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原创]李兆阳谈诗之十三:作为东方审美趣味的弱与细:从《老子》谈起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zhaoyang

#1  [原创]李兆阳谈诗之十三:作为东方审美趣味的弱与细:从《老子》谈起

李兆阳谈诗之十三:作为东方审美趣味的弱与细:从《老子》谈起

读《老子》,年岁不同,感受自然不同。笔者读《老子》,感受却不太一样。年轻时读《老子》,懵懵懂懂,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待入了中年,读《老子》,读完害怕。

说《老子》让我害怕,自然是其中境界,让我读完有后怕之感。老子玄说,其深奥者,自不待言;其不深奥者,其实也不深奥:无非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已;说到人事物事,也就是人常说的无为,以大为小,以小事大而已。这里的说的“自然”,和我们日常说的自然不同,《老子》中的自然,是事物的本真状态。古今人众解老子,多把自然解成“自然规律”。其实大谬。试想想,从物事中总结、归纳出“自然规律”,已经把人的是、非、和其他各种观念加入物事当中,这样的“自然规律”,已经是庄子所说的“削足适履”,如何自然?

现在回到主题。《老子》让我害怕,不在于“无为”,而在于害怕对扭曲社会的扭曲性反应造成心灵的伤害与扭曲。《老子》所言所述,归纳为两个字,“本真”而已。试想一下,以本真之悟,回过头来看世界,这个世界的扭曲与荒谬,不言而喻,而年轻时候,人在各方面都弱势-- 包括学识、财富、社会地位等等,以一个了悟事物本真之态、弱势者的目光,看这个扭曲、荒谬的社会,必然因自己的弱势和无力或因循守俗或而生愤世嫉俗种种心态。取诸前者,此生了矣;取诸后者,其心态无疑将是另一种扭曲。所以,以弱势之身,读懂《老子》,未必是什么好事。如果笔者早慧,年纪轻轻就能了悟《老子》,笔者的一生,恐怕将走另一条路,而且未必是好路的另一条路。这是笔者现在读《老子》、想及从前读《老子》,深感后怕的理由。

《老子》尚弱、柔、小、顺,这些玄理,表面上似乎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实际上弱、柔、小、顺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审美趣味的核心部分。比如说,流浪和漂泊,一直是中国文人笔下的主题,让我们沉醉。实际上,流浪也罢、飘泊也罢,所师法者,“水”流之态而已:低、顺、柔,老子眼里人事物事中最接近于“道”的属性。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中的小调“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象一湾细巧的流水,或者一丝飘忽的笛音,那么缥缈、那么柔弱,让人读来心碎、也让人心醉。这是东方柔弱的美丽。柔弱之美,似乎也是日本文字中“物哀”美的核心,在日本卡通的描绘手法中,也常能感受到。而被闻一多称为“诗歌中的诗歌”的《春江花月夜》,其花与月的明丽、感伤的情境中,也摇荡着江水柔顺之美。

先谈到这里。

李兆阳        2008年5月15日


2008-5-15 23:2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诗苑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