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旧作] 诗行中的顿步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廖康

#1  [旧作] 诗行中的顿步

说到弗罗斯特的这首名诗,索性再贴一个老话题——诗行中的顿步:

除平仄和押韵外,诗还有一特色,即每行都有固定的顿步caesura;五言在第二与第三字之间,如“白日 依山尽,黄河 入海流。”若因语义而让顿步跑到别处,就不是诗句了,如“红太阳 下山,扬子江 入海。”七言在第四与第五字之间,错了也不行,如“飞流落 三十万尺,疑银河 堕下九天”。用名人的诗句这样举例,显得很荒唐,但外行写五绝七律不是没出过错置顿步的毛病。而朗读时出错就更常见了。我们熟悉的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我很少听谁把最后一句念对过;都读成“断肠人 在天涯。”但此小令两字一顿,最后一句应读作“断肠 人在 天涯。”断肠作动词远比作形容词修饰人要强烈。请诸位多读两遍,比较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若还不信,多看两首天净沙就明白了:

《天净沙•即事》乔吉
一从鞍马西东,几番衾枕朦胧,薄幸虽来梦中。争如无梦,那时真个相逢。

《天净沙•秋》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古诗一行里的固定顿步对新诗也有很大影响,我是说那种每行字数大致相等的新体诗。当然,白话念起来快慢幅度较大,顿步不是准确地固定在第几个字之间,但也要差不多。一般来说,两行便建立起规律,让读者期待在基本同一位置停顿。当然,新体诗有很多每行字数不同,象长短句的词,顿步的位置当然不同。下面用一首著名的英文诗为例,由于这首用的是抑扬格四音步,很规律,所以顿步的位置也很规律。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by Robert Frost (1874-1963)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飞白译:雪夜林边小立

           弗罗斯特(美)

          我想我认识树林的主人
          他家住在林边的农村;
          他不会看见我暂停此地,
          欣赏他披上雪装的树林。

          我的小马准抱着个疑团:
          干嘛停在这儿,不见人烟,
          在一年中最黑的晚上,
          停在树林和冰湖之间。

          它摇了摇颈上的铃铎,
          想问问主人有没有弄错。
          除此之外唯一的声音
          是风飘绒雪轻轻拂过。

          树林真可爱,既深又黑,
          但我有许多诺言不能违背,
          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
          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

关于Frost这首诗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有不同解释,最引人争议的是一些评论家认为诗人在表达对死的向往。那幽暗、寂静、诱人的树林象征死亡;对此,很多人无法理解,认为他这样一位诗哲不可能想到自杀。作者一般很少出来谈论自己的作品,但在一次讲座后,Frost对滞留未走,继续提问的一个教师讲了创作经过:那年收成不好,圣诞节前又没有卖出多少产品,他赶着马车从集市回来,非常沮丧,停在路边看飞雪入林,觉得死就是这样,多么轻松!但责任在身,不能就此安睡。这位教师把他们的谈话写出来,发表了。所以,通常都是这样讲解此诗的。当然,作品一问世,就不再属于作者,就象孩子出世不再属于父母一样。诗又使用形象的语言,运用比喻,怎么解释、解构,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行。当然,多数人还是认为,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相比之下,我认为飞白译得最好。只是这句“它摇了摇颈上的铃铎,”其音步差了半拍。因为顿步caesura 必须按意群在“它摇了摇”之后,但“摇了摇”念起来太快,若改作“它摇了一下颈上的铃铎,”就好了。

下面我把飞白译的诗抄来,在应该顿步处加个空,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么朗诵的。
雪夜林边小立

           弗罗斯特(美)

          我想我认识 树林的主人
          他家住在 林边的农村;
          他不会看见 我暂停此地,
          欣赏他披上 雪装的树林。

          我的小马 准抱着个疑团:
          干嘛停在这儿,不见人烟,
          在一年中 最黑的晚上,
          停在树林 和冰湖之间。

          它摇了摇 颈上的铃铎,
          想问问主人 有没有弄错。
          除此之外 唯一的声音
          是风飘绒雪 轻轻拂过。

          树林真可爱, 既深又黑,
          但我有许多诺言 不能违背,
          还要赶多少路 才能安睡,
          还要赶多少路 才能安睡。

在细读中发现“他家住在 林边的农村”,前半句短了点,可加个“就”字,另外“农村”是泛称,可改为“他家就住在 林边的乡村”。“我的小马”,稍短,可加“驹”字。“在一年中”稍短,可加“这”字,“晚上”可改为“夜晚”。还有“但我有许多诺言 不能违背”,前半句太长,似可去掉“许多”二字,“但我有诺言 不能违背”。最后两句的“多少”是否可改为“许多”?

全诗改过后,如下:

我想我认识 树林的主人
他家就住在 林边的乡村;
他不会看见 我暂停此地,
欣赏他披上 雪装的树林。

我的小马驹 准抱着个疑团:
干嘛停在这儿, 不见人烟,
在这一年中 最黑的夜晚,
停在树林 和冰湖之间。

它摇了一下 颈上的铃铎,
想问问主人 有没有弄错。
除此之外 唯一的声音
是风飘绒雪 轻轻拂过。

树林真可爱, 既深又黑,
但我有诺言 不能违背,
还要赶许多路 才能安睡,
还要赶许多路 才能安睡。

这是老帖子了,但似乎没在这里贴过。


2015-9-18 21:1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徐英才

#2  

谢谢好帖。另外,按格律写诗,顿步是自然的。好的新诗,应该有自己的顿步,那就是节奏。再,稍长的新诗里,顿步要有变化,不然太单调。


2015-9-19 00:3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3  

完全正确


2015-9-19 10:3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徐英才

#4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15-9-19 10:31:
完全正确

谢赞同。


2015-9-19 14:0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iaoman

#5  

欣赏飞白的好译,学习了有趣的停顿分析。 “乡村”改为“村庄”如何? 因为乡字显得比较泛指,“庄”显示特指那个村。只是感觉。

。。。。。。

啊,不好意思,再细看, 原来飞白先生译“农村” 廖先生译“乡村”  

村庄似乎会给读者一个清晰图像。   

一般,我们说 “我改天去附近的村庄/村子买头猪仔回来养。”

不会说, ”我改天去附近的农村/乡村买头猪仔回来养。”   ?

多谢指正!


2015-9-20 09:2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6  

用“村庄”就不押韵了。


2015-9-20 10:1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iaoman

#7  

The rhyming scheme of this piece is
AABA-BBCB-CCDC-DDDD

人村地林   (原来是中华新韵。学习了。)



农村,乡村, 村庄,大体上看上去差不多。 如果意思差别很大, 被淘汰的是韵而取意?

听说不能因韵害意。不知道你们看法如何?谢谢!  (我是刚刚开始做诗词翻译练习, 不是很明白。等看了你们的讨论我再慢慢消化。 )


2015-9-20 10:4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iaoman

#8  

请教新韵和平水韵可否混合用? 譬如上一个stanza用水平韵,下一个stanza用新韵。   


第一节,我译成:
                              树林的主人,我想我知晓
          林边的村庄  住着他的家小;
          他不会看见  我暂停此地,
          欣赏他的林子  银纱缭绕


His house---his household

水平韵

100  小表鸟了晓少扰绕娆绍秒沼眇矫蓼皎杳窈袅窕挑掉渺缈藐淼娇标悄缭僚昭夭燎赵兆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我的小马驹  一定也覺狐疑

四下無農舍,為何停止不移

在林子  和冰封的湖之間

在今年  最黑暗的傍晚之時。


2015-9-20 11:5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iaoman

#9  

这几天我译了十几二十首名诗。白话易译,要求齐整比较难。


2015-9-24 15:4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忍忍

#10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15-9-18 21:19:
说到弗罗斯特的这首名诗,索性再贴一个老话题——诗行中的顿步:

除平仄和押韵外,诗还有一特色,即每行都有固定的顿步caesura;五言在第二与第三字之间,如“白日 依山尽,黄河 入海流。”若因语义而让顿步跑..

廖老师写得不错。

问个问题,每首新诗都是不同的,什么规律可以遵循?都可以4字或5字一顿?


2015-9-24 21:1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11  

词是长短句,有不同的节奏。新诗更不一样,要看自身的规律了。


2015-9-24 22:4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忍忍

#1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15-9-24 22:48:
词是长短句,有不同的节奏。新诗更不一样,要看自身的规律了。

“自身的规律”?

你这是不是说,新诗没有规律可循?


2015-9-24 23:1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iaoman

#13  

刚刚把廖教给出的CND 博客关于Robert Frost 诗的讨论再读了一遍。学习了不少。 ”古今中外的诗都看重形象思维和比喻。“  
我对拜伦写的长诗《唐璜》有兴趣读,押韵的诗比较吸引我去读。

那首越战诗的确写得好,形象。

我对“节奏”的讨论也很感兴趣,希望听到更多。谢谢! (匆匆)


2015-9-25 04:1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14  

新诗个性强,似乎还没有形成高度共识和一致的形式。当然很多诗有自身的节奏。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忍忍 at 2015-9-25 04:13 AM:


“自身的规律”?

你这是不是说,新诗没有规律可循?



2015-9-25 10:2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iaoman

#15  

我试试理解:

诗歌的节奏就如音乐和电影的节奏一个道理,只是因为不是音符和画面,而是文字,所以难于被发现。 一般来说,冗长的句子给人的节奏累赘,不宜用来表达欢喜的感觉, 短的句子给人干练轻快的感觉,不宜用了表达慢悠悠的悲伤情绪。  因为诗歌是表达诗人的喜怒哀乐的情绪,所以用词和造句上也要看诗人所表达的情绪来推敲。 我可能理解不对。谢谢指正!


2015-9-25 11:1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16  

有的人对文字敏感,一下就能读出诗的节奏。有的人对画面敏感,能看出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2015-9-25 21:5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忍忍

#17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15-9-25 10:25:
新诗个性强,似乎还没有形成高度共识和一致的形式。当然很多诗有自身的节奏。


自身的节奏 = idiosyncratic? 我过去强调小节的行数相等。读了你这篇,重新改了一些过去写的。

你可以看看顿步是否合适。

谢了先。



27,我有一把苏格兰格子雨伞  (9/30/2015)

尼采说他忘记带伞了
       ——  题记


偶然的气象
遭遇必然的傍晚
把我变成
一只掉在汤里的寒号鸟

透明的颗粒
溶化为涌动的波集合
劈头盖脸地倾销--
向下

就这样
泪的方程被水的函数解构:
夺眶而出
与天河汇拢

空间顿时显得挤压

雷电奏鸣A大调
一声诙谐
一声铿锵
乌云和平原交谈
远看对答如流
近视大汗如注

暴雨是自然
我在中间
大地是文化
问你
这场是为我下?


2015-9-30 14:2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18  

现代汉语诗歌的节奏没有一定之规,灵活多变,全凭作者个人把握。一首诗读出来有抑扬顿挫感,好似音乐的节拍,就算符合了基本要求。读不响的诗很难是好诗,没有乐感的诗人不是好诗人。

有些内容复杂的诗朗读不易,但默读仍然可以感受到其内在的韵律节奏,所以“读”不一定非得是朗读,默读也是读的一种。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5-9-30 17:0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19  

我读不出你这首诗的节奏规律。


2015-9-30 17:0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忍忍

#20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15-9-30 17:06:
我读不出你这首诗的节奏规律。

嗯,终于感觉出来你的意思了。

你前面说的是自身的节奏,但没有说该应该有规律。

那么规律是什么规律?

我还记得孩子们小时候学钢琴数拍子。



偶_然的气象

6/8 (偶字拖长,起强调作用,下同)

遭遇 必_然的傍晚

2/4   6/8

把我变成一只

6/8

落在汤_里的 寒_号_鸟_

6/8            6/8



透明的颗_粒

6/8

融化 涌动的波集合

2/4  6/8

劈_头盖脸地 倾销--

6/8  2/4

向下

2/4

谁来读读,自己觉得不错。

自己读的时候,可以把5个字, 6个字都读成 6/8 拍。不一定一个字一拍。


2015-9-30 18:2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忍忍

#2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hesunlover at 2015-9-30 17:06:
现代汉语诗歌的节奏没有一定之规,灵活多变,全凭作者个人把握。一首诗读出来有抑扬顿挫感,好似音乐的节拍,就算符合了基本要求。读不响的诗很难是好诗,没有乐感的诗人不是好诗人。

有些内容复杂的诗朗读不易,但默读仍然可以感受到其内在的韵律节奏,所以“读”不一定非得是朗读,默读也是读的一种。

哎呀呀,太难了。

你说得太笼统,我要具体的描述。


2015-9-30 18:2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22  

这诗我欣赏,也感觉得到节奏。“空间顿时显得挤压”之后的两节比前面的弱些。


2015-9-30 21:0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忍忍

#2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hesunlover at 2015-9-30 21:00:
这诗我欣赏,也感觉得到节奏。“空间顿时显得挤压”之后的两节比前面的弱些。

谢了, 太阳。 欣欣然。

对答如流/大汗如注 (这是这首的关键)

是矛盾的。“近视大汗如注” 说明(自然和文化)事实上交流不畅, 因此,“我在中间”……

也谢廖老师,让我想规律,和节拍(韵律),文字改了3,4处,但仍然不知道是不是领会了廖老师的思想。


就这_样
4/4
水的函数 解构 泪的方程
4/4  2/4 4/4
夺眶而出
4/4
与天_河汇拢
6/8
时间空间 顿时 扭曲变形
4/4 2/4 4/4


雷电 奏鸣 A_大调
2/4  2/4 4/4
一声诙谐
4/4
一声铿锵
4/4
乌云与_平原 交谈
6/8  2/4
远看 如流对答
2/4  4/4
近视 如注大汗
2/4 4/4


暴雨_是自然
6/8
我在中间
4/4
大地_是文化
6/8
问你
2/4
这场是为我下?
6/8


2015-10-1 14:3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忍忍

#24  

这是“顿步”后,又改了一遍。


27,我有一把苏格兰格子雨伞 (10/1/2015)

尼采说他忘记带伞了。
       ——  题记

偶然的气象
遭遇必然的傍晚
把我变成
落在汤中的一只寒号鸟

透明的颗粒
溶入涌动的波集合
劈头盖脸地倾销--
向下

就这样
水的函数解构泪的方程:
夺眶而出
与天河汇拢
时间空间顿时扭曲变形

雷电奏鸣A大调
一声诙谐
一声铿锵
乌云与平原交谈
远看对答如流
近视大汗如注

暴雨是自然
     我
     在
     中
     间
大地是文化
问你
这场是为我下?


2015-10-1 17:2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诗苑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