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建国大业》对“建国大业”的另类嘲弄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转载] 《建国大业》对“建国大业”的另类嘲弄

《建国大业》对“建国大业”的另类嘲弄

杨宽兴


本年度国内第一大片、中影集团电影《建国大业》拥有一个超级豪华的演员阵容,其中以二十多位持有外国护照的国际表演大碗最为吸引人们的谈论兴趣,当中国观众熟悉的“国际”演员如章子怡、张国立、陈凯歌、陈红、李连杰以低片酬乃至零片酬纷纷杀奔这部中国大片的时候,“不需要不爱国的明星”和“他们都是生长在红旗下”、“不以国籍论演员”两种声音相持不下,前者有人将持有外国国籍的演员称为叛国者,后者则称前者带有“狭隘的民族情绪”、国际演员的加入体现了“多元化的社会形态”。

在通讯、交通高度发达的地球村时代,将合法移民国外的国际演员称为“卖国者”自是毫无道理。艺术无国界。出于电影艺术的需要,外籍演员的加盟无可厚非,三十年来,无论中国演员走出去,还是外国演员走进来,都算不得什么稀罕事,甚至,在国际影展上获奖或外国知名影星的加盟早就成了中国电影吸引眼球、开拓市场的捷径之一。因此,简单化地拒绝国际演员(包括由移民出去的国际演员)既无道理也不现实。

但我还是无法漠视《建国大业》中这二十多位“国际演员”的加盟的讽刺意味。

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大业》出品方中影集团发言人翁立的说法“我们欢迎各个国籍的演员来参演,来宣传中国的历史文化”体现了他对电影的无知,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主要功用并非宣传某国的历史文化,用胶片宣传历史文化的电影叫做资料片或纪录片,而不是《建国大业》这种故事剧。不过,即使如此,某国的历史文化也不是具有某国国籍人士的专利,美国人费正清可以组织编写中国史,法国人托克维尔可以撰写《论美国的民主》,并且都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权威。

《建国大业》这部历史故事剧出现众多出口转内销的国际演员的讽刺意味在于,这部电影既不以艺术,也不以历史、文化为主要拍摄目的,作为一部公开标榜的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片,它无疑是“主旋律”这玩意的一部分。既是献礼,那么到一个六十岁老人的家里祝寿献礼,自然只能是捡着好听的话说一箩筐,福如东海,稳定如南山罢了;如果在寿礼上揭老头子的丑事,恐怕会被当场打出,以后再也不能获得中国签证。

但作为历史题材的电影,如果不采用张国立先生最熟悉的戏说风格(谅导演和演员都没这个胆),就需要尊重史实,《建国大业》“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再现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成长历程”,可是,这一段历史留给六十岁老头子的记忆,恐怕不都是老头子爱听的,几年前国内出版了一本汇集当时中共党报《新华日报》社论文章的书籍《历史的先声》,很快就被封杀,而苏联士兵在东北大量强奸妇女、长春围成造成几十万平民死亡等大量“负面”史实,也发生在《建国大业》所描述的时间段内,作为献礼片,提还是不提?更严重的是,在这个时间段内,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一再拍胸脯说要为中国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国大业》能让我们重温这些美丽的词藻吗?《建国大业》能够真实再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历程吗?

如果不能(我打赌:绝对不能),这不叫历史片,只能叫意识形态需要之下的宣传片,其目的不在于再现历史,而是通过对历史的巧妙篡改,达到愚弄民众的目的。

当然,在一个无法享受充分言论自由的国家,对这种官方出品或献给官方的电影我们本来就不必寄予艺术和历史真实上的幻想,甚至根本就不值得在意,和众多的胶片垃圾一样,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忘记这部电影。

可《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中众多“国际演员”的出境本身却很值得人们玩味。国际演员之所以要加引号,是因为这二十多位电影演员,按照著名英籍中国演员、“皇帝专业户”张铁林的说法,都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受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人”、“都是民族和国家的精英”,这些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精英,在国门打开之后,迅速通过各种渠道移民海外,将海外作为立身根据地,或常年在中国经营,或偶尔回来淘一把金。的确,他们是国家的精英,是幸运儿,但和这个国家中的知识精英、经济精英以及政治精英的老婆孩子一样,在成为精英之后,他们大量选择了移民。用旅行便利或孩子教育的理由作为移民的辩解,对其个人来说,没有什么问题(甚至不需要辩解),但对一个国家来讲,如果“党和国家”培养的精英大量外流,无论如何,不是这个国家的光荣。人往高处走,这是人类生活的普遍规律,和万有引力一样不容置疑。

在目前中国的言论状况和电影审查机制下,我不相信《建国大业》会真实反映其所涉及历史阶段的真实国际关系,不过,由于美国曾经对国共关系的调停、由于苏联曾经对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军事上的援助,《建国大业》如果一个都不出现外国人的面孔有点说不过去,那么,如果在那些金发碧眼的演员名字后面出现一个带括号的中国字样,会让我对中国二字的失落感减轻许多,但我的希望一定会落空,老外只会把中国当作淘金地罢了,即使常年在中国赚钱的国际友人如加拿大的相声演员大山、如手持美国护照的“爱中国”人士阮次山,你都别指望他们会换一本中国护照。

护照不仅仅是几张纸。中国护照素有垃圾护照之称,爱好周游世界的人懂得这本护照的含金量之低,据说其国际待遇尚不如国民党时期的中华民国护照,又据说7个签证赴美的人中会有一个“叛国”不归。这说明了什么?六十年前,毛泽东大言不惭地在天安门城楼上宣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六十年后,中国人民中的精英却大量溜出去了,更多的是想溜而溜不出去的中国人民。人们不会忘记,在“建国大业”完成之后,三反五反、大跃进、反右、文革、六四、反法轮功、强制拆迁等一次重大人权事件给民众造成的伤害,当国家一次次成为吞噬民众的怪兽时,正如孔子所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而这不是对《建国大业》的绝佳讽刺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感谢中影集团,感谢好大喜功的导演,用二十多位中国生产的国际演员打造的《建国大业》让我们看到,六十年前的“建国大业”绝没有这个国家政权所标榜的那么辉煌,尽管经济高速发展,可精英在外流,连精英都在纷纷选择宣誓效忠另外的国家。

不要把他们所谓“红旗下长大”和“爱国”当一回事,那只是一种营销策略(策略之精明恰到好处,不愧是精英,以至于聪明到连片酬都不要,算是送给老头子的六十岁贺岁钱了),如果不是出于政治原因的流亡,当一个人连国籍都不要了的时候,我无法相信他嘴里说出来的“爱国”二字。多年前去青岛见一位同学,该同学任职于某大型知名国企,说起他们的老总,他说老总一家早就不住在中国,“因为在美国生活久了,早已不适应中国的气候”,这位老总至今仍是国内声名赫赫的人物,总裁兼着党委书记,但他已经不爱中国的气候,之所以没有公开放弃中国国籍(鬼知道究竟是哪国人),恐怕还是念着党委书记兼国企总裁背后的巨大利益罢了。

多数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名声,但名声的确立,一种是靠自我吹嘘,一种是来自别人的评价,难得有如此精妙的标本体现二者的分离,当众多出口转内销的国际演员通过《建国大业》歪曲历史来美化某党的时候,他们的外籍身份确实向我们透露了“建国大业”的另一种真实——中国人民并没有站起来,中国人民很想溜出去。

2009年8月16日于山东临沂

□ 《观察》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8-18 19:0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2  

“他们的外籍身份确实向我们透露了“建国大业”的另一种真实——中国人民并没有站起来,中国人民很想溜出去。”——绝佳的讽刺。不禁哑然而笑,笑过后心中涌起辛酸,想哭。


2009-8-18 19:2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3  

改国籍改不了中国心? 那你还改国籍干什么

北京晚报


  改国籍改不了中国心?

  《建国大业》日前在上海举行南中国启动盛典,饰演宋美龄的邬君梅和多位片中特型演员到场。在谈及片中21位演员的国籍问题引发网友争议时,现为美国国籍的演员邬君梅说:“国籍、护照都只是一个符号,‘我是中国人’这个事实是永远改变不了的。”

  本来改不改国籍,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可是看了邬君梅的解释,却觉得有点儿匪夷所思。既然国籍只是一个符号,言外之意,没多大实际意义,那你又何必改国籍,为什么不改成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国籍。既然国籍都改了,你又凭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最多也就是华裔。既然说:“‘我是中国人’这个事实是永远改变不了的”,那你还改国籍干什么?这不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吗?

  国籍是什么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指个人具有的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你拥有哪个国籍,你就应属于哪国公民,遵守哪国的法律,如果国籍只是一个符号的话,那就不存在美国人、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的区别了。

  邬君梅接受采访时说:“从我个人的角度,打个最通俗的比方,这就像是一个妈生了很多女儿。有的女儿嫁出去了,有的女儿还留在身边,你凭什么说嫁出去的女儿就不爱这个妈了呢?”这个比喻一点都不恰当,国籍和血缘不是一回事,难道保留中国的国籍就代表你嫁不出去了?单纯为了改国籍而改国籍与为了爱情嫁给外国人而改变了国籍,两者的缘由和动机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一面放弃中国国籍,一面还标榜自己是中国人,虚不虚伪?邬君梅的辩白不仅苍白无力,就是让美国人看了也会觉得别扭。

  表现爱国题材的《建国大业》竟然起用了21位非中国籍的中国明星,难怪有网友质疑:连国籍都改了,如何体现他们满腔的爱国热情?!

  许鸿升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8-25 12:1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4  

中国人为什么非要改国籍?

中国青年报


电影《建国大业》,主演名单排出来,一长串的外籍人士,再不济,也是香港身份。这些外籍人士,不是白皮肤蓝眼睛的洋人,原本地道的本土大陆人士,成名了之后,改了国籍。影视界知名人士改国籍、户籍,在业内,是个时髦的故事。这不仅在影视界流行,其他行业也如此。企业界,凡是知名人士,多金之士,差不多都有外国国籍、特区户籍,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再不济也是香港人,或者拥有美国的绿卡。官场的情况要稍好点,毕竟,拿了外国国籍无法再做中国的官,但是一些有门路的官员,孩子老婆都送出去了,即使在国内,国籍也变了,人称这叫裸体做官。眼下,随着海归回来的日见其多,学者中的外籍华人也多了起来,其中有些是拿绿卡的。

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外籍华人,换了头面,却还在中国大陆发展,没有几个真正出去的。我问过若干这样的外籍人士,为什么不干脆出去生活。他们回答说,在中国好挣钱。可是,好挣钱的中国,国籍却不受他们待见。非得想法换了不可,哪怕换成泰国、新加坡的,也要换。

上面说的这些人,无疑都是中国的精英。精英们都改头换面,套用一句小沈阳的话:为什么呢?如果说,当初中国大陆贫弱之时,还好理解,人往高处走嘛。可是现在,中国据说已经富起来了。欧美和日本,机场上都有中文提示了。实际上我们提到的这些精英,其生活状况已经跟欧美发达国家的上流社会人氏,相差无几了。为什么还要非改国籍、户籍不可呢?(张鸣)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8-26 20:1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5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作中国人没有一种永久、彻底的安全感,哪怕你事业再成功,
这就是为何名人纷纷争做外国人的根本原因。在中国转变为法制社会前,这种现象
不会改变。

前几年那个袁宝森,事业如此成功,却不懂得最基本的这点,居然没弄本外国护照,
最后不是说杀就杀了。如果他是美国公民,政府敢下手。

作为中国人,从秦始皇到今天,从来就没有一种最基本的人身安全感,特别是对于
不愿俯首帖耳作奴才顺民的人们。不是怕暴政,就是怕暴民,那里是一个强暴世界。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8-27 18:2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纪实录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