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毛向辉:维基揭密——个小网站撕开权力世界的肚皮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毛向辉:维基揭密——个小网站撕开权力世界的肚皮

维基揭密—一个小网站撕开权力世界的肚皮

毛向辉 / 亚洲周刊


  WikiLeaks网站搅乱了整个世界,令美国外交情报机器短期内基本失效,令网络业界出现两种极端对立的态度,而阿桑奇则成为「时代英雄」。中国网民在分享「秘密大餐」中,也透视自己国家的前途,将自己融入追逐「秘密」的变革波澜中。

  一个成立只有四年的小网站,因为揭爆美国外交电文而搅乱了整个世界,引发自由和权力解构的大辩论。中国网民在这场「秘密大餐」中也得以分享并透视到自己国家的前途,借助社会性媒体,追逐「秘密」的每个个体都融入了社会变革的波澜中。

  就在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底之前,我周围大部分人还根本分不清维基百科和维基揭密(WikiLeaks)的区别,时常看到很多中文媒体张冠李戴,将「维基揭密」称之为「维基百科」所为。殊不知维基百科是有十年历史由全球成百上千万网民协作完成的知识库,而维基揭密只是由一些黑客和特立独行的新闻人所组成的小网站而已。

  但就是这个小网站,在一系列波澜不惊的揭秘个案后,终于引爆了有史以来最有杀伤力的机密「核弹」,其触及利益范围之广,令举世震惊。

  这颗核弹就是美国在全球的外交机密电文。外界相信维基揭密的团队透过美国外交系统的内部人员的泄密或者信息网络的漏洞获取了超过二十五万份机密电文,并自十一月二十九日起将其陆续公之于众。

  这次大尺度揭秘称得上是火烧连营,不但连日来很多消息如雷震响,而且与之相关的事件也连绵不断,对各个国家均造成惊弓之鸟的效应。当然短期最大的受害者是美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维基揭密完全瓦解了美国在全球的外交情报机器,至少短期内基本失效。因为涉及到大量的秘密外交对话管道,虽然维基揭密已经将相关人名隐去,但是无法避免让一些关键信息的提供者可能陷入生死困境。

  当然受到生死威胁的还有维基揭密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作为一颗陡然升起的草根英雄,与全球各个政府的隐私作战,俨然成为挑战权力机器的孙悟空,也必定招致令牌打压。 阿桑奇利用互联网的无所不在暂时仍然保全生命,但是他深知挑战天庭是惹了大祸,所以也提早设下解密机扣,一旦他自己的生命被结束,维基揭密剩余的外交电文以及涵盖大量商业公司和俄罗斯、中国等文件将自动拆解,让世人继续享受政府、企业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大餐。

  自首也许是明智的自保

  被网民称为「外星人」的朱利安·阿桑奇,已经必定成为今年《时代》年度人物的大热人选。虽然阿桑奇已经在伦敦自首等待庭审,但是他自称并非是因为维基揭密,而是响应此前瑞典政府发出的国际通缉令,该项通牒指控他在与两名女子的性举措不当。阿桑奇此举也许是明智的自保,而且隐匿的方式也许并不是维基揭密的精神。问题是,揭秘的精神是否容易得到社会接受。

  对一个政府来说,秘密存在的合法性是指危害国家利益的可能性。然而借秘密之名,确实为很多政府提供了滥用权力的借口。波士顿独立电影节获奖影片《秘密》(SECRECY)的导演彼得&#·盖里森 (Peter Galison) 表示,政策制定者在「秘密」的树荫下可以掩盖政策的透明性,导致越来越模糊的阴暗权力。过去很长时间,在国家利益的保护伞下,虽然有零星的情报泄露事件,却没有任何力量对政府的整体信息政策构成挑战。所以,阿桑奇和维基揭密才会让人们如此不舒服,很多人的感受与当年的试管婴儿和同性恋婚姻没有差别,其骇然程度就连网络产业界也未能免俗。

  连日来,网络业界面对维基揭密呈现了截然对立的两种态度,随着亚马逊、EveryDNS、Paypal 等解除了为维基揭密提供的服务,也引来大片的抨击声。 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对此展开了一个紧急的研讨会,知名学者伊森&#·扎克曼(Ethan Zuckman)和瑞贝卡·麦金农(Rebecca Mackinnon)等都对这些公司忽视互联网中立性的态度表示失望;而前研究员戴夫&#·温拿(Dave Winner)更抨击美国国会图书馆封杀读者访问维基揭密网站,认为互联网言论自由真正到了十字路口,人类面临进退的抉择。他借用约翰·肯尼迪(JFK)的话表示:不要总问互联网可以为你做什么,现在问问看你自己可以为互联网做什么。

  对中国的效应则值得多面思考。中国政府对维基揭密网站的封杀由来已久。早期维基揭密曾经宣称是「由来自美国、台湾、欧洲、澳大利亚和南非的中国政治异见者、记者、数学家以及公司技术人员所创立」。虽然其中多位列名者曾经否认与维基揭密有任何关系,也并没有授权使用其姓名,但是光是这种担心已超过中国政府的审查尺度,在互联网防火长城下自然不会漏网。

  但中国的角色,在维基揭密的连续翻牌中突然显得越来越微妙。半年前维基揭密所公布的美国军方在伊战中轰炸无辜记者和平民的录像,中国官方媒体一致地欢呼看美国的笑话,五毛党也振臂高呼,「自由扒光了美国的遮羞布」,虽然说他们并不知道自由是什么。

  如今时隔数月,中国政府也终于尝到了风水轮流转的滋味。此次维基揭密的内容,虽然美国情报体系损失最为惨重,但世人更关心的有关中国的内容,则越来越让人感到一阵阵的寒气。随着越来越多有关中国的电文信息公布出来,据信可能最终超过七千份,中国网民也越来越兴奋。除了民间的公民媒体如自曲新闻、译者等协作网络在第一时间将电文翻译出来呈现公众,有关朱利安&#·阿桑奇的TED演讲视频也在各视频网站疯狂分享,而民间推特电台则每日都有最新爆料的播报。与世界其它地区比较,中国网民对「揭秘」的兴趣,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部分有关中国的外交电文中,很多消息并非直接的证据,更多的是外交官与一些消息灵通者或者官员对话的备忘录。尤其是一些标为「机密」的信息,如IT产业评论员洪波所说的已经是公众「公开的秘密」;另一些也只能视为小道消息。

  但是「公开的秘密」也怕书写,中国古语:人心隔肚皮。也就是说在表面的态度下面还有很多内心活动,很多怀疑可以设想,却难以言说。 此次解密的文件中谈到中国外交官对朝鲜的态度,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已经在实际上弃绝这个曾经的「铁杆盟友」,并准备随时将这个鸡肋扔掉。 这一消息如果让网络封锁下的五毛党或者类似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这样的「朝鲜派」看到,也恐怕会毛骨悚然。一旦消息传开,人心荡漾。就算中国政府花再大的代价试图消弭「误解」,恐怕也无济于事了。

  如果说对朝鲜的弃绝态度算是外交震撼,那么有关中国对谷歌公司所作的政治决策的情报(编号:09BEIJING1336)则无法不令人对中国政治体系产生隐忧。在解密电文中有一连串有关谷歌公司在二零零九年所遭到的种种无端打压迫使其最后撤离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描述。这起事件在当时曾经有很大争议性,其中不乏怀疑谷歌在与百度竞争中对中国市场无力回天而做出的「自残」。虽然知名技术网志作者霍炬一针见血地批判百度公司的幸灾乐祸,但是从维基揭密所带来的左证可以让人们看到如此系统地自上而下去杀伤一家国际企业在中国完全是一场政治斗争,真乃前所未有,其它有关中国军方所实施的网络信息战等本来不确定传言也突然有了立足之地。

  在编号为09BEIJING2112机密电文中,我们看到了外交人员透过中国的内部人士所获得中国高层决策如同资本主义企业的董事会机制,在「利益」权重中做出决策,根本无长远愿景和原则可言。 电文中有关要接班的下一代领导人「只是因为低调、不具权威、从不树敌而受到提拔」的描述则更让人泄气,网络上很多认为领导层「高瞻远瞩,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的人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曾经的妥协取向。

  信息公开冲击封闭社会

  如果这些有系统的破坏性活动和高层的利益捆绑机制得到进一步证实,让人们此前很多狐疑增加确定性,那公众就会重新认识中国政治层面决策者的真实动机,而且必然会再次质疑其合法性。此番曝光,中国外交部用「荒谬」来评价维基揭密,相反为其中一些「秘密」增加了背书。

  所以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对美国等西方政府来说,可以质疑维基揭密带来的负面作用,可以寻求法律的支持,或者可以影响商业公司的服务,但是对人身的侵害则很难奏效。此番揭秘也阵痛般挑战了言论自由的价值观,如同德州议员Ron Paul 所说,「我们应当反思,而且要像保护新闻媒体一样保护阿桑奇」。整个社会的开放辩论也加强了对事件的多面反思。美国外交人员的活动和信息网络,必然面临全面改进,加上伤口的修复,可能由此进入一个相当长的静默期。但是对开放社会的好处是社会可以整体受益。所以维基揭密对西方可能是一次严重的伤风凉感冒,却自此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免疫力。

  此番连环揭秘中国当局可以怪罪美国政府无能,也可以再次加强对揭秘内容的封杀,但当下中国本身的政治敏感点可以说遍布周身,从历史伤疤到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无不是在维稳体系、保密体系和审查体系的三重封锁下反复积卷。这种积卷的对立面就是无数可能的「揭秘」事件会浮现,甚至是此起彼伏。

  公民社会的透明诉求,加上新媒体的渗透入微无疑会将维基揭密模式应用到中国的各个层面。本来已经越来越成熟的人肉搜索力量,以及分享主义所带来的激励效应,可能会接二连三地引发曝光。对中国这样的半封闭社会来说,维基揭密的价值并不在当下美国电文中那些浮光掠影的情报,而可能会潜伏很久而渐次爆发。这就像感染了HIV病毒,发作起来就无法抑制了,那就不只是切肤之痛了。

  (毛向辉是哈佛大学伯克曼网络与社会研究中心会员)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0-12-12 12:4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2  

维基解密与中国式的黑幕曝光

庄礼伟 / CND

权力的沙发下有许多脏东西,通常它们会以“国家机密”之名拒绝见光。纵然公民组织和良心媒体尝试施加压力使政府成为笼子里的政府而不是黑箱里的政府,但政府总是能利用手中权力拒绝透明。这时候,维基解密这类出手凶狠泼辣的“侠盗”的出现自然会大快人心。维基解密依靠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匿名支持者上传资料而成为政府的大敌,同时它也揭露企业的各种不正当行为。为了核对匿名上传资料的真伪,许多专业人士志愿帮维基解密来审核这些资料。

2010年4月,维基解密因公布了美军在巴格达滥杀平民的视频而一举成名。这些资料本属于军方机密,事关美军形象乃至美国在伊拉克军事行动的合法性,但无论如何,对于受害者和社会公众来说,真相比美军、美国政府的形象更重要。

至于被维基解密公布的美国官员或情报人员对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嘲笑和“诋毁”,更不值得美国政府大惊小怪、四处救火,因为国家们私下里总是相互嘲笑和诋毁的,尽管在外交场合,不同国家的领导人之间仍旧会热烈拥抱,行贴面礼。

维基解密向公众揭示了一个虚伪当道、暗中作恶的真实世界,这是维基解密的专职工作,正如有些人专职做政治美容师,有些人专职撰写粉饰太平的神话或童话。

但维基解密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证明人性本恶,而恰恰是证明了人性中具有向善的力量和维护善的力量;如果说这个世界存在大量的恶,这些恶主要根源于制度和权力机器。维基解密所揭露的诸多肮脏行为,根源主要是制度之恶、权力之恶。更可恶的是,制度和权力还屡屡动用大量纳税人的血汗钱来掩盖或美化它们所犯下的罪恶。

面对制度和权力,人们常常有无力感,但真相永远是滥用制度和权力者所惧怕的。在国际政治层面,以“国家利益”之名,国家们把国际政治变成了厚黑竞赛,人们对此也常常有无力感,但如果不尽力而为地进行抵制乃至寻求驯服国家,这场全球厚黑竞赛将会是一场奔向地狱的竞赛。因此那些揭露国家之恶的人(如维基解密的参与者),是拯救人类的英雄。

维基解密公布的资料显示,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一个在人权问题上滥用双重标准的人,但奥巴马的粉丝们不必为此着恼,因为不存在伟大的总统,最多只有比较称职的总统。总统是权力机器的一部分,只能遵循权力的逻辑即追求统治,权力只有在遭遇严厉监督的情形下才会不得不去做民众希望它做的事:服务。

感谢因特网,它为民众监督和驯服权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作为网络空间中的自由媒体,作为现实政治世界中的理想主义者,维基解密频频揭露各种强权的隐私,从根本上来看,都可折损那些强权的寿命。强权最怕的不是理念、主义(相反强权还可以利用它们),而是真相。

再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情况,腐败官员的黑色隐私往往是这样被发现的:爆窃官员私宅的小偷出于愤怒在顺走官员浮财的同时向外界传达了私宅里的奢华,抢劫犯杀死警察的血案让外界得知这位警察原来身家过亿,局长的日记或处长情妇的日记被上传曝光了这些官员错乱的双面人生,有人在路上捡到一个皮包或一个U盘,于是企业常年用钱物慰问官员的行为被抖露出来。无一例外,这些“意外曝光”也都是经由网络实现的。感谢那些不怕“跨省”、不怕被以“诋毁”罪名起诉的匿名上传者,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制衡权力的办法之前,匿名揭露权力之恶是一个值得赞扬和弘扬的好办法。只是中国式的黑幕揭露方式仍是偶发性的,尚未有像维基解密这等生猛、强悍、颠覆性、有组织、大规模的方式。

固然维基解密的解密做法中可能包含一些不甚妥当之处,匿名上传也可能使上传资料包含恶意私心,但这些都属于可以改进的范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权力不会自动透明,向公众披露权力那些肮脏的“机密”永远是社会走向昌明公正所需要的。

维基解密被称为是一个可以改变历史的工具。面对维基解密事件,我们这些生活在一片神奇土地上的人们可能会产生一些遐想:如果那些数量庞大、标有各种官方密级印签的“机密”特别是那些最高级的“国家机密”也被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爆窃、泄漏、解密了,天上将会降下何等规模、何种颜色的沉重大雨?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0-12-12 15:1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3  

  愈是隱蔽的東西愈需要解密。以前常說“精神原子彈”,現在還有甚麼比“維基解密”更精神原子彈的?以前常說“要客觀公正”,現在還有甚麼比“維基解密”更客觀公正的?反正至今沒有哪一個政府和個人,來反駮維基解密,說它捏造事實、別有居心。因為這一切全是你自己說的自己做的。這就是維基解密的力量所在。希望繼續解密。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0-12-14 19:3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纪实录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