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润涛阎: 刘莉莉应该体谅张绍刚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润涛阎: 刘莉莉应该体谅张绍刚

刘莉莉应该体谅张绍刚

润涛阎 / creaders

承蒙网友邀请,我写个短的评论。要不是网友电邮邀请,我从来没有看过《非你莫属》这档节目。我看了这断视频才知道张绍刚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但我看完后没有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也就没有想评论什么,直到越来越多的网友电邮邀请我评论一下,今天算是交差。  

我不了解张绍刚这个人,对他的人品或者水平不甚了了,只能就事论事。

我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刘莉莉的错位。

首先我们必须从英语与汉语对照来谈。在英文里非常简单:Job search,中文的意思就是“寻找工作”。而“职业”英文对应的是Career ,就是古代的战车,也就是等于“路径”,也就是“职业生涯 ” 的意思。中文里“职业”这个词源于荀子,可见源远流长。所以,一说“职业”,大家都明白它的含义。不论中文还是英文,没有差异。但中文的“求职”二字的问题就大了。

关键是“求”字。中国人不可能说“寻职”,你要说“寻职”,听者一定认为是在说“殉职”二字。英文里的Job Search 就是说的“寻职”,寻找的意思,而不是求的意思。

“求职”与“寻职”一字之差,但内容却反应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求”隐含着“求人帮忙”、“求爷爷告奶奶”、“求您了”等卑贱者哀求高贵者的内涵。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支撑的社会制度就是这么设计的:求上级给个职位,哪怕你考上了进士甚至状元,你照样也得求上级给你职位。比如,陆游考上了状元,但秦桧当宰相不给他职位,他就写诗度日。所以,官职都是从上级那里求来的。即使不收贿赂的清官,你也要巴结。拍马屁的功夫也就练成了。今天中国成了马屁之邦,不是偶然的,是几千年历史的沉淀。

而英文里的“寻职”,就是找的意思。不是要求大老爷给个职位。你同时有好几个Offer可以选择的话,要讨价还价才能成交一份合同。当然,具体谁占主动,要看市场。如果碰上经济危机,找工作就比较难。历史上也有公司招不到人的时候。我刚来美国的那几年,护士专业就缺人,招不到护士的医院就到处发广告。有护士证书的外国留学生,移民局立刻给办绿卡。但不论是哪方市场,双方都需要有最起码的道德: “我不能给你工作,但我给你尊严。”;“我不想接受你的工作,但我给你礼貌。”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你“求职”时,有权有势的人就居高临下,因为你“求”大老爷我来了。老爷我要是没有点趾高气扬的劲头,那你小子还会乖乖地听话吗?

我们看看官场那些对上阿姨奉承马屁啪啪响、对下级颐指气使跟使唤孙子似的官员,你就知道中国的“求职”之路是怎样的了。

有一个视频,是江泽民训斥香港记者的,最后一句是英文“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 香港记者在跟江泽民先生说中文问及香港下一届港首是不是由党中央内定,江泽民大发雷霆。同样是记者,江泽民面对华莱士,态度可以说是天渊之别。您可别说香港记者不给江泽民面子,那华莱士直接说江泽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独裁者,江泽民心平气和地回答说,他任何建议都需要政治局的讨论通过。要是中国人记者说江泽民是世界上最大的独裁者,江泽民会亲自扇耳光都不能出恶气的。

相比之下,还没发现胡锦涛、温家宝二人对下属、对弱者公开斥责、颐指气使,虽然很多人批评温家宝是作秀。能作秀也是不那么容易的,如果张绍刚与那帮子土豪懂得作秀,也就不会让刘莉莉女孩感到委屈了。

所以,刘莉莉不知道中国社会的黑暗与土豪们的无耻,不知道“求职”二字的含义。她毕竟在海外受过教育,就以为中国的“职场”也差不多与国际接轨了。所以,她没有“求”土豪们的思想准备,还以为职位是互相受益的:我需要找到能让我发挥能力的工作职位,你需要找到能干的职员。 他们要招的是听话的奴才,帮他们山寨;而非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这才是中国“血汗工厂”遍地开花的原因。那些暴发户大老爷上电视台招人目的就是狗掀帘子 --- 露脸,是让观众们崇拜、仰视他们的。他们是坐在太师椅上审视你的,你只能站着伺候他们的问答。你的站姿都受到他们的挑剔,他们认为没让你下跪就很对不起“求职”的“求”字了。视频里公开指责刘莉莉站姿不好,刘莉莉对答如流:我爷爷就教给我这么站着!这个站法我一点都不累!令那些流氓们痛苦不堪,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关心你累还是不累,而是你对他们尊重得不够。

英文里的Interview是说“互相查看”的意思,你看看我(这个工作是否适合你);我看看你(你是否适合这个职位)。双方互相坐下来谈。而中文说成“面试”,就是老师(老爷)继续考试学生(奴才)的意思,而非互相坐下来平等对待,以了解对方。以防给对方产生老板高高在上的感觉,招聘方要先把自己的企业情况讲给应聘者,而不是先拷问对方“为何还继续学英语?”。虽然这不是面试而是电视节目,但不论任何场合这都是严重地干涉人家的私事。还想问人家的父母家人,你告诉刘莉莉你父母是干嘛的了吗?你当老板了,那不能表明你妈妈没跟流氓偷过情啊,不然怎么会生出你这等流氓呢。既然是恶意询问,那你需要先讲讲你爸妈婚姻状况包括干没干过男盗女娼的事,你再问应聘者父母的情况才公平。

所以,张绍刚只不过是暴发户们花钱(通过电视台)间接雇来的走狗而已,比的是谁更流氓。他也不能让你跟那些暴发户大老爷在人格上平起平坐,这个规则不是他能改的。比如说,他如果让你也跟暴发户们一样坐着谈话,他就得下课。你要是有背景,他就会对你摇尾乞怜。张绍刚还是个政治杀手,说“中国”等于在毛泽东时代说“共产党”一样,要受到批判的,你应该说“我党”。虽然你不是党员,但你如果不说“我党”,就等于你不承认党代表了你。张绍刚虽然没有经历过毛泽东时代,但他懂得用政治杀手的那一套来对付“敌人”,绝不是他吹毛求疵,而是反映了他内心的恶毒,擅长用肮脏的政治手腕整人。赶上文革,他就是毫无廉耻的政治打手,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把对方置于死而后快,远比街头上的流氓恶棍可恶。

中国,只有权力与金钱,没有平等与尊严。这是年轻海龟们应该知道的。

不过这个节目让人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刘莉莉就能让张绍刚和一大堆总裁们暴露了他们内心的阴暗与无耻以及大脑反应速度和理解力的低下。唯一不足的是:当那个流氓问她父母的时候,她说完父母健在后面补加一句调侃:我爸是李刚!就完美了。想想看,刘莉莉要是习近平的侄女,那帮子暴发户都得站立起来给她鞠躬。

所以,张绍刚那帮子土豪的言行只不过是传统文化的沉渣还残存在中国的官场在职场上的反映。官场上的丑态不能在电视上直播而已。张绍刚怎么巴结他的上级的,他就要求你怎么对待他。

(哪位网友能把此文转帖到国内那几个总裁能看到的网站或者微博,非常感谢!)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2-1-18 16:1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2  

  寫得很好。昨晚我碰巧收看到片段:張紹剛的醜惡嘴臉,和24歲劉莉莉的不卑不亢,還有一些影星的評議。我只想告訴準海龜們,上飛機前,你千萬得想清楚了。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2-1-18 17:1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3  

  補充一下,劉莉莉因禍得福,因此而聞名,許多單位爭相邀請她去面試。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2-1-18 17:2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格丘山

#4  

历史的教训岂能忘记!

我初到美国时, 台湾藉的郑教授告诉我一个故事。

他五十年初从依利陆安毕业的时候,那时候美国教职很好找, 他找到这个职务后一直在这里教书。 他的同学xxx 功课比他优秀多了,看了周恩来的讲话后, 要爱什么国,回大陆去了。一去再杳无音信。

七八年中美建交后, 郑教授作为爱国教授回到中国去访问,首长接见, 风光一时,他的那个同学从大连拐着一个拐棍颠颠簸簸来北京见他, 一见他光流泪,一句话也说不出, 他问你的腿怎么了? 他跑到门外看了几次, 确认无人偷听, 才说斗争时被打断了。

问题是现在的中国人比那时候真的善良了吗?历史的教训岂能忘记!


2012-1-18 20:2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5  

“问题是现在的中国人比那时候真的善良了吗?”没有。可能比任何时候,恶劣得更为肆无忌惮,有恃无恐了。


2012-1-19 10:3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6  

本想将此文转到国内某些网站。可是,屡屡发贴不成功。对话窗口显示字样:“知道提示:对不起!您的提问(回答)中包含不适合发表的内容,请修改后再提交”


2012-1-19 10:4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程宝林

#7  

请去CND(华夏文摘)看余杰的出国声明,看那些国保是如何对待一介书生的。


2012-1-19 11:09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8  

  余傑說:“在江澤民時代,我的部分作品還能夠在國內發表和出版,在國內還有一定的言論空間。2004年,胡溫上台之後,我遭到全面的封殺,……”余傑受到的殘酷迫害,就是這兩年的事,尤其是在劉曉波得獎之後。跟胡溫相比,江澤民竟還算不錯了。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2-1-19 15:3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9  

  張紹剛心理分析:做奴才太久了,心理變態而不自知,一旦手裡有了點小權,立即變成了太爺。可他只要一轉身,就又變回奴才了。所以說:太爺就是奴才。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2-1-19 15:4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纪实录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