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

拉斐尔简介:

拉斐尔·桑蒂(Raffaelo Sanzio)1483年4月6曰生于意大利山区的乌尔比诺小公园,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 。 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

父亲乔万尼·桑蒂是乌尔比诺大公的御用画家,拉斐尔的启蒙教师。15岁的拉斐尔在波伦亚画家的画室里学习,他勤奋地探索绘画的奥秘,能敏感地捕捉住美和艺术的真谛。16岁时离开家乡乌尔比诺到北意大利安布利亚地区的裴路基亚城,从师于佩鲁基诺。一天,佩鲁基诺对拉斐尔说:“我不想让这小地方拖住你,你要到大师云集的佛罗伦萨去,你可以独立工作了。”这时拉斐尔19岁。拉斐尔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色彩感觉与透视原理,绘画技巧相当成熟,才能已超过老师。

在佩鲁基诺的引导下,拉斐尔跨进了佛罗伦萨的艺术世界,很快就融入到画家群里。他那讨人喜爱的外貌和善于自持的性格,立刻就为自己开辟了艺术道路。佛罗伦萨给了拉斐尔从未有过的艺术教益。他急切地吸取着大师们作品中的成就,他以一个学生的姿态对待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他充分利用佛罗伦萨能提供给他的一切:他研究解剖学、观察大自然和新的社会中人际关系,他对生活、对人、尤其对女性和母亲更加充满感情和爱,他既崇拜达芬奇,也尊重米开朗基罗,他要把佛罗伦萨的全部艺术精华变成自己的营养。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羽毛已经丰满了,他可以走向更高的艺术殿堂,他想到罗马去一显自己的才能,让世人看一看谁是当今意大利最优秀的画家。教皇朱理二世为了赞颂自己,把最优秀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家都请到罗马来为他服务,当时,米开朗基罗正在为他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刚满25岁的拉斐尔,在佛罗伦萨接到罗马送来的圣旨:“教皇想尽快在梵蒂冈见到拉斐尔,以便他在罗马与意大利最优秀的艺术家一起,为美化罗马而工作。”不久梵蒂冈的画家们被告知:除了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之外,其余的画家们全被辞退了。教皇认为罗马只要有这两位大师就足够了。

天才的成就,引来繁重的订画任务,这是拉斐尔的光荣,也是他的悲剧,太大的名望终于把他压垮了。 1520年4月1曰,他病了。医生为他诊断病情以后摇着头说:“您,亲爱的大师,您从年轻时候起就过着过于紧张的生活,现在受到报应了。人们都知道艺术家是一些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他们不吝惜生命,而是让生命去燃烧。”一个星期以后的4月6曰,拉斐尔与世长辞。

拉斐尔早期的作品就显露出非凡的天才。21岁时画的《圣母的婚礼》不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鲁吉诺的艺术精华,而且后来居上,无论构图还是形象塑造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画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绘,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形象的端庄、文雅,均为前辈画家作品中所罕见。

1504 ~1508 年他居留佛罗伦萨,那里一度恢复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了他。同时他对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均认真领悟,博采众长,特别倾心学习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琪罗的人体表现及雄健风格,使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风格曰趋成熟,从而迅速取得了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鼎足而立的巨大成就。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和中世纪画家所画的同类题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带金莺的圣母》(藏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草地上的圣母》(藏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和《花园中的圣母》( 藏卢浮宫博物馆)。1512~1513年绘成的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由圣母、圣徒组成的三角形构图,庄重均衡,圣母和耶稣的体态健美而有力量,表现了母爱的幸福与伟大。另一幅更为高大的是祭坛画形式的《福利尼奥的圣母》。稍后创作的《椅中圣母》、《阿尔巴圣母》,都堪称是他完美无缺的作品 。

1509年后,他被罗马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邀去绘制梵蒂冈皇宫壁画,其中签署厅的壁画最为杰出。这批遍布大厅四壁和屋顶的绘画,分别代表了人类精神活动的四个方面:神学、哲学、诗学和法学。作品除发挥了他特有的绘画风格外,还特别注意到了绘画表现与建筑装饰的充分和谐,给人以庄重显明、丰富多彩之感。这期间重要作品还有为埃利奥多罗厅绘制的《埃利奥多罗被逐出神殿》和《波尔申纳的弥撒 》,为火警厅绘制的《波尔戈宫的火警》和为法尔内西纳别墅绘制的《加拉泰亚的凯旋》等。这些作品的形象塑造和光色运用都达到了新的境界,被誉为古今壁画艺术登峰造极之作。拉斐尔的肖像画也有很高成就,特点是形神兼备、气韵盎然。 多采用微侧半身姿态,将背景隐去,唯以人物自然亲切的神态突出于画面。代表作有《卡斯蒂廖内像 》和《披纱女子像》。前者描绘一位学者,其优雅的风度和深厚的学识表现得淋漓尽致;后者描绘的是一位女郎,她的容貌和作者笔下的圣母形象近似,但典雅的服饰和健美的体态,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生活中的女性。《自画像》是拉斐尔23岁时的作品。1520年春 ,拉斐尔已患重病 ,仍在绘制《基督变容》,虽未能完成,但出自其手的部分仍气势磅礴、光辉照人,表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自己的风格。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坛三杰中,达·芬奇的艺术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满智慧;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博大、雄伟、富有激情、充满力量;而拉斐尔的艺术则以优雅、秀逸、和谐、高度的完美为标志。拉斐尔没有达·芬奇那样经验丰富博学深思,也没有米开朗基罗的雄强伟健的英雄气概,但他虽然只活了三十七岁,却成为文艺复兴盛期最红的画家,他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善于汲取他人之长,而后加以综合地创造。他一生创作了不少绘画作品,,还作了一些建筑设计,并为西斯廷教堂设计画稿。他的才能又表现在他创造出最合乎当时人们口味的形象风格,被特称为一种"秀美"的风格,不仅使当代人倾倒,而且延续了四百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拉斐尔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300多幅作品。拉斐尔的艺术被后世称为“古典主义”,不仅启发了巴罗克风格,也对17世纪法国的古典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拉斐尔作品欣赏:

《拉斐尔自画像》 1506年  板面油画  45 x 33 厘米  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美惠三女神》 1504—05年  板面油画  17x17厘米" v4 Z# K3 V' Z! D, W; c

美惠三女神是希腊神话中象征美丽、温雅、欢喜的三女神。她们是宙斯和欧律诺墨的女儿,为人们带来美丽与幸福。她们的名字分别是欧佛洛绪涅、塔利亚、阿格莱亚。

美惠三女神是古希腊、罗马雕刻中的常见题材。文艺复兴以来,许多画家和雕刻家都曾仿照古代的构图创造过美惠三女神的形象,而拉斐尔的这一幅是最出色的。

《阿尔巴圣母》  1511年  布面油画  直径98厘米  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因其收藏者阿尔巴公爵而得名。画作取材于传统宗教题材,描绘圣母子与施洗约翰沐浴在暮色黄昏中时的亲情关系。画面上,圣母席地而坐,膝上坐着圣婴耶稣,身边坐着年龄稍大的施洗约翰。也许是阅读《圣经》疲累了,圣母左手拿着刚刚合拢的《圣经》,右手爱怜地搭在膝边的施洗约翰身上,以一种爱怜而静穆的目光,观望着两个幼儿的玩闹。三人的目光此时都疑聚到那个小小的十字架上,仿佛都预感到圣子耶稣将为救赎人类的罪恶而奉献生命的沉重与悲壮。黄昏暮色中,夏曰芳醇清新的阳光,洒落在有农庄和起伏山岭的远景上,给画面涂上一层忧郁的诗意气氛。整幅画人物姿态十分自然,却形成一个非自然的出色的平衡构图。舒缓柔美的动人曲线,丝毫不差地勾画出呈弯曲的图像,成功地保留了一幅圣像所有的灵性。

《雅典学派》 1509年  壁画  770厘米宽  梵蒂冈签署厅:

在雄伟壮丽的大厅里,汇聚着人类智慧的明星,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杰出学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可谓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画面构图宏大,视觉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围绕这两位大哲学家画了50多个学者名人,各具身分和个性特征。他们代表着古代文明中七种自由学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等。画家借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过去文明的赞颂,对未来发展的向往。我们欣赏这幅巨作,如同进入人类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这个思想领域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展开的。他们两人从遥远的历史走来,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从一上一下对立的手势,明显地表达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分歧。两边的人物成众星捧月分列两旁,表情动势向着两位争论学者,有的注目倾听,有的用手势欲表达自己的看法,强化了画面的中心。画幅左面一组的中心人物,是身着长袍,面向右转,打着手势在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的苏格拉底;下面身披白色斗篷,侧转头冷眼看着这个世界的青年人,是画家故乡乌尔宾诺大公弗朗西斯柯;大公身后坐在台阶上专心写作的秃顶老者,是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身边的少年在木板上写着“和谐”和数学比例图;身后上了年纪的老人,聚精会神地注视毕达哥拉斯的论证,准备随时记录下来;那个身子前倾伸首观看,扎着白头巾的人,据说是回教学者阿维洛依;画面左下角趴在柱墩上、戴着桂冠正在专心书写的人,有人定为语法大师伊壁鸠鲁;画中前景侧坐台阶、左手托面、边沉思边写作的人,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身后站着一位转首向着毕达哥拉斯的人,他一手指着书本,好像在证明什么,他就是修辞学家圣诺克利特斯。画面中心显眼处的台阶上横躺着一位半裸老人,他是犬儒学派的哲学家狄奥尼,这个学派主张除了自然需要之外,其他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所以这位学者平时只穿一点破衣遮体,住在一只破木箱里。画的右半部分又分几组。前景主体一组的中心人物是一位老者,他是几何学家欧几里德,他正弯腰用圆规在一块石板上作几何图,引来几位年轻学者的兴趣;欧几里德后面那个背向观众手持天文仪的人,是天文学家托勒密:对面的长胡子老人是梵蒂冈教廷艺术总监、拉斐尔的同乡勃拉曼特;那个身穿白袍头戴小帽的是画家索多玛,在索多玛后面的只微露半个头颈,侧面看着我们的就是画家拉斐尔本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最善于在画中描绘自己崇敬或诅咒的人,也爱将自己画到画中,借以表明自己对画中事件的态度,或代表签名。这幅壁画画家巧妙地利用拱形作为画面的自然画框,背景是以勃拉曼特设计的圣彼得教堂作装饰,两边作对称呼应,画中人物好像是从长长的、高大过道廊走出来,透视又使画面呈现高大深远。建筑物的廊柱直线和人物动态的曲线相交融,产生画面情境柔中有刚,加之神像立两旁,使画中充满深层的古典文化气息。画家极善利用台阶,使众多人物组合主次前后有序、真实、生动、活泼,画面将观赏者带进显卉们的行列。这宏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生动的姿态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个性刻画,布局的和谐、变化且统一的节奏,可谓把绘画创作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顶峰。

《帕那苏斯山》 1509—10年  壁画  670厘米宽  梵蒂冈签署厅

帕那苏斯山是希腊神话中文艺之神阿波罗和文艺女神缪斯的住处,是诗的家。画面中,阿波罗坐在帕那苏斯山上的月桂树丛下奏乐,身边环绕着九位缪斯女神(她们是九类艺术的化身)和古今最杰出的诗人。

《椅中圣母》 1514年  板面油画  直径71厘米  佛罗伦萨比蒂美术馆

画家特别着意于圣母的目光,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一双眼睛可以窥视到画中人的灵魂。拉斐尔画中的圣母情深意长,关于这双动人的目光,有个传说:有一次画家从梵蒂冈出来,在门口廊柱下见到一位抱着婴儿的少女,酷似他的心上人芙纳蕾娜,看到她的目光令他神魂颠倒,他满怀激情地拾起一块木炭,想把这动人的瞬间永驻在画布上,他环顾四周,见到旁边有一只朝天的空桶,画家没加考虑,就跑过去把桶翻过来,在桶底上急速地画下这位多情而美丽的少妇,有人认为《椅中圣母》的创作灵感源于此。拉斐尔极善运用曲线塑造形象,这幅画从画幅圆形外框到人物的组合、体态、衣着、褶纹都以长短不等的各种曲线构成,整个画面形象给观赏者以丰满、柔润与高度和谐的完美之感。画家造型的色彩配置,基本仍遵循基督教的观念,以红、蓝两色为基调。因为在 基督教中,红色是象征天主的圣爱,蓝色是象征天主的真理。所以在宗教画中,圣母的衣着一般以红蓝两色相配搭。在这幅画中,圣母上衣为红色,斗篷为蓝色,小耶稣的黄色上衣,与圣母衣着的红、蓝色构成了调和的三原色,从而强化了艳丽的色彩和画面的华贵。在拉斐尔所处的年代,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既主张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也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美的创造。而在人文主义大师们的艺术创造中,更为重视的是对生活美的发现,他们在艺术描绘的一切美中都具有现实美感。

《望楼圣母》 1506年  板面油画  113 x 88 厘米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思语坛

拉斐尔的早期名作。拉斐尔吸收了达·芬奇的金字塔形的构图方式,并借鉴了米开朗基罗的美术形象,以圆润流畅的线条把圣母、耶稣和圣约翰的优美形象和谐地组合起来,创造出充满人间气息的、亲切的"神的世界"。这一世界远离了中世纪的精神,它那纯洁、明朗、单纯、自然的情韵更接近希腊的精神。

《西斯廷圣母》 1513-14年  布面油画   265×196厘米   德累斯顿博物馆

画面上,帷幔向两边缓缓拉开,圣母马丽亚怀抱婴儿基督从云中冉冉降落。她的脚边,跪着年老的教皇西斯廷二世和年轻美丽的圣徒瓦尔瓦拉,前者穿着沉重的法衣,用手指着圣母应该去的大地,后者目光下垂,虔敬里略带羞怯,似在为母子俩祈祷。圣母面容秀丽而沉静,眉宇之间似有隐忧,为了拯救全人类,她将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爱子。小基督依偎在母亲怀里,他睁着大眼睛望着我们,目光里有一种不寻常的严肃感,似乎他已明白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在拉斐尔过去创造的圣母中,总是极力追求美丽、幸福、完好无缺、更多地具有母亲和情人的精神气质和形象。而这幅《西斯廷圣母》是在更高的起点上塑造了一位人类的救世主形象:她决心以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13世纪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对这位天神降临人间的女王唱出了至尊至敬的赞歌:她走着,一边在倾听颂扬,身上放射着福祉的温和之光;仿佛天上的精灵,化身出现于尘壤。这幅画没有丝毫艺术上的虚伪和造作,只有惊人的朴素,单纯中见深奥。画面像一个舞台,当帷幕拉开时,圣母脚踩云端,神风徐徐送她而来。代表人间权威的统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身披华贵的教皇圣袍,取下桂冠,虔诚地欢迎圣母驾临人间。圣母的另一侧是圣女渥瓦拉,她代表着平民百姓来迎驾,她的形象妩媚动人,沉浸在深思之中。她转过头,怀着母性的仁慈俯视着小天使,仿佛同他们分享着思想的隐秘,这是拉斐尔的画中最美的一部分。人们忍不住追随小天使向上的目光,最终与圣母相遇,这是目光和心灵的汇合。圣母的塑造是全画的中心。从天而降的圣母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初看丝毫不觉其动,但是当我们注目深视时,仿佛她正向你走来,她年轻美丽的面孔庄重、平和,细看那颤动的双唇,仿佛听到圣母的祝福。

《加拉泰亚的凯旋》 1511年  壁画  295 x 225厘米  罗马法内昔宫

拉斐尔的代表作之一,描绘海之女神加拉泰亚机智地拒绝巨人怪的求爱的故事。女神形象俊逸秀美,神采飞扬,塑造得非常成功。拉斐尔在致友人的书中谈到加拉泰亚形象的创造时说:为达到如此完美的造形,必须既精于选择最佳模特儿,也得求助于理想中的最美形象。这表明了拉斐尔的艺术创作在现实之上予以理想加工的原则。

《年轻女子肖像》 1518—19年  板面油画  85 x 60厘米  罗马国立美术馆)

这幅画又名《拉·芙娜莉娜》。拉斐尔曾经爱过罗马一家面包房主的女儿,名叫拉·芙娜莉娜,长得很美,有美术史家认为这幅半裸肖像就是以她为模特儿的。

《披纱巾的女子》 1516年  布面油画  82 x 60.5厘米  佛罗伦萨比蒂美术馆

《披纱巾的女子》又名《唐娜·维拉塔》,据说是拉斐尔的情人芙纳蕾娜的肖像。在这位女子肖像中,画家不仅描绘了她的美丽和多情,更是运用了一种极为丰富的色彩语言,把芙纳蕾娜的面孔和袒露的酥胸描绘得十分细腻。华贵的衣裙上,繁复精致的褶纹与单纯的披纱形成对比,更加衬托出肉体的温柔与魅力。银灰色调的衣裙与白皙肌肤的色彩交相辉映,使画面产生了一种纯洁的主旋律。在这个形象上,宗教的神秘意味荡然无存,突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活生生的人,这无疑是画家描绘真实对象的结果。

《教皇列奥十世与二主教》 1518—19年  板面油画  154×119厘米  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拉斐尔的肖像杰作。1513年新教皇列奥十世继位后,请拉斐尔为他的梵蒂冈办公室作壁画,穷于应付的拉斐尔不得不招收许多徒弟为助手,一些壁画就是由拉斐尔起草后让徒弟们绘制,最后再由拉斐尔作些修改和润饰。但是,肖像画必须由拉斐尔亲自完成,这幅画可能是拉斐尔晚年唯一的一幅不用助手的作品。画中列奥教皇手持放大镜,桌上放着一本打开的有精细绘画的祈祷书手抄本和一个雕刻精细的钟,它们显示着作为艺术的积极赞助人的教皇的高雅情趣。教皇两边是两位红衣主教,右边是鲁伊吉·罗西,左边是朱理奥·梅迪奇,他们都是教皇的亲戚。

《波尔戈宫的火警》 1514年  壁画  宽670厘米  梵蒂冈火警厅

这幅壁画根据教皇列奥四世用十字架扑灭波尔戈宫火灾的传说而作,但画中突出反映的是人们以勇敢和力量战胜火灾,歌颂了普通人英勇无畏、见义勇为的精神,表现出了艺术大师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

《圣典辩论》 1510—11年  壁画  宽770厘米  梵蒂冈签署厅

“圣典辩论”又称“圣体辩论”,是基督教的“圣事”。画面中间的祭坛上放着作为圣餐(即圣体)象征的圣饼。画中展示的事件分为天上和人间两大层次。在天上,圣父在画面的最高处,两侧有诸神与天使长加百列,圣父下面是处在光环中的耶稣,耶酥两边是圣母与施洗约翰,各路先知与使徒们分坐在两侧。耶稣的云彩下有一球型,内有一只鸽子,它是圣灵的象征,如此来构成三位(即圣父、圣子、圣灵)一体。浮云下面的人间人物,有神甫、主教、祭司等,其中有但丁、萨伏纳罗拉、安哲里柯等著名历史人物。

(转自网络)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0-12-28 13:5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