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意映卿卿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若如初

#1  意映卿卿

意映卿卿
若如初

    “意映卿卿……”,初读此句,正当懵懂初开时,只觉得古意盎然,喜欢这样的书信开篇落笔。记得《世说新语 惑溺》载:“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卿,已是爱意,卿卿,则是缠绵绯侧至极。然而无人生苦痛的少年,哪能完全读懂其中的缱绻与决绝、矛盾与苦痛,只昏然痴听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烈士遗书”,数年之后再读,三读,方知深夜长啸须纵酒,而下酒之物,便是两泓热泪。

    辛亥三月二十六夜四鼓时分,一个面貌如玉的清俊男子面对漫长黑夜,泣不成声,挥毫方巾,深情呼唤:“意映卿卿如晤……”《与妻书》正气与柔情沛然流转。三天后,他参加黄花岗起义,然后慷慨赴死。

    他是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意映是他的妻,娇弱婉约娉婷女子。

    他生于福州的三坊七巷,十三岁时遵父命应考童生,却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候”,随后第一个交卷,扬长而去。1902年,他入福州全闽大学堂文科学习,毕业后去日本留学。在那里,他结识了革命领袖黄兴,并被黄兴的革命理想所打动,于是加入同盟会,一起密谋在国内发动起义。

    1905年,陈意映成了林觉民的娇妻。年轻炽烈的爱情,刻在雕窗的每道木纹中,筛在窗外的每朵梅影上:“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这般浓情蜜意,爱到痴时,谁不愿君长似楼头月,只有相随无别离?谁不愿油壁车轻郎马骢,常能相逢十里松?倘若世事无常,不能让他们共生死,那么,他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他不愿意他先死,只因为怕她承担不了一个人独活的痛苦,所以他曾经宁愿希望妻先死,让他来承担破镜的悲苦。

    可惜天不遂人愿,林氏夫妻偏偏恰逢中国之大,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更容不下一张美满的婚床的时代-----身外的黑暗使之容不下,而身内的良心亦使之容不下。红巾翠袖,只能揾而再揾英雄泪。他的心上有意映的情,不肯舍,他的肩却要负担四万万个情;他的眼里有意映的泪,不肯忘,他的心却已许下四万万个愿。

    情深似海,蚀骨温柔,终不能让这男子独善其身。他只能弃她不顾,忘记山盟与海誓,他,必须先死。他言“吾爱汝至。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吾当以天下人为念!”小我与大爱,舍取分明。一声“以天下人为念”力透纸背,撼人心腑。

    黄花岗起义前,林觉民曾回福建,他原打算带意映走。因她四五年前曾泣求过他:“望今后有远行,必以见告,我愿随君行。”可惜她怀孕八月,大腹便便,走不成了。“及与汝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生离死别在即,面对青春爱人,却不能明言。当林觉民挥手离家的刹那,那个倚门含泪相送的意映卿卿,又怎料此别是永诀?!

    1911年4 月24日晚,林觉民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他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的起义,想到龙钟老父、弱妻稚子,相思意百转千回,情缘难舍魂萦梦系!他不能自已,彻夜疾书。一方白手帕上,工工整整的小楷,一千三百多字,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唤一声意映卿卿,再唤一声意映卿卿,慷慨赴死的决心,却已是义无反顾。他言“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生和死的冲突,爱和恨的交融,情与理的纠缠,全在这个民国男子的一纸书信上彰显。他说“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这样悲情主义的举动足以让任何借口下的犬儒主义汗颜。1990年,创作歌手童安格推出第八张专辑《真爱是谁》,其中一首《诀别》的意绪正是当年林觉民的情怀:“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深夜静听,童安格招牌式的华丽唱腔别有一种山长水阔的意境,正是纵横英雄气,缱绻儿女情。

    4月27日下午5时30分,林觉民随黄兴攻入总督衙门,巷战中腰部中弹,立仆,随后扶墙挣扎而起,奋力举枪反击,终于力竭被捕。公堂上,二十四岁的人眼神清澈,步履轻盈,坚定地往黄泉路上走。他不会说广东话,就用英文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谈到时局险恶的地方,捶胸顿足,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后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主审官大清王朝末任两广总督张鸣岐面对慷慨陈辞、英气逼人的林觉民,俯身对旁边的一个幕僚小声说:“惜哉!此人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如雪,真奇男子也。”

    数日后,林觉民受刑,就义之际,面不改色,俯仰自如。

    当挚爱的人追随理想而去,丢下意映一个人还有肚子里的孩子。她该如何承受“爱未死人先去”的锥心大恸?我不能想象!她或许念念不忘某个瞬间,春光无限,相倚相偎,可是瞬间过后呢?无限悲怆!

    两年后,受尽思念痛苦折磨的意映,终于郁郁而终。她,果真没有独活。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鲜血已洒在了那个黑暗的时代,那闪烁着人性中最美好光芒的宣言书绝命书,必将为时代铭记。
2005年3月29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代表团在黄花岗公祭七十二烈士。“……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奉派率同代表团,谨代表主席连战暨全体党员,致祭于诸烈士之灵曰:满清末造,政纲不修,外侮内讧,民生凋敝。豪杰奋发,共谋倾圯,兴复邦家。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出师未捷,千古遗恨……”

    我独自在家里看中央台直播,那一刻,热泪再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辛亥年广州总督衙门前那一阵密集的枪声,呼啸而来。“意映卿卿如晤”,江滨楼上的这一声低唤,再一次回响在我耳旁。

    宏阔的历史天平上,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一个人的爱恨情仇若是携上国家民族法码,她必定沉甸甸到不能忽略的,千百年后仍令人热血沸腾仰天长啸。我想起另一封信件。

    1861年7月14日,美洲大陆上有一个叫作沙利文•巴卢的少校写下了如下的文字给自己的妻子莎拉:“我最亲爱的莎拉:任务十分紧迫,部队将在数天内开拔。我觉得很有必要给你写几句话,以免今后我再没有机会给你写信。对于我所投身的事业,我没有丝毫的忧虑与害怕。比起那些甘愿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我们所欠真是太多。我希望——我衷心地希望——抛却我所有的欢乐来维护政府和偿还债务、、、、、、但是,呵,莎拉!如果故去的人能够重回这个星球,并且无声无息飞绕于他们所爱的人的周围,我将时时守候在你的身旁。时时刻刻,直到永远。莎拉,不要为我的死而悲哀。等着我,因为我们还会再相逢。”

    林觉民,沙利文•巴卢,此刻,他们已沦为唯心主义者。林觉民信鬼,九泉之下,便能用哭声相和,他的灵魂还能伴着他的意映。沙利文•巴卢则能时刻守候。他们期待来生,期待相逢。来生不再是遍地腥云,满街狼犬。来生,已是无数有情人替他们实现终成眷属的美梦。所有的转身赴死,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卿卿。

    “意映卿卿,意映卿卿”,他与她,在生死的路口,深情缱缱。这爱与牺牲,滋养它的不过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深爱,他却爱上了世间所有女子和男子,唯愿后世不再重演“意映卿卿如晤”。


2010-6-22 07:5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2  

写的虽然是一对红色恋人,却规避了传统意义的高大全写作模式。回归于人性与人文的。将革命者林觉民还原于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男儿和丈夫,将他的一腔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写得缠绵绯侧如泣如诉。

谢谢若如初的好文!


2010-6-22 10:0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3  

热烈欢迎若如初君,并谢好文!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0-6-22 21:5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汉水楚天

#4  

与若如初相会伊甸园,高兴!


2010-6-23 04:2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若如初

#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冬雪儿 at 2010-6-22 10:09:
写的虽然是一对红色恋人,却规避了传统意义的高大全写作模式。回归于人性与人文的。将革命者林觉民还原于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男儿和丈夫,将他的一腔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写得缠绵绯侧如泣如诉。

谢谢若如初的好文!

冬雪儿的点评一下子点到如初的心里了。是想规避高大全,还原一个纯粹的男人与女人。因为纯粹,其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才让人折服心叹。


2010-6-23 07:1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若如初

#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hesunlover at 2010-6-22 21:52:
热烈欢迎若如初君,并谢好文!

谢谢您的热烈欢迎,有种到家的感觉。甚好。


2010-6-23 07:1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若如初

#7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汉水楚天 at 2010-6-23 04:26:
与若如初相会伊甸园,高兴!

又一个相交的空间,真好。


2010-6-23 07:1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