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哈腔传承人裘印昌:40载痴迷不悔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转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哈腔传承人裘印昌:40载痴迷不悔

64岁的裘印昌如今在河北秦皇岛的艺术研究所专门从事哈哈腔研究工作。只要是清苑哈哈腔剧团需要,身为保定清苑县文体局哈哈腔艺术顾问、剧团名誉团长、一级作曲的他肯定随叫随到。从事哈哈腔的唱腔音乐设计、剧目创作以及戏曲传承至今46年了,他孜孜不倦的为这份挚爱奉献着。

  裘印昌至今记得一位文艺界前辈对他的嘱托:“哈哈腔是咱河北很有影响的民间戏曲,你应该为它的发展壮大尽心尽力。”但他的努力,不仅仅因为这句话。自1962年由河北省广播文工团调清苑县哈哈腔剧团从事音乐研究与创作后,他被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深吸引。连续 10年,他背着录音机走遍了河北、山东哈哈腔风行的地区,采集和录制了七八十盘哈哈腔戏曲唱腔,多次组织由河北保定、沧州、廊坊等地哈哈腔老艺人参加的唱腔音乐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对哈哈腔音乐进行了认真研究与创作。

  46年来,由他作曲的四十余出哈哈腔剧目,全部经剧团演出,并在全国、全省的音乐设计大赛中拔得头筹。他撰写的《冀中戏曲哈哈腔》等专著则被诸多研究河北戏曲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多次引用。国家级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有关哈哈腔剧种、剧目、表演、音乐的记述均由他完成。参与撰写的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先后发表于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并多次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

  在继承了清苑县哈哈腔剧团第一、第二代老艺人演唱艺术的同时,裘印昌为第三代主要演员设计了多出戏的唱腔音乐。他设计的,音乐唱腔乡土特色浓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由他亲自传授的王兰荣、刘焕珍、闫秋艳等二十余名学生,均已成为剧团第四代主要演员。由于技艺突出并完整掌握哈哈腔音乐艺术,裘印昌成为了该剧种公认程度高并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代表性传承人。“成为传承人就意味着责任,”裘印昌目前最担心的就是这一民间瑰宝失传,在认真做好艺术研究的同时,他积极奔走呼吁,极力挽救哈哈腔面临的市场萎缩、经费紧张、人才断档的困境。

  “在农村还有很多戏迷,每年也都有演出近300场,可是,演职人员平均年龄将近50岁左右,剧团急需新鲜血液。”为此,他不顾年事已高,只要剧团需要配乐、辅导年轻人的唱腔,他就秦皇岛、保定两头跑。他总是说:“只要哈哈腔后继有人,我比啥都高兴。”

作者:小艾  文章来源:保定日报



是非是我非我
2009-11-17 09:1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