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留美苦水帖網上掀巨浪 文科留學生面臨兩難關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留美苦水帖網上掀巨浪 文科留學生面臨兩難關

留美苦水帖網上掀巨浪 文科留學生面臨兩難關


據美國《明報》報導,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數量日增,其中多數就讀的是計算機及數理化等理工科專業,文科專業的留學生僅占很少比例。與理工科留學生相比,文科留學生在學習和就業上面臨的壓力和挑戰要大得多。日前一名文科留學生在北美華人經常訪問的網站“未名空間”發出一張求助帖,歷數自己遇到的種種困難,請求網友給予幫助。該文貼出後迅速引發眾多有相同經歷與痛苦的同病相憐者響應,從而引發了一場對文科留學生命運的大討論。

在這篇題為“這一站,我能否熬過”的文章里,這位署名為hardstones的網友說,自己是文科在讀碩士,目前已經讀到第三學期,“基本上感覺在崩潰的邊緣”,每次大的作業或者考試結束的時候,“無一例外都有劫後余生的痛”。

第一大難關 語言要求特高

這篇文章貼出後,得到眾多網友熱烈響應,除了給予鼓勵之外,也有許多人跟著大吐苦水。許多人都稱,相對於理工科留學生,文科留學生在學習上面臨的困難要大得多。

因為數理化本身就是中國人的強項,在和本土學生競爭時絲毫不落下風。但是文科對語言的要求特別高,許多留學生雖然本身英文在中國人里已經算是佼佼者,但是要實打實地用英語和本土學生競爭,便顯得十分困難。

同時,和理工科的課程設置不同,文科的許多課程都是小規模的Seminar,要求每個學生都參與課堂討論。但是許多沒有在英語語言環境里生活過的留學生剛到美國時完全聽不懂,根本無法參加討論。加之口語不流利,即使聽懂了別人的討論,自己有想法也無法流暢表達。

一位署名Ginn的網友回帖說,第一次上課,老師留了作業,但是自己完全沒聽懂,根本不知道有作業。直到下次上課,人人都交了作業,才慌起來。Ginn說自己經常三個小時的課上下來,完全lost(迷失),“別人熱烈地討論響應,或者為一個笑話大笑,而我完全像個局外人;看到別人一起大笑的時候,趕緊在臉上擠出一個悲哀的笑容”。

第二大難關 文科生少社交難

文科留學生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社交。一方面,因為學習緊張,沒有時間去結交朋友。而另一方面,由於長期自信心受挫,許多人性格受到影響,變得孤僻。Ginn說,自己的性格就改變了很多,變得不願意和美國人交往,不願意和美國人做朋友,不願意去美國人的聚會,非常喜歡自我孤立。

另外,理工科學生多,在美國許多大學的數學、化學等系,經常有一半的人是中國人,而文科留學生總體數量較少,許多專業只有一、兩個中國學生,留學生就更容易有孤單感。在某非盈利機構做見習心理醫生的彭先生回憶說,上學的時候班里就自己一個留學生。

不過,只要堅持下去,困難也不是不能克服。許多人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鼓勵發文者。網友today55就說,自己剛開學的時候,也是像感覺到了世界末日,不過自己雖然英文不好也積極發言,畢業的時候已經可以侃侃而談,一切困難也就過去了。

(ZT)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12-20 12:2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2  

第一次上課,老師留了作業,但是自己完全沒聽懂,根本不知道有作業。

- my friend said, too


2007-12-20 12:5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searain

#3  

不知道有作业,第一学期时,我也碰到过2回,好在每次都是碰到同学在查资料,一问,才明白,还来得及。但是,有一次,有一门课要期中考试,我也不知道。去了以后,才听说要考试,吓出一身冷汗。好在第一个小时是看一段资料片,第二个小时再考试,我就用那一个小时猛读一通。考得很差,不过还好,过了关。

老实说,在美国读文科比理工科好读很多,张嘴说就是了,那电视上常常请来的名嘴说的那些废话,你我也都能叨叨。英文不好,开始时就用中文思考,再用英文简单说个纲要。读理工就不能这么混了。而在美国读理工又比在中国读理工容易好多,中国教授考试时会下套子套学生,美国教授不会。

当然,我们不去说那种一流顶尖大学,真的能去那种大学的中国人,无论文理科,读书那是绝对一把手。叹苦经的也一定不是顶尖大学的,大概最好也就中上水平大学。这样的大学我在美国算是先读了个文科(图书馆在美国是专业教育,就是图书馆学位,在中国大都是文科),又读了个理工科(电脑)。

读文科时,我刚到美国,来机场接我的表弟,我试图用英文和他们聊了好几分钟后,还问我,你会不会说英文。到了学校,在学生宿舍和一个波兰女孩套近乎几分钟后,那女孩也问我,你会不会说英文。我说:我刚才说的就是英文呀。不过,奇怪,和日本女孩,韩国男同学说英文彼此都听得懂。

读电脑时,特别是非电脑专业学生补修的2门课,同学大都是中国文科出身的,我本科理工科的先天优势大了去了,一度被封为地下TA(那门课老师特别严厉,怕学生互相抄,打不好编程序的基础,规定作业可以讨论,程序不可以讨论。关于程序只可以问教授和她的TA。所以,同学来问我程式的问题都是地下工作。我也不敢把我的程序给他们抄,只好认认真真帮他们抓虫子,号称地下TA。)

而且,那时,其他同学好多刚到美国,我已经在美国拿到图书馆学位在图书馆工作了好几年了。按说,我读电脑会比我读图书馆容易好多。其实不然。理工科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懂了就是懂了,没懂就是没懂。虽然美国教授不像中国的老师考试时会出偏题难题,但是功夫不到,程序就是不过关,题就是不会做。

而读文科,写课程论文等主要是阅读量大,确实每次差不多都完不成阅读。而且,上课要讨论。这2点是关键。但是,我们读的又不是法律系,字斟句酌的。看个大概,抓住几个角度特别的观点,去写,或者去参加课堂讨论就可以了。自己没有细读到大部分东西,课堂上听同学说也就学到了。而自己写的和参与讨论的几个角度特别的地方,观点如果新颖,反而可以引起教授和同学的兴趣。最好从教授或者同学不熟悉的领域或者角度入手,如果还能和教授的意见相左但是又可以言之有理,就更好,教授往往不怒反喜。文科往往也就个脑力震荡,论题正反无所谓对错,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读图书馆时,教授和同学大都是文科背景,所有的课程论文和课堂讨论的命题,如果我可以从理工的角度和方法切入,或者可以从我在中国的图书馆工作经历切入,而且努力地对教授或者同学认同的主流方向持批判的态度,往往效果很好。这些往往能激起教授和同学的兴趣,但是,他们往往也反问不深,我也不怕该读的材料没读完而露怯。教授往往就怕没有新材料,没有不同观点,这样的课就太干巴巴了。我的课程论文往往被教授拿来讨论,有几次,我甚至只是把要读的书的前言部分细读了找到了个切入点,后面章节都没来得及读,写出来的课程论文还是变成教授下堂课要讨论的切入点。

读图书馆,读书的部分很轻松,倒是我为了日后找工作而自己申请在图书馆实习的部分最艰难。当然,图书馆虽然号称硕士,实际上是第二学士,招收各专业本科生。所以,硕士课程也是广而不深。我那几招还使得开。别的文科专业大概不一样。


2007-12-20 16:4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综合类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