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原创]巧夺天工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黄杨

#1  [原创]巧夺天工

拉贾辛格,印度学生,尝治汉学,未有所成,终弃之。然于中国,好奇之心,未有少减。闻余尝治印度之学,引以为友。余习学印度经典有年,然终未亲访印度。其地,视为畏途。故常与印人交游,以补缺憾。拉贾出身高等种姓,惯以印度文明自傲。曾数访神州。每返,辄邀余畅谈。某一日,自敦煌,云岗,大足归,论及东传佛教,忽发高论,曰,汉人排外,源远流长。余诘其何出此言。对曰,经实地考查,方获结论,东传佛像,鼻准渐次降低,及至内地,一若悬胆,了无印人痕迹。余晓以文化传播嬗变之律,实不足奇。拉贾反讥之,非华夏中心作祟,实不至此。今其式微,西风强劲,汉人纷然模仿,复行隆准之术。以至街头雕塑,皆隆准,以为楷模。唯印度文明,杳然无踪。言罢,怅然不已。余唯以唐玄奘取经事相慰。又一日,拉贾自北京归,至寒舍,眉飞色舞,谓有重大发现。曰,中国开放,名不虚传。多元文化,已露端倪,印度少女像,已然矗立京城。拉贾询立像之因,余无言以对。余旅美多年,虽心系神州,然京城剧变,未曾亲历,故中心惑然,遂致电京中旧友。答曰,确有其事。少女像立于京城西侧,慈眉善目,体态轻盈,似现代观音,乃真善美之象征。六四之夜,少女饮弹,正中眉心,所留疤痕,恰似印度妇女眉心之点,国人好事者,谓其印度女神。虽然如此,其为汉家女无误。翌日,复见拉贾,言及印度少女事,余谓非暴力始于印度,国人慕之,故有印度少女像之设以告。

第 1 幅
网友无墨绘观音插图


2006-8-19 19:3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尚能饭

#2  

黄杨君妙文!

这里对印度文化知之甚多者,还有杜欣欣大侠。她的印度游记,不可不读。

说起印度,我想起一件逸事:

汤用彤是治梵学的专家。有一次,他跟胡适聊天,他对胡说:我有一个私见,即:月亮不总是外国的圆,西方的东西也不都是好的,所以,对你的全盘西化,我是有保留的。

胡适之说:我也有一个私见,那就是凡是坏的东西,那肯定是从印度来的!

两人大笑。


2006-8-19 19:50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黄杨

#3  

尚兄博闻强记,掌故随手拈来呀!
胡适和印度都被世人妖魔化了。


2006-8-19 20:0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余立蒙

#4  

黄杨兄的文言小品读来真是享受.
可见旧瓶是可以装新酒的.

请多写多贴!


2006-8-19 20:0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黄杨

#5  

谢立蒙兄鼓励!


2006-8-19 20:1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谁是我?

#6  

言之有物的就是好看!(不好看的很多是言之无物的。)

真善美少女 -> (眉心中弹) -> (假装忘却) -> 印度女神 -> (浮想联翩) -> 非暴力之象征 -> (将来气候改变) -> (将错就错) ->  非暴力女神 -> 国人以瞻仰为荣。

真是妙笔生花。


2006-8-19 20:5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黄杨

#7  

谢我兄评点。这个老段子还是六四那时匆匆写就,叫您这么一点,还真整出点儿花来了。


2006-8-19 21:5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hotel

#8  

黄杨的文字很有特色,文言白话,都不是白给的。顶!


2006-8-19 22:1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