
一视同仁很重要。
我在《土城之歌》的许多情节,看似在讲故事..
土干呀,
爱因斯坦就不是好父亲,好男人。那法国人卢梭也是,把自己的六个私生子都扔进了孤儿院。
大千世界,够让我们唏嘘的!
作者: yuyue 时间: 2006-7-11 12:17
为力这篇写得好。看白求恩,也该跳出成见,不要用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去套,这样可以离政治远一点。
毛的文章,对照他自己的生活,已经是个笑话。白求恩的一生,如果是个悲剧的话,毛的文章就是它的高潮。
作者: 冷热 时间: 2006-7-11 12:22
也觉得为力这篇写得好。土干说得挺逗。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7-11 20:29
Originally posted by benfangd at 2006-7-11 10:10 AM:
我去年去Montreal,早上离开旅馆走到皇家山,路过一座街头白色塑像,我一看,
惊喜地脱口而出,"白求恩!”
他在Montreal的医院工作时,发明了一种手术用具,现在人们还在用。所以白求恩对加拿大,对世界医学都有大贡献。
还有就是他最先倡导的加拿大全民医疗制度。
这篇还是有修改余地的。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7-11 20:38
Originally posted by yuyue at 2006-7-11 01:17 PM:
为力这篇写得好。看白求恩,也该跳出成见,不要用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去套,这样可以离政治远一点。
毛的文章,对照他自己的生活,已经是个笑话。白求恩的一生,如果是个悲剧的话,毛的文章就是它的高潮。
谢谢yuyue和冷兄的鼓励。
如果这里有主义的话,那就是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我们想挖东方文化的宝,有一点,就是这个HUMANITY。
佛祖做的最好。孔子也提倡仁义道德,但他有机会时,杀起人来也不眨眼睛(瞎说了你们纠正我)。
还有,白求恩当初在西班牙被赶走,后来人们才知道,不是因为他的酗酒和恶劣态度,而是因为他的漂亮女朋友被怀疑是间谍。
摇头。
作者: 不在乎 时间: 2006-7-11 21:21
才注意到为力的这一篇,写得非常好!
白求恩是个寻常的人,没有常人的一些毛病那才奇怪呢。白求恩又是个不寻常的人,他做出寻常的人难以做出的贡献。
白求恩,一个值得纪念和尊敬的人,不应该有疑义。
作者: pugongying 时间: 2006-7-11 21:55
为了,写得好!
等咱有机会,也去瞻仰白爷爷的故居。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7-13 13:52
也谢蒲和不在乎的美言。
蒲,来加拿大我带你玩儿。
不在乎,你怎么不贴文了哪?你写吃屎,章凝写喝尿,凑了一对,你们本事够大呀!
作者: weili 时间: 2006-7-27 08:51
纪念白求恩
为力
侨报副刊,2006年7月24日
这篇刚发表了。谢谢所有人!
作者: 岑岚 时间: 2006-7-27 22:46
恭喜为力的文章发表。我在2002年也写过一篇关于白求恩的文章。
作者: pugongying 时间: 2006-7-27 22:57
Originally posted by weili at 2006-7-27 01:51 PM:
纪念白求恩
为力
侨报副刊,2006年7月24日
这篇刚发表了。谢谢所有人!
为力,恭喜你!
侨报是哪里的报纸!
小声点,稿费的银子有多少?
作者: fancao 时间: 2006-7-31 21:54
Originally posted by 冷热 at 2006-7-11 07:50 AM:
前后看过两个白求恩的电影剧本,一个是中国人张骏祥写的<<白求恩>>,另一个是一位加拿大人写的<<白求恩>>。两部作品在情节上差不了多少,但是细节的处理相去甚远,后面的那个白求恩基本就..
为力,
喜欢你这篇。加拿大人写的<<白求恩>>我看过节选,感觉写得更真实一些。那是个战争的年代,酗酒似乎算不了什么恶行吧?
你的书收到了。谢谢。
作者: wxll 时间: 2006-7-31 21:58
侨报在洛杉矶和纽约发行,稿费最多只能吃一顿日本快餐。
Originally posted by
pugongying at 2006-7-27 11:57 PM:
为力,恭喜你!
侨报是哪里的报纸!
小声点,稿费的银子有多少?
作者: 叶蒙 时间: 2006-8-1 20:55
我在2003年去过格雷文赫斯特,为力的文章把那座美丽的加拿大北方小镇秀美的风光跃然于纸上。有机会希望大家都能去领略那里的风光。
作者: 冰花 时间: 2006-8-1 21:18
才读到, 写的角度很好, 观点也很有特色.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 |
Powered by Discuz!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