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走出边缘化的鼓声——关于《绝情华尔街》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转载] 走出边缘化的鼓声——关于《绝情华尔街》

文/沈敏特



为陈思进、雪域小玲的《绝情华尔街》,我写过“代后记”,已经表达了我对这部小说的基本看法。这之后,在中外媒体上连续刊出了对这部小说的评论;评论者也来自四面八方,观点五花八门。在各种各样的反应中,我忽然感到,从另一个角度,我还有话要说。这个角度就是,长篇小说的命运问题。是的,《绝情华尔街》引发了对于长篇小说命运的联想,而这联想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绝情华尔街》的理解。



进入新世纪,长篇小说乏善可陈,评论界的基本共识是:数量上有“井噴”之势,年产量突破千部,而质量上却是大面积的滑坡,甚至难见凤毛麟角。在艺术鉴赏的领域,长篇小说进一步边缘化,已是不争的现状。



而《绝情华尔街》却如一位评家所说:“这部作品的读者群之广之大,也令人难以想象;不仅是文学爱好者、商战痴迷者、投资者、经营者、,还有所有想要在经济低回的迷雾中找到一条路的人们……”(见依林《流行元素——读〈绝情华尔街〉》[1]),这样的效果也有了印证,《绝情华尔街》成了畅销书[2],这仿佛让我们听到了长篇小说来自远方的走出边缘化的隐约的鼓声。



长篇小说(以至整个文学)边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



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很“火”,最核心的原因是:给长期处在封闭和近于愚昧状态的读者,带来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成为思想解放的前驱和推动力。其中多的是政治原因,而文学的本体并没有引起充分的关注。



如今,可以传播新信息、新观念的新媒体纷至沓来,在传播的覆盖率和快速度上远远超过了纸本的文学。满足这方面的要求,无须通过文学,从各种媒介的本体上看,文学不占优势。



再加上一种非规范的市场经济,以强大的物质诱惑催生着人们的“暴富欲”,由此而来的贫富差距,又使太多的人陷入谋生的紧张之中。一种浮躁的、低道德的、低人文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泛漫开来,直接影响着文化的接受方式;广大的人群不可能沉下心来进行纸本的阅读,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更是令人“望而生畏”。



作家也有生存之虞,为了适应这种现实,相当一部分作家,走上了媚俗之路,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所谓“出卖隐私”、“身体化写作”。让我说一句非常残酷的话:文学想媚俗也不占优势,就像老女人想当妓女也是当不成的。卖阴私,你卖不过娱乐新闻,卖身体,你卖不过黄色录相。于是,边缘化也把媚俗文学包括了进去。这真是悲剧中的悲剧;因为媚俗恰是文学本体的丧失。



本体,是指一个物种的不可替代性;因此丧失了本体,也就丧失了它的存在价值,丧失了它的发展的必要。就我个人的偏见而言,我认为长篇小说天生是一个高贵的文学品种,高贵是它的不可替代的特性。



长篇小说第一个不可替代的高贵是,它以人道主义的关怀和透视人的心灵,从而最深刻最全面地展示人的命运的途程。哪一种艺术品种可以直接透视和描述人的心灵状态和历程?回答: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绝情华尔街》是两位作者的生命的外化,他们把近20年在北美、在华尔街的摸爬滚打的生命的历练和自我的审视,以从华尔街风起而云涌世界的金融风暴为背景,融入对作品主人公心灵的开掘和展示,从而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人道主义的悲悯和关爱。



它的第二个不可替代的高贵是,它使用迄今为止没有可以替代的人类最高级的传播手段——语言文字。只有语言文字,才能保存和表达人类最精密的思维活动,只有语言文字才能承载和显示人类最细腻的感情变化,只有语言文字才能提供人类最高级的审美方式。语言文字不直接提供图景、人像、声音,它要通过人类的阅读,融入读者自身的经历、感受、思索、联想、幻想,转化为读者自己创造的心中的图景、人像、声音,延伸出读者相同而又各自不完全相同的感情的波澜,相同而又各自不完全相同的人生感悟,相同而有各自不完全相同的思维成果;这是一个多么美妙、丰富的审美大餐。在这样一个高级的审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万物灵长、宇宙精华、人之为人的骄傲和自豪。一部小说能不能坚持文学的本体性,进入文学的殿堂,语言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条件;小说语言必须具有调动读者在阅读中进入再创造状态的张力。我当然不是说《绝情华尔街》在语言上已经达到炉火纯青、完美无缺的地步,但从《闯荡北美》、《独闯华尔街》等作品到今天的《绝情华尔街》,我们看到了作者一贯的努力,和这个努力所产生的效果,以及这个效果在读者阅读中的反响;它基本发挥了语言文字应有的审美功能。正如一位评者特别指出的,这部小说涉及到很多高深繁复的专业金融经济术语,作者却能按艺术规律予以改装,使其从繁而简、从重而轻,得到了“以轻松的舵,渡沉重的舟”的高度的评价。



当然,《绝情华尔街》之“火”,是需要客观条件的。没有客观条件所创造的需求,很多读者是不肯趋之若骛地进入高贵的文学殿堂的。



从9.11到金融风暴,从南亚的海啸到全球的温室效应,从SARS到甲流,再到中国的经济腾飞和同步泛滥的贪污腐化和贫富差距,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一个人类迫切的共同的任务: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需要重新认识,重新规划,重新安排。盲目乐观、醉生梦死,正在被反思和理智替代。愈来愈多的人,开始了深层的追索和寻求。



这种趋势反映在文化消费领域中,就是高贵的审美需求的抬头,和对“娱乐至死”的敏感的苏醒。愈来愈多的人对过度娱乐化的痴迷逐渐转化为厌倦与厌烦;尝到了浮躁换来的无聊;开始意识到通俗和低俗、喜剧和搞笑、幽默和无厘头、高雅和时尚的区别;用大白话说,愈来愈多的人需要多一些“有点意思”、经得起回味、咀嚼、思索,能在孤独中品味、反思一切,包括品味、反思自己的高贵的文化享受。



于是,新的需要开拓着长篇小说重生的新空间;于是,我们听到了长篇小说走出边缘化的鼓声。虽是遥而又远、隐隐约约;但我想,只要民族在复兴,国家在富强,世界在进步,文化在更新,这鼓声会响亮、会清晰。当然,走出边缘化指的是,坚守本体,发展了不可替代的高贵特性的长篇小说,不包括那些丧失小说艺术本体,片面迎合商业化的小说。我最后特别要指出,我绝不笼统反对小说的商业效果;我甚至认为,只有坚持小说艺术本体,取得思想艺术创新成果的小说,才能最终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绝情华尔街》让我还想说一说的,主要的,就这些!



注[1]:依林的书评《流行元素——读〈绝情华尔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1fe090100eyd1.html

注[2]:据当当网统计,截至09年底,《绝情华尔街》在国内77本和华尔街相关的畅销小说中,销量名列第二:http://search.dangdang.com/book/search_pub.php?key=%BB%AA%B6%FB%BD%D6&category=01.03&order=sort_xsale_desc&ttype=0&page=1



是非是我非我
2010-1-3 18:2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小说界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