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半个世纪前的异国恋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洛陀

#1  半个世纪前的异国恋

故事的男主角张千里,湖南长沙人,自幼聪颖好学,1952年考上大学,一年级时被选拔为留苏预备生,进入北京俄语学院预备班学习俄语,1954年进入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城市规划专业。学习期间,与苏联姑娘尼娜。米哈依诺夫娜。波帕克夫斯卡娅相识。他惊于尼娜的美貌、温婉、善良、豪爽,又佩服她勤奋好学,常在俄语上帮助自己。逐渐地产生了爱恋之情。而尼娜也被这位来自东方邻国的青年人敦厚、朴实,刻苦学习的精神和翩翩的风度所折服。于是,教室里、舞会上,人们总能看到这两位年轻人亲密地走在一起的身影。他们俩热恋了。五年后,张千里得到了毕业证书,要回祖国投身建设了,尼娜毅然决定与张同行,临行前举办了热闹而又简朴的婚礼。当时的中苏关系虽然在上层已经有了裂痕,但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还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张与尼娜被分配到北京一所有名的大学任职,张在建筑系任教,尼娜则被分配在情报研究室工作,她爱屋及乌,拼命学习汉语,很快就能与人们用汉语交流了。学校给他们分配了家属宿舍,一年后生了一个儿子,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儿子取名为怀苏,俄语名是沃洛嘉。小家伙健康地成长,人见人爱,周末一些留苏同学喜欢在他们家聚会,一起唱苏联歌曲,也唱中国民歌。

但好景不久,政治风暴不仅把中国大地弄得天翻地覆,也无情地袭击了这个小家庭。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这所著名大学中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波浪。大字报铺天盖地,学校停了课,许多“牛鬼蛇神”“阶级敌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批斗,斯文扫地。张与尼娜心中惴惴不安,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他们每天到大字报区去看看,终于有一天看到了“揪出苏修特务张千里”的大字报,还把尼娜说成是“苏修间谍“。张还被隔离审查,不能回家了,天天被命令交待罪行,尼娜没有被隔离,一人在家照顾孩子,心中挂念着丈夫,做好了饭菜送去,看守的红卫兵连包子都要掰开来看看是否有夹带的纸条,当然更不要奢望能够见面了。过了一个多月,专案组逼迫张与尼娜离婚,尼娜坚决不从,她不能理解,也坚信风暴会过去,但张在小屋的高压下不得不低头了,他在已涨别人起草的离婚申请书上签了名。然后,军宣队出面宣布把尼娜驱逐出境,可怜他们在分别前都没有能再见上一面。

尼娜回到苏联,与父母抱头痛哭,她父亲是市文化局的一个公务员,母亲在中学教书,对小外孙十分疼爱。但尼娜却没有了工作,又失去了爱人。她仍然热爱着张,也热爱着中国,她坚信还有回到中国与亲人团聚的一天。于是她继续学习汉语,又考上了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研究所的研究生。她孜孜不倦地学习汉语,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三年后获得了中国文化专业的副博士学位,并被留在东方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

尼娜回苏联后约半年,张千里被释放了,他是以改造好的“苏修特务“名义被释放的。不久他被下放到南方的一个农场劳动,这个农场原是劳改犯人的农场,地处湖畔,是血吸虫高发区。他和其他教授、讲师一起,住在大棚里,挑砖、盖房、种稻、开荒----,什么都干。高温天气劳作一天,全身湿透、赃极,他们往往不顾一切地跳进小河沟、水塘中,泡个痛快。血吸虫的威胁是顾不上的,有人甚至希望得病,早些了却这种痛苦的人生。也确实有一些人患了血吸虫病,有人甚至送了命。

张除了感受到疲劳以外,还特别地受到孤独的折磨。尼娜怎样了?孩子怎样了?他觉得今生今世是不可能再见到他们了,他对生活失去了兴趣。一些好心的同事劝他振作起来,有人还建议他再找个伴。他终于接受了朋友好心的建议,在认识了一个比他小十岁、刚丧失了配偶的女子后,与她交往起来,半年后结了婚,那女子带来了一个女儿。

原在列宁格勒的尼娜却还在痴心地想念着张,又全身心地投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小沃洛嘉长大了,在母亲的影响下,也会说汉语,也热爱中国,也以中国文化、历史为专业,上大学,得学位,母子一起盼望着与丈夫、父亲团圆的日子,回中国的日子。他还交上了一个同一专业的女朋友,而且结婚了。就这样,一家三人都是中国迷,中国通。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刮遍中国大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停止了,对儒家的研究一天比一天受到重视。80年代末期,中国儒家研究会决定召开儒学国际研讨会,并邀请在苏联已经小有名气的尼娜参加。尼娜得知这个好消息,真是欣喜若狂,她盼望着与丈夫的重逢,盼望着破镜重圆的好日子。但是,他给张的信总是石沉大海般得不到一点回音,她只好给张的同事联系,终于等到了她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知道张不但重组了家庭,还有了一个孩子。

那年秋天,尼娜终于回到了北京,同来的还有她的儿子、儿媳。张的同事们设宴欢迎他们,也邀请了张,据说张的妻子是知道有很多人参加才同意张出席宴会的。宴会上,中国人不免有些尴尬,说了一些问候的话,同情的话,夸奖的话,倒是尼娜爽朗,告诉大家她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还说自己有信心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桥梁。言语间她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充沛感情感动着每个人。张坐在一边,沉默着,心中却好似千军万马在奔腾。

宴会后的第二天,尼娜一行三人就去了济南,参加了国际儒学研讨会并作了“儒学研究在俄罗斯”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会后他们又去了湖南长沙,一是希望沃洛嘉能够寻根访祖,另外一个目的是他们很想看看他们最敬仰的中国作家沈从文的故乡。沈从文的许多小说,如“边城”、“湘西散记”、“长河”、“萧萧”等中长篇小说以其清秀隽永的风格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他们在家中常常交换着看法,沃洛嘉甚至想把沈从文的小说翻译成俄语,或改编成芭蕾舞剧。沈从文的作品是诗化的,湘西的风情也是诗化的。因此,他们对湘西作了踏勘,准备回去即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他们决心要像西方艺术家把中国的《图兰朵》编成歌剧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浇灌中俄友好的文化奇葩。


2006-10-19 08:0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xll

#2  

半个世纪前的异国恋
--------------------------------------------------------------------------------

故事的男主角张千里,湖南长沙人,自幼聪颖好学,1952年考上大学,一年级时被选拔为留苏预备生,进入北京俄语学院预备班学习俄语,1954年进入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城市规划专业。学习期间,与苏联姑娘尼娜。米哈依诺夫娜。波帕克夫斯卡娅相识。他惊于尼娜的美貌、温婉、善良、豪爽,又佩服她勤奋好学,常在俄语上帮助自己。逐渐地产生了爱恋之情。而尼娜也被这位来自东方邻国的青年人敦厚、朴实,刻苦学习的精神和翩翩的风度所折服。于是,教室里、舞会上,人们总能看到这两位年轻人亲密地走在一起的身影。他们俩热恋了。五年后,张千里得到了毕业证书,要回祖国投身建设了,尼娜毅然决定与张同行,临行前举办了热闹而又简朴的婚礼。当时的中苏关系虽然在上层已经有了裂痕,但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还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张与尼娜被分配到北京一所有名的大学任职,张在建筑系任教,尼娜则被分配在情报研究室工作,她爱屋及乌,拼命学习汉语,很快就能与人们用汉语交流了。学校给他们分配了家属宿舍,一年后生了一个儿子,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儿子取名为怀苏,俄语名是沃洛嘉。小家伙健康地成长,人见人爱,周末一些留苏同学喜欢在他们家聚会,一起唱苏联歌曲,也唱中国民歌。

但好景不久,政治风暴不仅把中国大地弄得天翻地覆,也无情地袭击了这个小家庭。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这所著名大学中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波浪。大字报铺天盖地,学校停了课,许多“牛鬼蛇神”“阶级敌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批斗,斯文扫地。张与尼娜心中惴惴不安,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他们每天到大字报区去看看,终于有一天看到了“揪出苏修特务张千里”的大字报,还把尼娜说成是“苏修间谍“。张还被隔离审查,不能回家了,天天被命令交待罪行,尼娜没有被隔离,一人在家照顾孩子,心中挂念着丈夫,做好了饭菜送去,看守的红卫兵连包子都要掰开来看看是否有夹带的纸条,当然更不要奢望能够见面了。过了一个多月,专案组逼迫张与尼娜离婚,尼娜坚决不从,她不能理解,也坚信风暴会过去,但张在小屋的高压下不得不低头了,他在已涨别人起草的离婚申请书上签了名。然后,军宣队出面宣布把尼娜驱逐出境,可怜他们在分别前都没有能再见上一面。

尼娜回到苏联,与父母抱头痛哭,她父亲是市文化局的一个公务员,母亲在中学教书,对小外孙十分疼爱。但尼娜却没有了工作,又失去了爱人。她仍然热爱着张,也热爱着中国,她坚信还有回到中国与亲人团聚的一天。于是她继续学习汉语,又考上了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研究所的研究生。她孜孜不倦地学习汉语,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三年后获得了中国文化专业的副博士学位,并被留在东方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

尼娜回苏联后约半年,张千里被释放了,他是以改造好的“苏修特务“名义被释放的。不久他被下放到南方的一个农场劳动,这个农场原是劳改犯人的农场,地处湖畔,是血吸虫高发区。他和其他教授、讲师一起,住在大棚里,挑砖、盖房、种稻、开荒----,什么都干。高温天气劳作一天,全身湿透、赃极,他们往往不顾一切地跳进小河沟、水塘中,泡个痛快。血吸虫的威胁是顾不上的,有人甚至希望得病,早些了却这种痛苦的人生。也确实有一些人患了血吸虫病,有人甚至送了命。

张除了感受到疲劳以外,还特别地受到孤独的折磨。尼娜怎样了?孩子怎样了?他觉得今生今世是不可能再见到他们了,他对生活失去了兴趣。一些好心的同事劝他振作起来,有人还建议他再找个伴。他终于接受了朋友好心的建议,在认识了一个比他小十岁、刚丧失了配偶的女子后,与她交往起来,半年后结了婚,那女子带来了一个女儿。

原在列宁格勒的尼娜却还在痴心地想念着张,又全身心地投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小沃洛嘉长大了,在母亲的影响下,也会说汉语,也热爱中国,也以中国文化、历史为专业,上大学,得学位,母子一起盼望着与丈夫、父亲团圆的日子,回中国的日子。他还交上了一个同一专业的女朋友,而且结婚了。就这样,一家三人都是中国迷,中国通。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刮遍中国大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停止了,对儒家的研究一天比一天受到重视。80年代末期,中国儒家研究会决定召开儒学国际研讨会,并邀请在苏联已经小有名气的尼娜参加。尼娜得知这个好消息,真是欣喜若狂,她盼望着与丈夫的重逢,盼望着破镜重圆的好日子。但是,他给张的信总是石沉大海般得不到一点回音,她只好给张的同事联系,终于等到了她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知道张不但重组了家庭,还有了一个孩子。

那年秋天,尼娜终于回到了北京,同来的还有她的儿子、儿媳。张的同事们设宴欢迎他们,也邀请了张,据说张的妻子是知道有很多人参加才同意张出席宴会的。宴会上,中国人不免有些尴尬,说了一些问候的话,同情的话,夸奖的话,倒是尼娜爽朗,告诉大家她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还说自己有信心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桥梁。言语间她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充沛感情感动着每个人。张坐在一边,沉默着,心中却好似千军万马在奔腾。

宴会后的第二天,尼娜一行三人就去了济南,参加了国际儒学研讨会并作了“儒学研究在俄罗斯”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会后他们又去了湖南长沙,一是希望沃洛嘉能够寻根访祖,另外一个目的是他们很想看看他们最敬仰的中国作家沈从文的故乡。沈从文的许多小说,如“边城”、“湘西散记”、“长河”、“萧萧”等中长篇小说以其清秀隽永的风格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他们在家中常常交换着看法,沃洛嘉甚至想把沈从文的小说翻译成俄语,或改编成芭蕾舞剧。沈从文的作品是诗化的,湘西的风情也是诗化的。因此,他们对湘西作了踏勘,准备回去即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他们决心要像西方艺术家把中国的《图兰朵》编成歌剧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浇灌中俄友好的文化奇葩。


2006-10-19 08:2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章凝

#3  

苏联女人比中国男人更忠于爱情,一叹!



我的黑暗是一湖水,我的光明是一条鱼
2006-10-20 10:1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如梦

#4  

如果那位中国女人更通情达理一点,他们还是可以成为终身的好朋友。很遗憾。


2006-10-20 20:2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纪实录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