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北大评刊:论坛成立一周年记(燕君)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eili

#1  [转载]北大评刊:论坛成立一周年记(燕君) 

论坛成立一周年记(代后记)

燕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05-04-01]
  
   2004年的初春,李云雷、魏冬峰、过桥、刘晓南和王颖等几位同学和我商议成立一个类似读书会一样的组织,专门追踪阅读文学期刊发表的最新作品。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这些年来,中文系的学生,包括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都已经很少阅读文学期刊了。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术根基的浮泛和阅读视野的偏狭。不过,形成这样的局面也不是偶然的。主要原因是,期刊作品数量太多,质量又不高,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未必能产出什么“学术成果”,在目前严峻的“体制压力”下,难免让人望而却步。如果大家能分头阅读,再切磋交流,就既能相互借力也能彼此激励。

  这个想法得到我们的导师曹文轩教授的大力赞同。曹老师进一步建议我们干脆成立一个论坛,将阅读交流的意见写成点评文字,定期公布。这样既训练了自己的学术能力,又能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说不定还会对当下的文学批评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曹老师的提议让我们很受鼓舞,于是,“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就这样成立了。

  在曹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拟出论坛的宣言,确立了三条点评标准。

  首先,坚持“纯文学”的标准。推重“好的文学”,以对抗时下流行的以商业标准为内在原则的“好看文学”。同时拓宽“纯文学”的概念,在新形式的探索之外,同样注重新经验、新体验的发掘,并且强调作品的社会关怀和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
  第二,坚持“纯学术”的标准。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心无旁骛,专心论文。

  第三,坚持“学院派”的标准,以文学史的坐标尺度评判优劣,确认经典。同时也致力于突破日见僵化的“学院文体”,远离大而无当的“大文化批评”。倡导切近文本、一针见血的个性化批评,在某种意义上尝试恢复中国传统式的“点评文体”。

  与此同时,我们也制订了论坛运作的细则。

  首先选定了最能代表当代文学创作水平的9家文学期刊《收获》、《花城》、《十月》、《当代》、《大家》、《钟山》、《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山花》作为点评对象(不久后,刚刚博士毕业的徐妍也加入了论坛,此时,“80后”的创作日益活跃,出于对文学新人的特别关注,我们将《萌芽》也列为点评刊物之一,由徐妍负责)。

  具体的点评分为三轮步骤。

  第一轮,每人分领一、二种刊物,在逐篇通读以后,提出讨论篇目。重点关注三类作品:杂志重推的(需要考察是否名实相符);我们认为值得推荐的(很可能是位于杂志边角位置的、新进作家的力作);质量低劣或作为一种现象的代表作品需要提出批评的(这部分作品又很可能是杂志重推的名家新作)。

  第二轮,彼此交流杂志,对重要作品进行深入讨论。然后,由负责该刊点评者形成具体文字(双月刊1500字,单月刊两期合写共2000字)。

  第三轮,针对每人提供的点评文字进行逐篇、逐句的研讨。之后,由点评人修改。最后,各刊的点评文字由论坛主持人统稿。

  以后的讨论证明,我们最初拟定的细则,还是很有操作性的。后来,根据实际需求,陆续又补充了几项规则。

  一个是“互看制”。在讨论中我们发现,由于点评者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个人趣味、潜在标准的限制,即使仔细通读一个刊物的所有作品,也难免有“漏推”和“误判”。为了避免偏狭,我们决定由两个趣味相对不同的人组成“互看组”,彼此通读对方负责的期刊,相互制约补充。

  一个是“插话制”。尽管我们要求每人在评判作品时都尽量保持客观的学术态度,但文学毕竟是深植于兴趣和性情的,完全避除情感,讨论也就没有了意思。论坛成立的初衷之一也是希望我们在具体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恢复对文学朴素的热爱之情,正所谓“怀深情,讲道理”。有时为了一个作品的评价,双方经多次争辩,仍相持不下。最后决定,用“插话”的办法解决。规定负责每个期刊的点评者在认真考虑他人的不同意见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独裁权”。如果最终形成的点评文字其他成员不能同意,就以自己的名义加入“反驳插话”。希望用这样的方式一方面砥砺批评,一方面体现论坛的包容性。后来,我们又设立了“友情插话”,因为对于自己负责刊物的每个作品,自己未必是专家。友请其他点评者甚至论坛外的朋友“插话”,会做出更精当的点评。当然文责自负,插话者要自己署名。

  还有一个是“分层推荐制”。论坛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推荐优秀作品。我们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每期刊物通常只推一部作品,没有好的,宁愿空缺。不过,由于我们进行的是最新作品的点评,有的作品虽然还不够完美,但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的意义,若都以“经典”的标准要求,会有所遗漏。最后,我们决定,将每期点评和年终点评的推荐标准区别开来。每期点评的标准适度放宽,对于有探索意义但某方面还不太成熟的作品,也进行鼓励性的推荐。年终再以统一的艺术标准做进一步的筛选。本年度选本就是我们再一次筛选的结果。

  老实说,在论坛成立之初,我们并没有想到要制定这么多的“规矩”,但那些问题是自己冒出来的,要解决它们就必须不断完善规则。另外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工作量竟然会如此繁重。为了熟悉文坛全貌,同时也为了更深切地了解彼此的趣味标准,我们虽然各有分工,但几乎所有人都通读了所有需要点评的期刊。在大量的阅读之外,讨论也是马拉松式的。通常是从早晨十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这样的讨论只能安排在周末。北大中文系素有周末讨论的传统,上世纪90年代曾由谢冕先生主持“批评家周末”,对当代文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发表看法,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此后,曹文轩老师也曾主持“文学半月谈”。作为后辈弟子我们很希望能继承先生们及时介入当下批评的学风传统,但我们的方式实在是太笨拙了。这样大面积的拓荒工作可说是本专业最苦最累的活儿,而且未必能砂里淘金。不过既然开始了,大家也就彼此激励地走下去。

  经过近两个月的奋战,我们终于拿出了第一期的点评稿。稿子在新锐学术网站左岸http://www.eduww.com 公布后,立刻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支持的声音不仅来自校内的师长,更来自远方无数不相识的朋友。其实,凭我们那些并不成熟的点评并不值得如此盛情的过誉,师友们之所以称赞有嘉,大概一方面是喜欢我们直言不讳的评论方式,另一方面想必也是对我们老老实实打“阵地战”的认真态度的一种慰劳性鼓励。

  尽管师友们的鼓励令我们极其振奋,但也不禁担忧,如此庞大的“集体项目”,如果没有一点“体制”上的保障,单凭理想和热情,能长久坚持下去吗?恰在此时,上海《中文自学指导》的副主编刘晓丽老师来北京向曹老师约稿,曹老师向她推荐了我们论坛的稿件。我们很快见了面,双方可谓“一见钟情”,三言两语就敲定了合作事宜。从当年第3期起,《中文》在卷首位置特辟专栏,全文刊登点评文字。《中文》虽然挂着“自学指导”之名,但刊登文章已完全是学术文章,作者大多为沪上著名学者。且《中文》为正规学术刊物,也就是说点评文字被刊登后,我们业余的工作就可以转化为研究生毕业、找工作乃至评职称需要的“学术成果”(以后《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还曾从《中文》上全文转载点评,更加重了“成果”的分量),相信目前在高校学习、工作的人,都能理解这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今天回忆起来,论坛的成员都觉得当时《中文》适时顶上的这把“火”,对论坛的坚持及其后来的发展壮大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论坛的成员除了我是北大教师外,其他的几位都是在读的博士生或硕士生,人员的流动性是明摆着的。为了保障论坛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我向曹老师提议开设选修课。曹老师十分支持我的想法,并且认为可以作为当代文学专业的常规选修课长期开设下去。尽管我在选课要求中明确注明了只有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才可以选课,开课的那一天仍然来了一百多人,包括一些外系的学生。于是只好严格按照选课资格劝退学生,害得前来助阵的曹老师一再向大家鞠躬致歉。最后仍有二十多人选课,又经过几周大工作量的演练,坚持留下来的有12位同学,除了原有成员外,又有邓菡彬、赵晖、王振峰、余旸、文珍、季亚娅、卢燕娟7位同学加入,队伍壮大了,也更正规化了。

  其实,并非我们在选择成员的问题上过于挑剔,而是由于论坛要求每一个成员投入的精力和热情远远超过了一门课对学生的要求。实际上,论坛是在利用“选课”这种体制化的方式招募志同道合的同仁。论坛队伍扩大一倍以后,新人培训的任务立刻严峻起来。虽然冬峰、云雷等“元老”在自己的工作之外,都在以“一带一”的方式带新人,但包括我自己在内,经验都明显不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赵晖在第一次点评稿改到第六遍时已经迷失了方向,她在群发的邮件里说:“风中之烛,谁能给我力量?”这时我想,光凭我们自己的力量还不够,需要请“老将”出马。

  我请来的“老将”是已经离休多年的赵祖谟教授。在名家云集的北大中文系,赵老师也许称不上是什么太著名的学者,却是我多年来最敬佩的老师之一。20多年前,正当许多老师事业腾飞之际,年富力强的赵老师因一次偶然的医疗事故瘫痪在床。这些年来,凭着超人的毅力,他不但又站了起来,而且始终对保持着对学术的前沿敏感和开放的心胸。

  当赵老师拄着拐杖走进教室时,同学们感到既惊讶又陌生。几句热情的肯定鼓励之后,赵老师对我们的点评本身进行了切中要害的点评和耐心细致的指教。指出每个人的长处在哪里,弱点在哪里,发展的方向在哪里,调整的方法有哪些……赵老师的指点让大家深深地叹服,又深深地感动。叹服的是他“点穴”的精准,感动的是他态度的诚挚。由于病魔缠身,赵老师经常需要忍受几天几夜的持续剧痛,平时看书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就必须站起来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他准备了厚厚的讲稿,对每一个同学的点评文字都用心揣摩。特别是对赵晖的六遍点评稿以及冬峰每次的改稿,赵老师都做了详细的比对分析。为了示范,还深入地研读了有关作品,发现一些我们未曾发现到的重要切入点。所谓言传身教,赵老师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像北大这样的百年老校,老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精神的传递,能够在精神上传递香火的老师,才是北大真正的脊梁。

  中文系的许多老师也都不吝赐教。一向惜墨如金的洪子诚老师以其特有的含蓄简约风格几次给我们写来邮件,他所谓的“不可当真的一点感想”实际上总是都被我们打印出来,作为“指导精神”来领会讨论。陈晓明老师和张颐武老师也多次关心我们,并针对点评方式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指导。系里领导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论坛成立之初,系主任温儒敏老师就批准为我们订阅了一套杂志,以后为了传阅方便,又增订了一套。这些杂志的订阅、保管都由系资料室负责,李岚老师不避繁难,有求必应。后来杂志日益增多,她和任秀玲老师又为我们特辟了借阅专区和专门的登记本。校图书馆报刊室的王一平老师也为我们借阅杂志提供了很多方便。此外,负责研究生排课工作的魏赤老师针对论坛课程的种种“特殊要求”,也总给我们特殊的照顾。

  在几乎“一路绿灯”的支持下,论坛日益蓬勃壮大。《当代》、《上海文学》、《大家》等杂志开始陆续刊登我们的点评。《上海文学》在集中选登了我们的批评意见后,主编陈思和先生还在杂志上发表公开信,称我们是“刊物之诤友,编辑之知音”。我们合作的刊物也不断增多,除了继续在《中文自学指导》刊登全文以外,还分别在《文学报》、《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报刊开设专栏,发表短平快的点评文字和深入的综述分析文章。本年选本作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学府年选系列”推出的第一套书,更是对论坛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现,作为当下众多文学年选本中惟一的“点评本”,我们希望这套书既能独树一帜,又能为未来文学史的写作留下一套扎实的史料。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与各位老师——《中文自学指导》副主编刘晓丽老师、《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社长章德宁老师、《文学报》副主编徐春萍老师、《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祝东力老师、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室主任高秀芹老师、编辑赵婕老师结下了深切的友谊。连接我们的既是共同的工作,更是共同的志趣。

  论坛的另一重要成果,是我们这十几个人在耗时漫长的工作和“触及灵魂”的争吵中结下的越来越深厚的情意。虽然平时的工作就像一个接一个的百米冲刺,但若谁哪一周因故不能参加讨论,心里就有空落落的感觉,那个座位也显得空空的。平时谁探亲回家或放假回来了,常会用群发邮件的方式和大家打招呼,谁看到什么好文章、好电影,也会推荐给大家,关于某篇作品不同意见的争论更会传阅众人。在精神上,大家已经越来越互通有无。在工作上的相互协作也越来越亲密无间,一个人写文章,不管是几百字的点评,还是上万字的长文,大家都会参与意见,甚至直接操刀上手,有时实在分不清“知识产权”。冬峰、云雷、过桥在做毕业论文的“火线”上时,还不断为论坛的公共事务投入精力,而在本书成书过程中,他们所做点评篇目的复印、文字的补充校对等繁琐工作都由赵晖、菡彬等师弟师妹们承担。在人手最青黄不接的时候,王颖曾一个人挑起3本刊物的点评工作,不巧此时她左手摔伤,9000多字的点评稿(包括几次修改稿)靠一只手一字一字地敲出来。

  论坛改成选修课以后,每周三下午一点开始上课,每次都要到七八点钟才能结束。这时学校食堂供餐时间已过,大家虽然疲惫不堪却意犹未尽,于是就“AA制”去吃饭。论坛本来有一点微薄的稿费收入,但因两次捐助左岸网站(左岸网站的出资人盘索先生在严峻的经济压力下,仍坚持网站的独立运营,以避免因经济合作关系而在宗旨风格上有所改变。对此,我们极为钦佩,主动捐款以示敬意。并且,左岸一直是我们的家园,理应共同建设),囊中十分羞涩。如果没有客人来访,我们通常只去最经济实惠的家园餐厅。既要物美又要价廉,难为坏了晓南、文珍两位既管帐又管点菜的美食家。这样的窘况直到曹老师惠赠义款和本书责编高秀芹博士预支编辑费后才有所改变。不过,这段“苦日子”(这样的“苦日子”也许以后还有)对论坛的发展实际上是有好处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文学不是请客吃饭,把我们聚集在一起的是共同的志趣和热爱。

  云雷、冬峰和过桥马上就要毕业了。不过,他们的毕业并不是离开,而是论坛的延展。其实,在他们之前毕业的徐妍虽已远在青岛(徐妍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但一直是论坛的重要一员。今年春天,又有师力斌、许维贤、谢俊、王斌4位新成员加入。每次新人的加入,都会给论坛带来新的振奋。我们大家本来就是同专业、同门的师兄弟,如今已是亲如一家。

  自论坛成立以来,我们收到来自各方师友最多的问询和祝福是“你们能不能坚持下去?”、“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所谓“坚持”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作为实体的论坛能不能持续存在?第二,应该也是更重要的,论坛的严肃性和纯洁性能不能长久保持?这样的担忧和期许,其实是对我们最高度的肯定,也是最严格的要求。在如此目光的关注下,我们不敢停顿,亦不敢松懈。

  好吧,兄弟姐妹们,让我们再接再厉!  
                                                                           燕君 
                                                                           2005年春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8-2-11 18:0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cleosong

#2  

为力,这个林克不错。我正愁看了<收获>没人交流呢。刚上去发了两贴。


2008-2-11 19:0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月满西楼

#3  

为力姐,曹老师的学生,北大毕业。天!崇拜崇拜!


2008-2-11 20:0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4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月满西楼 at 2008-2-11 09:06 PM:
为力姐,曹老师的学生,北大毕业。天!崇拜崇拜!

对不起,精灵。这是转载。我赶紧加了些说明的字。

难道你是北大毕业?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8-2-11 20:1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cleosong at 2008-2-11 08:07 PM:
为力,这个林克不错。我正愁看了<收获>没人交流呢。刚上去发了两贴。

太好了。可丽,那就请你有时间转载些好评论过来,先谢!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8-2-11 20:1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月满西楼

#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weili at 2008-2-12 01:14 AM:


对不起,精灵。这是转载。我赶紧加了些说明的字。

难道你是北大毕业?

为力姐:就我这三角猫的文字,说是北大毕业,不得被砖拍死啊。俺读帖不认真:(以后一定改。


2008-2-11 21:0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综合类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