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黑白电影里的城市》荣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陈河

#1  《黑白电影里的城市》荣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

中国作家网,2010年09月01日

陈河中篇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荣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

  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江南》杂志社主办的首届郁达夫小说奖评选工作已经结束。此次评选范围为2008—2009年在我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外各地用汉语公开发表的中短篇小说。经过终评委的数轮实名投票,产生了获奖作品,具体名单如下:

  中篇小说奖  

  《黑白电影里的城市》(《人民文学》2009年第5期)作者: 陈河

  中篇小说提名奖 (按得票多少为序)
  《豆汁记》(《十月》2008年第2期)作者:叶广芩
  《最慢的是活着》(《收获》2008年第3期)作者:乔叶
  《特蕾莎的流氓犯》(《收获》2008年第2期)作者:陈谦

  短篇小说奖   

  《伊琳娜的礼帽》(《人民文学》2009年第3期) 作者:铁凝

  短篇小说提名奖 (按得票多少为序)
  《睡觉》(《人民文学》2009年第10期) 作者:毕飞宇
  《第四十三页》(《香港文学》2008年第7期、《北京文学》2008年第8-9期) 作者:韩少功
  《陪夜的女人》(《天涯》2008年第5期) 作者:朱山坡


首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评语

  中篇小说奖

  第一次投票

  4票 《最慢的是活着》(《收获》2008年第3期) 作者:乔 叶

  陈建功:《最慢的是活着》朴素、深情、从容。在委婉有致的讲述中,“我”记忆中的奶奶从遥远的乡村生活深处走来,携带着中国人相通的伦理准则和情感密码,给人以深深的感动。乔叶于习以常见的日常生活细微处用力,大量真切可感的细节塑造了一个熟悉、亲切的祖母的形象,小说不仅讲述了一个乡村女性的生命体验,诉说的是贯通血脉的理解与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殷切惜重。

  格 非: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但作者赋予了它坚硬的现实感,让人耳目一新。作者通过叙事者“我”与祖母的情感纠葛,再现了时代变化中被习见所忽略的诸多价值对话。有意思的是,不论是从人物关系的层面上来看,还是从象征的意义上来看,作者笔下的祖母其实更像母亲。这种策略使得作品的意蕴更为深广、情感更为饱满。另外,作者的叙事笔触既雄浑有力,又不失温婉细腻,十分难得。

  迟子建:乔叶是一个文学质地极好的七〇后作家。这篇小说以家常小事件,写出了大时代中一个普通中国女性的一生。我们从一个平凡的“祖母”身上看到的一部中国乡村的民间历史。小说以白描见长,朴素安详,血肉丰满,诗意盎然,是近年来难得的中篇佳作。

  王德威:题材虽然并不新鲜,但是叙事流畅,对社会脉络的变迁,三代女性命运的转折,时有动人的观察。也是参赛作品中失误最少的作品。

  2票 《黑白电影里的城市》(《人民文学》2009年第5期) 作者:陈 河

  王安忆:小说写了在苏东解体之后,一个东欧城市的命运,革命已成历史,共产主义乌托邦早在全球资本主义覆盖中销声匿迹。然而,这城市却依然被激情充盈着,似乎表现在特别强烈的情欲、蓬勃的青春、渴望冒险的性格上。那傍晚时分出现在街上的年轻人,夜里擎着火把的男女,冷战时期遗留的弹药库,一触即发的生死恋情,步步推进,终成戏剧。在有限的篇幅得到相当不错的展现,特别推为大奖。

  袁 敏:这部小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阅读体验,作者营造的令人着迷和震撼的黑白影像,撞击着我们的视觉品味。小说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一座遥远的异国城市呈现的一个个鲜明的定焦镜头,奇迹般地唤起自己曾经经历的一个时代的红色经典的深刻记忆,更在于这座充满生命力的城市,在今天蓬勃涌动着的青春、爱情、性欲等等忧伤而美好的情感。这一切,让一座具有历史感的很有定力的黑白城市,因其遭遇的现实中扑面而来的鲜艳丰盈的色彩而灵魂出窍,继而开始飘忽游荡。

  2票 《特蕾莎的流氓犯》(《收获》2008年第2期) 作者:陈 谦

  程永新:今天中国社会生活所有的变化,都与几十年前发生的文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无法割断历史,所以,我以为文革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一座金矿,正像二战的题材,在欧美艺术家那儿可以不断深度阐释,远的如《辛德勒名单》,近的如《生死朗读》。比较遗憾的是,关于文革,我们少有真正经典性的作品。

  陈谦的《特蕾莎的流氓犯》,是一篇写文革的优秀作品。女主人公特蕾莎和男孩王旭东在文革时期有过的一段惨痛经历,变成几十年后在北美挥之不去的纠结。青春记忆,忏悔意识,心理和精神的自我救赎,都被作者结构进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北美的框架里。自然凝重的叙事,始终贯穿一股浓浓的饱满的情绪,像交响乐一样一波三折,令人回肠荡气。

  值得一提的是,和严歌苓、张翎、陈河等人一样,陈谦也是旅居海外的作家。近年来,海外兵团的活跃,为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曹文轩:海外华人作家似乎尤其喜爱追忆和叙旧,这篇《特蕾莎的流氓犯》也不例外。但叙旧的外衣下却包裹着相当复杂而深刻的东西。故事的叙述就像一幕幕黑白电影,当下和过去,记忆和现实,纠缠在一起,理也理不清楚。偏偏所说的时代还是那个杂乱喧嚣的“文革”,记录的是那慌张而羞涩的青春期的疼痛。故事里的两个主人公似乎一开始就是并行的两条线,带着各自的隐秘在另外的陌生世界换一个方式生活着。原本以为一切都可以因时间的流逝而遗忘,却因为人为的机巧抑或命运的使然,又突然相遇交集,而那个交集相互吸引的点就是彼此心中隐藏最久来源于青春期的隐秘的疼痛,这种疼痛最终积累成罪恶,如影随形。原本以为就此走到了“救赎”的路子,却不料最终作者又将这两条线硬硬地扯开。记忆原本就是一个人的历史故事,得不得到救赎已经不重要了,或者根本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救赎,重要的只是此刻的面对和解脱。作者深谙小说写作的技巧,并且也很在意技巧,在习以为常的模式里试探着别样的途径。巧合固然另有隐喻,但要自然,则就有了难度。

  1票 《豆汁记》(《十月》2008年第2期) 作者:叶广芩

  李敬泽:一篇近于完善的小说。对伦理之美的想象呼应着雅正的古典诗学传统。

  第二次投票

  4票 《最慢的是活着》(《收获》2008年第3期) 作者:乔 叶

  陈建功、格非、迟子建、王德威(评语见前)

  4票 《黑白电影里的城市》(《人民文学》2009年第5期) 作者:陈 河

  王安忆、袁敏(评语见前)

  李敬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黑白电影的城市》或许是在无意中回应了郁达夫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大大扩张的世界背景中的漂泊、离乱、怀乡。

  兵荒马乱的生活与传奇的、英雄的黑白影像构成了深具反讽意味的对比:他乡在记忆中成为故乡。这篇小说在他乡的历险因此成为迷茫的“奥德赛”,现代以来中国人的复杂经验在一个“迷羊”心中轰然混响。

  曹文轩:《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文如其名,阅读过程犹如坐在幽闭的房间里看不停闪烁着的一幕幕黑白镜头,镜头里有异域风情的景色,有生离死别的情侣,有硝烟弥漫的战火。镜头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粗略看去,这篇太像电影的小说涵盖了当下许多流行的元素,比如情爱、比如死亡、比如历史、比如战争……当你觉得这部作品太为戏剧化时,你却又明显觉得这样的定语过于表面了。作者像一身黑衣的魔法师,极为冷静而炫目地展示着各种花哨的主题,但是在他终未打开的盒子里,明明有样东西沉潜其中,让你觉察到了内心的震撼。我感叹于作者的沉着,他穿梭于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战乱,游离于情爱的炽热和死亡的阴冷,在国家、民族、英雄这些庞大的背景中又点缀着异乡者旷世的孤独和零余。当这个世界简单到只剩下黑色和白色时,当现实沦为历史的倒影时,一切是否可以真的归于平静?小说留下了悠长的思索。

  1票 《特蕾莎的流氓犯》(《收获》2008年第2期) 作者:陈 谦

  程永新(评语见前)

  第三次投票

  7票 《黑白电影里的城市》(《人民文学》2009年第5期) 作者:陈 河

  陈建功、王安忆、袁敏、李敬泽、曹文轩(评语见前)

  迟子建:这是一篇气象万千的小说。作者不动声色地用现实情境,还原了几十年前的一部黑白电影。于是我们惊讶地看到,历史在这个世界的某一角落居然停滞了!硝烟依旧、贫穷依旧,“第三世界”的境遇和情怀依旧,这是小说最打动人的地方。

  王德威:“阿尔巴尼亚”,“黑白电影”,“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地理和艺术政治”是这篇作品的潜在关键词。全作以流动的物品,欲望,旅人为线索,写出后社会主义境况下的疏离和偶然,是参赛作品中少见具有现代派风格的作品。电影与文本的今昔对照颇有匠心,但叙述处理方面稍显平板。

  2票 《最慢的是活着》(《收获》2008年第3期) 作者:乔 叶

  格非(评语见前)

  程永新:徐缓、沉稳、抒情的叙事,将祖母的一生尽现在我们眼前。作为成千上万普通农村妇女中的一员,祖母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历,只有琐碎细节填满的日子。这是作者写得最少故事性的一篇小说,但因为字里行间浸透了浓浓的情感,悠远的意蕴随之凸现,作品所具有的那种沉甸甸的艺术感染力,只有听舒曼的大提琴协奏曲才会获得。

  短篇小说奖

  6票 《伊琳娜的礼帽》(《人民文学》2009年第3期)作者:铁 凝

  李敬泽:在《伊琳娜的礼帽》中,“异域”构成了多端的、复杂的意象,是地理的、是身体的经验的、是认识论的;是被张望的踌躇的、是冒险前往的、是悬空的相对于生活地面的,是为了归来的越界,是自我与他人之间那个陌生的、又如同镜像的区域……

  ——郁达夫或许是最早、最尖锐凄厉地意识到现代境遇中“异域”的内在化的中国作家,由此,他为中国人和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认识自我的新方向。铁凝的小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方向所蕴含的复杂空间和巨大的可能性。

  迟子建:铁凝用一次“高空”旅行,让人物置身于狭窄封闭的空间,以精准而细致的描写,塑造了伊琳娜这个复杂的女性形象。机舱内由人间携来的不自由,与机舱外天空中广阔的自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似乎正是人类情感尴尬处境的真实写照。大胆而唯美,抒情而又节制的笔法,使小说焕发着温暖而忧伤的人性光辉。伊琳娜的这顶礼帽,无疑是铁凝近两年小说创作中的一朵奇葩。

  曹文轩:《伊琳娜的礼帽》表明,有些时候,只需要几个微妙的细节,就可以支撑起一篇小说的起承转合。这篇小说没有硬朗的线索,也没有挖空心思去让读者惊讶,但读者会不由自主地想去窥探点什么,期待点什么美好或邪恶的事情发生。小说里的人物有很大的自主性,行动懂得分寸,和作者的叙述一样,都是点到即止。好小说可以是这样:它越是平静,越是显得大度。对人性的剖析尤其是对女性的分析,是铁凝所擅长的。伊琳娜这个被作者随意而取的虚幻的名字却隐藏着最真实的欲望,也许这样的欲望只能在这样的场合用这样的方式才能得到释放。不得不说,帽子,铁凝是选得太为合适了,正是这样的一个夸张显眼的帽子在适当的时候才能成为人性的某种遮挡和与俗世的隔绝。

  王德威:一段什么都没有发生的一夜情:异乡行旅,机舱邂逅,“礼”“帽”情缘。叙事者冷眼旁观人间风情流转,时有神来之笔,本身社会、情爱位置的自我反讽,尽在不言之中。全文严守短篇小说的时空限制,写来举重若轻。

  袁 敏:精致而无懈可击的结构;简洁而叙述从容的语言;妙曼而细入巅毫的心理刻画;细腻而丝丝入扣的细节描摹,小说技巧可谓炉火纯青。

  格 非:我认为,作者将飞机上的欲望或偷情故事写了三遍。除了主体故事之外,作者还写了表姐的故事——表面上看,它是主体故事的引子,类似于话本的“入话”,但它与主体故事形成同构关系,只不过作者将它浓缩了。另外,作者还写到了飞机上可能存在的同性恋故事,作者只是点到为止。这三个本来是重叠的“共时性”故事,作者将它们放在“历时性”的线性层面展开。这样一来,原本很简单的故事陡然增加了厚度和力量。作者的匠心所指,正是短篇小说叙事艺术的精髓。

  1票 《陪夜的女人》(《天涯》2008年第5期) 作者:朱山坡

  王安忆:短篇小说我选《陪夜的女人》为大奖。小说虽然略嫌单薄,但透露出看人世特别的眼光。这名作者的其他小说《国旗》《与范成大告别》等,似乎共同体现出某种良好的迹象,就是趋向于形成自己的写作世界,应当鼓励。

  1票 《爱情到处流传》(《红豆》2009年第10期) 作者:付秀莹

  陈建功:这篇作品写得可谓诗意之凄美。“我”眼中父亲母亲的美好日子,美好中的波澜与痛苦,隐忍与慌乱。“背叛”不过是浪花之一闪,相濡以沫倒是日日年年。是可悲的懦弱还是伟大的宽容?这个中国家庭是千万个家庭中的一个,却营造了典型的中国意境。

  1票 《第四十三页》(《香港文学》2008年第7期或《北京文学》2008年第8-9期) 作者:韩少功

  程永新:韩少功的《第四十三页》无疑是这两年出现的令人振奋的一篇小说,它是雨后长空里的一道闪电,就像当年“丙崽”的出现开寻根文学的先河,这篇小说的意义也许经过岁月的洗涤才会更加璀璨夺目。

  一个手持大哥大的人登上了一列火车,被全车的人视为怪物,车上的乘客大都穿着中山装,两个时代意外地在一列火车上邂逅。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奇事……

  韩少功的写作睿智,理性,奇异巧妙的结构,充满幻想性的元素,而这恰恰是当下文学所缺乏的。韩少功总是在时代最需要的时候为我们提供引领性的作品,《爸爸爸》、《马桥词典》、《山南水北》、《第四十三页》等,韩少功堪称作家中的作家。

  中篇小说提名奖

  第一次投票

  8票 《豆汁记》(《十月》2008年第2期) 作者:叶广芩

  陈建功:叶广芩的小说,写满族贵胄子弟的命运遭际,沧桑醇厚不乏从容淡定;写“京味文化”,腔韵地道而有余味,令人手不释卷。《豆汁记》此番再翻新曲,京剧曲目与小说意蕴相得益彰;写旧时女子命运,大起大落的传奇中有日常生活的温润与洁净,人的美好与尊严于斯可见。通过《豆汁记》及一系列小说,叶广芩重申了文化理想在写作中的重要价值。

  迟子建:因为有了莫姜,因为有了莫姜那个可怜而又可憎的男人,更因为有了莫姜和她男人那种决绝的结束(如同那个王朝的结束一样),原本寻常的《豆汁记》,变得异常甘美。在《豆汁记》中,我们看到了叶广芩不俗的“厨艺”。

  曹文轩:小说取义京戏《豆汁记》中人生命运跌宕难料的波澜意味,以老北京酸甜醇厚的豆汁为具象依托,看似窄角度、单视角、全然外在、机心全无的淡墨勾勒,却冷眼热肠,写尽了一个末代宫娥的一世悲欢。叶广芩的文字已经到达了一种境界,炉火纯青、珠圆玉润,典雅又不失小儿女的纯真,洒脱随性却又透着一股高贵和大气。在叶广芩的满清人物谱系中,相比较之前的阿哥格格们,这次的莫姜算是个例外,她只是一个寻常的平民女子,但这个寻常女子却身处一个不平凡的年代,不平凡的地点,因此也留下了不平凡的故事。小说在娓娓道来莫姜故事的同时,又穿插讲述着皇族的生活习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旧日皇族的生活,透过一位老宫娥的一茶一饭、言行颦笑、进退举止折射出迷人的魅影。我们也正是在这些贵族的故事里体味着人生最真实的平淡与温情。

  李敬泽:一篇近于完善的小说。对伦理之美的想象呼应着雅正的古典诗学传统。

  王安忆:我其实觉得推荐方方和叶广芩为提名奖颇不过意,这两篇小说都延续并且发展两位的写作特质,在各自占有的领域中又进一步。方方保持着惯有的写实派的虚构能力,将叙事功能推向完美。叶广芩的生活经验得天独厚,又具讲故事的才能。都无愧于大奖,只是格外偏爱于陈河的这一篇,其中有一种十分鲜见的含义。所以便让而为屈居推荐奖的一、二名。

  格 非: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能写这一类的故事了。 作者笔下的人物、场景和诸多细节都透出那个远去的时代所特有的气息和情调,若没有经验和记忆的基础,叙事上的这种雍容和自然是很难想象的。看这样的小说而不被勾起馋虫是很困难的。当然,写得最好的还是人物。

  王德威:作者“京味”加“满族”的方志小说又一次出击。叙事流畅,情节人物动人,可读性极强。但写来过于熟练,对北京与满族的风俗轶事偶有卖弄之虞。“豆汁记”的京剧典故过分刻意安排。

  袁 敏:叶广芩的文化底气与生俱来,无可替代。那样的生活底蕴;那样的文化素养;那样的世家背景,让她得天独厚地就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文学气象。《豆汁记》依旧透出其一以贯之的浓浓的京味小说韵味,不急不躁,平和大气。让你在不经意的读故事中咀嚼出人生的酸甜苦辣。

  7票 《最慢的是活着》(《收获》2008年第3期) 作者:乔 叶

  陈建功:《最慢的是活着》朴素、深情、从容。在委婉有致的讲述中,“我”记忆中的奶奶从遥远的乡村生活深处走来,携带着中国人相通的伦理准则和情感密码,给人以深深的感动。乔叶于习以常见的日常生活细微处用力,大量真切可感的细节塑造了一个熟悉、亲切的祖母的形象,小说不仅讲述了一个乡村女性的生命体验,诉说的是贯通血脉的理解与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殷切惜重。

  程永新:徐缓、沉稳、抒情的叙事,将祖母的一生尽现在我们眼前。作为成千上万普通农村妇女中的一员,祖母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历,只有琐碎细节填满的日子。这是作者写得最少故事性的一篇小说,但因为字里行间浸透了浓浓的情感,悠远的意蕴随之凸现,作品所具有的那种沉甸甸的艺术感染力,只有听舒曼的大提琴协奏曲才会获得。

  迟子建:乔叶是一个文学质地极好的七〇后作家。这篇小说以家常小事件,写出了大时代中一个普通中国女性的一生。我们从一个平凡的“祖母”身上看到的一部中国乡村的民间历史。小说以白描见长,朴素安详,血肉丰满,诗意盎然,是近年来难得的中篇佳作。

  李敬泽:深情的和细腻的书写,琐碎平凡的人生因此获得诗意的光辉。最慢的是活着,这小说也写得慢,慢和沉静,是一种在当下日渐稀缺的价值。

  格 非: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但作者赋予了它坚硬的现实感,让人耳目一新。作者通过叙事者“我”与祖母的情感纠葛,再现了时代变化中被习见所忽略的诸多价值对话。有意思的是,不论是从人物关系的层面上来看,还是从象征的意义上来看,作者笔下的祖母其实更像母亲。这种策略使得作品的意蕴更为深广、情感更为饱满。另外,作者的叙事笔触既雄浑有力,又不失温婉细腻,十分难得。

  王安忆:乔叶这一篇也不错,叙述流畅,有些细节颇为动人。但觉着塑造不足,似是生活的记录,于小说这种虚构艺术便有些不达。但因其中表现出的充沛活力与元气,便推荐为第三篇。

  王德威:题材虽然并不新鲜,但是叙事流畅,对社会脉络的变迁,三代女性命运的转折,时有动人的观察。也是参赛作品中失误最少的作品。

  4票 《特蕾莎的流氓犯》(《收获》2008年第2期) 作者:陈 谦

  曹文轩:海外华人作家似乎尤其喜爱追忆和叙旧,这篇《特蕾莎的流氓犯》也不例外。但叙旧的外衣下却包裹着相当复杂而深刻的东西。故事的叙述就像一幕幕黑白电影,当下和过去,记忆和现实,纠缠在一起,理也理不清楚。偏偏所说的时代还是那个杂乱喧嚣的“文革”,记录的是那慌张而羞涩的青春期的疼痛。故事里的两个主人公似乎一开始就是并行的两条线,带着各自的隐秘在另外的陌生世界换一个方式生活着。原本以为一切都可以因时间的流逝而遗忘,却因为人为的机巧抑或命运的使然,又突然相遇交集,而那个交集相互吸引的点就是彼此心中隐藏最久来源于青春期的隐秘的疼痛,这种疼痛最终积累成罪恶,如影随形。原本以为就此走到了“救赎”的路子,却不料最终作者又将这两条线硬硬地扯开。记忆原本就是一个人的历史故事,得不得到救赎已经不重要了,或者根本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救赎,重要的只是此刻的面对和解脱。作者深谙小说写作的技巧,并且也很在意技巧,在习以为常的模式里试探着别样的途径。巧合固然另有隐喻,但要自然,则就有了难度。

  程永新:今天中国社会生活所有的变化,都与几十年前发生的文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无法割断历史,所以,我以为文革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一座金矿,正像二战的题材,在欧美艺术家那儿可以不断深度阐释,远的如《辛德勒名单》,近的如《生死朗读》。比较遗憾的是,关于文革,我们少有真正经典性的作品。

  陈谦的《特蕾莎的流氓犯》,是一篇写文革的优秀作品。女主人公特蕾莎和男孩王旭东在文革时期有过的一段惨痛经历,变成几十年后在北美挥之不去的纠结。青春记忆,忏悔意识,心理和精神的自我救赎,都被作者结构进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北美的框架里。自然凝重的叙事,始终贯穿一股浓浓的饱满的情绪,像交响乐一样一波三折,令人回肠荡气。

  值得一提的是,和严歌苓、张翎、陈河等人一样,陈谦也是旅居海外的作家。近年来,海外兵团的活跃,为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王德威:颇具野心的结构:写非常历史时代里,罪的“共业”和创伤与忏悔的无穷尽循环,有独到之处。但操作力不从心;结尾流于俗套。

  袁 敏:在陈谦的笔下,岁月如痕,足以形成一道河流;时间之水徐缓而过,叩击闭锁的心门却足够力量。没有人能够在回首往事时逃离自己的历史;心灵逃亡的路上终究没有栖身的居所,记忆的噩梦紧紧尾随,纵然你躲到天涯海角。特蕾莎生命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伴随着她懵懂而无知的青春期在她心里种下了一粒泣血的种子,面对这样的种子开出的花结出的果,时间和岁月都无能为力。真正能救赎特蕾莎的,只能是来自她自己灵魂深处的反思。一个主题并不宏大和新鲜的主题,由于陈谦别样的叙述,让小说的意蕴陡然提升。

  3票 《老康的哲学》(《人民文学》2009年第12期) 作者:袁劲梅

  迟子建:在海外作家群中,袁劲梅的小说独树一帜。她不跟风,不选取时髦题材,长于人物心理刻画,文笔犀利幽默,将小说的理性思辨与形象思维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小说中的老康,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夹击中,像是一个西装革履却穿着懒汉鞋的人,不伦不类。我们在笑过老康之后,会生出一股透彻心扉的凉意。不过,小说以西方文化和伦理为参照物,用它做中国人的“照妖镜”,隐隐透露着叙述者因为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而生出的淡淡的优越感,又让人陡然生出另一番凉意。

  李敬泽:它论辩、雄辩和狡辩。它片面,它锐利,它具有挑战性攻击性。作为小说,它至少证明了,“五四”以来关于“文化”、“传统”、“国民性”的争论并未落定,但是争论在新的经验和新的历史语境中变得更困难、更复杂。

  格 非:此前因很多朋友的推荐,我读过作者的《罗坎村》。与《罗坎村》相比,《老康的哲学》的叙事姿态有所调整,“作者的声音”有所节制,叙事者对老康这个人物的描述相对丰富,令人难忘。更重要的是,老康、我、戴小观之间的关系带出了极为复杂的观念、文化和情感冲突,而这种冲突很有力量,也迫使我们反思自身的道德、文化遗存。

  2票 《琴断口》(《十月》2009年第3期) 作者:方  方

  王安忆:我其实觉得推荐方方和叶广芩为推荐奖颇不过意,这两篇小说都延续并且发展两位的写作特质,在各自占有的领域中又进一步。方方保持着惯有的写实派的虚构能力,将叙事功能推向完美。叶广芩的生活经验得天独厚,又具讲故事的才能。都无愧于大奖,只是格外偏爱于陈河的这一篇,其中有一种十分鲜见的含义。所以便让而为屈居推荐奖的一、二名。

  曹文轩:初见“琴断口”三字,就觉一种凄凉和决绝。果然,故事和这个名字很是贴切。命运的偶然,打乱了众多的人生。逝者的离去,成为生者心里的一个洞,这个洞越想隐藏却越是清晰,最终,洞变成了一个断口,干脆有力地把原本的生活掰成两段。一场俗世的爱情最终演变成了一种心灵的问责,逃离成为最终的选择。作者的叙述自始自终一直保持着冷静和节制,但越冷静就越显露出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和渺小。一切都无能为力,作者只能用悲悯的目光远远注视着。小说文风简约,从容不迫。

  1票 《致无尽关系》(《钟山》2008年第6期) 作者:孙惠芬

  陈建功:《致无尽关系》是一部散发着浓浓中国味道的小说。孙惠芬从过年临近,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写起,不避俗、不避土,孙惠芬勇于将小说贴近了纠缠如乱麻的世情、人情,在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公媳、婆媳、妯娌、姑嫂、姑侄诸种关系中,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所决定的人的真实情感、真实境遇由此得以凸显。世事洞察、人情练达是这部小说最大的特色。

  1票 《居延》(《收获》2009年第5期) 作者:徐则臣

  程永新:女主人公原本是来大城市寻找失踪的男友的,不知不觉中找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当她拥有一份可以触摸的感情时,从前的男友一晃而过,却再也难以拨动她的心弦。小说用完全写实的笔法,构筑了一个寓言式的结构。在欲望的尘世里,也许每个人都需要去寻找,不管你寻找的是什么。

  1票 《梅子黄时雨》(《江南》2009年第4期) 作者:郑小驴

  袁 敏:小说写的是典型的江南小镇上典型的江南老宅里发生的故事,却演绎了一个大时代的国恨家仇。我惊讶于出生于1986年的郑小驴怎么会有如此大手笔的关于国家、民族、战争、灾难等等的宏大叙事;同时又不乏对家族、老爷、妻妾、儿女、下人等等的精微刻画。无论是对小说节奏的掌控;小说文字的驾驭;小说叙述的理解,郑小驴都达到了一个与年龄不甚相符的高度。

  第二次投票

  6票 《特蕾莎的流氓犯》(《收获》2008年第2期) 作者:陈 谦

  曹文轩、程永新、王德威、袁敏(评语见前)

  陈建功:《特蕾莎的流氓犯》构思精巧、细密。不同的个人都在那个浩大而迷乱的时代经受着最严峻的考验,从而背负了沉重的包袱,在日后的生活里苦苦跋涉,是怪兽,更是无法逃避的“原罪”。时代与个人在这篇小说里猝然相逢,是将时代当做一切行为的理由,还是勇敢地面对内心那个隐秘的自我。小说在这个维度上显示出了其高远的精神空间。

  王安忆:作者一贯坚守写实主义的忠实严肃,却又有浪漫充盈其间,特此为推荐。

  3票 《老康的哲学》(《人民文学》2009年第12期) 作者:袁劲梅

  迟子建、李敬泽、格非(评语见前)

  短篇小说提名奖

  第一次投票

  6票 《睡觉》(《人民文学》2009年第10期) 作者:毕飞宇

  陈建功:毕飞宇的语言灵光闪烁而洋溢着弹性,它是揶揄的、幽默的,风格独特令人难以释卷。这篇作品描摹了被社会所蔑视的群体中的一个,其遭遇以及心灵深处梦想的重放,足以引导我们抛弃偏见而悲悯地正视一个真实的灵魂。

  李敬泽:证明了对于人们此时此刻的复杂经验的敏锐的把握能力。有一种反诗意的“诗意”,反讽的和悲怆的。

  格 非:在讲述这类单纯而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时,很少有人比毕飞宇做得更好。这篇小说写得十分老到且引人入胜。作者想要控制读者,读者也乐于被控制,不论是情节,还是语言。这是毕氏艺术的功力所在。最后的结尾虽然颇有出人意料之处,但这种出人意料稍一思索,却仍在意料之中,不能不说略有遗憾。

  程永新:女主人公作为社会边缘人,对青春、初恋、美好有一种深深的怀念,为了重温纯洁的情愫,她不惜用物质化的手段,来换取和陌生小伙子一起在公共草坪上静静躺一会儿的权益。小说的细节生动,语言委婉而犀利,叙事老到结实,富有弹性。

  曹文轩:毕飞宇写女人有一套,尤其是写女人的内心,喜欢清理其中的盘根错节。《睡觉》就是一篇由女人的内心活动串联起来的小说。它之所以好看,首先不是因为人物命运的各种反转,而是因为女主角内心的细腻呈现。尽管在不少时候,女主角的内心波折被有意放大,但还是让人感受到了贴切和真实。看似简简单单的语言,却具有辐射生存哲理的能力。毕飞宇式的幽默,依然藏匿在很日常化的语言背后。

  迟子建:一个通俗故事,在毕飞宇笔下,却能变得神奇,这就是《睡觉》的魅力。毕飞宇的叙述控制力和穿透力非同寻常,张弛有度,淡然无痕。“素觉”的描写,是小说的华彩。

  5票 《第四十三页》(《香港文学》2008年第7期或《北京文学》2008年第8-9期) 作者:韩少功

  陈建功:韩少功的这篇小说使我想起了马克·吐温的那本《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迪格州美国人》,同样是一个当代人回到历史时代后的荒诞遭遇,但韩少功这一篇更具时代反思的自觉。其题旨的深刻无须再说,其艺术的成熟对当代中国小说具有典范和示范意义。它终于使中国小说的文体追求和尝试摆脱了此前的故弄玄虚,不着边际,显示了崭新的审美实验所可能拥有的思想容量和艺术颠覆力。

  李敬泽:对历史、记忆的复杂经验结构的深入理解和辩证,颇具智性风范。

  格 非:从表面上看,这篇作品有些类似于时下流行的时空穿越小说,但实际上,作者所秉承的却是“元叙事”的修辞技法。正因为这一技法实验色彩很重,作品带出来的问题意识十分深邃,且极具思辨性。我觉得重要的是,作者似乎不想在非此即彼的层面上讨论两个不同的时代,而是试图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并引导读者同时穿透两者的虚妄。这一颇有野心的动机,耐人寻味。

  程永新:韩少功的《第四十三页》无疑是这两年出现的令人振奋的一篇小说,它是雨后长空里的一道闪电,就像当年“丙崽”的出现开寻根文学的先河,这篇小说的意义也许经过岁月的洗涤才会更加璀璨夺目。

  一个手持大哥大的人登上了一列火车,被全车的人视为怪物,车上的乘客大都穿着中山装,两个时代意外地在一列火车上邂逅。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奇事……

  韩少功的写作睿智,理性,奇异巧妙的结构,充满幻想性的元素,而这恰恰是当下文学所缺乏的。韩少功总是在时代最需要的时候为我们提供引领性的作品,《爸爸爸》、《马桥词典》、《山南水北》、《第四十三页》等,韩少功堪称作家中的作家。

  迟子建:这是一次文体探索,更是一次精神的回归。看似荒唐的旅程,却蕴含着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沉回顾与思索。韩少功依然老辣,锐利不减。

  4票 《爱情到处流传》(《红豆》2009年第10期) 作者:付秀莹

  陈建功:这篇作品写得可谓诗意之凄美。“我”眼中父亲母亲的美好日子,美好中的波澜与痛苦,隐忍与慌乱。“背叛”不过是浪花之一闪,相濡以沫倒是日日年年。是可悲的懦弱还是伟大的宽容?这个中国家庭是千万个家庭中的一个,却营造了典型的中国意境。

  袁 敏:有灵没有肉的爱情像玻璃,晶莹透明,但冰凉;有灵也有肉的爱情像罂粟,诡魅丰盈,有一种点燃你走向毁灭的磁力。《爱情到处流传》中的爱情却兼具晶莹透明和诡魅丰盈,便生发出可触可感的浪漫与美丽,那是一种抵挡不住的诱惑,没有色情的欲念,只有纯净的空灵。

  程永新:以散文化的优美语言,记录了父母一辈人的情爱史,对婚姻、爱情、外遇的描画节制到位,对隐忍、苦熬、包容的书写细微精准。从容淡定非常传神的文字,使小说获得一种难得的境界。

  曹文轩:这篇小说用一个晚辈的视角来叙述父辈的情爱,这个视角也许算不上新鲜,但是,难得的是这篇文字是如此的纯净和从容,在平静的叙述中,隐含着人生的通透与豁达。一段纷繁的岁月,一段俗世的情感,当事的三个人,如此纠缠着却又清晰地过着各自的原本的人生,并且在年迈时深深满足于人生情爱的最终的平淡。自始至终,全篇小说似乎都贯穿着一份看惯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淡定。正是因由这份难得的淡定,才使得整篇小说的情感节制而高贵。

  4票 《陪夜的女人》(《天涯》2008年第5期) 作者:朱山坡

  王安忆:短篇小说我选《陪夜的女人》为大奖。小说虽然略嫌单薄,但透露出看人世特别的眼光。这名作者的其他小说《国旗》《与范成大告别》等,似乎共同体现出某种良好的迹象,就是趋向于形成自己的写作世界,应当鼓励。

  袁 敏:只有经过长夜痛哭的人,才会有这样博大深厚却又冷峻的爱。有了这样的爱和由此延伸的开阔包容的情怀,冷峻之下便升起了人性的温暖。

  迟子建:这是一篇意象苍茫的小说。晚来早归的乌篷船,生命走到终点的老人的深夜呓语和呼喊,陪夜女人的隐忍和沉默,这一切使小说获得了艺术张力,感染了读者。不过,一个老人的呼喊,竟会扰得整个凤庄的人不得安宁,这个主要情节有欠真实,是小说的一个巨大遗憾。

  王德威:下层社会的迁徙和欲望,生死大限的庄严和不堪,由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缓缓引出。人物和情节在荒谬和温情之间来回摆动,极具张力。

  3票 《离歌》(《钟山》2008年第3期) 作者:鲁 敏

  李敬泽:有绵长的哀感。“离”与“渡”是传统人生的大关节,其中那份惦记与慰藉,感人至深。面对死,人生依然存着温厚。这“东坝”故事,在反面写出现代人生的虚无。

  曹文轩:在现今众多华丽的场景、繁复的叙述中,《离歌》似乎显得过于简单了 。故事里的人物只有两个老者,隔着河岸,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极为平淡却又分外沉重的话题;故事里的场景也简单得只剩下一座垮塌还未建成的桥和一只孤独的渡船。桥和渡船,通常牵缠着太多的寓意,作者却也并不避讳,平静得像极了笔下那个为亡灵摆渡的老者,慢条斯理地搭建着她的文字,不悲不喜,从此岸到彼岸。于简单平静中孕育着一份从容和感动。平凡的村庄,一座年久失修的桥连接着俗世的生与死。当这座桥终于垮塌,生命的关怀与承诺,大概只有曲终人散,夜色中河面上的这只小小渡船才能承载。

  王德威:死生事大,但潜藏其中的偶然和无奈永远道之不尽。与“陪夜的女人”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人物塑造和细节处理不如前者饱满,惟抒情部有有沈从文一脉的风格。

  1票 《圆寂》(《十月》2008年第5期) 作者:笛 安

  袁 敏:笛安的看透沧桑和洞晓世事让人怀疑她的年龄,其叙述的功力和圆熟的表达也令人叹服。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名八〇后作家,其心智的旷达和人生境界的高远。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物质和娱乐充斥的当下,青春写手中仍然有极为清醒的智者。

  1票 《像鞋一样的爱情》(《收获》2008年第3期)作者:方格子

  格 非:这类浅尝辄止的诱惑故事,张爱玲和麦卡勒斯都曾经处理过。也许还可以加上库贝里克的《大开眼戒》。作者固然没有写出什么新鲜的东西,但叙事上也还轻快、别致,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也大致准确。

  1票 《一生太长了》(《人民文学》2009年第11期)作者:张 洁

  王德威:“狼”又来了——迟到的动物寓言故事。作者的思考性强,反“狼图腾”般意识形态的用心历历可见,但仍稍嫌流于说教。

  第二次投票

  5票 《陪夜的女人》(《天涯》2008年第5期) 作者:朱山坡

  王安忆、袁敏、迟子建、王德威(评语见前)

  格 非:这篇小说中所有的次要人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唯独主人公没有。作者称她为女人。她的存在似乎没有来历,也显得十分轻微,但正是这种轻微托起了这个沉重的世界。作者很有洞察力,人物刻画也可圈可点,只是叙事过程略显平淡。

  4票 《爱情到处流传》(《红豆》2009年第10期) 作者:付秀莹

  陈建功、程永新、曹文轩(评语见前)

  李敬泽:一句“都不算了”,苍凉沉痛。是“到处流传”的老故事和旧角度,但是,有追忆和时间的飘忽光晕,有一种对人的微妙“好意”——体贴的和痛惜的。



首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委名单

  主  任:陈建功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成  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安忆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作家
  王德威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学者、评论家
  迟子建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李敬泽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主编,评论家
  袁  敏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主编
  格  非  清华大学教授,作家
  曹文轩  北京大学教授,学者、作家
  程永新  《收获》杂志执行主编,评论家


2010-9-1 09:4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2  

隆重祝贺陈河的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荣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

真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2010-9-1 09:5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3  

Me 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冬雪儿 at 2010-9-1 09:51:
隆重祝贺陈河的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荣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
真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0-9-1 20:2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冰花

#4  

热烈祝贺陈河!


2010-9-1 22:01
博客  资料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5  

几个轮回的投票,足以见得这个奖项竞争的激烈和纯粹。


2010-9-2 22:40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陈河

#6  

谢谢各位了。我平常埋头写字,来的不多。有东西发表了会在这里贴一贴。希望大家开心啦。


2010-9-3 10:2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7  

祝愿陈河多多发表佳作。更希望陈河常来伊甸走动走动。写闷了头时,出来走走散散心也是一种必须哟。


2010-9-3 10:4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8  

开始还以为是陈村呢,祝贺陈河!


2010-9-3 13:2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综合类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