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长篇小说连载]《玫瑰坝》(45-05)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pbxie

#1  [长篇小说连载]《玫瑰坝》(45-05)

王丽娟走到冯东明的身旁,对他嫣然一笑,将一段鸡大腿夹进了他的碗里。

    “不行!不行!”冯东明抗议道。“这么大的一块……”

    “吃嘛!吃嘛!今天给你接风!”几个声音几乎是在同时吼了起来,淹没了冯东明的有气无力的抗议。

    接着,王丽娟从王守伦开始,把碗里的鸡块夹进了在座的每一个人的碗里。显然,一切都是经过仔细计算的。在座的食客一共有二十三个人。那碗里的红烧鸡块不多不少,刚好也是二十三块。

    当大家像吃人参果一样细嚼慢咽地吃完了碗里的鸡块后,罗兰音抱歉地对冯东明说:“如今是困难时期,我们拿不出什么东西来为你接风。将来,等我们的集体经济壮大了……”

    “我们杀一条肥猪来补起过。”王守伦笑嘻嘻地插进来说。

    “不用了,不用了。”冯东明连忙摆手道。“接风嘛,只能接一次。哪有接两次的道理?”

    接风宴结束后,冯东明在王守伦等人的陪同下,来到玫瑰坝公社小学,也就是过去的王家祠堂。他的铺盖卷早就有人搬过来了。学校的两位老师也为他腾出了一个房间,搬来了一张小木床、一张书桌和一张椅子,拿来了一盏用墨水瓶做成的煤油灯以及两根挂蚊帐用的竹竿。公社干部们离开后,冯东明解下绑在铺盖卷上的搪瓷盆、搪瓷碗、搪瓷杯、毛巾和他的那顶从来没有戴过的旧草帽,打开铺盖卷,取出裹在里面的几本书和几件换洗用的衣服,然后在两位老师的帮助下挂好蚊帐,铺好棉絮、棉毯和床单,摆好棉被,将冬天穿的棉大衣叠了作枕头,安置好了他的全部家当。


    出乎冯东明的预料,阶级斗争的风暴并没有立即刮进玫瑰坝来。

    冯东明回到玫瑰坝后,报纸上虽然充斥着全国各地的阶级斗争的胜利喜报,上级领导干部的阶级斗争的调子虽然越唱越高,党中央虽然发出了一个接一个的大搞阶级斗争的指示,阶级斗争的风暴却只是在附近的几个县里徘徊,一次又一次地擦着阑县而过。几年来,王守伦变得越来越胆大,越来越放肆。他把玫瑰坝当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拒不执行上级的大搞阶级斗争的指示,成天忙于寻欢作乐,跑到阶级敌人的家里去吃吃喝喝,同他们打得火热。他甚至把正常的制度化的对四类分子的训话也取消了,仅仅保留了让阶级敌人参加强制性的义务劳动的做法。

    也就是在这几年,党中央对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取消了大食堂,退回了自留地,恢复了评工记分的制度,使生产队成为生产、核算和分配的基本单位。县区的领导干部们不仅追认了王守伦所搞的那些十分可耻落后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还大力地推行了“包产到户”之类的更为可耻落后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奇怪的是,实行了这些落后的制度后,大量的粮食似乎在一夜之间突然冒了出来。社员们手里的粮食有了剩余,便拿去出售,便开始饲养家禽家畜。于是,龟城镇里的“自由市场”上便有了粮食、鸡蛋、鸡鸭和猪肉等食物。于是,农民们的身影便在供销社里出现了。人们开始买布,开始缝制新的衣裳。有些小姑娘的头上甚至还出现了一根鲜艳的红头绳。县城里的集体性质的安剧团知道农民们的手里有了几毛钱,便不失时机地“送戏下乡”。县城里的国营的电影放映队也跑到乡下来凑热闹,在玫瑰坝破天荒地放了一次电影。

    于是,欢声和笑语又回到了玫瑰坝。

    于是,冯东明虽然每天都在为陈素芬的命运而担心,却在玫瑰坝小学平平静静地教了三年的书。

    陈素芬也平平静静地过了三年的日子。

    陈素芬是非农业人口。人民公社的体制改变后,她就不再是公社的社员了。也就是说,她不能参加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和分配,只能自谋生计。一天,她偶然看到一张广告,知道了国营的废品及中药材收购站正在收购当归、党参等中药材。于是,她四处求教,学会了在山中辨认这些植物。从此以后,只要天气允许,她就背着一个背篼,扛着一把锄头,上山去采集这些药用植物。她把这些药用植物采回来后,细心清洗干净,用烈日晒干,或者用柴火烘干,然后再背去县城里卖给国营的收购站。一年下来,她竟然挣了二百九十多圆。将她因为种种原因而呆在家里的日子也算上,她平均每天的收入也将近八角。按照这一年的物价计算,她一天的收入大约可以从国营粮站买到六斤半定量的大米,从自由市场上买到两斤大米;她九天的收入可以从供销合作社买到一双胶底布帮的“解放鞋”;她五个半月的收入就可以买到一块上海牌手表了。

    她的邻居们都是农业人口,是人民公社的社员。按照党和国家的规定,他们一年到头都必须在社里干活,不能从事任何非农业的经济活动,否则就会因为破坏国家的计划经济而受到严厉的惩罚。然而,玫瑰坝人民公社的平均劳动日值只有一角五分钱。这就是说,一个强壮的男人在公社里干一天的农活,挣十个工分,折合成人民币后只有一角五。妇女和老人被称为半劳力。他们干一天农活只能挣五到七个工分。这点工分只能折合成七分半到一角人民币。

    因此,除了公社的脱产干部和学校的校长教师外,陈素芬挣到的钱比坝子上其他的任何人都多,甚至比那几个半脱产干部挣到的还要多。于是,陈素芬便成了玫瑰坝的首富之一。在第三年,她得到了玫瑰坝人民公社的许可,花了四百来圆的建筑材料费,一百来圆的人工费,在丁万金家原先的屋宅地上盖起了一间土墙瓦屋。这是大跃进后在玫瑰坝盖起来的第一间新屋,也是合作化以来在玫瑰坝盖起来的第一间新屋。

-----连载完-----

第四十六章至五十八章:

阶级斗争的风暴最终还是刮进了玫瑰坝。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接踵而来。阶级斗争愈演愈烈。小说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结束。


2006-7-16 07:0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小说界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