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我的几个农民朋友 — 张姐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每日乐妹

#1  我的几个农民朋友 — 张姐

我的几个农民朋友 — 张姐


那个村子叫张家,村上姓张的人多。张姐是独生女,招了女婿来家里,女婿本姓李,可孩子们都跟母亲的姓,是张家的根。

茂荣是张姐的大儿子,按当地的口音茂荣是应该读作“米荣”的,他在我班上是个很能读书的孩子。当时还在文革后期,学校还基本上不抓教学。我同几个老师都觉得孩子们有太多的时间,何不让他们练练毛笔字,也能学到一些本领。这样,每天都让学生回家写一页大字,早上几个教师都会在教室里给学生当面批改,指导学生如何用毛笔写好点、横、撇、捺,如何临帖,为了鼓励他们,就在写得比较好的字(或笔画)上打上圆圈。学生们练字的劲头也很大,都希望自己多得几个圈。没有多少天,茂荣他们几个同村的孩子就找到了窍门,把临帖变成了印帖,每次作业都有几个字是描出来的,他们将纸蒙在字帖上一笔笔地描,把字写得同帖上的字一模一样。他们的聪明很快就被我发现了,于是我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十分地小心,认真区分出描的字和学生自己写的字,凡是描的字写得再好也不画圈,反之,是他们自己写的字,即使有点缺点,有时候也会给他们画上一个圈。聪明的孩子不久也领会了老师的意思。当他们重新认真临帖的时候,字真的写得很好了,因为印帖描写对学书法也还是有益的。

农村里的家长对字的好坏是十分重视的,他们往往以一手字的好坏作为评定一个人学问高低的标准。茂荣的字写得越来越好,可让他妈妈高兴了。张姐认定我这个老师有学问,把她的儿子教成了有学问的孩子。于是她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她想让我当茂荣的干娘,她并且很热情地很直截了当地向我提了出来。我当时回答她的话大致是这样的:“我们当教师的不能这样做。我们有几十个学生要带,应该一碗水端平,对每个学生的爱护和关心是一样的。我不能答应你的。”这些话到现在来看也是很正确的。但是,我并不知道我在无意中是伤了她的心了。

事隔多年之后我才听说,农村里给孩子认一个干娘,那是“认你没商量”的。人家选择你,是敬重你的表示,不能随便拒绝的。江宁县农村里还有一个更奇怪的习俗,哪家生了儿女,清早(不如说凌晨)出门向某一方向(东南西北如何确定,我已记不清了,好象是向东走吧)走,遇见的第一个成年人,那就是新生儿的干娘(或干爹),就得请到家里来认亲的。

然而,张姐很理解我,没有生我的气。照样对我亲热。只要在路上碰见,都是她主动对我打招呼,有一次易姐来西山看我,因她与我长得相象,张姐对她大声叫“钱老师”,而易姐则以“你好”相对,搞了一次冒名顶替呢。

不幸的是不久张姐就患心肌炎不治身亡。她年轻轻地就走了。而我对她的歉意和纪念至今活生生地在心里。

顺便要说的是茂荣的爸爸发元。发元聪明能干,或者也可以说他是土专家。他在镇农具社工作,竟能造出一架吊车,供运输队装卸货物。那年月,西山人吃的米,烧的煤全都由船从苏州运来,而西山的茶叶、橘子、枇杷、杨梅,种种产品也全由船运出去,港里船来船往,运输队装装卸卸,全凭工人的肩膀,发元制造的吊车无疑是运输队的福音呀。所以,当时轰动小镇,人们奔走相告,都跑到码头边上去看呢。


2007-10-8 13:3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2  

T


2008-3-24 13:3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纪实录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