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江岩声:《走出非洲》的启示——从导演Sydney Pollack去世谈起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江岩声:《走出非洲》的启示——从导演Sydney Pollack去世谈起

丹麦人Karen Blixen(1885-1962)当年写完《走出非洲》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这样一本以平实笔触,纪录非洲农场日常生活琐事的自传会使她广为人知。这当然是同名电影的功劳。就像张爱玲的《色戒》,如果不是李安拍出了电影,就不会有什么人知道王佳芝。 如果不是导演西德尼·波拉克的电影《Out of Africa》,我就不会知道这世上曾经有过一个叫Karen Blixen的人,不会买她一本《Out of Africa》来读,也不会万里迢迢,跑到肯尼亚,去看她的庄园。所以,如果说Karen Blixen是《走出非洲》之母,那么Sydney Pollack便是《走出非洲》之父。如今,父母双亡,《走出非洲》是不是就成了孤儿?当然不是,因为它已经成了全世界亿万读者和观众的宠儿。

外国电影里,没有哪一部能像《Out of Africa》那样给我留下至深的印象,以至于昨天,在小报上看到西德尼·波拉克去世的消息后,晚上回到家,便把多年不再看的《Out of Africa》的录像带找出来,看了一半。当看到Meryl Streep,立在马上,披头散发,破衣烂衫,带着牛车队,走到她丈夫所在的营地时,我便停了下来。那之后,电影里的Meryl Streep要被她丈夫传染上梅毒。这有些残忍,不想再看下去了。其实,所有的情节早已烂熟于胸。重看到这里,已经很好,不过是一种纪念罢了。

归纳感觉,对于导演,只有两个字,佩服。二十三年前拍成的电影,今天看着,一点儿都没有过时的感觉。譬如说,里面的爱情,不管是夫妻,还是情人,其聚散离合,没丝毫拖泥带水,挥一挥手古德拜,不带走一片云彩,潇洒至极。完全不像古典小说那样,凡是爱情,一定刻骨铭心,要死要活,例如《简爱》,《巴黎圣母院》,《复活》,等等。其实呢,大家都知道,现代世界,谁离了谁不能过?正像导演波拉克花了两年工夫研究《走出非洲》的故事内核所悟到的那样:爱一个人需要你放弃多少?

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这里的自由,当然不是大街上熙熙攘攘人群里的那种,而是韩少功论述的“南方的自由”:什么是自由呢?在相同的条件下作出相同的选择,是限定而不是自由。只有在相同的条件下作出不同的选择,在一切条件都驱使你这样而你偏偏可以那样,在你敢于蔑视一切似乎不可抗拒的法则,在你可以违背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常规逆势而动,不可为而为的时候,人才确证自己的选择权力,才有了自由。

这个自由,在电影《走出非洲》里,是由Robert Redford扮演的男主角诠释的。他在影片里,既不驱名,也不逐利,只是一味的飘忽来,飘忽去,最后,消失在非洲的天空里。电影此时的镜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高山之巅,深邃蓝天,主题音乐由强渐弱,于细若游丝中悄然断气。我以为,这一切,是种隐喻,代表着欧洲殖民者包括Karen Blixen本人在非洲一切努力的最终结局——人间蒸发。

然而,Karen Blixen的幽灵并没蒸发,因了她的书和非洲故居。而1985年,波拉克的电影又使那故居广为人知,成了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如今,该博物馆为肯尼亚贡献的GDP——而且是宝贵的外汇,旱涝保收——肯定远远大于那片农场土地的产出。这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美妙结局,当然是1931年,人财两空、负债累累的Karen Blixen,黯然走出非洲时万万想不到的。

说到底,人的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只要认真去做了。这就是Karen Blixen走进、走出非洲给我的启示。



是非是我非我
2008-6-4 07:4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