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北魏冯太后—千古何堪第一后?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转载] 北魏冯太后—千古何堪第一后?

??一直以来我都很困惑,为什么穿越文的主角,总喜欢穿越到皇宫大内呢?慢慢地我终于明白了,后宫是最容易演绎传奇的地方。
那最接近权力的核心,又有很多怨女。权力,是男人都会觊觎;而爱情,则是女人前赴后继的一项经营。这两样东西混在一起,便是历史剧里无穷无尽的题材。北魏这段历史,是我一直关注的。看了《北魏冯太后》,很失望,原以为它会是一本宏大的传奇,可到底,却成了吴倩莲一场失败的秀。冯太后是怎么样的一个女人?她之前的吕后,之后的武后,都是阴戾狠毒之辈。不狠,怎能够称制天下?不毒,又如何铲除政敌?
  冯太后是北燕冯家的金枝,这个家族一度控制了中国的东北。等她出生时,冯家的皇图霸业已是过眼烟云。她父亲冯郎就是个不得志的王孙,受继母慕容氏排挤,愤而带着肥如郡的版图投奔北魏。后来其弟冯邈叛逃,冯郎受牵连被杀。他的女人孩子,也跟着发配为奴。冯太后的命运,实在可以用乖蹇来形容。然而,谁知道,这是不是为她女主生涯进行的一场挑选。
  
  
  冯太后的先祖,早年在鲜卑慕容氏那里做事.等到冯跋杀慕容熙立高立,再自立北燕天王,这个家族鲜卑化极深,而且分毫未脱地继承了慕容氏内讧的传统。冯弘杀兄夺权,他宠爱年轻的妻子慕容氏.元配王氏生的三个儿子,冯弘都不喜欢。冯朗三兄弟在北燕无法立足,相邀流亡北魏。冯弘众叛亲离,又遭北魏连番重创,只好纳女讲和。这位冯家女子,成为太武帝拓跋焘后宫的一位昭仪。
  
  冯昭仪和皇太孙拓跋浚的乳母常氏要好,她们都来自辽西,地缘上有先天的亲近。常氏对于冯太后,可以说有再造之恩。这个怎么讲呢?我们不得不提她生命中一位极重要的人物,北魏的成文帝拓跋浚。
  
  拓跋浚是拓跋焘的嫡长孙,拓跋焘对他很是看重。他想替拓跋浚讨一位公主,就向南朝的刘义隆求婚。可刘义隆呢,却瞧不起拓跋焘这个索头。刘义隆的父亲刘裕,是北府军中响当当的名将。刘义隆在位三十余年,江南市井繁荣,人民富足,史称元嘉之治。到底是将门之子,文治之余,刘义隆也想金戈铁马,学他爹一路打回长安。谁想拓跋焘不是好招惹的,他刘义隆有封狼居胥意,人家拓跋焘还想饮饮长江水呢。公元450年,刘义隆遣彭城太守王玄谟北进中原。王玄谟久攻滑台城不下,仓皇而退。拓跋焘挥师反击,迅速将战线推进至长江边。他在瓜步山上搭起营盘,和刘义隆的使者高谈阔论道:“ 我这次来,不是为我个人的功业名声,而是为这孙儿讨一房媳妇。”其实江南地潮气温,魏国的士兵不习惯,战斗力很受影响,已是强驽之末。拓跋焘提议联姻,实则是找台阶辙军。刘义隆这边厢,兀自犹豫不绝。他的慕僚反对这门婚事,理由是北方人性情凶狠。而太子刘劭则认为兵危战凶,和亲才是王道。最后刘义隆总算同意嫁女,拓跋焘却不答应了。他让拓跋浚修书悔婚,喝,难道你刘家的女子是天仙下凡不成?我拓跋家的男儿志存四海,还怕娶不到老婆。
  
  
  作不成亲家,就作仇人。拓跋焘纵兵烧杀掳掠,一时之间,江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在江南的寿春地方,有一退休官员叫李方叔。李方叔早年是汝阴郡的郡守,他膝下一双幼女,生得花样颜色,艳绝人寰。拓跋焘的侄儿拓跋仁这时打寿阳过。他见李氏美色,也不问老丈丈答应不答应,当即来个不求自取,将二女掳走。魏国的大军行了两天,拓跋焘嫌行动迟缓,下令将俘奴里面老弱病残长得不好看的,都一刀杀了。哎,两家联婚不就好了吗!这就叫,求婚引发的大规模流血事件。
  
  行文至此,主角大致都登场了。冯太后这时的身份,还是一个官婢。她的夫婿呢,则是那个求婚不遂的拓跋浚。拓跋家的男人,自拓跋力微时代开始,结婚就伴随着仇杀、血斗、以及种种矛盾冲突。拓跋浚的婚事,还算有新意的。他爷爷想替他娶个南方媳妇儿,事没办成死了。他乳母常氏,又一心扶持自己的棋子。毕竟不是拓跋浚的亲娘,她要不在了,常家怎么办?她得事先布局,想法子抓牢这儿子。冯氏就是她手里的棋。为什么选中了冯氏?冯氏人小听话,况且经过患难的人,自己这样提拔她,她知道感恩图报。
  
  常氏想到就做,安排拓跋浚迎娶冯氏.这时候拓跋浚才十三岁,冯氏十一。小夫小妻,原以为可以天荒地长,天长地永,谁知杀出一个李贵人.
  哎!要是人生没有但是,谁知,哪晓得这些词语多好。
  
  李氏在刘宋战争中背景离乡,成为永昌王拓跋仁的小妾.拓跋仁谋反被杀,她又作为罪臣家属,千里迢迢远赴平城.拓跋浚在白楼上见到她,十分惊奇,问左右的人:"这个女人漂亮吗?" 于是幸之斋库.
  
  
  一个女人,生得太美丽了,不是替别人带来灾祸,就是给自己招来不幸.李氏不久怀孕,这个孩子得不到常太后的承受.她严厉地审问李氏,一切的证词都不能打消她的猜疑。直到拓跋浚从河北巡视回来,李氏才算妾身分明。但在常氏主持的后宫里,她得不到认同.
  
  
  拓跋浚很为难。他爱自己的乳母,虽然她和自己没有血缘;他也爱李氏,那是他命里注定的缘。拓跋浚选择了回避,他带着李氏到大阴山。那儿天苍苍,野茫茫,大可以放松身心。李氏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冯氏日后的政敌拓跋弘。
  
  
  冯氏憎恨她的情敌李氏,想尽办法打击她抵毁她。当你明白自己将失去某个人时,就会变得狠毒,而且悍勇。然而她的狠毒和悍勇,到这时都是白费力气。拓跋浚对李氏的爱足够狂热,一见生性,再见生情。冯氏毫无办法,只好象常太后求助。常太后的狠毒,在某些方面和冯太后不罚多让.拓跋浚生母郁久闾氏的死亡,就和她有千丝万缕的干系.她知道凭一已之力,是无法制服拓跋浚的.于是她抛出立子杀母的祖制,名义上立李贵人所生之子为太子.实则是逼李贵人自杀.
  
  这一招实在有力,饶是拓跋浚力大无穷,号为神射,也无法和历祖历宗对抗。他亲手将李氏送上死路,无颜见她,临了,安排李氏的干哥哥李文通去话别.李氏父母兄弟都在南方,她的怨恨无人可诉,她的悲凉无字可书.最后,她在遗嘱上写下亲人的名字.
  
  花开无常人南望,但愿来生不识君.
  
  李氏死后一个月,冯氏铸金人成功.她登华堂入中宫,成为拓跋浚的皇后。冯太后是个幸运的女人,她一生威福兼作, 嗜杀弄权,权力一度甚至凌驾于君权之上;冯太后是个不幸的女人,她那傻侄女大冯后,还能得到拓跋宏至死不渝的爱,她所爱的拓跋浚,却从心底厌恶她,不愿和她亲近。冯后幽宫独处,日子过得凄凉。
  
  拓跋浚在历史上声名不显,其实对于北魏王朝,对于中国的宗教史,他有很大的功能。拓跋焘时代崇道灭佛,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拓跋浚即位后改变策略,大力扶持佛教。当然,他的扶持不是没有条件的.僧侣们向世俗政权低头, 宗教有很强的麻痹作用,叫人放弃反抗,接受现实. 佛教在思想意识领域充当北魏的马前卒,经济方面,拓跋浚设立昭玄寺,表面管理僧侣道士,实际负责南方降民的赋税征管.这招颇为阴狠,以佛祖之名,行管治之实。
  
  
  
  和北魏王朝大多数的君主一样,拓跋浚寿命不长.他二十六时忽发重病,一命呜呼. 他的儿子,也就是李贵人所生的拓跋弘即位.拓跋弘尊冯氏为皇太后。从皇后到皇太后,一字之差,别样人生.
  
  冯氏作皇后时,对于朝廷里的事,只能看,不能过问.她的亲哥哥冯熙,为官多年,也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车骑将军。等她作了太后,冯熙才跟着升官。冯太后这时,大概体会到权力的重要。它左右人的命运,决定家族的盛衰。要有权,第一件事,就是除掉政敌乙浑。不知从哪里跑出来这么个敌人,他先前默默无闻。拓跋浚死后忽然就权势灸天,甚至连小皇帝都治他不住.李凭在<北魏平城时代>里面说,乙浑是常太后一手提拔.我不同意,漫不说常太后已死多年,就是她的嫡系冯氏,终拓跋浚一朝还不是受尽冷遇?
  
  
  不管如何,乙浑得死。冯太后对付乙浑的法子很简单,封他***厚爵, 一路封下去,让他志满意得张狂无比之际,忽然杀人抄家。这搁道德经里头,就叫天令其亡,必令其狂。其实呢,也就是一种以弱制强的手段。让那人占尽好处,得不到好处的其它人,自然怨他恨他,这时候再振臂一呼,对付那个人也就容易了。这法子日后给她的徒弟拓跋宏学了去,依样拿来对付她,那已是后话.
  
发贴人:219.140.219.*发贴时间:2009-6-6



是非是我非我
2009-10-31 12:5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