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談談寫古體詩的體會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海外逸士

#1  談談寫古體詩的體會

筆者自幼好讀古詩﹐及長﹐亦受過明師指點一二﹐略有心得﹐不敢藏拙﹐願與諸君共
切磋。

有人認為只要是五言一句﹐七言一句﹐湊成四句或八句﹐再加上押韻﹐調整一下平
仄﹐就是古體詩了。這說的是半內行話。筆者挖空心思寫了兩句﹕“昨天他到我家
來﹐帶了老婆與小孩。”其平仄和押韻方面完全符合格律。但一讀之下﹐大家一定
會說﹕“這算什麼詩﹖湊成七字一句在說話而已。”就像“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
攀”一樣﹐決不能算詩。如果有人把我這湊成的句子當詩來發表﹐我一定會自覺羞
愧無地﹐也不用等識者來笑我。

同樣是古體詩﹐也會有韻味的不同。如南北朝謝靈雲和鮑照等人的詩與唐朝人寫的
詩韻味不同。(恕筆者手邊無資料可引用而深談。)沒有韻味的“詩”只能算是說
了幾句特殊形式的話。

早年筆者學寫詩時﹐老師告訴我先讀杜甫的詩打底。這與“紅樓夢”中香菱學詩時
黛玉告訴她的話一樣。或者我的老師是從“紅樓夢”裡學來的﹐亦未可知。但總之
是至理。如果把香菱學詩這一段潛心揣摩一下﹐必有所得。香菱寫的第一首詩已經
很像詩了﹐但黛玉認為還不到火候。第二首詩黛玉認為失之“穿鑿”﹐即太過火了﹐
就是說不貼切自然。在一般人來說﹐能寫到像香菱第一第二首的水平﹐已經很好了。
而香菱的第三首詩才恰到好處﹐火功正好。這樣的論詩已經達到寫詩的最高境界。
現代人是很難學了﹐只可以從中學些道理。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做。”多讀古人的詩是必不可少的﹐就像
學寫字臨帖一樣。如果由老師寫幾個字來讓你臨摹﹐是永遠學不好字的﹐老師的字
會比帖上的還好嗎﹖同樣﹐不應該以現代人的詩作範本來讀。把詩的平仄格律記熟
當然也是要緊的。在讀杜甫的詩時﹐可在字旁表上平仄符號﹐如用○代表平聲﹐用
△代表仄聲。這有助于掌握平仄規律。但有不少古詩是出規律的﹐即不符合一般規
律﹐這是拗句﹐也有拗救。這較複雜﹐這裡暫且不談。初學的人可暫放一邊。

白香山的詩婦幼皆曉﹐淺近易懂。要學寫詩的人也可找本白居易的詩集來看。如果
你寫了首淺近的詩﹐先讀幾首白居易的詩﹐看韻味如何﹐再讀自己的詩﹐看看有否
這樣的韻味。俗話說﹕“不怕不識貨﹐祇怕貨比貨。”許多東西的優劣都是比較出
來的﹐包括寫作也一樣。自己看自己的作品﹐常會覺得夠好了﹐挑不出毛病。這就
要請別人看。通過切磋﹐才會有進步。用字要下功夫推敲﹐才會出好句。對自己的
詩要多改﹐精益求精。這是筆者的體會。



天生我材竟何用﹖
2009-7-11 10:08
博客  资料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诗苑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