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山楂树之恋》再创作杂记(11)流血不流泪的反思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山楂树之恋》再创作杂记(11)流血不流泪的反思

老三临终最后是留下两滴殷红的眼泪,静秋则是没有流泪。这是小说的纪实,也曾引起各种争议探索和辩解。

这里讨论的是再创作,在戏剧舞台上情况自然是不同的。书面的小说日记回忆录等是文字,通过阅读来调动读者的思考神经和对精神食粮的兴趣。舞台艺术则完全不同,必须通过可观的动作表演和可听的唱腔曲调道白唱词来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和共鸣。

不懂戏剧艺术的难免说外行话,但是不懂装懂偏要指手画脚批判别人老土那就会贻笑大方。老三的殷红血泪确实感动人,但是在舞台上没法体现。静秋的无泪固然有事后解释,但是在舞台上很难让人理解。所以在再创作的时候都是属于必须改动的要点之列。

只有革命样板戏才是“亲人上路不准哭“,才有那样子李家的家规。写到这里倒是想起了一个“李”家——李进“同志”在那个天崩地拆的时候是没有眼泪的。怪不得让李铁梅“不流泪”了。同样的吴琼花也是不流泪的。无论如何革命战士怎样牺牲都只有仇恨没有眼泪。

在之前的著名歌剧《江姐》里双枪老太婆都有这样的唱词——当着你亲人的面,有泪尽情流,尽情流。接着江姐的回答是——眼泪早流干,只剩恨与仇。这里说明两个问题——革命者是有眼泪的,当着亲人的面应该尽情流泪不必掩饰,并且江姐不是不流泪而是早就流干了眼泪这才只剩下仇恨。

静秋她当此时也——是只剩下仇恨了吗?显然不是。因此尽管现实情况是静秋没有一滴泪流出来,可是在舞台上必定要流泪。只是舞台形象的观赏性所决定。

至于是否是饮泣还是其他流泪方式,当视客观情景来决定。无论如何,静秋决不会像李铁梅那样“咬碎牙”“不让泪水腮边挂”的。演出场景和时代背景都大大不同了呀。



是非是我非我
2008-6-20 09:5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