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诺贝尔文学奖是怎样评选出来的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冬雪儿

#1  [转载] 诺贝尔文学奖是怎样评选出来的

诺贝尔文学奖是怎样评选出来的

吴岳添


  一年一度,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的公布,都会在世界各地引起轰动。人所共知,现在公布的时间是每年10月份的一个星期四,不过是哪个星期四却无从知晓,只能一到秋天就翘首以待。记者们从四面八方来到瑞典寻找蛛丝马迹,不辞劳苦地追踪着评委们的身影。评奖结果公布之日,他们更是拥挤在学院门口,进行种种猜测,然而听到结果时往往还会大吃一惊。凡此种种,都给诺贝尔文学奖蒙上了谜一般的神秘色彩,人们只能看到是谁获奖这个结果,对于评选的过程及其内幕却一无所知。

  2007年是法国作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50周年,瑞典学院为此特地向法国《读书》杂志的记者开放了它的档案。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常任秘书、58岁的贺拉斯·恩格达赫尔,是有权选定获奖者名单的四人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这个全世界的作家都乐于结交的人,也极为坦率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从而为人们了解诺贝尔文学奖的奥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获奖作家的名单必须是推荐出来的。评委会每年都请法兰西学士院等一些学院和协会,以及评委、教授、文化名人、特别是以往的获奖者进行推荐,推荐出来的作家名单约为300到400人。在此基础上由四位评委组成的委员会进行首选,在四月份确定第一批共20人的候选人名单。在推荐过程中有一条必须绝对遵守的规则,是任何作家都不能毛遂自荐。有些小说家自作多情,把自己的全部作品题字后寄给评委,评委们在内部就把这些作家称为“自杀的候选人”,也就是连评选的资格都没有。

  在5月份的最后一次会议上,四人委员会确定一份只有五人的“简短名单”,当然在来自各国的候选人当中要选定五个人也非易事。全体评委一共通晓约12种包括汉语在内的语言,但是还不够,例如没有印第安语和阿拉伯语的专家,为此就要看一些译本。在没有译本的时候,评委会在极为保密的情况下,每年至少聘请两位专家来翻译作品。1996年,他们请了一位斯拉夫人来到瑞典学院,逐字逐句地翻译了波兰女作家维斯拉娃·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正是她获得了那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之所以要确定一份五人名单,是因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1938年,赛珍珠第一次被提名就当选了,后来引起了一些争议,所以从此以后只有出现在这份“简短名单”上的作家才有可能当选。这份名单随后被交给其他评委,在10月份投票之前,评委们要在夏天读完候选人的所有作品。恩格达赫尔在担任评委的第一年曾去枫丹白露度假,为此托运了60公斤行李,全是需要看完的书籍。为了绝对保密,评委会制定了铁面无私的严格纪律。恩格达赫尔曾在情报部们服役,在这方面很有经验。评选一开始,他就告诫同行们不得向配偶透露任何消息,就连他的妻子也不知道谁会当选。每次会议之后,桌上的所有文件全部收集起来送进粉碎机。会议期间他们到附近餐厅吃宵夜的时候,谈到候选人的名字时都使用代号。例如在2005年,评委们谈话时提到的哈里·波特,其实是指当年的获奖者哈罗德·品特。评委之间禁止用电子邮件相互联系,即使评选结果公布之后,也不得透露关于推荐和投票的情况。

  一到九月份,恩格达赫尔就密切关注对诺贝尔文学奖进行投注打赌的网站,唯恐上面会出现这份名单上的名字。但迄今为止,除了品特曾以30对1的赌注出现过之外,还没有发生过任何意外。 从9月20日开始,评委们每星期四开会审议,进行言之有据的激烈讨论,直到最后一刻才决定宣布的日期。2007年有一位评委去世,一位健康不佳,所以有14位评委投票,也就是必须有八票才能当选。当评委们终于意见一致的时候,恩格达赫尔在12点半悄悄地走出大厅,到办公室去与获奖者联系,向他宣布这个好消息。1点钟他开门出来,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宣布当选者的名字。

  评奖的程序如此严格,应该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了,其实不然,因为存在着许多影响评选的因素。首先是评委本身的原因。评委们当然是力求公正的,但是总会受到时代背景和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瑞典是个小国,但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却不少,这恐怕与评委们的爱国之情不无关系。但是瑞典诗人哈里·马丁逊在1974年获奖之后,由于受到太多的批评,于1978年2月11日用一把剪刀切腹自杀。评委们因此在评选同胞时就不无顾虑,要三思而行了,这也许是从此以后再无瑞典作家当选的原因之一。

  每位评委都是文学方面的专家,对外国文学有着各自的爱好,而且历来与文学大国法国的关系特别密切。例如恩格达赫尔本人翻译过德里达的著作,古奈尔·瓦尔基斯特曾翻译普鲁斯特的作品,耶斯贝尔·斯文布罗曾在巴黎任教,女评委卡塔丽娜·弗罗斯藤森不但翻译过杜拉斯的作品,而且她的丈夫就是法国人。我们不能因此说评委们有倾向法国的传统,但是阿尔贝·加缪在1957年的获奖,却完全是与评委的出力分不开的。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推崇的还是战前的老一代作家,但是赫雅玛尔·吉尔贝格和比尔格·埃克贝格元帅这两位评委,从1949年开始就力挺加缪。他们在八年里专门为加缪写了四个报告,1949年的那份报告长达30页。评委会一直在期待着他的杰作。1956年加缪的《堕落》发表,被评委们一致看好,因而加缪于1957年10月17日获奖。在颁奖仪式上发表受奖演说之后,加缪亲自把埃克贝格元帅夫人领到餐桌旁就座,这无疑是他向元帅表达的一种谢意。

  其次是推荐人的身份。评委会特别重视评委、获奖者和法兰西学士院院士的推荐,不过对于瑞典王室的推荐自然更要另眼相看。1951年12月28日,瑞典国王居斯塔夫六世的小弟弟纪尧姆亲王,亲自给评委会写了一封信,建议把诺贝尔奖授予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他在信中表示“莫里亚克作为年轻的天主教作家们的先驱,在法国文学中起着重要的和中心的作用。”纪尧姆亲王的支持举足轻重,福克纳就是在他的支持下于1949年顺利当选的。所以虽然莫里亚克在此前已经失败了三次,在1952年也面临着丘吉尔、加缪和马尔罗等的有力竞争,但还是在1952年11月6日以全票当选了。获奖的决定刚刚宣布,瑞典驻法国大使就立刻驱车去向莫里亚克报喜。而在斯特哥尔摩举行的晚宴上,莫里亚克就坐在王后、也就是亲王嫂嫂的右面。

  关于推荐人的身份还有一些例子。例如1946年获奖的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从1931年开始就得到1929年获奖者托马斯·曼的推荐,后来也得到了他的作品的瑞典文译者兼评委的帮助。

  1960年获奖的法国诗人圣琼·佩斯,是法国老资格的外交官,而推荐他的朋友哈马舍尔德既是评委,又是他作品的瑞典文译者,而且当时正担任联合国的秘书长!无庸讳言,高行健的获奖是多亏了惟一懂得中文的评委马悦然,他的小说《灵山》的中文本尚未出版,就已经被马悦然翻译成瑞典语出版了。

  另外也有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安德烈·纪德1946年被提名,第二年就获奖了。他获奖如此迅速是因为年龄太大。评委会在这方面有过这教训。法国诗人保尔·瓦莱里经过10次提名,1945年终于要给他颁奖,可惜他在7月份就去世了。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上,只有一次颁发给已经去世的作家,那就是1931年的瑞典诗人卡尔费尔德。评委会从1918年起就要给他颁奖,但是他以自己是瑞典学院终身秘书和评委为由坚决拒绝,直到1931年退休辞职,学院终于决定颁奖给他的时候,不料他却因病去世,所以评委会才决定追授他诺贝尔奖。这种情况当然是个特例,不宜重演。纪德在1947年已经78岁,而且身体不好,评委会担心他随时可能去世,所以就及时把奖颁发给他。

  作家个人的运气也是一个因素。1953年温斯顿·丘吉尔的获奖确实备受争议,实际上他主要是以演说家的资格获奖的。瑞典学院的常任秘书在保密的会议上说过:“鉴于今年没有一个候选人显然能够获奖,而学院又不希望把名额保留到明年,因此倾向于再一次认真地讨论丘吉尔的候选人资格。” 在评委投票的前几天,瑞典方面先通过外交途径,秘密了解他是否愿意接受诺贝尔文学奖。丘吉尔阁下的答复是“非常荣幸”。所以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丘吉尔是唯一事先被征求意见的候选人。

  1954年获奖的海明威也是如此。评委会内部对他的评价一直存在分歧。1947年的一份报告甚至认为“他不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也没有写出多么值得钦佩的小说。”1953年《老人与海》的出版彻底改变了这一看法,使海明威在1954年10月28日的讨论中,不到半个小时就顺利当选。由于飞机失事而受伤的海明威无法到斯德哥尔摩去领奖,瑞典驻哈瓦那大使还曾极力建议他在家人陪同下乘货轮前往。

  从诺贝尔文学奖设立开始,就在候选人的选择上犯过许多错误。1901年是颁奖的第一年,左拉在文学上的成就举世公认,而且他在19世纪末的德雷福斯事件中又挺身而出主持正义,本来诺贝尔奖非他莫属,然而对于自然主义的成见却使评委们做出了无法弥补的错误判断:“往往粗俗得厚颜无耻的描写,以及缺乏灵性的自然主义,令人难以把应该授予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作家的文学奖推荐给他”。

  由于同样的原因,190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意大利的历史学家蒙森,而大名鼎鼎的托尔斯泰竟以“可怕的自然主义描写”、“对文化的敌视”和“理论上的无政府主义”等理由被拒之门外。弗洛伊德在1936年虽然受到1915年获奖的罗曼·罗兰的推荐,但是他的学说受到瑞典学院的非议,评委们斥责他“具有扭曲的想象力”,“把语言贬低为生殖器的男性和女性”,更为严重的是认为他腐蚀了一部分世界文学。

  评奖道路最为曲折的是法国的马尔罗。他有过英勇抗敌的辉煌经历,是一位传奇性的大作家。他有三次机会几乎获奖,可惜都擦肩而过,每次都在最后一分钟被别人取代。1947年他被首次提名时只有46岁,由于太年轻而被认为可以再等几年,于是让给了已经老迈的纪德。以后他几乎每年都被提名。1957年,他发表了《想象博物馆》和《诸神的变异》,加缪在获奖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应该获奖的是马尔罗!”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加缪获奖后在国内备受抨击,马尔罗几乎是惟一向他表示祝贺的作家。最后一次是在1967年,马尔罗发表了《反回忆录》,但是因为丘吉尔在1953年获奖后引起非议,评委们发誓不再颁奖给政府成员,即使是文化官员也不行。马尔罗当时担任戴高乐政府的文化部长,因此受到排斥。等到他在1969年离开政府的时候,贝克特和索尔仁尼琴等新一代作家的声望已经如日中天,马尔罗也就永远失去了获奖的希望。

  法国《读书》杂志第359期(2007年10月)刊登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档案材料和恩格达赫尔的访谈录。无独有偶,这一期上也刊登了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的评奖历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关于龚古尔文学奖的内容,全是出版社和评委为了获奖而不择手段地拉票。主要的做法是出版商向评委朋友推荐参评的小说;隶属于各个出版社的评委为了各自的利益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出版商之间通过经销获奖作品或印刷该作品的袖珍本而分享利润;通过与评委本人或评委妻子签订出版合同、为评委子女谋职等方式进行变相贿赂等。令人欣慰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评委们的偏见主要是由时代造成的。

  随着世界文学的发展很演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世界各地,特别是拉丁美洲和非洲。不过法国虽然从1985年的克洛德·西蒙之后就无人获奖,但是不应该因此而失去希望。正如恩格达赫尔所说的那样,法国在新小说派和结构主义等实验性的运动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更为经典的时期,目前法国文坛正是如此,而诺贝尔文学奖是不会排斥优秀的作品的。他还指出今天不能把文学局限于小说或诗歌了,因为沿着1950年获奖的罗素、1953年获奖的丘吉尔等开辟的道路,已经存在着一种非常重要的 “证据文学”, 这种文学有着从游记到随笔的丰富形式。综上所述,我们对新世纪的文学前景应该抱着乐观的态度。

  原载:外国文学网


2010-11-13 07:1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格丘山

#2  

海明威说过“在谎言的国度里没有文学”

所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估可能有精确度的争议, 但是永远不会给予一个专制制度下的御用文人。 如果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做了,恐怕它的光环从次寿终正寝了。

苏联时期出个不少优秀的作品, 例如气势磅礴的苦难三部曲(阿。托尔斯泰) ,暴风雨 (爱伦堡)等等, 但是由于歌颂专制连被考虑的可能都没有。 中国目前那些乱编胡造的作品与苏联的这些作品都相距甚远, 所以离诺贝尔文学奖就实在无期了。

文学的骨髓永远是诚实和真实, 一个在专制制度下挣扎以不触犯专制制度甚至歌颂专制,对真正社会的苦难缺乏关心的追求崭露头角, 能得到的最高赞赏只能是专制政府给予的名利。


2010-11-13 08:0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3  

格兄總是那麼一箭封喉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0-11-15 14:4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弓长羊习习

#4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格丘山 at 2010-11-13 01:04 PM:
海明威说过“在谎言的国度里没有文学”

所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估可能有精确度的争议, 但是永远不会给予一个专制制度下的御用文人。 如果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做了,恐怕它的光环从次寿终正寝了。

苏联时期出个不..

其实,那个国度没有谎言啊?


2010-11-18 07:3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弓长羊习习

#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xyy at 2010-11-15 07:45 PM:
格兄總是那麼一箭封喉

文学艺术永远是为劳心者服务的!总会留下阶级的烙印!!


2010-11-18 07:4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6  

这篇小短文,写得太偏颇。诺贝尔文学奖多数还是名符其实。即便是文章中提到的丘吉尔和高行健也都当之无愧。作者难道没读过丘吉尔的大作?高行建的好处他读不懂,我倒是不奇怪。但高行建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他不该视而不见。

Churchill's literary career began with campaign reports: The Story of the Malakand Field Force (1898) and The River War (1899), an account of the campaign in the Sudan and the Battle of Omdurman. In 1900, he published his only novel, Savrola, and, six years later, his first major work, the biography of his father, Lord Randolph Churchill. His other famous biography, the life of his great ancestor, the Duke of Marlborough, was published in four volumes between 1933 and 1938. Churchill's history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ppeared in four volumes under the title of The World Crisis (1923-29); his memoir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ran to six volumes (1948-1953/54). After his retirement from office, Churchill wrote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s (4 vols., 1956-58). His magnificent oratory survives in a dozen volumes of speeches, among them The Unrelenting Struggle (1942), The Dawn of Liberation (1945), and Victory (1946).

请注意以下诺贝尔奖词中提到的首先是丘吉尔的历史著作和传记作品,然后才是演说。质量各位可以见仁见智,但他使用的词汇量是英语作家中最大的,比莎士比亚还多。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953 was awarded to Winston Churchill "for his mastery of historical and biographical description as well as for brilliant oratory in defending exalted human values".


2010-11-18 12:1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7  

“哪个国度都有谎言”和“谎言的国度”是两个不同概念。试比较:

人人都放屁,他是屁篓子。


2010-11-18 15:3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8  

對,吳文多有偏頗,怕亦是應景文字。所以格兄寥寥數語,便把它給否了。這兒想起了一個電影場景:一次007在印度,碰到一個武士阻擋了他的去路。武士揮舞着大刀,哇呀呀,兇悍之極。007輕輕舉起一槍,就把他撂倒了。我現在就記不起是007的哪一集了。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0-11-18 16:5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9  

那是Raiders of the Lost Ark里的镜头,不是007,是Indiana Jones.


2010-11-18 21:1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10  

對對對,廖兄真是見多識廣。鳴謝指正。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0-11-19 15:1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11  

非常非常感谢各位大家的讨论!学习了。


2010-11-20 05:0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