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红头文件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青冈

#1  红头文件

文山会海是官僚政治的不治之症。接连几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后,衙门下放了许多权力,设计中的最后趋势就是向美国看齐,搞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没了权力的机关部门越来越像资料收集中心,人还是不少,依旧浮于事上。为了免遭尸位素餐的讥讽,大大小小的公务员们一天到晚还是很忙,大家都把精力忙着放在炮制文件上,有事没事儿大家都写文件玩儿。

各种各样的文件是越来越厚,尤其是那些叫“纲要”、“规划”之类的文件,动辄五、六十页,里面一翻,都是好听的话,只有搞吹牛政治领导们才高兴,至于实施后果如何没人真管,当然吹起大牛来也不能像文革前那样不靠谱儿,毕竟聪明人多起来了。这样的文件除了起草人斟酌过以外,没人仔细看,大家也知道那都是摆设,像花瓶一样给外人看的。

受集权体制影响,从北京下来的文件要层层转发,收到这样文件的时候不少,《转发<转发国务院某事某事的通知>的通知》,结果这个“某事”太长了,光一个标题四行都没写下。标题长是一方面,一转发就要费时间,2月份接到过一份市里转发下来的文件,一看内容,北京要求上报材料的截止时间是1月15日,要是等咱再把材料报到北京去,黄瓜菜都凉了。

有些文件字多,内容丰厚,这样的文件就不能在办公室写,通常都是几个秀才组个班子跑到偏远的酒店里去写几天,图的是安静。好文件总得需要点儿理论支撑,到网上东摘一句西抄一句,凑起来就成篇了。特意写出来的文件都经过一稿、二稿、三稿的,按理说应该相当严谨,我收到过省物价局的一份文件,前边大印都盖得好好的,可像回事儿了,最后一句是“本办法从  年  月  日起施行”。一大堆人把关,没填具体执行时间,这样的文件叫基层怎么个操作法啊?

有一种文件看起来很奇怪,没看过的人肯定笑死了,那就是多个部门联合发文,见过最多一次的有15个中央部门联合发文,文件第一页根本就没正文的地方,刷刷一大排衙门名称,通红一片,右侧缀着“文件”两个字。因为是转发文,到了省里又变成了16个部门联合转发,为什么呢?因为国家税务总局在省里变成了省国税局和省地税局两个部门,所以得多出来一个。文件还没等看,光国家部委和省里厅局盖的章子就用了三页半的地方,此外还有两页巨大的文件头。国家发下来文件的时间是上一年度的十月份,省里走一个简单的转发程序,因为要盖16个部门的章子,到下一年的一月末才勉强发文,一份文件,足足旅行了三个月才到基层。

办公室里收的各类文件太多了,先是用盒子装,盒子装不下了,用柜子装,柜子装不下了,只好找几个纸箱子装,纸箱子也装满了,就没地方装了。赶上办公楼搞清洁月活动,就叫废品公司来收废纸,工人把这个部那个厅这个委那个局的文件全背出去了,背了好几趟,末了给了我们六十块钱。看着那些堆积成摞的文件,想想是多少人的时间、精力和汗水啊,这些文件又等同于多少巨额的人力成本费用啊,现在不过就值六十块。我们拿了六十块钱,高高兴兴地喝了一次午茶。

2008/2/29。

网上百度一红头文件。挺典型的,哈哈。

第 1 幅


2008-2-29 10:2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