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原创] 浅 析 宋 咏 梅 诗 之 源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笔舞墨歌


#1  [原创] 浅 析 宋 咏 梅 诗 之 源

浅 析 宋 咏 梅 诗 之 源       
              
                              兼与李炳海教授商榷
                                 王滔  王晓曼
    李教授在《净土文化与咏梅诗》讲座中介绍二个问题:第一,从诗的数量分析,唐咏梅诗很少;宋有大量咏梅诗。第二,从诗的质量分析,梅花诗是从佛教引起,佛教引起梅花诗热;净土主张洁净,梅花是洁净之花,净土信仰决定了宋代梅花诗的内涵。林逋是最著名的、也是最早期的作者。对此,笔者认为上述论点欠妥,理由如下。
                                    一
    文学,宋高于唐。文:唐宋八大家,唐占二家——韩、柳;宋占六家——欧、王、曾和三苏。诗:唐是“诗人诗”,重情趣,诗人长于移情入景,化景物为情思,从而创造了最高的意境美,代表人物是李、杜;宋是“才学诗”,重哲理,清•吴之振(1640—1717)评曰:“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代表人物是苏、黄。如同写庐山,李、苏风格明显不同。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瀑布之高,水流之猛,流水之白,一目了然,极其壮丽。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任你东看还是西看,视野有限,总是看不到庐山真面目。此论,已成为启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至理名言。再者,庐山既有雄壮美,又有秀雅美,如此意境,言虽尽,意无穷,请品悟吧!
                          塞 下 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隨金鼓,霄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如此直白,勿须多悟。楼兰:指敌人的首领。
                       题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诗中桃花初发,鸭子戏水和江边的篓蒿、芦芽,都是紧扣画面。鸭子戏水知江水回暖,篓蒿、芦芽丛生点出河豚欲上,画面却没有,是苏轼的补充和联想。真乃言简意长,含蓄隽永。
    但对宋诗的评价,亦存在分歧。清•蒋士铨《辩诗》中说:“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宋•张戒(约1135年前后在世)则说:“自汉魏以来,诗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苏、黄习气净尽,始可以论唐人诗”。他认为好诗应该具备“意”、“味”和“气”、“韵”。“意”、“味”可以学而致之,至于“韵”之高下,“气”之强弱,则是属于作者气质和秉性方面的因素,不可强致。清•叶燮(1627—1703)评曰:“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清•赵翼(1727—1814)认为,“苏诗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放笔快意,一泻千里”。
                                            
     唐诗的源头可追溯至南北朝,明•杨慎(1488—1559)对南北朝的庾信评曰:“庾信之诗,为梁之冠冕,启唐之先鞭。”清•刘熙载(1813—1881)认为:“庾子山《燕歌行》开唐初七古,《乌夜啼》开唐初七律,其他体为唐五绝、五律、五排所本者,尤不可胜举。”明•张溥(1602—1641)说:“史评庾诗‘绮艳’,杜工部又称其‘清新’‘老成’,此六字者,诗家难兼,子山备之。”庾信(513-581)字子山,祖籍南阳新野。梁武帝末任建康令,建康失陷投奔梁元帝萧绎,承圣三年(554)奉命出使西魏,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萧绎被害,因此被强留长安,苦不可言。由于身世关系其作不宜直言,只能用比兴或咏史手法来写。故有:“楚堑既填,游鱼无托;吴宫已火,归燕何巢。”是以“吴起之去西河,潸然流涕;荆轲之别燕市,悲不自胜”等借典故自叹身世。“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既悲叹萧绎的败亡,也流露出自己遭遇的愤懑。《咏梅花》亦如此。
                            咏 梅 花    庾信
                 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冻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梅著衣单。
    唐诗,唐王朝近300年,是诗的朝代。(1)诗歌作者多,数量大。入选《全唐诗》的作者达2200余人,诗歌48900余首。(2)各种诗体已臻成熟。自四、五言、七言、杂言的古诗,乐府以至律、绝各体无不俱备。(3)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之外,尚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诗派”等。他们长于移情入景,化景物为情思,创造了中国古典诗歌最高的意境美。其兴盛原因: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南北统一,特别是唐太宗能纳谏、善用人等因素之外,①吸取前人成果,进行创新。杜甫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②南北文风融合;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南北文风“各去其所短,合其所长”;儒、道、佛三家都很重视,儒道经典被列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佛教因武后、高宗等提倡而盛极一时。③科举以诗赋而取士。宋•严羽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④帝王之爱好。唐太宗开设“文学馆”;唐中宗在长安组织过诗歌比赛,宋之问的《秦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夺冠;唐玄宗的诗入选《唐诗三百首》;唐宪宗读白居易的讽刺诗,召其为学士等。⑤全社会喜欢诗、重视诗、崇尚诗,甚至连强盗也爱诗。如李涉在九江皖口遇强盗,盗首问其姓名,同行人回答是李博士,盗首说:“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欣然咏《井栏砂宿遇夜客》。                        
                                  井栏砂宿遇夜客   李涉
                              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相回避(埋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唐咏梅诗不多,现介绍齐己的《早梅》。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与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首诗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的个性,创造了高远的境界,隐匿了自己的影子,内容十分丰富。据《唐才子传》载,齐己曾以此诗求教于郑谷,郑谷认为“数枝”非“早”也,不如“一枝” 佳,齐己拜服,故将“数枝”改为“一枝”。总观全诗,首联“孤根暖独回”是“早”;颔联“昨夜一枝开”是“早”;颈联禽鸟窥视,亦是因梅独枝“早开”;尾联祷祝明春先发仍是“早”。可谓首尾一贯,处处扣题,突出一个“早”字,很有特色。其中“一枝开”是画龙点睛之笔。
                                              三  
     宋诗,唐诗发展至巅峰之后,若无新变,难以为继;北宋初,诗歌多脱离现实,专重形势,诸多弊端。因此,爱国忧民的诗人提出了诗文改革,并蔚成蓬蓬勃勃的运动。从艺术构思、手法技巧、篇章结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儒为主,儒、道、佛三家互相渗透的理学盛行,也促进了“思辨”的发展。范仲淹是先行者,欧阳修是主将,其他成员有梅尧臣、苏舜钦、曾巩、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欧阳修提倡诗文革新与政治改革相结合,“阐明理论,指引革新”;“诗穷而后工”,强调诗人的生活遭遇对于创作的重要作用。王安石主张“礼教治政”,“务为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苏轼要求朝廷“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还提出:“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随物赋形”,“诗中有画”等。总之,他们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去体察客观事务。“以才学为诗”;“面向现实,议论风发,使事用典,委曲精深”。主理思理是其特点。故诗歌多带政治色彩,托事以讽,针砭时弊。如刘克庄的《落梅》。
                              
                                    落  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  言落梅之凄惨。   讲“迁客”、“骚人”之坎坷;“过岭”喻韩愈贬谪潮州,“湘”指湘江流域,喻屈原投汩罗江。  花虽落,香仍存。   东风不怜香惜玉,确嫉贤、打击人才。
    本诗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当时南宋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小朝廷偏安东南,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目睹此情此景,爱国忧民的诗人万分痛心。诗人虽有一腔报国热情,却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备受排挤、迫害。于是诗人便将内心的悲愤和不满,借“落梅”这一意向曲折地表达出来。另一首《落梅》如下:“昨夜尖风几阵寒,心知尤物久留难。枝疏似被金刀剪,片细疑经玉杵残。痛叱山童持帚去,苛留野客坐苔看。月中徒倚凭空树,也胜吴儿赏牡丹。”再如陆游的《红梅》。                     
                                     红  梅     陆游
                              雪里溪头已占春,小院又试晚妆新。
                              放翁老去风情在,恼的梅花醉似人。
    陆游的“风情”即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当其死前仍未见收复中原的时候,留下了绝笔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画,唐王维首创文人画,宋苏轼提出了一系列的、完整的文人画理论,笔者在《绘画拾粹》中已作阐述。文人画以“四君子”、“岁寒三友”为主要题材。梅居“四君子”之首,位“岁寒三友”之尾,举足轻重。画梅,唐始宋盛。正如明宋濂在《銮坡集》中所说:“唐人鲜有画梅者”。郑午昌在《中国画学全史》中说:“四君子之入画,各有先后,要至宋而始备”。“岁寒三友”亦然。陈增杰在《宋代绝句六百首》中说:“把诗直接写在画幅上,则始于宋代文人画兴起之后”。周扬等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说:“北宋前期,诗与画这两门艺术已更为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画是骨,诗是魂;诗画互补,相得益彰。文人画常有寓意,将花木的自然特性比之于人的道德情操。如梅之“傲骨”,兰之“高洁”,竹之“劲节”,菊之“傲霜”等。北宋的华光僧仲仁首创水墨梅,苏轼的表兄文同擅画竹,创“湖州竹派”。
    咏梅、画梅者,在“才学为诗”的大环境中,“文人画理论”的倡导下,咏梅与画梅同时起始与盛衰。借梅以表白自身的孤高与伟特。故可以说二者是一母双胎,应运而生,顺理成章。再者,苏轼既是宋诗代表,又是文人画理论的倡导者,诗、画之有机联系,不言而喻。如另一位宋诗代表黄庭坚为李公麟的《阳关图》跋曰:“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前两句讲李公麟的画,比有“断肠声”而“无形影”的《阳关曲》更能感人;后两句通过联想进一步拓展画境,借阳关外天苍地茫的荒远景色,来渲染“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情。诗虽没有重现画面,但已将备尽别离悲泣之态的画意,表现得淋漓尽致。真乃珠联璧合,鲜明于眼前。
    宋朝形势,宋王朝十八帝320年。内忧外患,此起彼落,从未间断。外部,北有辽国,西有西夏,疆域未完,无复汉、唐两朝气象。宋真宗同辽签订了“澶渊之盟(1004)”,宋高宗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同金签订了投降的“绍兴和议(1137)”。进贡、称臣,以求苟安。内部,不时出现“积贫”、“积弱”的政治危机。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等主持“庆历新政(1043)”,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宋神宗时期王安石等又领导“熙宁变法(1069)”,推行新法,抑制大官僚和豪商的特权。由于保守派的激烈反对,推行改革障碍重重,范仲淹遭贬逐。因此,上层官僚地主仍然广置田园,过着沉迷于歌台舞榭的生活。宋王朝又优待文臣,俸禄之外,还有职钱和职田。“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再者,宋的疆土小于唐,“官五倍于旧”。故群众负担沉重,难以为生;开明人士感慨国耻,满怀国忧。破敌立功之壮志,充满于诗文,南宋灭亡之前,这种感情更加强烈。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以“无意苦争春”的梅花,来象征自己坚决抗金,不肯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坚贞节操,而这一特色系宋之前的文学中所未及。
                                              四
    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另说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至唐,由于武后、唐高宗等倡导,盛极一时。其表现为:①寺院广为建造。杜牧的《江南春》已充分说明。                  
                                    江 南 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衬(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其中四百八十寺,是指建康一地而言,而北朝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全国佛寺达三万多所。②佛经翻译与研究日渐发达。玄奘(602-664)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自印度带回经典六百七十五部(另说657部),自译经论七十五部(另说74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义净(635-713)海路去印度,经25年,历30余国,从印度携回梵本佛典约四百部。在东、西二都(洛阳、西安)主持译事,所译经律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玄奘、义净等人所译经典中兼具文学特色的就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等。唐人自选撰佛教经文有道镜、善导合撰的《念佛镜》、善导的《净土法事赞》等。③佛寺的兴建、佛经的翻译与研究,促进了佛画的发展。三国的曹不兴被誉为“佛画之祖”,唐初的尉迟乙僧、诗书画兼长的贯休均系佛画大家。佛画以壁画最为丰富,但由于建筑物的毁灭而散失。幸而有石窟壁画保存了下来。石窟壁画始于龟兹国(今新疆库车),而以唐代为极盛。如莫高窟近500洞窟中,唐、五代开凿者占一半以上。共开凿1000多个,现存492个,塑像2000多尊,壁画45000多平方米。④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如净土宗、天台宗、禅宗等。善导(613-681)是道绰的弟子、净土宗的创立者。因该宗派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故名;又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贞观十五年(641)冬,善导赴玄中寺拜谒道绰,道绰卒后,入住长安光明寺,倡导念佛净土,其信仰是“脱离现实的婆婆世界,往生超越的净土世界。”他先后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有多部著作,影响深远,被后人誉为“弥陀化身”。⑤唐佛教的兴盛对唐代文学影响深广。据周扬等编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所载,唐“不少文学家如王勃(650-676)、王维(701-761)、梁肃(753-793)、柳宗元(773-819)、李商隐(813-858)等人的集中,都保存着关于佛教的文章。”
    诗僧咏梅诗很少,诗僧齐己(约860-约937),仅见其《早梅》。唐•黄蘖禅师,仅见其咏梅诗一首。诗书画兼长的僧人贯休(832-912),曾居杭州灵隐寺,未见其咏梅诗。与林逋同时代的九位诗僧,他们是:惠崇(?-1017)、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沃简长、贵城惟凤、江南宇昭、峨眉怀古。亦未见其咏梅诗等。
    佛教在杭州,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惠理已在杭州创建灵隐、天竺寺。但是宋时并未发现林逋与佛教有交往。潘一平说:“林逋青年的时候,曾经周游江淮之间,到了40多岁,回家结庐于西湖孤山……常有朝野之士慕名来访,林和靖却从不回访……经月不出门,终日赏梅……每售梅实一树,以供一日之需。”若论身世,他是宋“咏梅诗”作者中的另类。其终身未仕,长期漫游和隐居。他的《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祗待重来看雪天”是其写照。《孤山隐居书壁》中“山水未深猿鸟少,此生犹拟别移居;直过天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说明,他还想隐居到更偏僻的天竺山。“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清冷幽静、闲淡深远。好像他与国家、民族无关。笔者也未查阅到他爱国、忧民的只言片语。而白居易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出任杭州刺史时,却常常与高僧结为诗友。如赋诗邀请高僧韬光进城,诗曰:“白屋炊香饭,荤饘不入家。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清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韬光未赴约,回诗:“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城市不堪飞锡去,恐访莺啭翠楼前。”又如白居易赴凤林寺访晤诗友、高僧道林,道林正在松树上参禅。白居易戏言道:“大和尚,你坐在高处太危险啦!”道林却回答:“太守,你比我更危险哩!”白居易惊问道:“我做太守,有什么危险?”道林说:“名缰利索作怪,官场风浪难测,你说难道不危险吗?”白居易被说得口服心服。苏轼元祐四年(1089)第二次去杭州任地方官,与孤山智果寺住持高僧道潜(参廖子)为挚友。道潜对苏轼浚湖筑堤赋诗赞道:“一朝美事谁能记?百尺苍崖尚可磨;天上列星当以喜,月明时下浴清波。”当湖中荷花送爽时,道潜又赋诗曰:“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苏轼见诗即前往智果寺拜访。此后,苏轼南贬,道潜受牵连,被责令还俗。苏轼与龙井寺创建人高僧辩才亦为挚交,辩才隐居龙井时,苏轼前往拜访,辩才送苏轼过“归隐桥”,辩才笑谓东坡道:“杜子美有云:‘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尔我之谓也。”因此,后人就 将此桥更名为“过溪桥”,桥上之亭名曰“过溪亭”,又叫“二老亭”。此外苏轼还与高僧佛印、海月等互有诗词唱和。
                                              五
综上所论,宋咏梅诗之源,宜斟酌如下问题:
1、净土信仰是“脱离现实的婆婆世界,往生超越的净土世界”,梅花诗如何体现?净土宗发源地—山西交城县、活动中心—长安,未发现咏梅诗作者。
2、善导公元650年前后开始倡导“念佛净土”,其著作颇丰,如《观无量寿佛经疏》、《净土法事赞》、《观念法汀》等等,其作品中不可能有与梅花诗有关的论述。再者,同时代的王勃及王维等人已受佛教影响,留下了与佛教有关的作品,但并没掀起梅花诗热,何也?
3、佛教盛极之时,巧遇“诗的朝代”,佛教未能促进该朝代梅花诗之兴盛,何也?
4、诗僧齐已、诗书画兼长而又居杭州的僧人贯休、与林逋同时代的惠崇等九诗僧,未受净土影响,掀起梅花诗热,而非僧人的林逋却受净土影响,为梅花诗热奠基,何也?
5、陈隋时智 岂页(538-597)于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所创的“天台宗”略早于“净土宗”。天台宗强调“止”、“观”并重,提出“一念三千”(千差万别、包罗万有的三千种世间皆备于一念)等观点,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距杭州更近,其影响如何?
6、庾信、鲍照等人的咏梅诗,借梅以表自身之“高洁”。庾信(513—581)生死之日均早于善导(613—681)100年;约早于林逋400年。
7、林逋(967—1028)的咏梅诗,在宋咏梅诗中是另类。因其是“顺物玩情”之作,缺乏思想性。正如钱钟书所评:“林逋用一种细碎小巧的笔法,写清苦而又幽静的隐居生涯。”如《山园小梅》。
                            山 园 小 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据李日华(1565-1635)《紫桃轩杂缀》所载,林逋的疏影联,脱胎于唐五代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暄妍:明媚鲜丽。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鸟。合:应该。微吟:低声吟咏。狎:亲近。
    慎思以上所问,笔者认为,宋“咏梅诗”不可能是佛教引起。净土宗也不可能决定“宋代梅花诗的内涵”。林逋的咏梅诗既不是“最早期”;也称不上“最著名”。最著名的诗应当与群众息息相关,热爱祖国,有益于社会。另一方面,从宋朝的形势分析,政治形势、诗文革新、文学艺术政治合流,对宋咏梅诗的影响至关重要。从咏梅的历史分析,鲍照、庾信等已于公元400余年至500余年以咏梅诗自喻节操;应当是宋咏梅诗之源。从诗人的身世分析,诗人有报国之心,无报国之门,笔者调查的宋十位著名诗人中八位遭受迫害、处分,最重者是苏轼,次为刘克庄;梅尧臣、曾巩虽未遭迫害,但其坚持真理,关心国事,评击腐朽;因此,宋咏梅诗多借“梅”以痛切国事。从诗的风格分析,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主理、思理”是其特点;“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从诗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分析,宋咏梅诗与画梅同起始,二者结合,“相得益彰”。故只有掌握综合资料,通盘考虑,深入其中、了介其心、与其融合;学习其作、研究其作,方可得出正确结论,即“宋咏梅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注:
1、净土:佛教谓无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垢染的清净世界,认为佛有无数,净土亦无数,如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净土。
2、玄中寺:该寺位于山西交城县西北石壁山,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北魏昙鸾(476-542)、隋末道绰(562-645)、初唐善导在此宣扬净土宗。日本人遵其三人为净土宗之祖,故该寺为日本净土宗祖庭之一。
3、宋理学:以儒为主,儒、佛、道互相渗透。始于周敦颐(1017~1073),至朱熹(1130~1200)集大成。
4、文学、艺术、政治合流:孟昶,蜀之末代君主,书画皆佳,创楹联。其“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春联的滥觞。965年降宋。李煜,唐后主,诗文书画皆精,尤善词。975年降宋。孟、李促进了文学与艺术的合流。至宋,范仲淹、王安石二人文学与政治两棲。王安石主张“礼教治政”;欧阳修主张“诗文改革与政治改革相结合”;苏轼要求朝廷“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言必中当世之过”;创立了文人画理论。至此,文学、艺术、政治,始莸合流。
5、贯休(832-912)唐代僧人。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居浙江)人。善书法,尤以诗著名。居杭州灵隐寺时,钱鏐称吴越王,贯休往投贺诗,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有称帝野心,让贯将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答曰:“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余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
        
参考文献:略
                                                                       2009年元月8日
          怨 歌 行    庾 信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作者以女子自伤远嫁,描绘自己在北朝的苦闷与对南朝的向往。以“断弦”作结句,表明其幽思之未尽。


2009-9-12 02:15
博客   编辑  引用

weili

#2  

版式有些乱,不太容易阅读。

欢迎笔舞墨歌!


2009-9-13 19:1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笔舞墨歌


#3  

板式是不好,我不太会用编辑。对不起大家,请谅解。


2009-9-16 21:11
博客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