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輕視茅盾文學奬的理由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转载] 輕視茅盾文學奬的理由

輕視茅盾文學奬的理由

ZT Online

  第八屆茅盾文學奬揭曉,五張老面孔的五部不怎麼好看的作品獲獎,全然沒有神秘感,也沒有期待——因為該奬未能推出一位新作家,也未有一部讓人真正信服的作品,几乎可稱得上一個最平庸的結果。平心而論,莫言、張煒、劉震雲、畢飛宇、劉醒龍都算得上體制內優秀作家,可以進入獲獎者行列,但你把另一組作家放入這個行列也不會錯,比如:韓少功、李鋭、格非、冉平、方方或者李洱、劉亮程、蘇童、韓東、鐵凝。

  一個可以任意置換獲獎對象的奬,是可以被人輕蔑的。

  即使獲獎作品,其實也大可商榷。比如,莫言因《蛙》而獲獎,但他最受好評的長篇小說是《檀香刑》,最有爭議的是《豐乳肥臀》,此次授奬完全是為頒獎而頒獎,哪怕他寫出了一部平庸的“計劃生育題材”作品《蛙》。

  一個可以置換作品的文學奬,真的難以讓人尊敬。

  用最嚴肅的方式,花費不菲的錢財,評選出一個最平庸的可有可無的結果,這難道不是最滑稽的事情嗎

  但這是一個注定的結局。

  該奬評選旨在有利於倡導四種思想和精神:曰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曰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曰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這是閹割思想和文學想象力的普羅克汝斯特斯之床,用這把尺子選出來的作品唯一可以保證的是政治正確:即作家本人的恭順,以及作品思想傾向的合乎規範。不言而喻,創作者是要預設對自己思想尊嚴的審查。

  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國作協為了確立已經非常微弱的權威性,打消公衆對近幾屆評選諸種不公的詬病,啟用實名制改革。評選委員由各省作協推薦,經由作協書記處審查欽定,在平衡中央與地方等諸種關係後,選定所謂專家名單。這是文學體制內的權力再分配,他們試圖運用這種數結合的方式,評選最具個人鑒賞性的精神産品。大多數評委基本不為人所知,有限的十幾位知名評論家,在被如此大的基數稀釋勾兌後,即使有自己獨特的判斷,也終將被平均化,最後的結果一定是符合組織預期的結果,是作協集體意志的産物。

  政治目標確立後,作協煞有介事地進行一系列組織保證配套:設立評選辦公室,組織評委集中閲讀作品,還設立紀律監察,以為由此便可實現公開公正公平。

  複雜的審美活動被貌似森嚴的制度框死,評委在一個半月要通讀178部長篇,盡管評委會宣稱可以保證讓評委讀完這些作品,但最終還是露出了馬腳。張煒450余萬煌煌巨著《你在高原》以58票高票獲獎(總共62位評委),有人譏諷看過這部書的恐怕只責編一人而已,評委盛子潮回應說:“至少有十幾個評委通讀過,大多數評委看過四五部(該書共10冊)”,評委麥家稱自己以前讀過幾部,評選前“咬着牙用一天半的時間把剩下四部讀完了。”評委雷達解圍說,“閲讀可以是精讀、細讀、瀏覽,不一定非得一字一字閲讀。”衆多評委把票投給一部自己都無暇看完的作品,此事豈不滑稽

  張煒是一位有持久精神追求的作家,其作品口碑甚好,但他願意這樣獲得認可嗎 評委都懶得付必須的閲讀責任——而他們是有不菲的報酬的,你還指望他們會公平對待每一部候選作品 說穿了,這不過是一場瓜分國家榮譽和納稅人錢財的團伙分臓而已。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1-8-24 22:1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2  

  茅盾文學獎,非常矛盾,輕視還是輕的,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1-8-25 15:4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