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再读《笔法记》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小蚕

#1  再读《笔法记》

再读《笔法记》




第一次读荆浩大哥的《笔法记》时,我才十六岁。
那时候饥不择食,觉得它实实在在是一块充饥的棒子面窝头,黄灿灿,热气腾腾的。也顾不上思前想后,挑三拣四,几口就吞下了。

现在这派那派吃了个脑满肠肥的,再回来看《笔法记》,更觉得它像一块棒子面窝头,咋就这么本质呢?

向来最恨那些做学问的人,“俺们祖上早就有!”,这回却不得不服一回,附和一回:可不是吗?

您瞧瞧:一干人不是在那儿争形式重要还是内容重要吗?人家荆大哥早就说了:

 曰:“画者,华也。但贵似得真,岂此挠矣。”
 叟曰:“不然。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


您不是想不明白一幅画审美的元素吗?人家说了:

“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故知墨大质者,失其体;色微者,败正气;筋死者,无肉;迹断者,无筋;苟媚者,无骨。
  “夫病有二:一曰无形,二曰有形。有形病者,花木不时,屋小人大,或树高于山,桥不登于岸,可度形之类也。是如此之病,尚可改图。无形之病,气韵俱泯,物象全乖,笔墨虽行,类同死物,以斯格拙,不可删修。“



伟大呀!老古人!

还是咱们的棒子面窝窝头营养实在呀!


[ Last edited by 小蚕 on 2006-4-24 at 04:03 ]


2006-4-23 22:5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小蚕

#2  

资料:
荆浩  
中国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河内沁水(今山西省沁水县)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9世纪至10世纪上半叶。荆浩工诗文,通经史。因唐末、五代中原一带战乱频繁,政局动荡,他遂绝意仕进,隐居于太行山的洪谷,自号洪谷子。据其所著《笔法记》记载,太行山洪谷深处,风景佳胜,有无数的古松“挂岸盘溪、披苔裂石”,使他为之惊异,遂携带纸笔,进行写生,“凡数万本,方如其真”。可见他擅长画山水树石,是与他隐居深山的生活和师法造化的艺术实践分不开的。他也能画壁画,据北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他还曾在后梁的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双林寺院画过宝陀落伽山观自在菩萨一壁,颇受称誉。   

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将唐代出现的“水晕墨章”画法进一步推向成熟。他总结了唐代山水画的笔墨得失,认为李思训大亏墨彩;吴道子笔胜于像,亦恨无墨;项容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只有张璪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得到他的肯定。荆浩在山水画的师承上不只取法张璪,同时亦在吴道子与项容等人的笔墨得失之间,舍短用长,加以发展,自谓:“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将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笔法记》)。他的山水画已经开始达到笔墨两得,皴染兼备,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一次大突破。他所作的全景式山水画更为丰富生动,其特点是在画幅的主要部位安排气势雄浑的主峰,在其他中景和近景部位则布置乔窠杂植,溪泉坡岸,并点缀村楼桥杓,间或穿插人物活动,使得一幅画境界雄阔,景物逼真和构图完整。荆浩的这种全景式山水画,奠定了稍后由关仝、李成、范宽等人加以完成的全景山水画的格局,推动了山水画走向空前未有的全盛期。他那表现北方山形特点的“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雄伟风格,对于北宋前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历代评论家对他的艺术成就极为推崇,元代汤垕在《画鉴》中将其称为“唐末之冠”。   

荆浩的山水画传世作品仅有《匡庐图》。画上宋人原题为“荆浩真迹神品”。后因元代柯九思在画上题诗,发挥想像,其中有“瀑流飞下三千尺,写出庐山五老峰”之句,此后鉴藏家遂径以“匡庐”命之,实则未必是作者原意。   

据宋人记载,荆浩曾撰有《山水诀》1卷,为宫廷秘阁所藏。现今流传的《笔法记》(宋代陈振孙《书录解 题》中称此文为《山水受笔法》,明代王世贞编《王氏画苑》中又注明“一名《画山水录》)一直相传为荆浩 所著。


2006-4-23 23:0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冷热

#3  小蚕,我得叫你大哥!

“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故知墨大质者,失其体;色微者,败正气;筋死者,无肉;迹断者,无筋;苟媚者,无骨。

  “夫病有二:一曰无形,二曰有形。有形病者,花木不时,屋小人大,或树高于山,桥不登于岸,可度形之类也。是如此之病,尚可改图。无形之病,气韵俱泯,物象全乖,笔墨虽行,类同死物,以斯格拙,不可删修。”

画,文,还是做人,都是这样的。


2006-4-24 07:2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xll

#4  

雷亮:你读了这条线了吗?


2006-4-24 08:0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小蚕

#5  

名不正则言不顺。冷热,你一会儿叫我MM,一会儿叫我师姐,咋又成大哥了呢?先把辈份摆正了!哈哈。


2006-4-24 20:1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冷热

#6  

看你的画,你是这里所有人的小妹妹,读你的文,又不得不带点仰视。你说呢?


2006-4-25 08:2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gbgsd

#7  

古代画,在客体上用功;
现代画,在主体上用意。


2006-4-26 01:17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wxll

#8  

这样成立吗?
中国古代绘画,在客体上用功;
西方现代绘画,在主体上用意。


2006-4-26 02:0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小蚕

#9  

〉中国古代绘画,在客体上用功;
〉西方现代绘画,在主体上用意。

Hmm, 让我想想。

翻译成现代语言,是否可以理解成:
中国古代绘画,是反映现实,西方现代绘画是表现主观意念?

有些质疑:
那末中国的写意画如何讲?老古人用笔法画山水花鸟,意在画外。书法就更是如此了,被书的内容退居次要又次要,笔意所书是执笔人的情绪。
而西方早期的绘画其直接功能就是照相。表现主义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分支。

也许是我曲解了Z大侠的本意,该打!


2006-4-26 22:3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10  

同意小蚕,我认为还是立体感和逼真性不足,使得国画不够栩栩如生。


2006-4-26 22:5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gbgsd

#11  

看了小蚕的话,我感到这个话题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楚的了。我本来是想静下心来好好画画的,可以理论上的问题有时也希望澄清。我以后会写文章专门谈古代画和现代画的区别。
这里,我想概括一下:古代的人只是想临摹外界客体,并没有把自己的情感放到绘画里面,例如达芬奇、顾恺之(中国)。中国从宋代苏轼开始提倡文人加入绘画(取名“文人画”),逸笔草草,抒发胸襟,而不重象不象外界客体,也就是“诗在诗外”、“画在画外”的意思。他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西方从德拉克洛瓦开始与学院派的大卫、安格尔对抗,表达情感,但是到了印象派就全面开始追求内心而放弃外在现实了。这里面的代表就是凡高,根本不顾外在客体的色彩和形状,表达成为第一。
中国的写意画,也是到了明、清之后才开始兴盛的。宋以前都是写实。


2006-4-27 02:35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jiuge

#12  

紀念王小波西去9周年, 俺也向小蚕大张着地口袋,加點私货

小蚕可看過劉曉慶和楊在葆演地原野嗎,

俺看完《黄金时代》后,首先想到地是電影原野,和影片原野中的主角金子和仇虎,

這倆部作品表現了在不同時代裏人性地掙扎,揭示了人性的美麗和丑惡, 人性的壓迫和被壓迫,
人性自覺和不自覺地抗爭。

菊子的感受是對地,讀王小波《黄金时代》是有“象是玻璃碴子嘎吱嘎吱磨,
或者是搪瓷脸盆在水泥地上拖。(记得大学宿舍吧?)”地感受,
那是王小波在寫人性在那個時代裏地掙扎,

王小波的作品充滿了對人類地關愛,這是张爱玲的作品所不足地。


2006-4-29 09:4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jiuge

#13  紀念王小波西去9周年

紀念王小波西去9周年, 俺也向小蚕大张着地口袋裏,加點私货

小蚕可看過劉曉慶和楊在葆演地原野嗎,

俺看完《黄金时代》后,首先想到地是電影原野,和影片原野中的主角金子和仇虎,

這倆部作品表現了在不同時代裏人性地掙扎,揭示了人性的美麗和丑惡, 人性的壓迫和被壓迫, 人性自覺和不自覺地抗爭。

菊子的感受是對地,讀王小波《黄金时代》是有“象是玻璃碴子嘎吱嘎吱磨,
或者是搪瓷脸盆在水泥地上拖。(记得大学宿舍吧?)”地感受,
那是王小波在寫人性在那個時代裏地掙扎,

王小波的作品充滿了對人類地關愛,這是张爱玲的作品所不及地。


2006-4-29 09:5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小蚕

#14  

好久不到这方来,把客人晾在家门口了,不好意思!
九歌说的有道理。原野看过,不过倒是没有和《黄金时代》连起来。情调上是有点像。不过《黄金时代》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荒诞。荒诞时代产生的荒诞逻辑,让人一本正经地去感受。

张爱玲是一个不同类型的作者,精巧细腻。小女人,大才情。不过我还是更喜欢王小波一些。


2006-5-10 23:2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jiuge

#15  

怕被亮著,  在往小蚕口袋裏加私货時,俺是自然停頓地,是有猶豫地,
是戰戰兢兢地,那會兒要有一丁半點咱能飯封人名號的顯赫,也不會有遲疑了

荒诞时代产生的荒诞逻辑, 莫過於 如何對待人

小蚕, 作者在《黄金时代》裏寫下了人性獲得自由后美麗的一段
那就是和麻風病人生活的一段, 是作者自己理想地天人合一,
飽含著對人生命地關愛,优美的一段


2006-5-11 10:1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16  

同意九歌。

荒诞时代写出真实的人性,是王小波过人的地方。


2006-5-11 10:3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小蚕

#17  

王小波真的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可惜早早被上帝收走。


2006-5-11 21:3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