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谁说男儿不刚强——中华男儿欠阳刚和传统戏曲之关联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谁说男儿不刚强——中华男儿欠阳刚和传统戏曲之关联

这个标题是评弹界丽调创始人徐丽仙演唱《木兰辞》的结句变动了一个字。

这块豆腐干也是前文“中华男儿欠阳刚和中国神话之关联”的续篇。

中国神话中的那些个故事也是很多传统戏曲的题材——诸如《宝莲灯》《天仙配》《追鱼》《白蛇传》《龙女》《刘海戏金蟾》《牛郎织女》等等。

总而言之,天界仙界一类女性出面来“下”嫁并且能够搭救其喜爱的男性角色。而那些男性角色除了不知何故(往往是天可怜见)有点前世姻缘的缘故被爱上之后,又有大多并无啥长进每每需要进一步的帮助。

这儿进而想发挥的内容是把那些已经涉及神话内容的传统戏目去除,再来检点一系列大家熟悉的两类题材。

其一是一模一样的下嫁。比如《三击掌》是王丞相之女誓言和父亲断绝关系去嫁一个穷光蛋;《评雪辨踪》也是堂堂千金之躯嫁到寒窑一个“恼恨秃驴饭后钟”的穷酸;《汾河湾》是柳迎春的身份悬殊婚姻;《百花赠剑》虽然对方是个奸细那可也是男女两造天差地远的级别;《白兔记》里的李三娘尽管出身和上述女性不能够相比,但是刘智远当时却是一个叫化子后来投军起先也不过是一个敲更的更夫——所以有王盘声王派著名长腔长板唱段“刘智远敲更”;后来刘智远能够冒出头来偏又是另外一个高层次女性看重了他愿意下嫁。

仔细去发掘,这类的高层次女性爱上低层次(爱慕当时)男性的例子多多。在这样的情况下,男性对女性的倚赖等待命运改变的筹码导致的结果就看得很清楚了。可以想象他们中的从军者可以在战场上英雄杀敌立功受勋,但是和那些落难公子中状元的一样源自某一位女性爱恋作为发端。

《珍珠塔》《血手印》《庵堂相会》《女驸马》等戏目倒是身份原来相一致。可是戏一开场,无一例外的都是男方遭难,需要女方(实质上是女性对象)相助。就是最新出台马兰余秋雨夫妻档合作的新编音乐剧《长河》,那也照样是孟姑娘来帮助男秀士替他上京赶考后来又为公主看中招为驸马——尽管是一个女驸马那不也是公主下嫁吗?

发展到即便是妓女这样身份的女性,同样也是由她们那血肉钱来资助一个男性帮他实现自身价值。可以说没有她们,那些男主角的命运绝对不可能达到后来的辉煌。那些耳熟能详的戏目比如有《绣襦记》《王魁负桂英》等等。同样是妓女,像好莱坞电影《俏佳人》那样一场偶遇让麻雀变凤凰的结果在中国传统戏曲里是不可想象的。没有相当的甚至于倾心的奉献(包括财和色两方面),连得“嫖宿”都不能维持何来今后的发展?

其二是一类更加悲惨的戏目。在那些充满了阳刚之气的传统戏目包括新编历史剧诸如《海瑞罢官》《海瑞上疏》《袁崇焕》《满江红》《风雨杏黄旗》《史可法》等都是能够看出忠臣良将的可悲下场。当然,在第一类剧目中那些落难的人物最后做到君王高中状元和这一类剧目的结局绝然不同。但是,一部中华戏曲史太多的悲剧实际上暗喻了硬出头的英雄人物没有好下场。尽管好些戏目一样谴责了奸佞昏君,可是英雄人物的阳刚之气并没有能够在现实生活里得到应有的弘扬。反而使得小民草民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非不得已不必铤而走险,谁要那么“阳刚”式地过日子,有的吃亏等着你!

把两者结合起来结合得很好的一出戏就是曾经禁演现在又大放光芒的好戏码《四郎探母》。据说最近有网文把它和农民工思乡心切结合起来分析加以赞扬——可真是的!《四郎探母》既有铁镜公主的下嫁又有其余兄弟的惨死(不计杨六郎),相比之下杨四郎的道路是宽敞的实际上是号召大家完全可以这样子走下去。之后,又有一部异曲同工的《南北和》加进了民族大团结的内容。那就是在杨四郎之外再增加一个杨八郎——姐妹俩下嫁俩弟兄,不用沙场遇难反而夜夜春宵适当的时候来上一段“坐宫”那样的做工,够爽的了!别忘了,何况还有民族大义团结一致在那儿罩着。

在这样的情况下,阳刚两字不值分文。

谁说男儿不刚强——只是阳刚没有好下场!传统戏曲早在影视问世之前早在陈坤黎明这些阴柔男性红得发紫之前就早早地“教导”了广大观众。所以,明摆着不必那么“阳刚”,倒是阴柔者长袖善舞活得滋润。



是非是我非我
2009-2-4 12:1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综合类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