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从现行体制看汶川地震学校倒塌责任追究的难度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青冈

#1  从现行体制看汶川地震学校倒塌责任追究的难度

5·12汶川大地震中,学校受到的冲击最厉害,倒塌校舍多,师生伤亡也多,引起社会上一片愤慨之声,要求追究责任的呼声不绝于耳。该追究的责任一定要追究,这是原则,没什么可商量的,但是地震发生在四川,责任的追究很有些难度。
房子为什么都倒了?建得不结实。为什么不建得结结实实的,让校舍能抵抗住大地震的冲击呢?这个问题得分成两部分谈,一部分是因为资金不充裕导致建筑质量低下,另一部分涉及偷工减料导致校舍坍塌。

四川被列为西部省份,目前除掉成都等个别发达城市以外,尤其是农村地区,基本还处于解决教育基础设施的初级发展阶段。教育部2003年开始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中央投入100亿元专项资金,解决的问题是扶持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同年制定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中,要面对的问题是“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现存严重危房,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到了2007年,教育部还在搞《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总体方案》,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大约7000所独立设置的农村初中学校新建或改造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等生活设施,使项目学校寄宿学生生活设施达到或接近《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基本消除大通铺和校外租房现象。”也就是说,截至目前,西部学校的基本设施问题还没有保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不足是个客观现象,投入不足势必导致校舍质量低下,所以不仅仅是四川,边远地区的云南,贵州,新疆,甘肃,内蒙,黑龙江等等省份,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我到贵州、重庆、云南等地都旅行过,很多农村的校舍特别简陋,8级地震来了,没说的,肯定倒。

北京都能建鸟巢,又能建大剧院,花了好多银子,那怎么就不能给中小学建抗震的校舍呢?这个问题又复杂了。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实行国务院领导,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中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是分级的,基础教育既然归地方管,自然就是有钱的地方,拨款就多,地方没有钱,就会出问题,想建结实的学校钱从哪里来?
1994年中国开始搞分税制,很快中央财政收入就占了大头,西部地区的地方财政拮据,中央就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平衡各地基础教育的发展,可是中央在基础教育这块的投入毕竟有限,北京那些奥运公共工程花的钱海了。地方没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入学人口却还在增长,孩子入学的事儿必须得解决,那对不起了,只有校舍简陋一些了。哪个校长都想把自己的校舍建得像北京、上海的初级学校那样结实、漂亮,可是没钱。

在上述基本情况下,家长问责校长,校舍怎么倒了?校长没办法,校长不是银行印钞机;校长问教育局长,教育局长不管钱,得问县长。县长天天面对的有可能是赤字财政,父母官不好做,到处都跟他要钱,教育要,民政要,卫生要,城管要,公务员要,都要,还都越要越多,但兜里是瘪的,县太爷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在中国做官就如走钢丝,也远没有看上去那么风光,谁的任上出问题,哪怕是天灾,谁就得肩扛舆论和社会的压力。就拿受灾严重的北川县来说,县教育局办公楼也整体垮塌了,62名工作人员中,仅有19名生还,局长也遇难了。局长是地方教育的主管官员,也是教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局长没了,还向谁追究责任?
即使面对偷工减料的学校,也是情况重重。财政没钱,拨500名学生容量校舍的资金,但是来上学的孩子有1000人,怎么办?只好因陋就简,在建材上找门道。中国的法制建设还在漫漫征途中,按照相关法规,涉及老旧危险的校舍本来就不应该存在,但是它们还在,地震来了,终难幸免。所以,最终的责任很难追究,因为完全是个体制的问题。追究体制?体制是抽象的,怎么追究?当然,那些确实涉及到官商勾结的偷工减料工程,则必须追究,而且必须受到法律严惩。
想起我小时候上学的校舍,是泥草结构的,5年前我回去看的时候,刚刚变成砖结构的。冬天烧炉子,弄不好就满屋子的烟,热的时候超级热,冷的时候冻死人。一步一步就从那个环境过来的,后来我进城市,发现连大学丢弃的课桌都比我们最好的课桌强。现在想想我们学校的那个小泥房,稍微来点儿风吹草动,就得完蛋,更别提8级地震了。人生是残酷的,很多因为体制所造成的不平等都得忍受着,就好比本地的学生考北京的大学,很低的分就进了,而外地的学生去考,不在当地名列前茅,就想都不要想了。虽然他们都是高中生,他们都呼吸着同样的中国空气。

2008/6/7。

注释:小文有不成熟的地方,大家可以讨论,可以批判,但谢绝谩骂。:)

第 1 幅


2008-6-7 03:2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