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ZT:生怕“的”多累国人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海外逸士

#1  ZT:生怕“的”多累国人

·熊友鱼·

  您看过梅兰芳先生的戏吗?那可真是“飘飘欲仙,丝丝入扣”呢。亮相、莲步、水袖、身段,无一不注满了仙气。要知道,那是千锤百炼、百炼成钢的结果。哪怕增减一分,便落凡胎。惟其“丝丝入扣”,方得“飘飘欲仙”呢。

  我们识文断字学文化,就是要学习如何做到“丝丝入扣”的。先不要求你“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求做到语句平实、遣字达意。如何平实达意?只要做到简单的两件事:其一,把你要用的词(字)吃透了。其二,把你要表达的意思捋顺了。岂有它哉?

  黄口小儿,呀呀学语,无非单声叠字。此时不必吃透甚么字,也不必捋顺甚么意思。待到“总角”时,“骑马上学堂”了,为的便是铸造人生。上学伊始,学的是“天、地、人”。进一阶,便是“的、地、得”了。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原来,呀呀学语时说的一个de字,该有“的、地、得”之分。为甚么分?原来我们说de的意思,竟有“定语、状语、补语”之别。

  垂发黄髫者能说“快乐/生活”或“快乐de生活”时,满座皆惊,惊为天人。但是“肚内有文章”的“翩翩少年郎”就不一样了。他先要问你,你让我说甚么?如果你让我说一件事、一个状况,我就会说“快乐地生活”。如果你让我说具体内容,我就会说“快乐的生活”。你看,多有学问。上学的目的,本来就是学这个语言的“意思”,也就是语言的逻辑性和严谨度。至此,方才开始有了“丝丝入扣”的味道。于是,字吃透了,意思捋顺了,“总角”们长大了。孩子们从浑浑沌沌的天然“的派”,长成了有文化气质的“分派”。

  人不是水,不能“向低处流”。很难想象,一个耄耋老翁“骑马上学堂”,从学堂出来时便是呀呀学语的黄口小儿了。然而,这还正是后天“的派”所津津乐道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于是有人来发掘因果,说,词组里“的”字和“地”字都可以省去,意思不变或基本不变。这似乎没有错。但是,省略了,不是说它不存在了(见下),更不能说,既然“的、地”都念de,又既然它们都可以省去不用,为甚么不能交换着用?那就不对头了。现在让我们来说说省略和换用的问题。

  虚词省略,不是说它消失了,恰恰相反,它还存在于下意识中,而且,它还在下意识中帮助说话人组织思路呢。譬如我说“伟大/领袖”的时候,在我的下意识中就有一个“的”字存在,所以我的意思是“他是一个伟大的领袖”,而不是“他正在伟大地领袖着我们”。当我们不想省略时,这个虚词立即从“下意识”跳回到纸面上,说“伟大的领袖”,这就对了。要是跳出来的是“地”字,变成了“伟大地领袖”,就闹笑话了。这个笑话的意思是,我原来说“伟大/领袖”的时候,曾是滥竽充数,等到我说“伟大地领袖”时,就自曝其丑、原形毕露了。当然,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一开始就规定“地—定语、的—状语”,那我们也会习惯于“伟大地领袖”、而不说“伟大的领袖”的。

  同样,如果我说“他快乐地生活”,下意识中没有“的”字。我的意思便是“他快快乐乐地生活着”这件事,而不是“他生活的点点滴滴,看上去应该很快乐”这层意思。如果我心里没有“的”字,说到嘴上(写在纸上)却变成了“他快乐的生活”,那就错了,那就是口心分裂了。对不对啊?同理,如果我下意识中是个“的”字,而说到嘴上(写在纸上)却是“他快乐地生活”,也犯了同样的毛病,尽管我在“省略”时没有“自曝其丑”。你看是不是这理儿?

  所以说,省略可以,换着用就不对了。正因为说话人的深层意思,存在于下意识中,所以我们很多人都被自己给糊弄了。错把“分派”跟“的派”之争,停留在“口舌”之间,而不是从“深层意思”中去发掘,还误以为这是“北方人”和“南方人”发音不同造成的争执。而且,更进一步把“的、地、得”的语法分工,归功于“南方语言学家”的贡献。岂不妄自菲薄了“北方人”?明明是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凭甚么单单给“南方人”记功?

  至于“的、得”的区分,情况类似于“的、地”,甚至于还更简单些(参见拙文《咂吧咂吧“的的的”,驾!》)呢。但还是有人来咂吧这个“得”字,把它一分为三。三分之二的“得”字,可以毫无悬念地搀和到“的、地”里面去(因为在“口舌”上,“得”字也念de),只保留三分之一的“得”字,用以抱残守缺、孤芳自赏。

  于是“的派”欢天喜地,达到一个结论:全部“的”字,加全部“地”字,再加三分之二的“得”字,都可以写作“的”字了,只保留三分之一的“得”字苟延残喘去。顺着“的派”的逻辑和思路,我突发奇想,既然他哥儿仨读音相同,为甚么不干脆全改用“得”字,一劳永逸、涵盖了这所有的一切?“我得帽子”,当然是定语(连猜带蒙的)。“快乐得歌唱”,则“的、地、得、定、状、补”全包了。“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让我们举头望月,低头结绳纪事吧。

  人们说,一个人一辈子不识字,也能活得好好儿的(人生识字忧患始呢)。那我们为甚么要上学受教育?政府为甚么要提倡义务教育?为的就是去发掘自己说话时的“深层意思”,向老师学习语言的严谨度和逻辑性。不然,我们全都上大街听“鼓词”(鼓词里有全套“的的的”)去得了,岂不轻松?岂不“宽容”?学校也可以关门大吉,教师也可以改行上大街唱鼓词去了。我们还听梅先生的戏不?(没有轻忽鼓词艺术的意思。)

  如果对“的、地、得”这样的“雕虫小技”也要“宽容”,那末,还有甚么教学内容不能“通融”的呢?这种“宽容”,是“进步”吗?这种“宽容”,还是“教育”吗?竟然还引得海外学人为之鼓噪不已。究竟要把国人引向何方?

  自从50年代初厘定了“的、地、得、定、状、补”的语法规则以来,我们可以轻松地检测,文字使用者和编辑是否能认真、仔细地去分辨,什么是定语、状语和补语。换句话说,检测他们是否受过教育,受过甚么样子的教育。再换句话说,他们在说话和写字的时候,是否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深层意思”,思路是否清晰?是清醒时说的话,还是喝酒了说的话?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全体国人在清醒的时候,都学着说酒话。那国人岂不是太累了吗?“的”不累人人自累,此之谓也。



天生我材竟何用﹖
2009-3-4 19:55
博客  资料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fanghuzhai

#2  

我建议改革开放,引进英语(反正英语快成为第二国语了)的语法机制:

形容词的de 写作de-aj
副词的de 写作de-av
补语的de 写作de-c

例句:

我们伟大de-aj光荣de-aj正确de-aj党。

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aj旗帜,向着共产主义飞快de-av前进。

就像钢刀插进敌胸膛,打de-c 鬼子魂飞胆丧。

经过几百年后,形容词的的就念成deaj. 类似“点儿”
副词的得就是deav, 类似“呆”
补语的就是dec, 类似“带”

例句:

春天来了, 五颜六色点儿花都开了,开带多么艳丽啊。辛勤点儿小蜜蜂在花丛中轻快呆飞来飞去, 把我点儿眼睛都看花了。


2009-3-5 11:2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3  

一个“了”字,既可以表示过去时,又可以表示持续不断的动作,还可以表示即将发生的事情。比如,“他昨天去了长城。”在此,“了”用在动词后表示过去时。又如,“他们已经在北京住了十五年了。”在此,“了”既用在动词后面,又用在句子的结尾,表示现在完成进行时,也就是持续不断的行为。然而,在“就要下雨了”这句话中,“了”和“就要”连用,表示即将发生的事情。

用老方的口吻建议:
用“乐”来代替“了”,表示持续不断的行为;
用“勒”来代替“了”,表示即将发生的事情。

这样才能完成中文语法系统化,合理化的大业,减轻中文最常用的两个虚词de和le的沉重负担。


2009-3-5 14:3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海外逸士

#4  

“他们已经在北京住了十五年。”

不需末尾“了”字。


2009-3-5 17:31
博客  资料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5  

您大概不是北京人,这可是课本里的例句。

他们在北京住了十五年。(现在可能离开北京了)

他们在北京住了十五年了。(现在仍住在北京)


2009-3-5 18:3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综合类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