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吃情烧卖 百年变迁都一处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eili

#1  吃情烧卖 百年变迁都一处

吃情烧卖 百年变迁都一处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8月15日10:53 生活时报

  提起都一处的烧麦,京城无人不晓,烧麦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品,其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醇香可口。都一处的烧麦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宾客。日前,记者走访了这家“中华老字号”,了解了都一处的百年变迁。

  跋涉千里进京创业

  明末清初,晋商开始向外发展,山西人到外省市或进京做生意的人很多,都一处创始人王瑞福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摆脱贫穷,他带着充足的干粮,骑着毛驴,从老家跋涉千里来到京城,投宿到北京前门外鹞儿胡同的“浮山会馆”。

  前门是商贾云集之地,大街上买卖兴隆。看到这一切,王瑞福苦思冥想,不知该从何做起。有位同乡劝他,干脆在前门大街摆酒缸(开酒铺)吧。他听从了这一建议,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在鲜鱼口开了一家“王记酒铺”。开业后生意还不错,很快就赚了钱。那时京城正时兴外来的“佛手酒”,王瑞福转念一想:让客人喝着西洋酒吃中国菜,这种中西结合式的搭配顾客看着新鲜,吃起来别致,准能出彩。于是,“王记酒铺”的经营风格为之一变,除了卖老酒,还添加了自制的“糟肉”、“凉肉”、“马蹄肉”等,辅之洋酒下菜,果然生意兴隆。

  经过几年的精心打理,王瑞福赚了不少钱;于是扩大经营面积,盖起了临街的两层小楼:楼下接待散客,楼上则设雅座,“王记酒铺”成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饭馆。

  乾隆赐匾名扬四海

  当年前门一带酒馆林立,竞争激烈。为了把生意做大,王瑞福起早贪黑地干。他早上开门比别人早,晚上关店比别人迟,甚至年三十晚上也照常营业,接待那些躲债的酒客。苍天不负有心人,也是命中该他发迹: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的年三十晚上,乾隆皇帝从通州微服私访归来,由永定门入城(据说皇帝出城总要走得胜门,意“出门得胜”;回城则要走永定门或安定门,意“永远安定”)。走至前门大街时,乾隆一行已是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当时天色已晚,所有店铺都关门了,只有这家“王记酒铺”还在掌灯营业,乾隆便与随从进店用餐。王瑞福正在店中忙碌,见进来的三位客官衣着儒雅、器宇不凡,想必非等闲之辈。他赶忙热情将客人引至楼上雅座,吩咐伙计打酒端菜,殷勤备至。乾隆吃得酒酣饭饱,十分满意,龙心大悦,不禁对这家辛勤劳作的小店留起心来,随口问道:“你这店叫什么名字?”王瑞福恭恭敬敬地回答:“回大人,小店尚无正式名号。”此时街上鞭炮齐鸣,好不热闹。乾隆环顾四周,略一思索,感慨道:“萧萧除夕夜,京都尚有好酒好食的恐怕也就只此一处,我看你这店就叫‘都一处’吧。”“是的,大人。”王瑞福寒暄应酬着。由于毕竟不明来客何人,他也没把此事太放在心上。

  乾隆回宫后,乘兴御笔亲书“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匾额,派太监送至酒店。王瑞福闻讯大惊,面对乾隆皇帝御笔赐匾,立即跪地叩谢皇恩浩荡,之后郑重接匾,高挂厅堂正中。从此“王记酒铺”有了大名“都一处”,气势不同以往,生意更加红火。

  歪打正着烧麦翻新

  自乾隆皇帝赐匾之后,都一处的生意有了很大发展,除了酒类和凉菜,又新添数十种炒菜,以及烧卖、炸三角、饺子、馅饼等面食。“烧麦”二字本作“梢麦”,是沿用明朝写法。北方麦子在四五月间麦梢上有一层白霜,而烧麦的收口处也有好似白霜的面粉,因而得名。“梢麦”从明代一直沿用下来,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才改为“烧麦”。烧麦起初只是都一处的一般面食品种,它是怎么出的名,恐怕一般人就不太清楚了。

  原来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时,店里掌柜终日花天酒地、任意挥霍,但对伙计们却十分刻薄,不仅工钱给得少,而且伙食非常差,整天窝头咸菜。伙计们心生怨恨却敢怒不敢言,为发泄怨气干脆多耗原料甩开干吧!于是厨师炒菜多搁油,做烧麦的可劲往馅里放虾仁、蟹肉。原先打馅用水也改成半水半油。伙计们想用这种办法让掌柜的少赚钱,没承想适得其反,倒大大提高了都一处的烧麦质量,烧麦清白晶莹,馅香而不腻,前来品尝的顾客越来越多。由于供不应求,店里便暂停了饺子、馅饼等面食的经营,改为专营烧麦,从此都一处的烧麦更加出名了。(文/本报记者依然)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7-2-7 16:1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2  

休问名传实有无烧卖惟有都一处

作者:赵玉贤 来源:北京晚报 更新:2006-1-22 20:05:36 【字体:小 大】  


    提起都一处,京城的老辈儿首先想到前门大街的那家老字号。不过,如今到前门大街可找不到都一处了。随着前门大街修缮整治,都一处前门店不得不关张歇业。但是,认都一处字号的主儿仍然能尝到地道的烧卖、炸三角。这周五,都一处在方庄美食一条街正式落了户。

  眼下,都一处最有名的确实莫过于烧卖。可是,早年间,都一处却是靠的洋酒、肉菜起的家,而且当时的名字叫王家酒铺。“都一处”的字号是乾隆皇帝金口御笔给起的。

  起早贪黑的王家酒铺

  都一处的创始人名叫王瑞福,是山西省浮山县北井村人。在清初年间,山西人到京城做生意的挺多,许多人发了财。王瑞福也想到京城发财,就从老家骑毛驴,搭脚车,千辛万苦来到北京,投宿到前门外鹞儿胡同浮山会馆。

  有一天,王瑞福在会馆后院西厢房土炕上寻思着做什么营生。忽然门帘一挑,一位算命的同乡进来了。王瑞福一时心血来潮,就抽了个卦签。那位算命先生验后,大喜道:“老弟福在眼前,快到前门大街鲜鱼口南摆酒缸去(开酒铺)。”王瑞福欣喜若狂,马上招呼同来的两位同乡,在会馆“首事(召集人)”的帮助下,买通了地面上的官吏,开起酒铺。酒铺为了招揽生意,都在门前挑个竹竿,杆上挂个酒葫芦作为标志。可是,王瑞福没处找葫芦挂。说来也巧,路西有家酒铺正换新葫芦,王瑞福过去说了一通好话,结果分文未花,人家把用过的破葫芦给了他。就这样,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王瑞福用竹竿挑着破葫芦,“王家酒铺”开业了。

  “王家酒铺”开业后生意还挺好。王瑞福赚了钱,买了地皮,正儿八经盖起了房子。那时,西洋来的“舶来品”在京城刚刚时兴,王瑞福看中了舶来品中的“佛手露”酒。他琢磨出一个好主意,喝西洋酒,吃中国菜。因为王瑞福从小在本乡里跟着“跑大棚”的人(办红白喜事的厨师)学了一手做凉菜的手艺,像糟肉、凉肉等都不在话下。果然,顾客喝着佛手露酒,吃着凉酒菜,买卖更加红火。不过,王家酒铺大门外仍然挂着那个破葫芦。不少老主顾都管这儿叫“碎葫芦”。

  乾隆御匾差点当柴火

  相传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大年三十晚上,前门大街各家店都关张过年了,就王瑞福正在张罗着客人。这时,从门外进来三位客人。王瑞福从打扮上就看出,这是一主二仆,主人是文人打扮。王瑞福忙把三人让到楼上殷勤招待。酒味浓香,小菜可口,服务周到。这位主人几盅酒后,便问王瑞福:“你们这个酒店叫什么名字?”王瑞福回答:”小店没有名字。”这位主人看了看周围,听了听外面的鞭炮声,说:“这个时候还开门营业,京都只有你们这一处了,就叫‘都一处’吧!”王瑞福连声答应却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几天后,皇宫里的几个太监送来一块“都一处”的虎头匾,倒把王瑞福吓了一大跳。敢情大年三十晚上来的就是乾隆皇帝。乾隆回宫后,亲自写了“都一处”店名,并命人刻了块匾,让太监给送过来。从此,“都一处”代替了“王记酒铺”和“碎葫芦”。乾隆赐匾后,都一处名声大震,甭管吃饭不吃饭的,都到都一处瞻仰乾隆皇帝的御笔。以后,中、外人士到都一处用完餐,总爱在匾前留个影。

  不过,这块匾后来差点当柴火给烧了。“文化大革命”初期,“造反派”们到都一处破“四旧”,把这块虎头匾摘下来,抡起菜刀就砍。可是,砍了几下没砍动,就把匾交给烧锅炉的老工人杨海泉,命令劈了烧锅炉。杨海泉想,小年轻都砍不动,我这老头子更砍不动。又想,这匾是乾隆皇上写的,烧了可惜。于是,他把匾塞到了木柴垛底下。过几天,“造反派”来问,杨海泉抖一机灵,说:“匾烧完了,只剩下这两个托。”然后,当着“造反派”的面,将两个托扔进锅炉里。之后,再也没人问这块匾了。

  到了1981年,杨海泉看到同仁堂、六必居、月盛斋等老字号相继恢复,就向领导建议,能不能将“都一处”匾也挂出来。领导惊奇地问:“匾不是烧了吗?”杨海泉这才将私藏匾的事情说了。现在,走进都一处烧卖馆的门,就可看到一楼大厅中央悬挂的乾隆御题的“都一处”真迹。

  烧卖馆烧出了乾隆宴

  都一处自乾隆赐匾后,生意有了很大发展。经营的酒类由白酒佛手露发展到五加皮、茵酒、黄酒、蒸酒等;菜肴也由凉菜发展为数十种炒菜,面食有烧卖、炸三角、饺子、馅饼等。特别是烧卖,成了都一处的另一个招牌。都一处的烧卖非常讲究,选用的是精白面粉,烫面为皮,包以猪肉、海参、鸡蛋、虾仁、玉兰片等三鲜,或者是水打猪肉馅、蟹肉馅,然后用一种特制的轴棍,将面拼成直径三寸的莲花折皮,包馅时用手捏成石榴状上笼屉蒸熟,摆在盘内的熟烧卖形状有如洁白晶莹的玉石榴,上面还挂着一层白霜,吃起来味道鲜美,令人回味。

  都一处最兴旺的时候,应该从清同治年间开始。到1930年开了都一处南号,在北号南边隔几个门,也是一大间门面,两层小楼,有近20间房,比北号还大一些。经营品种和北号相同,但以炒菜为主。1935年,由于管理不善,再加上市场萧条,南号关了张。不过,北号的买卖依然兴旺,一直到解放后生意都很好。

  2003年经过资源整合,都一处纳入了便宜坊集团。如今,都一处方庄店以传统京菜、经典鲁菜、新派菜式与便宜坊焖炉烤鸭互为补充。同时,便宜坊集团行政总厨、亚洲名厨孙立新通过对都一处历史文化的挖掘,对传统菜品进行改良和创新形成了文化大餐———乾隆宴。乾隆宴的每一道菜都融合了历史典故,将美味的菜品与浓郁的文化底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食客一种全新的味觉与感官的享受。


2007-2-7 16:1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3  

在京城,老字号饭馆多如牛毛,“都一处”却有非同一般的光荣历史。都一处的烧麦蒸熟后清白透亮,顶端泛着白霜,褶纹整洁清晰,酷似朵朵白花。口味品种很多,有肉馅的、有菜馅的。来“都一处”的,多以吃烧麦为主。都一处的疙瘩汤更是一绝,京城人们喝过得都叫它“满天星”。


2007-2-7 21:4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4  

“都一处”烧麦,是誉满京华的传统风味小吃。烧麦,是中国各地人民都喜欢的一种吃食,它有许多叫法,如山西叫梢梅,湖北叫烧梅,江南叫烧卖,等等。虽然名称不同,其实所说的都是同一种食品。
然而,“都一处”的烧麦却别有一番风味,其奥妙在于用料。它是用精白粉烫面为皮,包以各式馅料,如猪肉馅,韭菜馅,蟹肉馅,西葫芦馅,三鲜馅,捏成梅花状,蒸熟即可食用,“都一处”烧麦味美馅嫩,洁白如雪,形似石榴,色、香、味、形俱佳。  

    传说北京“都一处”烧麦是在山西梢梅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姓王的山西人,在北京前门外开设了一间小吃铺,专门经营猪肉大葱梢梅。由于本小利微,王老板只好比人家早开门,比人家晚打烊,起早贪黑,含辛茹苦,但还是赚头不多。一天夜里,乾隆皇帝微服出游,走了一段时间后,他感到有点肚饥,便想吃点什么。但当时夜深人静,许多店铺都关门了。当走到王老板这里时,却见小吃铺红灯高挂,还未打烊,乾隆就踱进去叫了些梢梅吃起来,感觉到这家铺子门面虽小,梢梅的风味倒很独到,乾隆皇帝虽然吃遍天下,但这种风味还是第一次品尝,不由十分满意,就向老板询问铺号,王老板回答尚无雅号,乾隆回宫后,就御笔亲书了“都一处”三个字,意思是全京都就这儿一处,并责令手下制成虎头牌匾送去。  

    经过乾隆帝的这番张扬,“都一处”的名声顿时响了起来,京城里的达官贵人,文臣武将,以及普通百姓,无不慕名而来,争相品尝。梢梅的味道确实不错,吃过的人传告没吃过的人,越传越多,慢慢地,梢梅也就被传成了烧麦,成为京城无人不晓的美味名吃。直到今天,“都一处”的烧麦在北京依然十分显赫有名呢!


2007-2-7 21:4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5  

小时去的地方,现在被搬迁了?

第 1 幅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7-2-7 21:4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综合类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