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书稿交易:几分期待几分怀疑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eili

#1  书稿交易:几分期待几分怀疑

书稿交易:几分期待几分怀疑

文/罗四鸰
2007年02月25日,星期日

《文学报》,2007年2月15日

    近日,为期三天的“首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暨书稿交易笔会”在北京举行,40余位出版人、文学编辑、影视导演、制片人以及近150位来自海内外的业余作者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了此次交易会,最终有15部作品与影视公司、出版社签订改编、出版合作意向书。这让一些写作爱好者备受鼓舞,多了几分期待,同时亦有几分怀疑。

    业余作家的狂欢节?

    得知自己成为交易会第一位签署意向书的作者,来自湖南长沙的23岁的欧珊珊有些兴奋。这位“红袖添香”网站的“榜眼”从不与出版社打交道。此次她带到交易会的新长篇《深蓝影像》被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巨帆影视公司总编辑、制片人史佳丽看中,同时签下影视改编和出版两份合作意向书,这让她喜出望外。

    据了解,此次书稿交易笔会从2006年10月15日开始征稿,短短三个月便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三万六千多部(篇)作品,经过两轮评选,最终有200部(篇)获得参加书稿交易笔会的资格。而亲临会场的作者有近150位,其中年龄最大的90岁,最小的16岁,绝大多数为业余作家,他们大多抱着好奇和玩的心态来到交易会。

    来自河南郑州的王庆高告诉记者,已经60岁的他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文友、出版社、影视公司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为我们这些业余写作者平时比较封闭,缺少交流”,来自辽宁铁岭的业余诗人赵福君说,参加交易会纯属好奇。在组委会组织的书稿评奖活动中,王庆高的长篇小说《让爱飞翔》和赵福君的诗歌《诗三首》分别获“最佳影视改编奖”和“最佳诗歌奖”,这份肯定颇让远道而来的他们感到惊喜。

    72岁高龄的郭征之,特意携夫人从美国赶来参加交易会,每次听评论家、作家演讲、座谈,他都会认真记笔记。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收获很大。

    有多少书稿值得期待?

    参加了此次书稿评选的部分评委告诉记者,此次交易会上的书稿大多艺术水平不高,但仍然可以发现几部比较成熟的作品,这些作品生活气息非常强,这是一些专业作家所缺乏的。史佳丽在此次交易会上一共看了10部稿子,一一写下评语,并与作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最后她与其中两位作者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做过十几年文学编辑的史佳丽说,虽然看稿子的时候从影视角度考虑比较多一些,但还是要看作品文学性是否强,因为首先要有好的文学作品,才有好的剧本。作家出版社编辑雷容则一口气拿下《奔腾年代》《来,抱紧我》等五部书稿。但也有一些编辑没有看中任何书稿。

    有人质疑,从合作意向书,到签订正式合同,最后到真正出版和变成影视,这中间仍隔了“千山万水”,这些意向书能否让梦想成真呢?评论家白烨指出,此次交易会上,书稿的整体水平还不是很高,只能说交易会让一些业余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想,交易会只能是一种期望,真正能落实的恐怕不会太多。

    对此,北京兄弟时代影视公司文学策划部主任赵大河说,这样的交易会对于其中一部分人来说,收获确实不会很大。而且,一部作品即便很好,但要投拍影视便是另一回事了,这涉及资金、成本、演员等诸多因素。在这次交易会上,他就发现其中一个剧本《血洒通天河》写得非常好,虽然投拍的希望不大,但他还是和作者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交易会需要鼓励更需要规范

    据主办方、《长篇小说》杂志的主编蒋建伟介绍,此次交易会的目的是希望鼓励文学创作,拉近作者与文学期刊、出版社及影视公司的距离,让文学创作更加贴近生活、靠近市场,赢得读者。

    对于交易会所提供的平台,白烨表示肯定。他说,书稿交易是对目前出版的一个丰富和补偿,能开辟更大的出版空间。当下文学出版,就是缺乏经纪人,交易会就起到经纪人的作用,这个平台如能发展成熟,对今后文化发展是有好处的。

    台海出版社总编辑周立文希望这种活动能够定期举行,吸引到一些名家参与,建立一个真正的拍卖体系,在作者和出版社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此外,书稿也不要太局限于文学,而应该外延到文化,包括历史、哲学等。

    据了解,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深圳就首开先河,举办了书稿拍卖会。自去年始,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始举办书稿交易会。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出版社和作者之间的交易形式仍然是原始的投稿模式,并因此产生了诸多问题。建立书稿交易市场,让所有出版社和作者按市场规则公平竞争,有利于出版繁荣和创作繁荣。目前,我国书稿交易活动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需要鼓励同时更需要规范。

(罗四鸰为特约记者)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7-2-26 12:0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综合类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