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国有事业型剧团存在价值质疑与考辩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转载] 国有事业型剧团存在价值质疑与考辩

剧团的生存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人人都能回答: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吗?但或许正因为太容易回答了,在经济和文化双多元的今天,这个答案反而变成了一句没有可操作性的空话!

一、 剧团的原生生存状态
我们对古今中外各种剧团进行考察,可以得出一个无可置疑的结论:剧团的原生生存状态是产业型生存状态;即依靠演艺获取收入的市场化生存状态;世界上也有许多剧团不是这种生存状态,靠政府、企业或者慈善机构拨款生存,但这种生存状态显然不是原生的状态,而是人为生存状态!
追根朔源,剧团的长期存在依赖于票房,中国传统的戏班子基本上都是如此;在西方,除古希腊戏剧更多依赖于宗教外,更多情况下也是依赖票房生存,莎士比亚、雨果、席勒、大仲马……。西方许多杰出剧作家的杰作因这种传播方式成为名剧。即便莫里哀这样的宫廷古典主义大师,一生中更多的时候也是生活在人民大众中。北京故宫很早就有戏台子,但没有宫廷剧团,慈禧太后听戏多半还得到宫外去请戏班子。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国家一开始就把剧团定性为事业体制,少数小型剧团属集体所有制产业(但后来都烟消云散了)。这个定位在当时的意识形态条件下显然无可置疑。但这并不等于说,国有事业型剧团是中国文艺界一成不变的体制模式。
在实现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剧团的模式问题,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

二、 国有事业剧团的体制优劣考辨
把剧团定性为国家事业单位,使演员、艺术家有了国家干部身份,同时又通过丰厚的票房收入,使剧团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建国初期,事业型的剧团模式,确实充分显示出这种体制的优越性,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
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舞台艺术受多元文化、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体的冲击,大多数剧团面临票房收入入不敷出、经济上捉襟见肘、从艺人员生活水准低下等。因此,国有事业型剧团模式必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质疑。
这几年,笔者因工作关系认识戏曲院团的许多职业演员,除个别人成为名角外,许多人一辈子都在跑龙套:从20岁跑到50岁,熬了一辈子,但除大合唱之外,从来没唱过一句单独的唱段、没有扮演过一个有名有姓的角色。我们的国有事业型院团人才浪费何其严重确实到了惊人地步!长此下去,谈何以人为本?
事业体制下的国有剧团人才垄断严重,许多演员长期没有角色可演,别的演出团体用人需要经过很复杂的行政手续,这种人才垄断机制严重障碍了演员的创造能动性,同时,更严重阻碍了全社会对于演艺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文艺的大繁荣、大发展是一种严重的人为阻碍。
现行剧团体制最严重的问题是:长期的事业体制使我们严重忽略了舞台推广机制和营销队伍建设,很多剧团长期以来重演出、轻推广,坐等观众上门买票,营销队伍本来就不属于商务序列,而是属于事业序列,以官为商、不讲销售业绩,典型的官商作风!戏票卖不出去,是剧团生存最致命的软肋!
其次就是这几年舞台成本急剧上升,一台演出动辄数百万,而票房常不及百分之一,如果没有政府拨款,一台戏很可能就要演垮好几个剧团,怎么得了?
所以,解放文艺生产力,关键是国有事业型剧团的体制如何改革!

三、 机制改革无法替代体制改革
国有院团改革不是今天的新课题,从80年代开始,剧团改革就进入了文化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但过去的剧团改革从来没有触动体制问题。如果这种只触及机制,不触及体制的改革可以成功,那么我们的剧团改革早就成功了,我们的舞台艺术早就不是目前这种状况了!
然而,我们的院团改革进行了20多年,效果甚微,甚至越改革问题越多。无可回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国有院团的体制定位了!
以事业单位目前盛行的绩效机制为例,这种人事薪酬机制的改革,与我们国有院团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1、很多院团工作任务严重不饱满,许多人一年365天有将近300天赋闲――不是大家不愿意演戏,而是很多剧团演得越多亏损越大,艺术家辛勤的劳动在经济上变成了负增长、负绩效,这样的剧团如何引入绩效机制?
2、很多演员一辈子都在争角色,从艺校毕业争到退休,而我们的剧团没有人气指数评估办法,谁当主角由领导说了算,而不是市场说了算,这其中常涉及剧团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演员演不上主角究竟是演员自己的责任,还是领导的责任?这个基本责任都无法认定,个人绩效如何评估?机制改革对于我们的许多国有院团而言,犹如空中楼阁!
总之,目前绝大多数文艺工作者工作热情是很饱满的,但机会对他们来说实在太少,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绩效机制对于他们来说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因此,对于众多国有院团来说,机制改革至多只能治标(很多时候连标也治不了),只有体制改革才能治本!

四、首先引入资产评估机制
我们不是在写文学作品,描述剧团的生存状态不能仅有文学语言。要正确描述一个剧团的生存状态,首先必须对剧团的资产状况进行科学评估!
笔者曾参加云南电视台某频道的资产评估工作,根据评估机构当时的公式,一个企业的资产评估大致由两个要素组成:第一是现有固定资产;第二是创收能力。剧团是文化机构,除以上两要素,还必须考察其无形资产的拥有状况,这是文化机构与一般企业的根本区别。
过去的剧团是事业体制,但绝大多数剧团都进行营业性演出,因此,只要是国家允许进行营业性演出的院团,都应该进行资产评估:
1、固定资产要素:包括剧团的公有财产,可多次使用的道具、景片、服装、以及剧团拥有的公共房产、剧院等。这是资产评估的基本起点。
2、创收能力要素:这是剧团资产评估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一般的资产增值评估公式是:最后一年创收总额×10年×(1+近5年的创收平均增长率)=剧团的资产增值评估。
在这里,“最后一年的创收总额×10”,代表企业今后10年的净收入;这个收入不仅仅单指票房,也包括剧团的其他收入。
“1+近5年的创收平均增长率”,代表企业当下的增收能力。
3、无形资产评估:剧团无形资产评估是最困难、也最具争议的内容,但并不是不能评估。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对自身资产进行评估,其中就包括大量无形资产:收视率、覆盖率等要素,也包括了许多著名主持人的品牌值评估,其中李咏被估为2亿品牌值,为央视主持人之最!
剧团的名演员、名艺术家、原创队伍、演出过的知名剧目、获国际国内大奖的奖项和数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与级别……,都应该被纳入无形资产评估范畴,忽略了这一部分资产的评估,剧团的资产评估将误入歧途!
笔者不是资产评估专家,以上只是一个用于调研剧团生存状况的简单框架。更具体的办法还得请教专业的评估机构和评估专家。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今天,国有事业型院团的关停并转是个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但剧团的关、停、并、转、留,都必须有科学的定量依据和定性分析。我们并不一概支持对剧团的关停并转,也不一概反对对剧团的关停并转,决定一个剧团未来出路的核心依据应该是它现实的资产状况:一部分剧团已经疑似不良资产了,就要果断剥离!尚有良性运转可能性的剧团就应该坚决保护!
剧团的资产评估工作缺失,是目前文化体制改革中最大的盲点!缺失了这个要素,文化体制改革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一些不该撤的剧团被撤掉了,一些不该保留的剧团可能依旧存在……。
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贯彻到文化体制改革中?

五、公益性剧团与国有事业型剧团的根本区别
现在很多剧团看到文化体制改革即将来临,便纷纷打起公益剧团的旗号,公益性剧团和公益性演出,似乎成了很多剧团逃避改革的一把金伞。
其实,这实在是个天大的误会!
公益性剧团和过去我们所说的国有事业型剧团,有着本质的区别:
事业型剧团这个概念,只能说明剧团现行的体制状态,无法说明它存在的目的性和存在价值。
而公益性剧团必须有明确的公益目的,这个存在才是合理的!公益性剧团存在的目的很多,但大致可分为文化公益和社会公益两大类。
1、文化公益类剧团:国内部分戏曲院团承担着保护传统剧种的使命,为保护传统剧种、剧目而存在;也有的院团(如交响乐团),承担着传播高雅艺术的使命。这些院团都有明确的目的,但数量切不可多,有些地区同一个剧种有好几个剧团在演,在票房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剧团间的相互竞争只会将有限的票房份额恶性撕裂,加速该剧种的死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没有任何益处!
2、社会公益类剧团:因某种政治或社会宣传的需要而存在,但这些剧团无可回避票房竞争,一个担负政治宣传使命的剧团,如果根本没有观众来看戏,其传播价值就等于零,或者临界零,这类剧团可以保留多少,文化主管部门一定要慎重考虑!笔者认为,在更多的情况下,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最好不要保留这类公益剧团,可以交给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去养(如环保、禁毒等),变成主题性的公益剧团,公益目的会更明确。这样也可以进一步统筹社会资金来办剧团。
3、提倡企业介入公益性剧团管理:我国体育界的改革,使很多球队变成了企业冠名制。剧团今后也可以考虑这种模式,以企业冠名的剧团,可以以公益化的票价进行营业性演出,对于推动企业的品牌增长很有好处,也可以解决低收入人群和农村观众看戏难的问题。这也是公益性剧团的一种重要模式。

六、演艺文化产业的杨家将模式初探
宋朝开国时,统治者为防止唐代藩镇割据的局面重演,规定元帅等高级将领不带兵,军队日常事务交给级别较低的将官管理,国家一旦出现战事,朝廷临时任命总指挥。著名的杨家将就是这种体制下诞生的职业化军事家族。
现有的剧团体制,人才垄断极其严重,造成全社会的文艺人才资源浪费,每个剧团都要养一批跑龙套的演员,负担何其沉重?而事实上京剧龙套和滇剧龙套究竟有多大的专业化区别呢?京剧团的舞美真的就搭不了话剧布景了吗?笔者认为,剧团体制改革,成建制撤销剧团或者进行事转企,不失为办法之一,但绝不是惟一办法。
从舞台艺术发展的大趋势来看,那种仅仅靠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办剧团的格局,力量实在太单薄了、钱实在太少了!社会办剧团、社会办演出是今后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选择!今后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应该用更多的精力制订相关的文艺政策,对繁荣文艺进行宏观指导和市场监督,优化审查制度和文艺投资环境,而不一定是自己亲自办剧团、甚至自己亲自炮制剧目。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体制改革后,剧团的演艺人才更多应纳入演艺经纪公司,公司对各类文艺人才进行分别经营:
1、将剧团的名演员、名编导、名角,纳入具有品牌和知名度的娱乐经纪公司经营,使他们成为该公司的签约艺人。公司负责对这些艺术家进行包装宣传。并根据每个艺术家的能力专长,按档期制办法进行经营管理。
2、由各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牵头,成立统一的演艺人才劳务经营公司,对各剧团的龙套演员、舞美辅助人才进行多元的劳务经营,并切实保障这部分人的基本生活。今后名角唱戏,由劳务公司选派相应劳务人才为其临时搭班,这就是笔者所说的杨家将模式――一种和剧团模式向对应的现代艺术人才管理模式。
在现代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名演员和跑龙套的被捆绑在同一个剧团内、角色分配靠行政命令,将严重障碍全社会对艺术人才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对文艺大繁荣、大发展十分不利!
文艺作品是人创造的,文艺大繁荣、大发展,关键问题是如何解放艺术人才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距离文艺大繁荣、大发展就不会太远了!

作者:李洪涛
(戏剧研究——国内第一家戏剧研究学术网站)



是非是我非我
2009-9-13 07:0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