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帝国是怎么炼成的 — 英帝国海上霸权的演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帝国是怎么炼成的 — 英帝国海上霸权的演变

帝国是怎么炼成的 — 英帝国海上霸权的演变


蓝色的海洋吸引着每一个年轻人,自童年时便对海洋有着痴迷的向往,大海又是人类博弈的最大舞台,自古至近有过多少霸主,从西班牙到荷兰再到英国、今天的美国,有过多少英勇的军人,为之流血,海军的白色制服远比陆军的绿色军服吸引人。

鄙人早年读过国防大学的《世界海军史》对海权有点研究,二十一世纪的海洋地位凸显,国人更应关注海洋,为此我不避拙劣文笔写下此文,推荐大家阅读“德国的挑战”此段愚颇费时日。英荷战争资料叫少部分摘录。

整个19世纪被称为“英国的世纪”,在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海军大败法西联合海军,从此开始了“日不落帝国”的黄金期,直到一战英国丧失世界海运垄断地位位置为止,此后大英帝国的国威仍然持续了数十年。

要谈英国海上霸权必谈英国海军,英国皇家海军是唯一一个经历世界海军发展史却依然强大的海军。从桨船时代到风帆海船时代再到蒸汽机铁甲舰时代,


一、英西“无敌舰队”之战


英帝国的海上霸权最早可以追溯到1588年的英西战争也就是“无敌舰队之战”,在这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下西班牙王国的海上霸权,早在15、16世纪之交,西班牙葡萄牙就开始了最早的殖民扩张,16世纪,老牌的军事殖民帝国西班牙在西半球横行霸道,垄断了许多地区的贸易,其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据统计,在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的私利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这支舰队就是著名的‘无敌舰队’为什么获得无敌舰队的称号?因为在和英国作战之前几乎是大遍天下无敌手,尤其是1571年奥斯曼土耳其对欧洲的攻势咄咄逼人之时,在教皇庇护五世倡导下欧洲各国联合一体组建了基督教联合海军,其中西班牙的海军又占最大部分,在勒班陀海战中基督教海军大败土耳其海军,此战是奥斯曼衰败的开始。战胜但是欧洲最强的土耳其海军的舰队自然是无敌的!

与此同时,十六世纪的新教运动席卷欧洲大陆。新教与天主教的冲突不断,甚至发生战争,英国自国王亨利八世因和侍女安妮的婚姻问题进行宗教改革后就与罗马天主教庭的关系一直充满矛盾,而西班牙王室一贯采取支持天主教庭反对新教,使得英西两国关系一度出现紧张局面,直到亨利八世死后他的大女儿天主教徒玛丽·都铎即位英国国王并和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结婚才使情况有所转变,使英国和西班牙暂时的联合到一起。哪知到了1558年,玛丽·都铎突然病死,亨利八世与安妮所生的女儿伊丽莎白·都铎即位,伊丽莎白不是天主教徒,而是英国新教徒,这对罗马教皇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和罗马教皇联成一气的腓力二世自然怀有一肚子的不满,尤其是失去了对英国的统治地位,自然十分窝火。可罗马教皇提出让伊力莎白的表妹信仰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即位英国王位,而当时玛丽·斯图亚特正好与当时的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二世结婚,腓力二世害怕玛丽即位后使得英法联合,这样对西班牙大大不利,就没有同意这一要求,而是暂时让伊丽莎白即位英国王位。

而伊丽莎白即位后,大力支持新教运动,尤其是尼德兰爆发为摆脱西班牙统治的新教革命,腓力二世为维护其统治自然进行血腥镇压,处死大批异教徒,疯狂掠夺尼德兰的财富,这种办法无疑是火上焦油,尼德兰人民终于无法忍受西班牙的残暴同志进行了武装起义。英国与尼德兰有着传统的贸易关系,西班牙此举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利益,同时伊丽莎白又一贯坚持支持欧洲新教运动的政策,尼德兰爆发革命后,英国立刻给予支持,给起义军提供资金,为尼德兰北方的“海上乞丐”部队提供军事基地,用于打击西班牙船只。更令腓力二世恼火的是伊丽莎白暗中支持“海盗”劫掠从美洲运到西班牙的金银运输船。这里面有更深一层的影响,就是英国已开始向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挑战,英国本身是个岛国,商业日益发达,国家经济严重依赖海上贸易,而此时海上贸易的大部分已被西班牙所占有,要想改变这一态势必须在海上打败西班牙夺取海洋制海权。伊丽莎白提出英国的商业必需由英国海军给予保护,而此时英国海军只是些武装民船,真正的战船只有二十多艘根本无法与强大的西班牙舰队相抗衡。为此她便暗中鼓励和怂恿英国的海上冒险家们破坏西班牙的海上贸易,掠夺西班牙的“金银船队”,从侧面打击西班牙的海上霸权,自己暗中提供资金和装备,结果,英国的“海盗”活动使西班牙每年损失高达数百万银圆。

最早进行海上劫掠的是英国人霍金斯,伊丽莎白直接给他提供战船和资金,在海上屡屡袭击西班牙的商船,抢得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几次满载而归,并给了伊丽莎白丰厚的回报,不久另一位出名的“海盗”他的表弟德雷克也加入到他的船队,尼德兰革命后,英国“海盗”又秘密遵照伊丽莎白的命令不但给具有同样性质的尼德兰“海上乞丐”提供方便,甚至加入到他们当中,悬挂革命军的旗帜,打击海洋生命线。对于这样的行动,西班牙也不是无动于衷,怎奈“海盗”实行的都是打了就跑的战术,专门打击西班牙海上的薄弱环节。而他们的基地实际都在英国,这一点,两国心照不宣,腓力二世自然把所有的仇恨都集中到了英国和伊丽莎白身上。

此外,欧洲的政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命的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二世登基不到一年就死了,玛丽·斯图亚特回到苏格兰,腓力二世看到来自法国方面的威胁消失,就开始算计除掉伊丽莎白,这时苏格兰的新教运动蓬勃发展,玛丽·斯图亚特和其第二个丈夫达恩里勋爵因政治原因而闹翻,不久之后玛丽就派人刺杀了达恩里,结果遭到遭到苏格兰贵族的反对,玛丽被废黜,她和达恩里所生的十三个月大的儿子詹姆士一世被拥立为苏格兰国王。玛丽逃到表姐伊丽莎白那,结果遭到囚禁。这时,为了尽早除掉伊丽莎白,腓力二世积极鼓动英国的天主教势力阴谋拥立玛丽为英国国王,结果被伊丽莎白提前得知,挫败了这次行动。伊丽莎白也同样支持欧洲的新教运动,反对西班牙的统治,并派遣霍金斯、德雷克、弗罗比希尔等一批“海盗”屡屡偷袭西班牙在美洲等殖民地,不但劫掠大量的财富,也打击了西班牙在美洲的统治,几个西班牙在美洲重要的港口城市连遭摧毁。西班牙驻英国大使向英国政府提出了强烈的抗议,毫无结果。

实际上,对于英国的一系列破坏行动,腓力二世不是不清楚,他早有察觉,只是尼德兰的武装起义和与土耳其人的战争脱住了他的军事力量,暂时没有多余的力量对付英国。于是腓力二世和罗马天主教庭勾结在一块,罗马教皇发布命令要求让玛丽·斯图亚特继承英国王位,英国的天主教力量秘密组织发动政变,准备刺杀伊丽莎白,结果伊丽莎白不顾任何力量的反对,果断搜集表妹玛丽·斯图亚特的罪证将她处死。玛丽·斯图亚特被处死是欧洲天主教的一次巨大的失败,为此,罗马教皇发布命令,号召欧洲各国联合讨伐伊丽莎白。腓力二世此时干脆就明目张胆以自己是前英国女王玛丽·都铎的丈夫为由要求得到英国王位,自然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

当然,伊丽莎白也明白眼下腓力二世只是因为其它事务而缠住了手脚,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腾出手来用武力来吞并英国。为此伊丽莎白也没有闲着,她召回两名著名的“海盗”霍金斯与德雷克,令他们统领海军大权,着手进行海军重建工作。

霍金斯奉命重建海军后,根据他以往的经验,重新设计了一种海军战船,当时欧洲的海战模式依然停留在古老的亚克兴海战模式上,船上装载着大量的重装陆军士兵,基本采取一旦交战就派战船立刻撞击敌舰,派遣陆军士兵登上敌船进行白刃战。虽然装备了火炮也仅仅起到掩护辅助作用或者是对岸轰击,所以当时的战船在设计上如同海上城堡一样有着高大的敌楼。霍金斯根据新军事技术的发展激烈的反对这一古老的海上战术在海战中继续延续,他认为海战就是海洋作战和陆军没有关系,随着火炮技术的革新,海上交战应该以远距离火炮交战为主,废弃近处白刃战模式。针对当时的这种情况,霍金斯在设计新战船时取消高耸的前后敌楼和舰艏的撞角,采取了一种相对轻巧简单的战船设计,废弃了装载陆军的堡垒式设计,这种战船由于只装载操纵战船的海员所以重量轻,航速快,机动性强,而且威力更大。主要是由于霍金斯采取了对战船的新式武装,在战船两侧装备了数量较多的火炮,这种火炮的口径虽然不及加农炮的大,但是炮管很长,射程较远,射速相对提高了很多,能够发射17磅重的金属弹丸,这种炮弹虽然是实体弹丸内部没有散碎弹片对有生力量杀伤性不高,但对木制船体有着极强的穿透力。所以这种看似外表简单的新战船,虽然没有西班牙战船的那种华丽程度,实际却具有极高的战斗能力。经过霍金斯对海军的改革后,英国海军的实力大大加强,战斗舰船达到上百艘,已有向西班牙挑战的实力。

早在1580年,腓力二世就曾计划和法国天主教势力联合共同入侵英国,结果因法国发生内战而作罢。1581年尼德兰北方成立了联省共和国(荷兰),腓力二世得知后拼命派兵镇压,联省共和国抵挡不住,屡战屡败。结果为了保护英国在尼德兰的经济利益,伊丽莎白派兵直接将尼德兰北方沿海城市占领,支持联省共和国的抵抗运动,这等于首先向西班牙宣战,而此时玛丽·斯图亚特被处死,伊丽莎白拒绝了腓力二世的王位要求,屡受伊丽莎白打击的腓力二世决定对英国发动远征。

然而,远征计划的实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身为英国海军指挥官的霍金斯与德雷克实行海盗战术,屡屡偷袭西班牙舰队的重要港口,击毁焚烧战船数十艘,毁掉了无数宝贵的军用物资。但是一开始就受到打击的腓力二世并没有动摇远征英国的计划,虽然为组织这次远征花费了大量的财富,但对他来说这些钱财只不过是每年从美洲掠夺来的一小部分,而当前重要的是怎样除掉英国这根在海洋中的钉子。所以这些事情反而坚定了腓力二世的决心。

1588年,所有出征的工作准备就绪,可西班牙最出色的海军统帅克鲁兹上将突然去世,腓力二世只好改派克鲁兹的副手。米地拉公爵出任舰队司令官,虽然米地拉坚决要求辞职,可腓力二世不允许。同时腓力二世又调集了大量的陆军,准备用舰队护送这批陆军登陆,并派帕马公爵出任陆军总司令。这样,拥有战船一百多艘,船上所载的海员、陆军和其他人员人数总共达六万多人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在米地拉的指挥下向英国本土发动远征。

出征也是极不顺利的,在向英国进发的途中米地拉发现临时赶制的水桶根本不可靠,大量宝贵的淡水漏光,其它腌制食物也发生了腐烂,船体也发生了漏水,需要修补,船员也大批的生病。米地拉建议取消这次远征行动,等到来年再发动进攻,遭到了腓力二世的拒绝,他命令舰队重新采购补给物资再次出征,并向米地拉强调避免与英国舰队接触,直接护送陆军登陆。这样,重新采购了补给物资后,米地拉命令舰队再次起航,向英国进发。

另一方面,已被伊丽莎白授予海军中将军衔的英国海军司令官霍金斯、德雷克已征得女王的同意完全享有海军自主指挥的权利,可见机行事,在这样具有高度的指挥权利之下他们决定夺取制海权,主动出击,御敌与海面之上。

在海面上颠簸了大约一个月后,西班牙舰队进入英国水域,此时经过长时间的航海,舰队人员早已疲惫不堪,早在进入英吉利海峡前,舰队参谋们就劝说米地拉在海峡入口处等待,在海峡狭窄处等待英国海军出战时将其歼灭,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只要是一个稍有海战经验的海军指挥官就会欣然接受,可是本来对军事就是个外行的米地拉根本不懂得如何进行海战,况且腓力二世早有言在先让他直接护送陆军登陆,所以他拒绝了这一建议,直接命令舰队开入海峡,结果探听到他航行路线的英国海军迅速做出了准备,在离本土很近的海域以逸待劳,准备迎击西班牙舰队。

1588年7月21日,天公似乎不作美,风向突变,海上风浪很大,使西班牙舰队在逆风中艰难航行,西班牙战船依然采取古老的堡垒式战船设计,船上装有撞角和可以发射的弹簧挂钩,用于撞击和攀登敌船,船上敌楼高耸,装满了全副武装的陆军士兵,完全是按照亚克兴海战模式设计的海军,而在这样的天气中如海上城堡般的西班牙军舰在这种天气中根本行动不便,更不用说有效的去冲撞攀登敌船。另外西班牙船上虽然装备了大量的火炮,可在战术使用并没有超出古代投石机与弓箭的使用范围,大多是小口径石弹炮和大口径加农炮,仅仅是对人员的杀伤,所起到的也只是一种辅助作用。而且火炮分布也太过分散,有的在战船正前方的敌楼上,有的在船后方,有的在船两侧,分布不均匀,形不成有效的火力。

此时英国舰队正好迎面驶来,米地拉命令西班牙舰队做好战斗准备,西班牙舰队首先开炮,并努力使战船向英国舰队冲去,但此时的英国海军在战舰数量上已拥有一百七十多艘超过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一百二十多艘,并且采取新的战术,由于战船上不装载白刃战的陆军,就不可能实行和西班牙人一样的战术,英国战船全部一字排开,组成战斗阵列,使集中在侧面的新式火炮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战船的炮位全部具有可替换结构,大大增强了炮位火力发射率。由于新式的17镑炮发射距离长,使英国海军可以提前强占有利的射击位置。

双方一面开炮,一面试图完成自身的有利的战术位置,西班牙要求的能够快速冲到英国舰队的面前,因此从大战的一开始就试图靠近英国舰船,可在这样一个风浪极大的天气里,这项战术动作根本不可能得到完成,而西班牙所发射的炮弹由于射程相对较近,根本打不到英国战舰。英国舰队则努力使舰队完成最有效的炮战队形,可海上的风浪也同样影响了英国人,使他们也无法完成最有效的炮击队形,而西班牙舰队虽然在英国长炮弹的射程范围之内,但不在有效威力距离之内,而且左右摇晃的船体使炮手无法精确射击,所发射的炮弹纷纷打偏,即使击中敌船也因为发射距离太过遥远使炮弹威力减弱无法击穿西班牙战船的船体,就这样,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中,双方炮战了一天,谁也无法取得优势,而船上的炮弹储备却成吨成吨的消耗,到夜里双方的炮弹都已消耗掉将近一半的储备,西班牙舰队的各舰舰长劝说米地拉公爵占领英国海岸南部的维特岛,以便得到弹药补充,这个建议得到了米地拉的同意,舰队遂起航向英国南部海岸驶去,而霍金斯已估计到了西班牙舰队的企图,当即命令英国舰队跟踪追击,可到夜半身为英国领航指挥官的德雷克“海盗”作风不减,竟然单枪匹马去劫掠西班牙“宝船”,结果破坏了夜间灯火管制致使英国舰队大乱,米地拉乘机得到机会,重整西班牙舰队,向英国舰队发动反击。7月23凌晨双方在维特岛附近又展开了激战,这次战斗更加激烈,双方的炮弹相互对射,此时英国人明显占了优势,西班牙人难以接近英国人,而所发射的炮弹又占不了优势,英国舰队所实行的长炮战术炮火十分猛烈,西班牙人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击沉数艘战舰,更要命的是舰队已消耗完最后所剩的弹药,米地拉无奈只得命令舰队向加来方向撤退。英国舰队的炮弹也同样消耗殆尽,但由于离本土很近可以到附近的港口补充,而西班牙舰队却得不到任何补充。

7月26日,西班牙舰队在海面上投锚休息,此时传来消息:荷兰海军封锁了港口,帕马公爵的增援部队已无法赶来。得知这个消息后,米地拉十分沮丧,决定大军休息一夜,然后撤回西班牙。

而霍金斯却不让西班牙人休息,午夜时分,乘着顺风,霍金斯挑选了几支装满火油的小船点燃火向西班牙舰队顺风扑去,看到英国人的火攻船,米地拉吓的魂飞魄散,急令舰队斩锚逃走,结果失去海锚的西班牙战船全部顺风飘走,英国人乘机追击,由于西班牙人的炮弹早已打光了,所以英国人放心大胆的接近西班牙人开炮,此时英国舰队由占着上风。所以在英国人的直瞄射击下,西班牙人损失惨重,相当一部分的战船被击沉。西班牙舰队继续被风向北吹去,米地拉对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已失去信心,看到胜利无望,他只好带领舰队撤回西班牙,结果大量受伤船只中途沉没,由于补给断绝和物资匮乏,大量船员死于口渴、饥饿与疾病,当9月12日米地拉回到西班牙时,舰队所剩船只还不到出征的一半。而英国舰队却伤亡甚少。

战争一直进行到1603年,伊丽莎白去世,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继承了王位,恢复了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和西班牙结盟,战争以天主教恢复在英国的统治而告终。整个海战中西班牙人没有成功进行过一次接舷战,英舰一直和无敌舰队保持距离,一直都是长距离炮战,如果说勒班陀海战是桨船时代的终结,那么“无敌舰队”之战就是风帆海船时代的开始!这是英国海上霸权的奠基石。


二、三次英荷战争


记得《海权论》的作者马汉曾在书中提到:“如果说英格兰是为大海所吸引的话,荷兰却是被赶向大海的。没有大海的存在,英国或许会一蹶不振,而荷兰则会败亡。”此言明显道出了这三次战争的主动方与被动方。

尼德兰(今荷兰)在16世纪前期还是西班牙的属地,1566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到1581年才在尼德兰北部建立起独立的荷兰国家。其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据说是“不太可能养活其八分之一的居民”。“土地的贫瘠与海岸无险可守的本质驱使荷兰人首先从事了渔业。随后,加工保存鱼类方式的发现给予他们除了进行国内消费以外还能用以出口的物质,并由此奠定了他们财富的根基。”或许正是有了“上帝造海,荷兰人筑堤”的精神,至16世纪到17世纪中叶,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以商业和海上运输业为主,尤其是它的造船业使之成为了当时最大的海洋运输国家:1637年,荷兰拥有了制造排水量高达1500吨、装有100门大炮的三层甲板的战舰“海上君主”号的能力。到1644年,荷兰拥有1000多艘各类船只作为战舰保护商业顺畅,1000多艘大型商船进行海上贸易,6000多艘小型商船用于捕鱼业和内陆运输业,并拥有8万多名堪称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水手。17世纪上半叶,它已经发展到拥有商船1.6万艘,据当时的英国经济学家贝提的统计,1670年船舶的总吨位是:荷兰90万吨,英国50万吨,西班牙、葡萄牙共25万吨,法国15万吨,荷兰占了世界海运的四分之三。商业上的霸权以炮舰为后盾,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充当各地贸易的中介人、承担商品的转运业务。当时欧洲南方和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欧洲与东方之间的贸易几乎全部掌握在荷兰人的手里。五大洲的各个角落遍及了他们的足迹,亦难怪他们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像“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荷兰人还大力发展海外殖民地事业,夺取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以东方为主):1595年,荷兰商人组织商船到达印度的果阿、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摩鹿加群岛等地。1602年,荷兰商人、贵族建立“联合东印度公司”,公司据说拥有商船队、军队和统治的权力。荷属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在印度各地不断扩张:1603年在爪哇、1606年在马六甲打败西班牙、葡萄牙海军;1605年,抢占了盛产香料的帝汶岛;1619年,荷兰兴建了巴达维亚城(今雅加达)作为据点,后又到了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苏拉威西;1621年,荷兰建立西印度公司,势力扩张到美洲;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后于1661年为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1642年,塔斯曼尼亚岛为荷兰航海家发现;1640年,荷兰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1648年(另说1652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荷兰的大规模海上殖民扩张与西班牙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但同大肆扩张、正处于上升阶段的英国则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英国,正如众人熟知的那样,掠夺殖民地的活动与荷兰大体上为同一个时间段。早在1584年,英国人就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按:弗吉尼亚为“处女”意,伊莉莎白女王未婚之故。)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为海外扩张拓宽了道路。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1607年,在印度占领了第一块殖民地。1609年、1610年、1619年,英国先后在苏拉特、冈比亚、马德拉斯建立了自己的商站。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到达今美国东北的马萨诸塞州,一批为逃避斯图亚特王朝迫害的清教徒按民主制建立了他们的殖民组织。至1640年,英国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17世纪初的一倍多。

然而荷兰在海上的霸权严重威胁到了英国的利益,双方的矛盾尖锐起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受到荷兰的排挤,为争夺印度尼西亚的香料,两国贸易公司连连在海上发生武装冲突。161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打败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双方缔结协议,规定荷兰有权输出东方香料的三分之二,而英国公司仅能输出剩下的三分之一,迫使英国的殖民重心转向了印度,此充分显示了当时两国实力的对比。6000艘荷兰船只在波罗的海张帆遨游,几乎完全封闭了英国与北欧各国的贸易途径,使得英国在木材、树脂、大麻等方面物资奇缺。荷兰商人到处排挤英国商人:不仅在北美殖民地到地中海和西非沿岸地区,甚至在英国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上,据说仅仅与巴巴多斯进行贸易的荷兰商船就是英国商船的两倍。尤其令英国人恼怒的是,荷兰人在英国周围海域大面积自由捕鱼,并将捕到的鱼置于英国市场销售,此严重影响了英国捕鱼业的发展。据统计到17世纪上半叶,荷兰的海外投资比英国多了15倍,船只多了10倍。如果单一国家构成世界格局的说法能够成立的话,此时的荷兰无疑已经取代了葡萄牙、西班牙重组了世界体系。

17世纪中期以前,英国的资产阶级或许正忙于进行国内革命,无暇与荷兰争霸。但到了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宣布为共和国之际,形势发生了转变。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开辟新的海外殖民地、拓宽海外市场,而荷兰对于海上贸易的垄断成了这种需求最大最直接的阻碍和威胁。英国“护国主”克伦威尔当政时期为此制定了控制海洋的战略。他非常重视海军的组建,专门成立了“海军委员会”负责建造为海战设计的新型战舰。从此英国海军一改了伊莉莎白女王时期战时征召武装商船和海盗船的习惯做法,而将武装商船和海盗船作为预备役用。英国海军从1649年的39艘猛增至1651年的80艘,其中大部分是二层甲板、并拥有60至80门炮的巨型战舰。据说规模最大的“海上主权”号,排水量为1500吨,四层甲板104门重炮,水兵800多人,最大的炮弹净重60磅,一次齐射的炮弹重达一吨。另外,克伦威尔还加强海军训练和管理:改善水兵的薪饷膳食;制定所谓的“奖金”制度,犒劳俘虏或击沉敌舰有功的士兵;还专门从陆军中选出兵士担任职业海军军人,并任命经验丰富的职业军官指挥海军。陆军军官罗伯特·布莱克(1599-1657)就是此时被任命为海军统帅,而后成为一代海军名将的。这样的海军改革使得英国海军在战争爆发之时实力远远超过了荷兰:据说1652年,荷兰仅有战舰60艘,最大战舰仅配备40至50门重炮。

有了强大的舰队做后盾,英国人渐渐变得有恃无恐起来。165l年2月,英国议会派出两位特命全权大使出使荷兰,提出两国应该结成更紧密、更真挚的同盟--即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在国际条约和国际同盟中,两国应该像一个统一的国家那样采取行动,在某些场合下,甚至在内政问题上,荷兰三级会议应服从英国议会的决定。这个建议自然遭到了荷兰三级会议的断然拒绝。于是1651年,著名的《航海条例》由英国议会颁布。这是英国在完成战备后对于荷兰的公然挑衅,也是重商主义的典型产物。《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得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送到英国、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国有关殖民地的船只运送;不许英国商人进口中介商品;只有英国船只所捕的鱼制成的鱼品才许可在英国进口,从英国出口的鱼品也必须由英国船只运送,等等。此《条例》中的各款明显是针对大量从事“中介贸易”和海运的荷兰,是对荷兰的严重挑战。

荷兰提出抗议要求英国废除,遭英国断然拒绝。于是双方都意识到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剑拔弩张的形势下秣马厉兵式扩军备战展开了。英国在原有的基础上紧急动员了125艘武装商船;荷兰也在1652年大量征用商船,使海军舰艇扩充至226艘。但正如上文所述,荷兰的战舰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是难以和英国抗衡的。

★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

第一次英荷战争可以说是海军战列线战术的真正提出。

1652年,一次遭遇战式的小冲突直接成为了这次战争的导火线:5月,英国海军将领布莱克率领20多艘舰船在多佛尔海峡巡逻,与荷兰海军上将特罗普率领的42艘为商船护航的军舰不期而遇。布莱克要求荷兰海军下降军旗向英国国旗致敬,遭到拒绝。(按:自从13世纪以来,英国总是要求其他国家的船只在经过多佛尔海峡时必须向遇见的英国军舰行“升旗”礼。以示敬意,承认英国的所有权。原本这一要求无碍大局,但在两国矛盾日趋尖锐、敌对气氛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摩擦自然不可避免地不断发生。)英国开炮轰击,于是双方互酬炮弹4个多小时,荷兰损失了2艘战舰,布莱克的旗舰“詹姆斯”号被射穿了70多个弹孔。第一次英荷战争的序幕被拉开了。7月28日,双方正式宣战。

第一次英荷战争由一系列规模空前的海战组成,主要集中在多佛尔海峡战区(包括北海在内)和地中海两大战区,其中又以多佛尔海峡战区为主--这是由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几乎每次海战双方都要投入2-3万名水兵6000-8000门大炮,而其作战次数之多恐怕亦是历史上所罕见的。据说有人作了次统计,仅在1652年5月至1653年8月的15个月之内,双方舰队作战次数已经不亚于当时世界各海洋历次战役的总和。

英国方面制定的战略主要是控制多佛尔海峡和北海,切断荷兰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迫使荷兰人投降。为此,海军舰队司令布莱克采取了集中强大舰队、拦截通过海峡的一切荷兰船只的战术,以确保其的绝对制海权。他大胆地在海军作战中引进了陆军作战注意队形和整体效果的战法,发展了海军战术。战争的伊始,英国便将自己的舰队分成红、白、蓝三个支队以便于指挥。并颁布了“第一个海军纪律条令”,整顿军纪。另外,他还派出舰队到苏格兰北部袭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运银船,到北海击沉或捕获荷兰的捕鱼船,甚至进入波罗的海,破坏荷兰和北欧、东欧方面的海上贸易。毫无疑问,这种战略战术的运用对于荷兰经济方面的打击是致命的。

荷兰方面制定的战略是以强大的舰队为商船护航,强行通过多佛尔海峡,确保与外界的联系。决定于海军实力的对比,这本就是多少有些消极的战略,然而战略部署的不当却更使之陷入劣势的境地:荷兰在次要战场,即地中海战区投入了过多的兵力,从而使其在海峡争夺方面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荷兰海军将领马顿·特罗普(1579-1653)尽管在与法国海盗和西班牙海军的长期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战经验,具有很高的统率艺术,荷兰水兵的战斗素质也比较高,但各舰常常缺乏协调能力,加之装备、数量方面的欠缺,以致在军事方面仍处于劣势,使得英国的海上封锁奏了效。

双方海战次数不计,但一般意义上规模较大的公认的有9次,多以发生地点命名。

多佛尔海峡和北海战区:

这一战区的战斗通常被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652年5月~1653年2月)(按:说法不一,另一说为1652年5月~1653年5月)

阶段特点:战略相持,英荷双方在这一阶段互有胜负。

主要海战:

ⅰ、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8月26日)

荷兰舰队护航商船通过英吉利海峡时受到英国舰队(约40艘军舰和5艘纵火船)拦截。荷兰著名指挥官米歇尔·阿德林森·德·奈特(1607-1676)在普利茅斯港外投入了30艘军舰和6艘纵火船与英军作战。此战双方实力相近,在舰队指挥、舰船运转技术、海战技术、炮术方面都堪称优秀,被认为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海战。此役双方互有伤亡,但荷兰商船队成功地通过了海峡。

ⅱ、肯梯斯诺克海战(1652年10月8日)

英国舰队在布莱克指挥下打击荷兰捕鱼船,使之损失惨重,约有900多名渔民被俘。于是荷兰决心报复。普利茅斯一战以后,荷兰方面认为英国海军战斗力不如其海军,便在没有从地中海抽调援兵的情况下,忽视兵力和火力都弱于敌方的现实,贸然发动攻击。10月8日,双方在泰晤士河口外的肯梯斯诺克不期而遇。英国方面舰船约68艘、荷兰则为64艘,英舰数量略多且火炮亦占优势,双方混战两天两夜,最终荷兰舰队无法招架,有3艘被击沉,数艘遭毁坏。英国舰队大获全胜。

ⅲ、达格尼斯海战(1652年12月10日)(按:又译邓杰内斯海战)

英国在取得了肯梯斯诺克海战的胜利后,可能出现了轻敌心理:将舰队分成了几个部分,并抽出20艘军舰前往支援地中海战区。如此一来,英国在多佛尔海峡战区的军舰仅剩下了42艘,在数量明显处于了劣势。另一方面,特罗普又重掌了荷兰海军的帅印,为荷兰商船队护航。12月10日,特罗普出动78艘战舰替拥有300艘船只的庞大商船队护航,布莱克指挥英舰在英格兰东南的达格斯坦海角拦截。双方军舰在数量上相差悬殊,加之特罗普与其副手德·奈特的正确判断和果断指挥,使得英国战舰被击沉3艘、被俘虏2艘。英国舰队大败,龟缩于英国南部港口,一时间将制海权拱手相让。

ⅳ、波特兰海战(1653年2月28日至3月2日)(按:又称“海峡三日战”或“三日海战”)

前一次的战败使得英国将分散为几部分的海军力量重新集中,加之国内又新建了多艘战舰,海峡方面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又发生了变化。2月28日,特罗普率领80艘战舰护送约180艘商船在返回荷兰的途中与英国舰队(约70艘战舰)遭遇。荷兰舰队投入攻击,掩护商船前进,双方在海上激战了整整3天,特罗普才突破了英国的海上封锁,将大部分荷兰商船安全送回本国。但此役荷兰海军损失惨重,11艘战舰与30艘商船或被击沉或被缴获,阵亡人员近2000。英国方面仅损失1艘战舰,伤亡1000多人。另外,布莱克本人也在此战中受了伤,由蒙克继任。

第二阶段(1653年2月~1654年4月)

阶段特点:英国取得战略优势。

波特兰海战之后,英国重新获得了多佛尔海峡以及北海水域的制海权。英国海军上将蒙克坚持集中兵力的原则,贯彻以优势兵力封锁海峡,切断荷兰对外联系的战术。另外,英国国内动员了全国工业生产力集中赶制战舰,而另一方面荷兰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损失战舰难以得到补充,逐渐趋于劣势。

需要一提的是英国海军在1653年颁布了两个在海军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文件:《航行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它明确规定:舰长在航行和逆风时,不得随意抢占有利的顺风位置,而应保持队形并遵从上级指挥;一名舰长决不能抢风到中队长官的前面。另外它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联络信号,用火炮、旗语、灯光等工具,通知各舰航向、航行位置以及停船、下锚、召集会议等事项。)和《战斗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该教范共14条,第一次明确地确立了战列线战术的地位,并说明了保持一线队列地各种战斗行动。)此新战术无疑是将陆军作战方式运用于海军,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这在海军战术的发展史上堪称是“一个巨大的迈进”。而荷兰方面仍然采用旧的战术,则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第一次英荷海战期间,英国海军还有一个令人注目的变化,机按军舰携带火炮的数量分成六个等级:第一级90门火炮以上;第二级80-90门火炮;第三级50-80门火炮;第四级38-50门火炮;第5级18-38门火炮;第六级18门火炮以下。但不久其他国家也开始师法英国海军的做法。

主要海战:

ⅰ、加巴德沙洲海战(1653年6月12日至13日)

6月12日,特罗普指挥荷兰舰队(约军舰104艘)从本土基地出发,试图打破英军的海上封锁。蒙克、迪恩指挥115艘英国战舰迎战。初时,双方力量接近,相持不下。暮色已下之时,布莱克率18艘军舰赶来增援,荷兰舰队在数量上居于劣势,于13日开始撤退到佛兰德浅滩,英国军舰无法追击。(荷兰船只吨位较小,船底较平,吃水不深,能够停靠在像荷兰海域那样的浅水滩;英国军舰则大多吃水很深,无法进入浅滩。)荷兰此役有9艘军舰被击沉,11艘被俘,损失兵力1400多人。英国仅损失了1艘军舰和400多人,但舰队司令迪恩海军上将阵亡。

ⅱ、斯赫维宁根战役(1653年8月8日至10日)

加巴德沙洲海战战败后,荷兰完全失去了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其海岸受到英国海军的严密封锁,经济一度陷入瘫痪。为了挽回败局,荷兰老将特罗普决定进行一次“敢死”式的决战,他重新扩充军队,于英国海军战于斯赫维宁根海面。8月10日战斗正式开始,荷兰海军拥有战舰106艘(其中特罗普指挥82艘,德·奈特指挥24艘),英国拥有战舰100艘(蒙克指挥)。据说战斗从早晨7点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战况十分激烈。特罗普中途中弹身亡,荷兰人士气大为受挫,25名舰长脱逃。这次海战以荷兰的惨败告终,荷军损失了15艘战舰,伤亡4000多人,而英军仅损失了2艘军舰,伤亡1000多人。

斯赫维宁根海战以后,荷兰舰队元气大伤。英国对荷兰实行绞杀式封锁。多佛尔海峡和北海战区再无大战。

地中海战区:

这一战区的战斗从战略层面观之,对战争影响不大。

荷兰集结了强大的舰队,始终保持着对英国的优势:范·盖伦指挥的荷兰舰队有14艘战舰组成,每舰配备26至30门火炮,另外还有22艘武装商船作为增援。英国舰队有15艘战舰,每舰配备30至54门火炮,但英国舰队分为两部分,分别部署再地中海东部的里窝那和厄尔巴岛。这就给了荷兰舰队分而歼之的契机:荷兰舰队司令范·盖伦巧妙集中兵力插入英国两支分舰队之间,切断他们的相互联系,造成了局部优势。

1652年8月28日,部署在厄尔巴岛的英国分舰队主动出击与优势的荷兰舰队交战,遭受到重大损失。荷兰军队继而封锁里窝那长达6个月。1653年3月13日,里窝那海战爆发。范·盖伦诱出部署于里窝那的英国海军并予致命的打击--除了一艘脱逃外,其余的全被击沉或俘虏。荷兰海军虽然在此役中大获全胜,但卓越的统帅范·盖伦于激战中阵亡。战后,英残舰撤出地中海,荷兰海军控制了此战区的制海权。

尽管荷兰海军在地中海得到了制海权,然而对于整个战争的发展却是于事无补的。在英国海军绞杀式的封锁之下,荷兰经济最薄弱的一面--过度依赖对外贸易,很快就暴露出来了。据说当年阿姆斯特丹街道上杂草丛生,乞丐遍地,将近1500所房屋无人居住。封锁几乎使得荷兰处于一种民穷财尽的窘境,于是荷兰被迫与英国进行和谈。

1654年4月15日两国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和约》,根据和约,荷兰承认英国在东印度群岛拥有与自己同等的贸易权,同意支付27万英镑的赔款,同意在英国水域向英国船只敬礼,并割让了大西洋上的圣赫勒那岛。

第一次英荷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告终。英国胜利之因固然离不开对方战略部署的失当--在次要战区集中优势兵力,忽略了生死攸关的多佛尔海峡和北海战区,但更为重要的恐怕是英国拥有雄厚的工业实力--能够迅速补充战力、战略指导思想的正确和其海军的装备、数量、火力乃至战术水平都要优于荷兰所致。

★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

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在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德·奈特将登上历史舞台,可谓一人之力改变历史,没有他就没有后来两次英荷战争和荷兰的存在!

1660年查理一世之嗣查理二世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王朝残余势力的妥协下从法国回到英国,被立为国王。查理二世登上英王宝座不久就授予英国海军为“皇家海军”的称号,并任命他的弟弟詹姆士-约克公爵为最高指挥官。新的更为苛刻的《航海条例》被颁布,英国在海外向荷兰殖民地展开了新的攻势。然而此时的英国海军实力已今非昔比了: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时期对内镇压反对势力,对外远征爱尔兰、苏格兰,并与西班牙进行战争,使得国家背负200万镑的债务。至1660年,由于政界和军界的F·B,欠外债高达100万镑。全年海军拨款仅及海军预算的2/3,造成船只破旧失修,兵士匮薪,士气低落,海军战斗力被严重削弱。

荷兰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战败后,对于《航海条例》如芒在背,卧薪尝胆一直寻求着重夺制海权的时机。此时,德·奈特海军上将在老将特罗普阵亡之后继任成为荷兰海军统帅,他励精图治,改组海军。并重整了海军的战略思想:即认识到单凭护航商船是无法击败英国的。只有改变这种被动战略,抛开商船,以海军主力寻求与英国舰队决战的机会,夺取制海权,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荷兰加紧建造大型战舰。至1664年,海军已拥有103艘大型战舰,火炮4869门,官兵21631人。自从英国采用战列线战术后,其他国家的海军也竞相仿效。据说最早提出这一战术思想的可能是荷兰的老将特罗普。不过,真正大胆运用这种战术则是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

英国的挑衅使得荷兰觅到了复仇的良机:1664年4月,一支英国海军远征队占领了荷兰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并将其重新命名为纽约。1663年,英国得寸进尺,组织“皇家非洲公司”开始进攻荷兰在非洲西岸的殖民地,并于1664年占领,企图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一本万利的象牙、奴隶和黄金贸易。忍无可忍的荷兰开始采取行动:1664年8月,德·奈特率领8艘战舰收复了被英国占领的原荷属西非据点;1665年2月22日,荷兰正式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荷战争于是爆发了。

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海战的次数虽然大幅度减少,但规模更大了。双方主要是以海军主力决战的形式、力图按照战列线战术作战来夺取制海权。由于炮火的改进荷射程以及杀伤力的提高,使得双方在海战中的损失大大提高。战场主要是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地区,战争进程通常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665年6月~12月)

阶段特点:英国海军占据优势。

英荷两国宣战后,并未立即投入战斗。主要原因是当时处于冬季,天气条件不利于海战,故直到春季来临后才正式交战。

主要海战:

洛斯托夫特海战(1665年6月13日)

1665年6月13日,英荷双方舰队在英格兰东海岸外的洛斯托夫特展开海战。荷兰方面由于德·奈特远征非洲未及返回而由沃森纳尔和奥布丹指挥,大约有战舰103艘,11艘纵火船以及7艘通讯船,合计4900门炮,2.1万人。英国方面舰队总司令是查理二世的兄弟约克公爵,拥有战舰109艘,其中50门至90门火炮的战列舰为35艘,武装商船21艘,纵火船21艘,以及小型船只7艘,合计4200门炮,2.2万人。但英国海军在舰艇大小与火炮威力方面都要优于荷兰海军。

战端伊始,荷兰处于有力的顺风位置,但指挥系统未能掌握时机主动攻击。(推测可能为是指挥高层的不协调性所致。)等到风向改变之后,荷兰舰艇才顶风攻击。双方列阵齐射不久,队形就开始散乱,继而转入混战。在激战中,荷兰旗舰“伊恩德纳赫特”号被击中弹药库,发生爆炸,两位舰队指挥官沃森纳尔和奥布丹双双阵亡。旗舰上409人仅有5人获救。之后,荷兰巨舰“奥兰奇”号遭俘虏,被焚毁。荷兰船只纷纷溃逃,损失惨重:至少17艘战舰、3名海军上将以及兵士4000多人。英国方面仅损失了2艘战舰和800多名水兵。荷兰人指挥系统的失误以及旗舰的过早损失给了英国获胜的机会,但其火炮射程的远与海军战术水准的高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洛斯托夫特海战后,英国舰队向北欧进发,企图俘虏停在挪威卑尔根港内的70艘荷兰商船,但为荷兰人击退。1665年8月6日,德·奈特返回荷兰,临危受命统率全国海军。他率领荷兰舰队驶往挪威,护航停在卑尔根港内的商船队回国,其中仅有10艘因为风浪掉队而为英国海军俘获。

1665年的下半年,德·奈特依靠出色的指挥艺术,游戈于英吉利海峡、巡逻于泰晤士河口外,有效地保护了荷兰的对外海上贸易。但是英国的战略优势地位仍然存在,荷兰仅仅是处于只能维护交通线的被动态势。

第二阶段(1665年12月~1666年9月)

阶段特点:战争的扩大与战略相持。

经过冬季的休战之后,春夏之交双方又恢复了战斗,但此时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肆虐于14-15世纪的黑死病(按:即鼠疫)在1664-1665年间又卷土重来,再度侵入英国。半年内由伦敦的西区扩及东区。从1665年5月至9月,伦敦死亡人数由43人迅速发展到31159人,增加了724倍!夏季发作,9月后开始流行,死亡人数剧增。据说伦敦人口的1/4、约1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这使得英国国内一片混乱。

1661年1月,荷兰又先后同法国、丹麦结成反英同盟。法、丹两国开始向荷兰提供各种援助。尽管法国并未积极参战,但也迫使英国舰队拨出20艘战舰应付,使得英国海军的总体实力受到削弱。

如此一来,英国的战略优势逐渐丧失。

这一阶段,仅仅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双方连续展开了五次海战。激烈程度空前,双方互有胜负,可以说是一场实力的拉锯。

主要海战:

ⅰ、四日海战(1666年6月11日至14日)(按:又称敦刻尔克海战)

1666年6月11日,德·奈特率领拥有84艘战舰、4600门大炮和2.2万名官兵的舰队出海。据说这是整个冬季荷兰花费了1100万荷兰盾才得以组建的。蒙克(当时他已经是阿尔比马比尔公爵了)率78艘战舰、4500门火炮、2.1万官兵的英国舰队迎战。

战前由于情报工作方面的失误,使得英国深信法国舰队前来挑衅,于是派鲁珀特亲王率20艘战舰前去截击。仅给蒙克留下2/3的力量,作为支援鲁珀特亲王的预备队。但意想不到的是蒙克舰队迎头撞上了荷兰的本土舰队,于是激烈的战斗就无可避免了。

第一天的激战中,荷兰舰队凭借数量上的优势,不但抢占了上风,更渐渐包围了蒙克舰队,给了处于逆风状态的英国舰队以沉重的打击。但战斗的持续没有使得荷兰舰队保住胜果,战至黄昏,双方各损失了几艘战舰,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吧。英国的“绥夫蒂秀尔”号遭到俘虏,舰队司令贝克利阵亡。英舰“亨利”号重伤,顽战。荷兰的先遣舰队司令艾弗森被流炮击中,阵亡。

第二天,英国舰队首先发难。荷兰后卫舰队想要抢占上风,结果引起阵形混乱。但英国舰队由于数量上屈居劣势,无法抓住战机打击荷方,故双方仍未打破僵持之局。

到第三天为止,英国方面仅剩下30艘战舰拥有战力,蒙克被迫西撤。英国先头舰队旗舰“皇家亲王”号(按:又译“太子”号,是英国参战的最大一艘战列舰,拥有90门火炮)被荷兰舰队包围搁浅,舰队司令阿伊斯秋投降,该舰被荷兰人焚毁。但到这一天,战局又发生了变化:先前被派去截击法国舰队的鲁珀特亲王舰队由于没有找到法国舰队踪影,返航,与蒙克舰队残部会合。

6月14日清晨,双方展开决战。英国舰队中先头舰队由于航行速度没有掌握好,致使其与本土舰队之间留有空隙,遭荷兰舰队切入。英国舰队后卫为小特罗普(按:既老将特罗普之子)迂回。德·奈特率主力猛攻入英国舰队中央。英国舰队陷入混乱,但仍坚持抵抗。荷兰方面为了全歼英国舰队,先后投入3万人和6000门炮,但没有达到目的。至夜幕降临时分,天降大雾,英国趁机撤出战斗。荷军也因弹药耗尽,加之天气因素,并未予以追击。四日海战就此落幕。英国损失了17艘舰船(包括三艘旗舰),阵亡和被俘官兵达到8000名(按:一说阵亡8000名,被俘3000人),其中有2名将军和12名舰长阵亡。荷兰方面仅损失了6艘战舰,伤亡2500名官兵(按:一说2000名),其中包括3名将领。此役是英荷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也是英国皇家海军历史上少有的几次败仗之一,但四日海战并不是决定性的战役。

ⅱ、古德温海战(1666年7月1日至4日)

德·奈特在四日海战之后虽然把泰晤士河封锁了一段时间,但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舰队很快就修复完毕,又出现在了海洋上。7月1日,蒙克率60战舰与小特罗普指挥的约100艘军舰,其中71艘是战列舰,遭遇,双方激战了两天。3日,荷兰援兵赶到,蒙克撤出战斗。但到了4日,鲁珀特亲王又率一支援军赶到,蒙克遂发动攻击,但为荷兰舰队击退。此役规模不大,英军损失10艘军舰,死伤1700多人,被俘2000余人。荷兰相对损失较轻。

ⅲ、圣·詹姆斯日之战(1666年8月4日至5日)(按:又译北福兰角海战,即多佛尔海峡北部之战,英国人称其为圣·詹姆斯纪念日之战。)

德·奈特准备率荷兰舰队溯泰晤士河而上进攻英国首都伦敦。英国方面派出90战舰和20艘纵火船迎击。荷兰方面兵力与之相当,约89艘战舰和20艘纵火船,然而这次是列阵作战,故在前几次混战中英国方面难以发挥的射击的准确和射程的远的优势,在这次战斗中得以体现。此战打响不久,荷兰先头舰队中的7名将军已经折损了3名,先头舰队溃逃。而小特罗普突然驶出战列线堵截英后卫,并对其穷追不舍,使得德·奈特指挥的中央舰队遭到英国前卫舰队和本土舰队的围攻。德·奈特采取机动战术,边打边撤。直至8月5日清晨,小特罗普依然杳无踪影,德·奈特只能用8艘军舰掩护沿荷兰海岸浅滩赶上来的掉队船只。后小特罗普幸喜借助浅水海域掩护才未被切断退路,安全返回本国。此役,英军大胜,在仅损失1艘战舰和2至3艘纵火船,伤亡不到300人的情况下(包括5名舰长),使得荷兰损失了20艘战舰,伤亡7000人,4位将军阵亡。此役之后,英国重握制海权。

ⅳ、“霍尔姆斯篝火”(1666年8月8日)

“霍尔姆斯篝火”事件很难归入海战一类,但荷兰所受到的损失超过了英国舰队在整个战争期间给荷兰造成的损失的总和。事情大致是这样的:英国的霍尔姆斯受命率领一支小型分舰队突袭荷兰的弗利兰岛,却出乎意料地发现了大量隐藏其间的荷兰商船。英国舰队在几乎未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按:据说当时仅有两艘小型荷兰军舰前来迎击,如飞蛾扑火皆被焚毁。)纵火焚烧了挤在一起的150多艘荷兰商船。之后,英军又劫掠了弗利兰岛,遂离去。

第三阶段(1666年9月~1667年7月)

阶段特点:荷兰海军取得优势。

无关乎舰队实力或是国家总和国力,这一阶段的海战予人的感觉更像是德·奈特的个人华彩的演出。纵然这种说法有些所谓英雄史观的偏颇,但个人于历史的价值恐怕是难以否认的。

在圣·詹姆斯日之战后,英荷双方虽然没有再进行过大规模的海战,但战争却也并未就此停息。两年之久的海战使得两国国力亏空,元气大伤。当1666年9月10日,一场罕见的火灾降临到伦敦,连续烧了4天4夜,将伦敦城毁去2/3,经济损失超过800至1000万镑(按: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两次与荷兰战争的费用)之后,英国无力再战,从1667年1月开始,不断与荷兰方面取得联系,希望进行和平谈判。

荷兰方面的和谈欲求并未如英国那样强烈,国内对于“霍尔姆斯篝火”事件的复仇情绪依旧高涨。为了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荷兰元首德维特在布雷达会谈期间,秘密下达了进行军事行动的授权。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无非是国家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在这里亦是得到了体现。

荷兰海军虽然在圣·詹姆斯日战役中失利,但舰队主力依旧健在,并未受到致命性的打击。德·奈特通过这场在英国本土附近作战的实践,认识到了夜间偷袭的可能性,并利用间谍获取了泰晤士河的潮汐、水位、航线等情况以及伦敦地区的军事河经济情报,还对水兵进行了夜间战斗的训练。“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在得到元首的授权之后,他制定了一项大胆罕见的作战计划:先将舰队在特塞尔岛外紧急集合待命,然后觅机偷偷驶入泰晤士河口,沿梅德韦河溯流而上,直达英国舰队的战舰船坞查塔姆,然后将英国战舰击沉或焚毁。之所以谓之“大胆”主要因为这一计划有着极大的风险:姑且不论沿途有英国的各种防御设施,仅泰晤士河口和梅德韦河就多沙洲浅滩,只有涨潮且顺风才能通过,稍一疏忽,错过潮位或是风向不顺、风力不够,则军舰就有搁浅的可能,况且英国海军的全部战舰未必都已进港不能作战。另外,对于硬体的依赖也是英军未能料到这次奇袭的原因之一:在梅德韦河口和查塔姆之间,设有一根长达800码、重14.5吨的横江大铁链。任何人也未曾设想到,荷兰舰队竟敢深入敌腹,将战火引至大英帝国的家门。都说战争是一场豪赌,那么胜利女神大概常常会去眷顾那些敢于在关键时刻掷下巨注的人物,于是,世界海战史上的奇迹出现了。

1667年6月19日,德·奈特率领荷兰舰队(24艘战列舰、20艘小型船、15艘纵火船)航行到泰晤士河口。趁黑夜涨潮之时,先遣舰队顺潮流溯入泰晤士河,一路炮击,很快占领了英国希尔内斯炮台,夺取了贮存在此地的四、五吨黄金以及大量木材、树脂等物质。荷兰舰队横冲直撞,寻找并击毁发现的英国舰船,一些最好的军舰被俘虏准备作为战利品带回本土。荷兰舰队甚至还炮轰伦敦。22日,荷兰舰队长驱直入到达查塔姆船坞。据说当时英国在次停泊了18艘巨舰,每舰都在1000吨以上,荷兰舰队进入后打哑了岸上的炮台,登陆部队以及纵火船人员拆除或毁掉了河上障碍,很快英国就损失了6艘巨舰。其中蒙克的旗舰“皇家查理”号被荷兰人带回国内。凭恃着“绅士风度”的英国人自然不耻这样的奇袭,英军的一位目击者写道:“这些威武雄壮、战绩辉煌的战舰的毁灭,是我生平所看见的事情中最令人心痛的。每一个真正的英国人见了都会伤心泣血的。”荷兰舰队横行了三天,最后全部安全返航。之后,德·奈特便封锁泰晤士河口长达数月。

这次奇袭给英国造成了近20万镑的损失,更使皇家海军蒙受了奇耻大辱。英国遭此大败,加之瘟疫和伦敦大火两重灾难,已无力再战。奇袭加速了英荷两国的谈判进程。1667年7月31日,两国签订了《布雷达和约》,根据和约英国放宽了《航海条例》,放弃了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方面的权益,并归还了在战争期间抢占的荷属南美洲的苏里南;荷兰正式割让哈得逊流域和新阿姆斯特丹,并承认西印度群岛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这个和约实际上意味着英荷两国在殖民角逐中划分了势力范围。第二次英荷海战随之落下了帷幕。

★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

第三次英荷战争实际上也是荷法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英荷海上争夺的最后阶段。战争使得欧洲的许多国家卷入其间。荷兰是法国在欧洲建立霸权的障碍之一,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早就图谋瓜分荷兰,并将现今属于比利时的荷兰领土作为法国的“天然边界”,以巩固法国大陆霸权的地位。英国方面也对上次战争的失败心有不甘,希望卷土重来。于是,在法王路易十四的贿赂下,英王查理二世同意了共抗荷兰的提议。1670年6月,两国签订了《多佛密约》。该条约规定:查理二世有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并与法国共同对荷兰作战的义务;路易十四有出兵镇压英国可能发生的“骚乱”的义务。

1672年法国对荷兰宣战,英国退出了与荷兰、瑞典组成的三国同盟,援助法国对荷作战。据说路易十四为此给了英王40万镑的贿赂。1672年3月,英国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突然袭击了一支荷兰的商船队,于是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了。

这次战争实际上已经扩大成为了一场国际战争,参战的还有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如法国、丹麦、瑞典、西班牙等。

第三次英荷战争是一场海上和陆地同时进行的战争。法军从陆地、英军从海上两方面向荷兰发起了进攻。法国陆军在孔代和蒂雷纳等名将的指挥下充分显现了欧洲第一流陆军的实力,进攻荷兰势如破竹。正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荷兰陆军不过是象征性的点缀,无论在作战经验、武器装备或是战斗实力方面都远不是法国陆军的对手。荷兰的格尔德兰、奥弗赖塞尔和乌得勒支等省相继沦陷,即使是久孚众望得威廉将军亦是无法抵挡路易十四骑兵的冲击。法军连连得胜,突破了埃塞尔河防线,直逼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无奈之中,刚出任荷兰国家元首的奥兰治的威廉(1672-1702)忍痛下令掘开保护荷兰人世世代代休养生息的穆伊登堤坝。堤坝即开,汹涌的海水立时涌入了良田沃野,须德海和莱茵河之间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成千上万的荷兰人也被迫转移到了船只上,准备随时撤离。法国先头部队后撤及时,免了遭受灭顶之灾,陆上进攻却也就此告了一个段落。但如此一来,荷兰捍卫国家独立的重任就落到了海军的身上。

德·奈特此时已经是65岁高龄了,仍执掌荷兰海军帅印。他分析了敌军情况后,认定敌军的核心是英国海军,法国海军不仅力量小而且缺乏战斗经验,不足畏惧。因此他制定了集中主力对付英军、只分出一支小舰队牵制法国舰队的战略。在战术方面,他把主力部署在靠近荷兰海岸的浅海中,为的是可以随时寻求浅滩的掩护,觅机向英国舰队发动进攻。后来证实这种战术是十分奏效的。

主要海战:

ⅰ、海峡之战(1672年3月)

即1672年3月,英国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对荷兰商船队发动的袭击。英国海军拥有12艘战列舰以及6艘小型战舰,荷兰仅有5艘战舰为72艘商船(按:其中有24艘是武装商船)护航。荷兰舰队司令哈恩坚决与优势英国舰队周旋,终于抵挡住了英国舰队的攻击。在被击沉1艘、被俘虏3艘商船的情况下,大多数荷兰商船还是安全抵达了目的地。

ⅱ、索尔湾海战(1672年6月7日)(按:又译索斯伍德湾海战)

6月7日,德·奈特指挥荷兰舰队(大约130艘战舰,其中大型战舰为61艘,4500门炮和2.1万名水兵)偷袭泊于英国东南部索尔湾的英法联合舰队。当时港内泊有联合舰队的各类船只大约150多艘,其中有45艘英国战舰和26艘法国战舰,其余的多为小型船只、运输船只或是后勤补给船只等,估计有5100门火炮以及3.3万人。

荷兰舰队抢得先机,不但事先在港外布置了封锁线,更在战初利用涨潮放出纵火船,造成联合舰队陷入混乱。在荷兰舰队的炮击之下,英国舰队指挥官约克公爵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手腕,很快控制住了形势。英舰在一时的混乱之后,迅速编成队形出港迎战。而法国舰队则不愿意消耗己身的实力,只居片隅远射作势,观英荷双方近距离炮战虎斗。战斗十分激烈,自中午至暮后。英国损失了4艘战舰、2500多人;荷兰则损失了2艘战舰、2000多人。据说英国后卫舰队指挥官桑德威治与荷兰后卫指挥官范根特中将均在战斗伊始即告阵亡,但总体来说,此役就战术层面而言,双方各无重大建树。

然而,这次海战所带来的战略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荷兰先发制人的进攻不但粉碎了英国对荷兰本土入侵的计划,也使得普鲁士打算从陆地侵入荷兰的企图落空。

此役之后,荷兰舰队依旧贯彻自己先前的战略思想、战术方针。而英法方面则蠢蠢欲动:1672年7月,英法联军因为陆上作战不利,遂打算利用联合舰队运送了一支强大的登陆部队企图强行登陆荷兰西北部的战略要冲特塞尔岛,以便建立前沿基地,进攻荷兰本土。但由于有德·奈特舰队的侧翼牵制,计划宣告破产。

1672年8月,威廉三世在此存亡之秋,担任了荷兰国家元首。他积极展开外交活动,终于在1673年的春天争取到了奥地利和西班牙的支持。但几乎同一时间,普鲁士则同法国签定了盟约。战争的规模得到了扩大。

ⅲ、第一次库内维尔海战(1673年6月7日)

1673年6月7日,英法舰队再次集结了舰队输送陆军,打算登陆荷兰本土。德·奈特率由89艘军舰,其中有52艘战列舰组成的荷兰舰队迎战。英法联军大致拥有127艘各类船只,其中包括54艘英国战列舰和27艘法国战列舰。英法联军数量占优,但登陆计划未能立时实现。双方在各自损失了一些小型船只之后,撤离战场。

ⅳ、第2次库内维尔海战(1673年6月14日)
在第1次库内维尔海战后,仅仅过了七天,双方舰队又一次展开了交锋。但这一次进攻是荷兰方面主动发起的:德·奈特趁着风向突变,荷兰舰队占了上风,杀入联军阵内,迫使英法舰队仓皇撤退,英法的此次登陆计划遂不了了之。

ⅴ、特塞尔海战(1673年8月21日)

1673年8月,英法舰队又一次纠集势力,企图登陆特塞尔岛。约摸2万陆军集结在英国,第一梯队1万人登舰,在鲁珀特亲王的率领下驶往荷兰。这一次联合舰队准备充分,不但坐拥120艘舰船(其中主力舰90艘、纵火船30艘)(按:一说92艘战列舰、28艘纵火船、23艘辅助船),将联合舰队分编为三个分队:鲁珀特亲王指挥之下的中央分舰队;德埃斯特雷指挥之下的法国先头舰队;斯普拉格指挥之下的后卫分舰队,更仔细研究了德·奈特的战术,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荷兰舰队事先得报,德·奈特亦将麾下舰队分编为三个分队:他本人指挥之下的中央分舰队;班克特指挥之下的先驱舰队;小特罗普指挥之下的后卫分舰队。但荷兰方面仅拥有75艘主力舰和30纵火船(按:一说75艘战列舰、15艘巡航舰、18艘侦察通信舰、22艘纵火船),实力对比上明显弱于英法联合舰队。

21日夜间,德·奈特指挥舰队利用风向成功插入敌方舰队与海岸之间的缝隙。拂晓时分,主动向英法联军发动进攻。于是双方三个分舰队非常有趣地捉队撕杀,皆是一面南移一面相互用炮火应酬。尽管英法联军兵力占了优势,但荷兰水兵士气高昂,双方战斗可谓空前激烈。德·奈特与英将拉帕尔3次更换旗舰,仍英勇作战。但首先打破僵局的却是双方的前卫分队:法国分舰队的水兵训练很差,作战消极,而且有一旦部分军舰受创后便忙于修理,不再参加战斗的陋习。指挥官德埃斯特雷本意图以数量上的优势包围班克特分队,但结果班克特突破了舰队的战列线,使得法国分舰队全面陷入了混乱。或许是考虑到为了保存实力,法国分舰队就此退出了战斗。于是班克特在留下部分船只监视法国人的情况下,率领余下战力前往援助德·奈特率领的中央分舰队。原本英国的鲁珀特亲王打算将适于浅海作战的荷兰舰队向西引向深海,但此时后卫舰队交战的激烈程度引起了双方中央分舰队的注意:英国分舰队指挥官斯普拉格在两次转换旗舰之后殉职。鲁珀特亲王与德·奈特双双率领麾下分舰队赶来支援己方的后卫舰队,而班克特指挥的荷兰前卫舰队也加入了战斗。这场海战一直持续到了晚上7点,夜幕降临之后英方认为登陆作战无望,遂退出了战斗。此役双方都未有战舰被击沉,但严重受创的船只不计其数。(按:一说英军损失9艘军舰。)英法联军损失了2000多人,荷兰方面伤亡了1000多人。此役后,荷兰暂时消除了海上威胁,取得了制海权,大批东印度公司护航船安全返回。

战后,鲁珀特亲王声称:“法国舰队对这次失败应负全责。”而英国历史学家坎·贝尔曾高度评价了荷兰在这场海战中的成功:“荷兰,因其舰队司令精明强干,使他们在这次战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使完全被封锁的港口重新开放并战胜了一次可能的入侵,而使敌人放弃了所有入侵的思想。”

无论如何,特塞尔海战结束了荷兰和英国之间为了控制海洋所进行的一系列旷日持久的战争,却也导致了英法两国的裂盟。海军的失利与法国的日益强大,使得英国资产阶级对政府参加法荷战争倍感不满。在议会的削减军费后,英国海军无力再封锁或入侵荷兰,于是英国国会通过了与荷兰单独媾和的决议。1674年2月,英荷双方签定了《威斯敏斯特和约》,恢复了战前状态。和约规定1667年两国签定的《布雷达条约》条约继续有效,荷兰同意给英国80万克伦,承认英国在欧洲以外夺取的原荷兰领地的所有权,英国则保证荷法战争的中立。在此之后,荷法战争依然持续。同年4月,德·奈特在一次交战中身负重伤逝世,而法荷战争一直拖到了1678年才宣告结束。

英荷之间的三次战争则就此落下了帷幕。战争的结果是“商业资本主义从属于工业资本主义”;对于海军战略来说,在这三次战争中,其基本内容则已转变为了制海权的争夺:谁控制了海洋,就等于控制了世界。


三、英法百年海上争霸


英法两国自中世纪以来就是冤家,英法百年战争后,双发都把目光投向了海洋,自然要在海战杀的天昏地暗,自17世纪末开始英法一直在欧陆和海洋上较量着,直到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结束两国的海上争斗划上休止符。

1.英国王位继承权的战争(1689-1697)时的英法交锋

英王查理二世死后,詹姆斯二世承继王位。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竭力恢复天主教会的权威。为了防止大主教会势力复辟,英国议会于1688年宣布詹姆斯自行退位,迎立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国王威廉为英国女王和国王。詹姆斯二世逃往法国。这次政变在英国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此后,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英国和荷兰也在双重元首的统治下联合起来了。

自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早就在谋求欧洲霸权。他先是趁第二次英荷战争之机对英国宣战,后又联合英国侵略荷兰;詹姆斯被废黜后,受到“这个家伙为了一台弥撤而抛弃了三个王国”的嘲笑(三个王国指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路易十四认为这是进攻英国的好机会,于是企图扶持詹姆斯复位。

英国王位继承战争(1689~1697年)开始了。

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朝气蓬勃的法国海军勇敢地向英国海军发起挑战。在1690年6月的俾赤岬战役中,英荷舰队的60艘舰船遭到法国舰船的猛烈攻击。法国舰队司令托尔维里沉着应战,指挥从两侧夹击联合舰队。英荷联合舰队阵脚大乱,经过顽强的抵抗,损失了17艘舰只。此战,法军连一只小艇也没有损失。以后差不多两年时间,英荷两国的船只都躲在港内不敢出海。法国暂时掌握了制海权。

然而,法国海军存在两个先天的不利条件,足以抵消其海上优势。第一,法国是一个大陆国家,随时随地都可能遭到其他大陆国家的攻击,需要大规模的陆军来保卫陆上边境线。军费必然主要投向对付直接威胁的陆军。海军与陆军相比重要性较低,在长期战争中,不可能得到足够的人力和物力的补充。更何况,法国还要依靠陆军力量在欧洲大陆称霸。第二,法国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有两道海岸线,必须把海军分兵两处。一旦两支舰队不能合兵一处,英国就能集中兵力将其各个击破。英国针对法国的战略缺点,一方面通过联合欧洲(大陆国家从陆地进攻法国,使它忙于陆上战争,间接削弱其海上实力;另一方面设法阻止法国的两支舰队会合。英国和荷兰加入了西班牙、奥地利、德意志等国组织的反法联盟,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战争。

1692年初,法国决定派贝尔奉德兹元帅统帅3万名士兵企图在英国登陆。300余艘运输船停泊在诺曼底,升火待发。然而土伦舰队未能赶来与诺曼底舰队会合。英、荷联军抓住机会,先是于5月底在巴夫勒尔战役中大败企图故计重施的法国舰队,接着又集中优势兵力,经过两天两夜的鏖战,摧毁了法国40艘大型战舰。6月2日,英军火烧驻扎在塞纳湾的法国舰队,当场焚毁15艘战船。

对法国海军来说,巴夫勒尔海战标志着它们对敌人舰队发起攻势的结束。路易国王认识到他无法同时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和一支有威慑力的海军,为了实现称霸大陆的野心,他选择牺牲海军,而把力量全放在他对大陆的雄心大业上。因此,从1693年起,法国减少了对作战舰队的拨款,法国海军不少舰船腐烂了而得不到替换,其余则被搁置一边,有的则参加了武装私掠船队--用运动战来破坏英荷联合舰队的制海权--袭击敌人的海上贸易。但这一战略远远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反法同盟的海军对法国实行贸易封锁,使法国经济遭受了巨大打击。

战争使双方都精疲力竭。1697年9月,在荷兰海牙附近,英、法订签了《里斯维克和约》。法国交出战争中征服的地方,承认威廉三世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国王,并承认詹姆斯二世的次女安妮公主为其王位的继承人。反法联盟宣布解散。

2.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0~1714年)时的英法交锋

和平只维持了三年,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溘然长逝,他留下遗嘱把整个帝国都交给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力普·安爵公爵。路易十四早就窥觎西班牙帝国的广阔领土,因此立即派菲立普前往马德里接受遗嘱,并于次年加冕,称腓力五世。在谁继承西班牙王位问题上,英国有着切身的利益。那时,英、荷两国的商船经常冒充西班牙船在西班牙与其殖民地之间从事贸易活动,一旦法国控制了西班牙帝国,这项利润丰厚的贸易就会被禁止。另外,大西洋通往地中海的海上要道直布罗陀是西班牙领地,法国与西班牙联合起来必将称雄地中海,严重损害英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同时,如果西班牙站在法国一边,法国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集中力量对付欧洲的其他国家,欧洲大陆均势会遭到破坏。

果然,路易贼心不死。他以保护西班牙为借口,派兵进入西班牙,同时严令禁止英国商人从事对美洲的贸易,还宣布詹姆斯二世的儿子为英王詹姆斯三世。面对法国的挑衅,欧洲国家又组成了奥格斯堡反法联盟。法国则与俄国建立了同盟关系。

马尔巴勒公爵约翰·邱吉尔任反法联军总司令。陆上战斗以1700年8月的布仑汉战役最为著名。英军以近5000人阵亡的代价,击毙法军1.2万人,俘虏1.4万人,包括多名将军和1200名校尉级军官,缴获了法军的全部大炮和难以计数的装备。自诩为“常胜之师”的法国陆军威风扫地。在以后的拉米伊战役、奥德纳德战役、马尔普拉凯战役中,马尔巴勒捷报频传。1706年,法军被迫退出意大利。1709年,法军被赶出西班牙。

海上战斗集中在地中海海域。1704年,英国海军上将乔治·鲁克爵士率领英荷联合舰队攻占了极具战略价值的直布罗陀。占领直布罗陀就掌握了地中海战场的主动权,使土伦舰队和布勒斯特舰队分割开来,被迫各自为战,无法相互支援。路易意识到形势严重,立即命令土伦舰队出击,企图夺回直布罗陀。鲁克上将率舰迎敌。在马拉加战役中,双方都伤亡惨重,但未分胜负。1705年3月,法国又派出13艘战舰进攻直布罗陀,还派一支陆军部队从陆路夹攻。其结果依然是大败。

从此,法国受到海陆夹击,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反法联军势如破竹,一路攻下遇到的所有要塞,甚至一度占领马德里,英国舰队则乘胜前进,直逼土伦港前开炮轰击。这时,欧洲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1709年,俄国军队大破瑞典军队。英国不愿看到俄国强大,担心欧洲均势受到破坏,因而在反法战争中消极起来。1711年,英国政府开始与法国举行秘密谈判,4月,奥地利的查理大公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位,是为查理六世。这样一来,如果法国被击败,查理六世必然继承西班牙王位,神圣罗马帝国将成为大陆强国,欧洲均势又出现危机。英国为了保持欧洲均势,下决心结束这一旷日持久的战争。反法联盟中的其他一些国家既担心英国的海上势力进一步壮大,又害怕神圣罗马帝国掌握欧洲霸权,加上劳师费响,也希望早日结束战争。

交战各国终于签订和约,从而结束了战争。英国从西班牙得到直布罗陀、米诺卡岛和美洲大陆的贸易特许权,从法国得到圣克利朵佛岛、纽芬兰岛、新斯科舍。法国归还战争中从英国夺取的哈得孙海湾,并赔偿英吉利贸易公司的损失。法国还向英国保证,拆毁敦刻尔克的工事,驱逐已被推翻的英王詹姆斯二世的后裔。法国保证不与西班牙结盟,并再次承认安妮公主的英国王位继承权。

3.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时的英法交锋

实际上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继续。奥地利君主查理六世在世时,曾颁发“国事诏书”,将王国交由长女玛丽亚.特蕾西亚继承。该诏书取得了欧洲各大国的同意。然而,1740年查理六世去世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斑牙、撒丁等国,垂涎奥地利的广阔领土,拒绝承认特蕾西亚的合法继承权,要求瓜分奥地利版图。英国、荷兰、俄国、捷克和匈牙利站在奥地利一边支持特蕾西亚。英国参加这次战争主要是为了打击法国,争夺法国殖民地。因此,英国把战争重点放在美洲和印度,在欧洲战场上没有重大行动。

土伦海战是这次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1744年2月,在土伦附近海面,英国海军上将托马斯·马修斯率领舰队追击一支实力相等的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这场战斗未分高下,双方损失都不大。此后,英国舰队分别于1747年在西班牙的芬尼斯特雷角、1748年在哈瓦那小胜法国西班牙舰队。法国舰队在印度海域战胜了英国舰队,夺得马德拉斯。

在欧洲大陆,英国出资30万英镑支援奥地利。英王乔治二世还曾带幼子坎怕兰公爵亲赴欧洲战场,率领英、荷、奥联军在德丁根战胜法军。总的来说,以奥地利为主的一方和以普鲁士、法国为主的另一方各有胜负。最后,交战各国于1748年10月,签订了《亚琛和约》。普鲁士从奥地利割取了西里西亚,特蕾西亚的王位得到了承认,法国在印度占领了马德拉斯,英国则维持现状。

4.七年战争(1756-1763)时的英法交锋

《亚琛和约》之后,奥地利和普鲁士并没有实现和平,八年以后,两国再次开战,这就是“七年战争”。“七年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线从欧洲、地中海一直延伸到美洲、印度、非洲甚至菲律宾。欧洲大国再次形成两个敌对的同盟,即英普同盟和法奥俄同盟。
在陆地上的战斗中,虽然英普同盟军队一直处于兵力劣势,但由于法奥俄同盟军队协同作战能力太差,战斗一直处于相持状态,到了1762年初,俄国新沙皇登基,他是普王菲特烈的崇拜者和追随者,因而选择了退出,这就导致了战争的结束。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和殖民地,英法还在海上展开了战斗。初期的1756-1757年,法国取得了主动权,而英国十分被动,法国先是侵占英国梅诺卡岛,又在梅诺卡岛之战(1756)获得了大胜。但是,后来法国深陷于欧洲战场,无力抵御英国海军的进攻,在海上和各殖民地节节败退,接连失去加拿大(魁北克战役)、印度、西印度群岛等重要殖民地。

总之,英国是这次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取得了最为重要的两大殖民地---加拿大和印度。“七年战争”几十年后,英国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独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北美独立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此后加拿大的成长和英国在南太平洋新殖民地的建立则显示了英帝国更大的生命力。随即,英国在西亚、非洲、美洲获得了一系列殖民地,建立起了所谓“日不落帝国”。英殖民者曾得意忘形地宣称:"大英帝国无落日"。意思是说,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无论地球怎样旋转,总有一部份领土被太阳照射着。

5. 美国独立战争时的英法交锋

法国还曾经参与了十八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当听到美军在萨拉托加胜利(英国将军伯戈因于1777年10月率领5000多人在萨拉托加向美国军队投降)的消息后,法国担心英国可能向殖民地妥协而带来和平,于1778年2月6日与美国签署了通商和结盟条约。法国参战完全改变了战争性质。一场英国公众普遍认为的内战转变成了一场国际战争,最终成为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美国、直布罗陀、大西洋、地中海、西印度群岛和印度附近水域都有战争。而法国成功的入侵将把老帐扳平,重新获得失去的西印度群岛,一举解救美国。虽然它自己的海军力量足以完成这一任务,它还是劝诱西班牙与它一同作战,以保证有富余的兵力。

前面几年,英法海军的战斗还是互有胜负的。到了1781年,法军在西印度群岛重创英军舰队;在美国军队赢得了约克镇战役胜利的同时,法军在弗吉尼亚诸角海战(1781.9)战胜了英国海军;但是法军又在后来的牙买加海战(诸圣岛海战,1782.4)损兵折将。1782年,在西班牙舰队的帮助下,法国海军舰队也未能在直布罗陀海战取得胜利。同时在印度,法国舰队与英国印度舰队较量了5次,双方依然不分胜败。

1783年9月签署的巴黎条约结束了这场战争。英国在谈判桌上没有输得更惨,部分是因为她的对手已经筋疲力尽,部分是因为她及时地在诸圣岛和直布罗陀取得了防御战的胜利。条约承认美国独立,其范围从大西洋岸到密西西比河,从五大湖到佛罗里达。英国保留直布罗陀和在印度的殖民地。西班牙得到佛罗里达和梅诺卡岛。法国将占领的西印度群岛中的大部分英属岛屿归还给英国,但保留多巴哥并收回圣卢西亚和在非洲的殖民地塞内加尔。

6.拿破仑帝国时代(1799-1815)的英法交锋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1793年1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将法王路易十六处死,英国以此为由驱逐法国驻英大使。2月法国对英宣战,英国则联合奥地利、普鲁士、那不勒斯和撒丁王国组成反法联盟,双方在陆地和海洋展开了一系列的激战。战争中法国在欧洲大陆赢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法国海军由于大革命中驱逐了大量旧贵族军官,因此实力大为削弱,几次和英国海军的较量均告败北。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解散无能的督政府,成立执政府,拿破仑任第一执政官,一手掌握法国的军政大权。拿破仑执掌法国政权后,1800年6月战胜奥地利,俄国、土耳其等国家也接连与法国缔结和约,反法联盟彻底解体,英国为组织新的反法联盟、法国为赢得时间重建海军,两国于是签订了亚眠和约暂时休战。

1803年5月16日,英法两国战火重燃,拿破仑的目标是避开英国海军,用其精锐的陆军直接登陆进攻英国本土,为了把强大的英国海军从本土牵走,法国舰队在大海上和英国海军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但由于一系列战略、战术的失误,海军中将维尔纳夫率领的法、西联合舰队被封锁在加的斯港内,拿破仑对海军大为失望,放弃了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率经过数年时间集结起来的“英国军团”向奥地利发起战争。英国则派纳尔逊去彻底解决被封锁在加的斯港内的法、西联合舰队,而港内的法、西舰队司令维尔纳夫听到拿破仑将派人接替他的指挥时,愤而决定在新司令官到来前率舰队溜出加的斯港,而港外的英国舰队正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

1805年10月9日,法西联合舰队的军舰开始驶出加的斯,但由于风向的问题,直到10月20日中午才全部驶入大海。而在这之前英国的侦察舰已经发现了联合舰队,纳尔逊下令拦截,10月20日夜间双方舰队不断逼近。10月21日拂晓,双方已接近至10-12英里,6时10分,纳尔逊发出“成两路纵队前进”的命令、6时20分,下令“备战”。联合舰队司令维尔纳夫知道战斗不可避免,为了便于舰队作战不利时撤入加的斯港,他下令舰队进行180度大转向,以使加的斯港位于舰队的下风位置,这一变化不仅严重影响了士气,而且造成联合舰队的队形陷入混乱。

在联合舰队因调转方向陷入混乱时,纳尔逊抓住战机下令进攻,英国军舰分成两个纵队,分别由纳尔逊乘坐的“胜利”号、科林伍德乘坐的“王权”号担任两个纵队的先导舰,“胜利”号上升起了著名的“英国要求舰队全体将士尽忠职守”信号,随后又升起“进一步接敌”,英国舰队在一片欢呼声中向联合舰队直插过去。上午11时45分,联合舰队“弗高克斯”号向“王权”号开炮,特拉法尔加海战打响。

战斗打响15分钟后,“王权”号率领的下风纵队突破联合舰队的后卫,两舷火炮开始一起射击,25分钟后,纳尔逊率领的上风纵队也冲入联合舰队,上风纵队开始时向联合舰队的前卫进攻,但很快“胜利”号率领上风纵队突然转向联合舰队的中部发起进攻,这就是著名的“纳尔逊秘诀”,联合舰队的前卫丝毫没有关心要求其回援的信号,而只顾前驶。约12时30分,“胜利”号穿过“布桑托尔”号时,一阵左舷齐射造成成百法国人伤亡。当其他两艘英舰上来围攻“布桑托尔”后,“胜利”号又向右与冲上来的法舰“敬畏”号交火,“敬畏”号是联合舰队中最小但是作战最勇敢的军舰,两舰进行了古老而残酷的接舷战,在甲板上指挥作战的纳尔逊不幸被“敬畏”号上的狙击手击中负伤,而“敬畏”号随后也被俘虏。此后,法西联合舰队进行了竭力抵抗,但败局已定,在血战了2个多小时后,下午2时5分,联合舰队旗舰“布桑托尔”降下帅旗,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被俘,上风纵队的战斗结束。下午3时左右,科林伍德率领的下风纵队也取得胜利。

作为海战的尾声,下午3时30分,在海战已经进行了2个多小时后,由迪马努瓦海军少将率领的联合舰队前卫返回了战场,但在返回途中有两艘自己的战舰竟然发生相撞而退出战斗,面对严阵以待的英国舰队,仅仅20分钟这次反攻就告失败。“胜利”号对掉头逃跑的联合舰队进行了一次齐射,以示送行,纳尔逊就在这炮声中与世长辞。
特拉法尔加海战英国取得巨大胜利,法国海军精锐尽丧,海战中英方死亡449人,伤1214人,军舰无一艘损失;法西联合舰队则死亡4395人(法国3373人,西班牙1022人),受伤2538人(法国1155人,西班牙1383人),被俘约7000人,战舰被俘15艘、损毁8艘。

英国对抗拿破仑的战争实际就是近百年的英法海上争霸的继续。特拉法尔加海战是风帆战舰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海战,在巩固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同时,它再次向传统的线式战术提出挑战,从此世界各国海军开始重视和发展海上机动战术。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风帆海船时代最大的海战,也正是这场海战把世界带入了“英国的世纪”。


四、德国的挑战


1805年12月2日,在捷克斯洛伐克一个名叫奥斯特里茨的地方,爆发了一场有16万军队参加的战略性会战。此役,拿破仑彻底粉碎了俄奥联军的进攻,法兰西帝国巍然屹立。

90年后,在美国罗德岛海军学院的讲台上,一个名叫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海军战略讲师正侃侃而谈:
“拿破仑战争证明,大规模会战是决定陆上战争胜负的最有效手段。那么海战呢?同样需要这种倾其军力的会战,唯有如此,才能夺取制海权!我想信,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个‘海上的奥斯特里茨’!”

同年,伦敦,皇家海军俱乐部(海军部的旧称)。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视为世界海军圣殿的地方第一次敞开大门,欢迎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海军上校。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站到皇家海军的讲坛上。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像马汉那样直接深刻的影响还上力量理论和海军战略理论。但这位海军上校带着他的《还上战略论》来到英国时,受到这个传统海权国家的空前欢迎。女王和首相邀请他出席宴会,接受过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荣誉学位,受到过皇家海军俱乐部的贵宾款待--他是第一个受到这样礼遇的外国人。英国的泰晤士报称颂他的贡献就像哥白尼对天文学的贡献一样。海军评论员说道:“他使我们第一次拥有海上力量学说。”

马汉的声音不高,但却震动了世界。“海上的奥斯特里茨”成为穿着不同国家军服的海军元帅、海军上将们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又过了21年,在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汉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不过,这壮观的会战不是发生在其理论的诞生地美国海域,而是在欧洲北海的一角,一个名声不十分响亮的地点--日德兰。就是因为这场会战,使日德兰的名字永垂史册。

哪个时代战列舰就和现在航空母舰一样,人们公认的一个等式是:

战列舰舰队=海军=制海权

19世纪末的德国是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打败法国奥地利使德国成为欧陆的霸主。

1898年
这一年对于威廉二世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他登基整整10年。
这一年对于德国近代史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俾斯麦于此年去世。
这一年对于德国海军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德国海军协会成立,蒂尔比茨的第一号海军法案在国会通过。
第一号海军法案规定:到1904年时,德国海军应拥有17艘战列舰,9艘重巡洋舰,26艘轻巡洋舰。

1900年德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号海军法案:到1905年时德国海军要拥有34艘战列舰,11艘重巡洋舰,34艘轻巡洋舰。外加建造中的4艘战列舰。

随后的20年,整整一代人的时间里德皇都在向世界宣布:“大陆上最强大的军事强国决心至少要成为世界第二的海军强国!”

德国造船场战列舰下水的声音震惊了英伦三岛,英国人对此的回应是造舰!造大舰!

1906年,英国,朴利茅斯港

一片欢呼声中,一艘崭新的军舰下水,说她‘新’主要是她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战舰,排水量18000吨,21节航速,10门12英寸火炮射程2万米,11英寸的装甲--这一切都使以前的战列舰成为“过去式”。她的名字就是“无畏舰”,新时代海军实力的衡量标准。

当“无畏舰”下水时,英国人再次获得一种满意的安全感,海军大臣引用纳尔逊旗舰胜利号船长托马斯·马斯特曼·哈迪的话代表了大多书英国人的想法--“不管发生什么,英格兰必须领先!”

“无畏舰”下水后的一个月,德国国会通过了第三号海军法案规定:三年内建造9艘“无畏级”战舰,1908年德国国会又通过第四号海军法案规定:从1908年开始德国每年建造4艘“无畏级”战舰,1912年的海军法案补充案又规定德国今后的军舰制造都必须是“无畏级”的。

英国人的应对策略是“两强标准”既英国的海军实力要以能战胜世界第二、第三两个海军强国的联合为目标。德国每造一艘“无畏级”战舰,英国就要造两艘。

战列舰,战列舰如果巫师口中的咒语一样,这个词牵动了20世纪第一个十年每一个德国的人心,和每一个英国人的心。

英国的造舰标准是,火力第一,速度第二,装甲第三,尤其是战列巡洋舰更是牺牲装甲追求速度的典范。而德国人则是,火力第一,装甲第二,速度第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实际理念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后果。德国的军舰设计师创造性的水密舱设计挽救了无数德国水兵的性命,当带着数千吨进水的德国舰队开回军港,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小型水密舱使舰艇的寿命大大的提高。

日德兰海战

自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以来,英国一直保持着海上霸主的地位,它的庞大舰队耀武扬威地游戈于全球的各个海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尽管德国海军力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但在舰只数量和排水吨位上仍然落后于英国,火炮口径和数量也不及英方,不过德国海军不必像英国海军那样受制于全球殖民事物,他们可以安心在港内训练。而英国的海军大臣丘吉尔在战争爆发前一个力排众议利用一年一度的“动员演习”的机会集中帝国的本土舰队于斯卡帕,这在战争尚未爆发时无疑是个危险的举动,成功(战争爆发)--英国可以先发制人,失败(战争未爆发)--英国将受到全世界的谴责,可他成功了!提前动员的本土舰队对北海另一端的德国大洋舰队进行封锁,这抢先的海军动员在战争开始后的两年半时间里,使英国的本土舰队像一条看门狗一样蹲在斯卡帕港,死死盯住了德国的大洋舰队,使其多半时间困在威廉港和不来梅港,尽管世界其他海域或多或少爆发过海战,但大洋舰队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存在舰队”。

1916年1月,莱因哈德.舍尔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德国大洋舰队司令。面对实力强大的英本土舰队,舍尔这位“粗暴好斗”的老水兵认为,战争虽说是实力的较量,但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选择只有一个,要么困在港内无所作为,要么拼掉英本土舰队。如何以不占优势的德国海军去拼掉强敌呢?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一个富有进攻性的大胆计划在舍尔脑海里酝酿成熟:首先以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袭击英国海岸,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集中大洋舰队主力聚歼,继而在决战中击败英国本土舰队。为实现这一计划,舍尔用了4个月的时间,派出战列巡洋舰、潜艇和“齐柏林”飞艇,多次袭击英国东海岸。并实施布雷和侦察行动。

1916年5月31日凌晨,希佩尔海军中将按计划率领5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和30艘驱逐舰组成的“诱饵舰队”驶出威廉港。根据舍尔的命令,这支“诱饵舰队”将沿丹麦西海岸北驶直趋斯卡格拉克海峡。这样,海峡两边地区的众多英国间谍就会将希佩尔舰队所经过位置报告给伦敦。航行中,希佩尔还让各舰的无线电发报机不停地发报,以诱使英国人上钩。

在希佩尔出发2小时后,舍尔亲自率领大洋舰队主力也悄悄地离开了威廉港。这是一支由21艘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和31艘驱逐舰组成的的庞大舰队,隐蔽在“诱饵舰队”舰队之后50海里处,随时准备聚歼上钩之敌。另外,一支由16艘大型潜艇、6艘小型潜艇以及10艘大型“齐柏林”飞艇组成的侦察保障部队,已预先在英国海域和北海海域展开,严密监视英国海军动向。

与充当“诱饵”的希佩尔舰队大张旗鼓的航行相反,舍尔所率主力编队的出航保持了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同时,威廉港的无线电台仍继续使用舍尔的旗舰――“菲特烈大帝”号的呼号,同外界联络,造成舍尔海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4-8 16:5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