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孤独行星】赋格:茫崖记(一)俾路支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曼陀罗

#1  【孤独行星】赋格:茫崖记(一)俾路支

(一)俾路支


     七月十七日,在路上两个月了。

  坐在车上算了一下今天要走的路,巴姆→扎黑丹360公里,扎黑丹→米尔贾韦→塔夫坦110公里,塔夫坦→奎达608公里,算上等车和过关,不出意外的话大约需要30小时。这一路都是沙漠、半沙漠和荒山野岭,经过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交界地带,也就是传说中的“金新月”毒品基地。拿着地图研究了半天,看不出这个新月该怎么画,哪边是大圆弧,哪边是小圆弧。三国交点附近的边境线直得跟刀切一样,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像扎进伊朗的两把刀子,巴基斯坦略尖
一些,阿富汗稍钝。

  三十年前没有“金新月”一说,西亚三国以另一条毒品通道“嬉皮之路(The Hippie Trail)”出名。嬉皮士自西而来,由伊朗东北的呼罗珊省入境阿富汗,经赫拉特、坎大哈、喀布尔,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南亚腹地。阿富汗战乱迫使“大陆桥”南移,背包客现在唯有取道荒凉的扎黑丹-奎达一线,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扎黑丹暴露在刺眼的阳光下,进入这个城市的全部目的只是为了离开。城里到处走动着巴基斯坦式的白色长袍,足见此地已具有过渡地带的灰色性质。寻思着到了巴基斯坦是不是也给自己买一件宽袍大袖的长衫。这项计划使我觉得“清真之国”好像真有点令人神往了。

  边城塔夫坦,《孤独行星》形容为“苍蝇成群、令人沮丧的走私贩老巢”。午后的光天化日之下只有钞票贩子在活动着,他们一手拎着鼓鼓囊囊的钱袋,一手挥舞着计算器,苍蝇似的蜂拥上来。“Change money! Change money!”“伊朗里亚尔!巴基斯坦卢比!”赶路的人跳下卡车改装的敞蓬“小巴”,走向一栋画有伊玛目•霍梅尼头像的建筑物,盖了出境章从后门钻出来,穿过一片白晃晃的“中央地带”,迈向另一栋耷拉着绿底白新月旗帜的小平房,一个黑胖的暗绿色长袍隐在门口阴影里。他接过护照,慢条斯理地浏览一通,说:“中国,巴基斯坦。”顿了一顿,补充说:“中国是我们的朋友。”

  去奎达的六百多公里沙漠公路据说时有土匪和毒贩出没。俗话说得好,insha'allah,生死由命,是凶是吉自有安拉ta老人家指挥。巴士只管吭哧吭哧地同沙漠扭斗,扩音器里自顾自繁弦急管,歌舞升平。

    阿巴拉古
    阿巴拉古
    ……

  我不禁“咦”了一声,这个“阿巴拉古”简直太熟悉了!

    到处流浪
    到处流浪
    命运唤我奔向远方
    到处流浪

  邻座的长袍说得一口英吉利语,自称拉合尔人,在伊斯坦布尔留学,现在放暑假回家。他解释说,这些印度老歌早在印巴分治以前就流行开了,长唱不衰,跟民歌没有两样。他特别喜欢的一首男女二重唱,歌词翻译出来大致是这样的:

    悔不该,唉
    悔不该
    离开我的印度斯坦

    我多想,啊
    我多想
    回到我的印度斯坦

  我们终究没能遭遇缉私部队和毒枭武装火并的激烈场面。日没时分,巴士泊在沙地里,男性乘客全部下车,以细沙代替清水洗脸,作象征性的净仪。我站在一旁观望。他们脱去鞋袜面朝西方肃立,折起长袍下摆,齐齐跪倒在尘埃里,片刻后起立,举起双手掩在耳边,口中念念有词。复又下跪,起身,反复多次。祈祷完毕,众人四散开去,各找一块地方悄悄地蹲下,撩起长袍解手。

  我是唯一的站着小便的人。低头看着尿液渗入沙漠,我感到孤独。巴士与落日背道而驰,麦加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广播不再作声,听得见发动机的旋转,和轮胎碾过沙子的摩擦。

  巴士把我们带到一处灯火通明的所在,赶路的人盘腿席地而坐,面前展开蓝色的塑料桌布,苍蝇在茶壶四周兜圈子,热腾腾的大锅里发散出羊肉和香料的气味。我学着拉合尔人的样把“恰巴底”(炭炉烤薄饼)撕成小块,蘸着“喀拉伊”(小铁锅煮羊肉)的辛辣汤汁,再给自己斟上一小碗奶茶。问这是什么地方,答曰:“雅尔马奇,一个绿洲。”

  雅尔马奇像沙漠里的一个梦。

  次日正午到奎达,叫了“铃木”(巴基斯坦的载客摩托小三轮统称Suzuki)进城,一头扎进“穆斯林旅社”睡死了。醒来发现自己蜷作一团,好像还挤在车上,电扇不知什么时候停掉了,浑身冒汗。

  对沙漠旅行者而言,绿洲和城市代表着他的乡愁;而一旦置身于喧攘的闹市,他又免不了神经脆弱地怀疑所见所闻的一切皆是虚幻。然而我终于成功地沦为感官的奴隶,踩着奎达街上的垃圾,嗅着空气中的腐味,半欣慰半惆怅地告诉自己我又回到了城市这肮脏的人类动物园(human zoo)。路边和水沟旁,白天夜晚总有男人在长袍的掩护下就地“蹲点”,不知为什么他们蹲着的时候总是同时垂下头去,仿佛在审视袍子下沿露出的脚尖。《孤独行星》上看到,奎达算巴基斯坦最洁净的城市了,我将信将疑。

  奎达可以买到伊朗稀缺的可口可乐和瓶装矿泉水,土制的新鲜果汁也颇流行,常见有芒果汁、甘蔗汁,当地人用一种特殊的榨汁机处理甘蔗,整根甘蔗由一端送入,汁、皮、渣在不同的端口吐出,制作过程的卫生状况相当可疑,汁液浑浊,味道却是好的。

  不幸很快吃腻了旅社食堂的“喀拉伊”和“恰巴底”。去城北的cantonment(英印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军营)一带找食,结果找到两家味道不大纯正、但也不妨一试的中国餐馆,其中一个叫“雪莲饭店”的附属于奎达唯一的星级酒店,居然冷气开放,进去了不想出来。甚至那纤尘不染的餐巾都让我恋恋不舍……我感到惭愧。侍者依照西式递上左叉右刀,我举起不锈钢叉,忽然意识到这只在穆斯林国家属于不洁的左手荒废已久了。

  巴扎里多见阿富汗菜。流亡者开的饭馆,进门须脱鞋,地上铺着暗红色毛毡,矮矮的饭桌居于正中,食客脑袋上扎着缠头,下巴拖一丛大胡子,人手一碟喀布尔风味的羊肉烩饭。米饭里掺入半熟的红葡萄,倒是一种奇特的做法。

  路过阿富汗“领事馆”(领事馆打了引号是因为塔利班尚未解放全国,还处在“乌龙山剿匪记”阶段,目前世界上只有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三家和他们建了交,大多数国家包括联合国只承认旧政权),门口闲站着两个深色袍子、雪白头巾的哨兵,手里斜支着AK自动步枪。心想这二位估计就是塔利班了,算是见识。想想没事,便借口说办签证,进去看看。院子里围了一堆人,人堆里坐着个黑缠头山羊胡须的男人,八成是个领事官,没精打采地向人们说着什么。想象中的“学生武装”好像不是这样的呀,这些“红卫兵”怎么都跟抽了大烟似的满面倦态,说话举止慢吞吞懒洋洋的透着无奈?anyway,我探听到的情况是,他们不欢迎外国人去观光,但旅游签证也不是绝对的“no”,需本国使领馆开一张介绍信,外加大把的耐心和运气。

  一想奎达既没有中国领事馆,我又何必在这里耗太久时间,于是作罢。

  去一百多公里外的边境隔岸张望一下阿富汗亦非易事。得向巴基斯坦政府“内务及部落事务”部门提交申请,缴几百卢比的边境税,换来一纸所谓no objection certificate,意思是出了事自认倒楣,政府没有干系。且只能雇私家车或打的前往,不准使用公交──理由自然是“保障外国游客人身安全”。之所以涉及“部落事务”,这里面有着不足与外人道的奥妙:俾路支斯坦省大部分地区实际落在地方武装的控制之中,政府鞭长莫及,尤其是“金新月”这一带的帕坦族和俾路支族素以剽悍尚武著称,部落之间流血冲突是家常便饭,加之毒品军火走私、阿富汗战乱难民潮等棘手问题,“部落事务”差不多就是个“不管部”的干活,外国背包客虽然跟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务”八竿子打不着,运气不好也会撞上绑架、失踪什么的,政府尽量能省事则省事。

  据说奎达街上时不时会有俾路支地方军阀的保镖车队招摇过市,警察见了他们也要恭让三分,我没有碰上,甚遗憾。

  晚上在巴扎兜兜转转,看中一家小裁缝店,量身定做了一套两件式的“沙瓦•卡米斯”布袍,价钱只要四百卢比。次日早起去裁缝店试衣,裁缝和他的两个小伙计看着我系上肥大的长裤,外罩套头长衫,大笑不止,连连说:“像巴基斯坦人!像巴基斯坦人!”镜子里的中国人浑身纯白,举手投足略有几分飘然,忍不住得意忘形。T恤衫和牛仔裤从此进了背囊,内衣内裤也索性不用了,且有样学样当众在路边蹲点,像当地人那样弓着身子低头研究袍子底下露出的脚尖。所谓人人都活在他们的衣服里,此真言也。

  在奎达养足了精神,于是又出发。买了火车票南下次大陆,目标印度河流域的远古文明遗址“莫恩焦德罗”。这趟列车叫做“博兰号邮车”,邮车相当于普通快车,我的车票是“经济座”,介于一、二等之间,下层是木板座位,上层有简陋的卧铺。所谓“经济等”在我看来恐怕只是二等的委婉说法,那地狱般的“二等”车厢实际上应该算作三等才对。同样地,“一等”亦非头等,其上还有一个更高等的“空调”档次──不折不扣的火车天堂。除去末等不算,其他各等内部又有坐、卧之分,如此细致的等级划分,该不会是印度种姓制度的残渣余孽吧?不知我的“经济舱”位于炼狱的哪一层?

          天 堂  准天堂  炼 狱
           ↓    ↓    ↓
    ┌───┐┌───┐┌───┐┌───┐
    ■博兰号├┤空调卧├┤空调坐├┤一等卧├┐
    └───┘└───┘└───┘└───┘│
    ┌───┐┌───┐┌───┐┌───┐│
    │二等坐├│经济坐├┤经济卧├┤一等坐├┘
    └───┘└───┘└───┘└───┘
      ↑    ↑    ↑    ↑
     地 狱  准地狱  炼 狱  炼 狱

  上等车厢不难辨认,绿壁上刷了白色的英文大字“空调车”,骄傲地向外吐射着热气,一副上等人理直气壮的样子。我在充斥汗味、烟味的“经济舱”找到了我的铺位号,坐下时吃了一惊,身边围着四、五个十几岁、长相酷似东亚人的男孩,满脸好奇地打量着我。一问是阿富汗孤儿,刚从巴基斯坦政府领了通行证和遣散费,离开难民营去卡拉奇自谋生路。对了,在伊朗东部也见到过这种模样的阿富汗难民,莫非他们就是成吉思汗的遗民哈扎拉族!一时觉得说不出的亲切,但又不知哪里隔了一层。

  “博兰号”以博兰山口得名,山口一边是西亚高原,另一边是南亚次大陆,铁路穿过一高一低两个地质板块之间的瓶颈口,从海拔1800米戏剧性地滑落到一百多米的平原,坐在车上,可以觉察地势在急遽下降,火车忙碌地进出隧道。在这里,每年春夏两季,半游牧的俾路支人赶着牛羊通过山口,在山上安营扎寨,待到天凉才重返平原。此时下山,正赶上次大陆湿热难耐的季节,我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同车的巴基斯坦人好像也在犯愁似的,苦着脸不声不响,闷头抽烟或是低头打盹,只有那几个阿富汗男孩子是快乐的,他们大概从没坐过火车,兴奋地扒着车窗东张西望大呼小叫,山洞里、车厢里灌满了他们的欢呼。

〔0一年九月四日〕


2006-6-1 09:3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