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京昆艺术中心王佩瑜专场讲座亲历记(连载五)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京昆艺术中心王佩瑜专场讲座亲历记(连载五)

本来这是连载六的内容,因为网友文心影像贴了好多《乌盆记》精彩照片,就先把它提上来作为连载五。

王佩瑜专场讲座专门提到这一个跨界合作的新形式。

本来乌盆记是一出京剧骨子老戏。特别注重老生的唱工,因为那个鬼魂长时间站立着不动;还有丑角的表演功底。现在由相声界名人又是京剧界名票的马先生和一个京剧新秀联手,果然轰动!

我想说的第一条,其实这就是一出新形式的星杂剧!

其余的精彩早有人介绍,这儿要说的还是那个引人入胜的讲座。

王佩瑜她很有趣很动情的说到在天津的这场演出(不是最近的这次)。

首先,无巧不巧,她说天津剧院只能安排出十二月二十一日(如果我没有记错,因为现场必须全神贯注听和看,顾不得像上课那样记笔记)这一天演出《乌盆记》。贴出海报后一查,才知道正正好好和孟小冬的纪念日吻合。王佩瑜说的是小冬皇和冬皇真的有缘。我倒是相信也想进一步发挥的是冬皇正在那个世界里全神贯注着王佩瑜的每一步脚印,并且在冥冥之中呵护着她,希冀她取得和她一样的成就并且总有朝一日超越孟小冬。

我是非常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深切懂得有一个有一批优秀学生作为老师由衷的喜悦以及真切希望学生超越自己的迫切愿望。

再者,王佩瑜介绍了那次演出。由于马志明先生是相声演员,来串演文丑那就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并且大胆革新穿插了好些包袱。因为结合得好——那是一种艺人的智慧尤其是丑角的智慧(插一句,其实最早最有历史的艺人是丑角,最聪明的也是丑角),场上掌声雷动。还常常闹得扮演南阳冤魂的王佩瑜笑场。

按道理说,演员在台上笑场是犯忌的。因为不符合剧情么。一个冤鬼,正在哭诉自己被害的悲情,怎么能笑呢。而且还不止笑一次,接二连三地笑。

可是,规定的道理只适合规定的情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什么不合符常规的事情都可以理解并得到观众的谅解和宽容。台下的观众自己还笑得捧腹。怎么能去责怪站在一旁的刘世昌呢。

要怪只能怪马志明的张好古实在太逗!——当然这就是似贬实褒的语气了!

非常好的一种文艺形式,大胆革新,值得称赞!

虽然没有机会亲临现场,——在天津哦,可是仅从字里行间以及照片就能感觉到其新颖其力度其价值。

王佩瑜的这段介绍尽管不长,可是既间接地表明了马先生的相声功底和创新精神,同时又一次展示了小冬皇的坦率性格。——她的原话大意是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叫我有啥法子呢之类。

从文心影像的摄影看来,再次座无虚席。这说明这样的星杂剧好得很!

跨界的杂交结出优良的成果。同时,谁说相声不景气京剧在衰退呢?嗬嗬,谁叫你们不创新不去理解观众呢。

难道真的只有小沈阳周立波能够给与我们劳苦大众笑声吗?

*******************************************************

最后,感谢文心影像网友,因为王佩瑜的讲座是完全清唱似的白口,而他的剧照则是呼之欲出的彩色图像。那感受是更进一步的更深切的。

同时,作为新闻界人士,他贴出图片后不必强调不准转贴——是啊,怕什么人会盗版呢,那上面不是打上自己的印记了吗?对照某些新闻界人士,生怕别人拿走自己的摄影(尽管一样打上印记)不准转贴。其实,帮着做宣传有啥不好?别老以为他人要借用你的名气,或者真的能够产出啥利润来?

文心影像大气,好得很,好极了!



是非是我非我
2010-1-10 15:0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huxiaodi

#2  

能上传一段听听吗?多年前听过,很不错,只是嗓音还有点嫩。


2010-1-15 14:0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3  

应该去网络搜索。

我那天既没有带相机也没有带录音。


2010-1-15 15:4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huxiaodi

#4  

刚刚看了两段,果然不凡,比七八年前又有长足的进步。


2010-1-16 10:5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5  

此人确实是小冬皇。上次全国坤生专场,那么多坤生师生,最后是她压台。

我的预言是她会把那个小字早晚拿掉。

不好意思,这还是我第一次现场接触。可是,有慧眼哦。

这跟我多次吹嘘站在阶梯教室讲台上一眼扫去便知分晓。那些个带“反叛”性质远胜于在指导员眼中的“红人”。


2010-1-16 14:1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huxiaodi

#6  

刚刚听了十八张半演唱会,她可真是一个角儿啊。


2010-1-16 21:5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7  

十八张半就是余派传世之作。


2010-1-17 13:1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8  

最关键的一条是做人。越看下去就越了解。

据说余叔岩生平只收了四个徒弟,最佳文武老生李少春是其中之一。


2010-1-17 13:1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