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小杖受 大杖走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小杖受 大杖走

“小杖受大杖走”是孙道临策划王文娟主演越剧电视连续剧《孟丽君》里的一句唱词。

其原始出处有几种讲法。最早的故事版本是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

稍后来的则是——曾参侍奉父母,尽心尽力。有一次,曾参的父亲曾点叫他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忿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后教训他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如果大杖不走,让父亲在盛怒之下将其打死,就会令父亲受不义之恶名,造成终身遗憾。曾参承认说:“参罪大矣!”

把个孔老二抬出来,事情就变了质。本来以逃暴怒实为保命,到了先圣嘴里却变成为了保全那个杀戳狂人父亲的英名。儒家之巧舌如簧,曾参之愚昧不化,可知之矣。

比尧舜迟一些的周朝,晋国重耳也曾出逃。在三国演义里,还特地写了这一段。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里写道——孔明曰:“疏不间亲,亮何能为公子谋?琦曰:“先生终不幸教琦乎!琦命固不保矣,请即死于先生之前。”乃掣剑欲自刎。孔明止之曰:“已有良策。”琦拜曰:“愿即赐教。”孔明曰:“公子岂不闻申生、重耳之事乎?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今黄祖新亡,江夏乏人守御,公子何不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

孔明诚圣人也!在内而亡的申生和在外而安的重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就拿孟丽君来说,如果她不离家出走,不去说她将被逼和刘奎璧成亲,又哪里来的后来成为一代贤相的千古佳话。

1948年从加拿大返回祖国被周恩来亲点作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马思聪,时隔近二十年后再次离乡背井。这一次是出逃,出逃的原因是“求而杀之”而不得不“未尝可得”。又时隔四十年后终于魂返故里。12月14日上午10时,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马思聪全集》首发式;11时在广州麓湖公园聚芳园举行马思聪雕像揭幕仪式;晚上,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行马思聪作品音乐会,为他魂归祖国和故乡画上圆满句号”,在另一个总理温家宝关怀下洗刷了他那所谓“叛国投敌”的罪名。

抚今追昔,不禁想起那些含屈而死的冤魂。假如老舍著名作家不是于1966.8.24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自尽的话,也像马思聪先生那样出逃成功,那诺贝尔文学奖早就到手还能轮得上《灵山》的作者高行健。



是非是我非我
2007-12-22 17:4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2  

现在的小孩子,不和老爹、老娘对打就是孝顺的了。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12-22 22:0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