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我们的这片热土(附杨韶华之子文)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诗人之赋

#1  [转载] 我们的这片热土(附杨韶华之子文)


第 1 幅

第 2 幅

第 3 幅


2012-11-24 11:37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2  

  這片熱土,總是“焦”人。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2-11-26 18:0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诗人之赋

#3  

大道传薪(张五龙)


邵阳重教,自古如此。北宋邵州,庆历四年(1044)建州学。武冈于宋崇宁五年(1106)建武冈军学。邵阳虽地处湘中,远离中原,然重教好学,唐代邑人胡曾即以诗闻名。清代车万育所著《声律启蒙》为家喻户晓的蒙学读物。晚清、近代更是英才辈出,魏源、魏光焘、刘坤一、谭人凤、蔡锷、匡互生等皆为湖湘文化史上杰出人物。抗战时期,不少文教界名流和爱国军政要员或从战区回乡,或从外地流亡至邵,邵阳聚集一大批办学人才,境内私立中学大增,“居全省各区之冠”。一大批现代文化名人在邵阳任过教,他们或立足本地教育,如张干、吕振羽、杨韶华;或随军迁往邵阳,后立足本地教育,如李明灏、刘侃元;或为避战火,随学校迁往邵阳,如艾青等。这些文化名人对邵阳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其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吃苦霸蛮的奋斗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为湖湘文化谱写了一曲壮丽之歌。

张干(1884-1967),教育家,名攸凰,字次伦,新化县坪上(今新邵县坪上乡)人。1914年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张在任期间,以“公、诚、勤、俭”为校训,校治谨严,选聘良师如杨昌济、袁吉六、匡互生、王季范、徐特立、孙俍工等,学术思想活跃。因时为一师学生的毛泽东发起著名的“驱张运动”而为世人所知。1915年上期,省议会规定师范生每期交5元学杂费,一师学生以为是校长讨好政府所为,于是发起驱逐张干的学潮。毛泽东起草了《驱张宣言》。1915年下期,张调离一师,历任县、省视学、省教育司督学等职。张任视学、督学时,教育部行政部门规定凡不通车船之地,出差可坐轿,张认为轿夫太劳苦,故多步行。张每到一校,深入检查,严格要求,当时教育界流传“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张干来视察”的话,可见其人治教严谨。

抗战时期,张任湖南省立六中(今邵阳市第一中学)首任校长,所提办学宗旨为“培养学生爱国家爱民族之信心,实践勤劳节俭之生活,启发互助服务之精神,使成为文武合一之人才,以备抗战建国之用”。其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后得到毛泽东的肯定赞扬,称其为“湖南教育界老人”,“一生教书,未做坏事”,“解放前吃粉笔灰,解放后还吃粉笔灰,难能可贵”。

湖湘文化重视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重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主张“斥虚文”、“倡实学”。吕振羽(1900-1980)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原名典福,字行仁,武冈县金秤市(今邵阳县金秤市)人。抗战全面爆发后,他秉承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成为著名的抗战活动分子——“文抗会”的主要组织者。文抗会的全称为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1937年10月成立。全面抗战爆发后,湖南成了战略后方。北平、上海、南京等地许多文化教育机关内迁湖南,大批文化名人、学者随之荟萃长沙,他们与长沙的文教界人士汇合,满怀抗战热情,开展抗日救亡文化活动,发起组织文抗会。吕振羽在邵阳的教育抗战活动,是1938年夏受中共湖南省工委派遣回家乡邵阳县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培养基层抗日干部。塘田战时讲学院奉行“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实施战时教育,培养抗战干部”的教育方针,以“树立文化据点于农村”,“树立救亡工作据点于农村”“使学院成为救亡工作的策源地”为办学宗旨,激励学生发奋学习,视抗日救国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国民党CC派把该院看作中共的“西南抗大”,于1939年4月21日,用武力强行解散。师生分散各地,积极投入到民族解放的伟大洪流中。

吕振羽的塘田战时讲学院虽然只办了10个月共招生两期,但对邵阳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主张“教与学一致”、“学与用一致”。以民众抗战、持久战与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为理论,紧密结合抗日的伟大实践,要求学员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至少要参加一次抗日救亡具体工作,如演讲、演戏、编壁报、出版刊物、办民众学校等,与民众打成一片,使其在如火如荼的救亡工作中受到锻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这里毕业的250余名学员分赴湖南各地,其中40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00余人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为了抗日救亡和抗日游击战争的骨干,涌现出了像郑奎田、谢国安等一批为国捐躯的热血青年。

立足本地教育,作出卓越贡献的还有杨韶华。其“三杆教育”为湖湘文化“经世致用”传统做了很好的注脚。杨韶华(1893—1952),教育家,字仲璋,武冈县蓼溪乡(今属洞口县)人。在省立一师求学时,与毛泽东同学。后就读湖南高等师范学校,与蔡和森、邓中夏同班。1917年毕业,先后在武冈县立中学和长沙几所中学任教。1926至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法处科员、军法官。“马日事变”后,因不满军政生涯,辞军职从事教育,先后任省立一中、一师、私立明德中学、周南中学等校教员及湖南大学附设高级中学主任。1938年,任武冈县教育局局长,兼私立蓼湄中学董事长。1942年1月,任湖南省立第六师范(武冈师范前身)校长。在任期间,除实施当时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校规程外,大力提倡“三杆教育”,即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笔杆教育、教授农业生产知识、进行劳动实践的锄杆教育、掌握抗战所需军事知识技能的枪杆教育。其目的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科学家的头脑、农夫的身手、革命军人的意志,三者合一,领导国民改造社会的国民导师”。为完成笔杆教育的任务,各科教学对学生都有严格要求,并增开地方自治、农村调查与教育等联系社会实际的课程;为实施锄杆教育,辟农场80亩作劳动基地,派教师驻场指导;为实施枪杆教育,教授军事课程,严格进行军事训练。其教育实绩得到当时政府嘉奖。

吕振羽等人在邵阳的教育活动直接影响了其他学校的教育,1940年以后,境内中学除按照部颁《修正中学规程》开课外,增加劳动课程,英语改为选修课,加强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实验、实习、参观及各种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循程中学校长贺曼真认为:“舍生产而言教育,则教育为空洞;舍劳动而言教育,则教育为罪恶。”该校虽经8次迁徙,仍辟有供学生劳动的园地。洞庭中学有校办农场,规定新生入学要带一把锄头,交一只鸡,师生都要参加劳动。这些教育理念无疑影响深远。

湖湘文化,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方面是由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流放湖南,写下脍炙人口的爱国主义诗篇《离骚》,恨祖国灭亡而自沉汨罗江,为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打下深厚的血脉基础;另一方面,经王夫之的思想传承,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湖湘文化正统,再经魏源、谭嗣同、陈天华等思想家和湖湘爱国志士发扬光大,已经深沉地浸入到湖湘子弟的血脉中。抗战时期,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无疑是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艾青就是在这一时期任教邵阳,为邵阳人民的抗战豪情所动,写下名作《我爱这土地》,成为了湖湘文化的宝贵遗产。1938年10月,为避战乱,艾青应衡山乡村师范学校校长彭一湖之邀,经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推荐,和画家阳太阳一起到新宁,并在刚由衡阳迁此的衡山乡村师范教书。1938年11月17日,艾青在这里写下著名的《我爱这土地》一诗。 1941年2月,艾青随学校迁到武冈,在由衡山乡村师范更名的湖南省立第六师范担任教师。在这里,写下《黎明的通知》等不少诗篇,有的还特意注明“写于武冈东塔下”。不久赴延安,任《诗刊》主编。

作为爱国主义诗人的艾青在邵阳任教期间,一方面采用自己编写的“活页”文选,把世界著名作家、名著介绍给学生,宣传革命文学,撒播革命种子,辅导学生进行文艺创作;一方面关心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歌颂美好河山。《水牛》、《水车》等都是取自湘西南生活中的常见意象,歌颂劳动人民的坚韧、奋斗精神。他培养的学生,后来有的成为作家、诗人和画家,有的奔向延安,投身革命。

1939年10月,黄埔军校二分校迁往武冈,刘侃元随他的朋友、军校二分校主任李明灏来到武冈任教。刘侃元(1894-1989)是著名翻译家、学者,又名泌仪,别字济闭,湖南醴陵人。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归国后由李大钊介绍到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四·一二”事变后,改任武汉中山大学教授兼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十七师政治部主任、江西国民党省党部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等职。后赴上海商务印书馆从事翻译工作,译著颇丰。黄埔军校二分校建址武冈城东郊法相岩,规模颇大,先后培养了初级军官近万人。刘侃元在黄埔军校二分校(武冈)任教期间,为适应抗战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又与李明灏一起倡办洞庭中学(今武冈二中),出任首任校长,提出了“恭信勤朴”四字校训。并奋笔写出了《八百里洞庭》的校歌:“大哉洞庭,八百里洞庭!我们是国难的鲜花,我们是民族的明星,铁肩担负起百年的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李明灏将军在军校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指出黄埔精神就是不怕死,不贪财,爱国家,爱百姓。国难当头,革命军人应该发扬黄埔精神,舍生取义,抗战到底,不当投降派。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抗战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湖湘子弟毁家纾难兴办教育报效国家,如邵阳县金秤市人席宝田(清末中宪大夫、太子少保)将其在塘田寺的“塘田别墅”借给“塘田战时讲学院”做校址,保安司令岳森、县长林拔萃以及当地开明绅士吕遇文、吕惠阶、李梯云等捐资支持创办塘院,出任荣誉董事。抗战时期个人捐资和宗族献产办学蔚为风气,捐资最多的刘重威,一次献银洋10000元,真正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抗战时期的邵阳教育,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办学。许多督学在视导报告中写道:境内小学校舍多为破庙废祠,校具简陋不堪,办学条件差,教师薪资低,但许多教职员工都为团结抗日而勉尽职责。敌占区学校有的被迫停办,有的被迫迁徙,循程中学就迁徙8次之多。1944年,日军进犯邵阳,危及武冈,省立六师在校长杨韶华的率领下,全校师生400余人,自负行李、粮食,步行到绥宁黄土矿,一边上课,一边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翌年3月,日军入侵雪峰山区,又率师生远迁芷江,迁徙途中,膳食断绝。杨韶华号召全体教职工:“我们要愈困难,愈奋斗;愈激流,愈勇进。一定要以入地狱的精神把学生带出去,以保存国家元气。”其率师生辗转疏散,历时一年,跋涉千里,严守纪律,艰苦奋斗的优良校风,得到当时政府嘉奖。吕振羽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时,遇到国民党顽固派的阻挠,办学条件相当艰苦,但他凭着“吃得苦,霸得蛮”的宝古佬精神,克服了困难,并积极宣传抗战文化,他在《战时的湖南和湖南人》一文里,指出湖南人具有“刻苦”、“勤奋”、“拼搏”、“奉献”而有“蛮气”的“湖南精神”。他说:“自梁启超以致现在的全国领袖蒋委员长等,皆谓只要湖南人不死尽,中国就不会亡国。”认为这是国人对湖南人的最大信赖和殷切期望,湖南人要发扬光大“湖南精神”。

吕振羽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著有《中国政治思想史》、《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民族简史》等书,其著《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两书,首创殷商奴隶说和西周封建说。其对中国社会史、经济史、思想史、民族史的研究,均有首创性的成果。吕振羽的治学思想里有一种敢于挑战的精神,他在给学生的信里说:“我希望你提高信心,以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气概,是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的,也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这种敢于挑战的精神体现在学术上,就是“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在塘田战时讲学院,吕振羽实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将个人阅读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并引导学生深入实践,既学习,又工作。“这一方法突破了我国教育史上学用脱节的窠臼,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中起到了前驱先锋的作用。”杨韶华在抗战期间提出“三杆教育”,不仅在当时,就是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些现代文化名人在邵阳任教,他们的学术创新意识丰富了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涵,并深深影响了邵阳教育。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过程中,邵阳当之无愧占有重要一席,而邵阳教育更是功不可没,并将薪火相传,再创辉煌。


2012-11-26 20:53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纪实录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