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戏台忆旧(6)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戏台忆旧(6)

再从北海路往北退,就要说当时上海最大的一个戏曲场子——天蟾舞台,电视连续剧《荀慧生》来上海一炮而红的所在。

天蟾舞台位置在四马路云南路口,斜对过就是出了名的会乐里——顾名思义就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所在。

说天蟾舞台是当时上海最大的戏曲舞台一点不夸张。它是唯一一个有三层楼的戏曲舞台。也是海派代表人物京剧老生麒派创始人麒麟童周信芳的演出场地。解放后上海京剧院(应该是第一个称院的上海戏剧团体吧)的演出也就是在这个剧场。

舞台比人民大舞台还要显得进深——这就便于武打戏展开身手。第一次看周信芳的戏就是他的代表作《追韩信》,花五毛钱(当时够贵的票价)趴在三楼第一排前的栏杆上看肖何追赶韩信出场时的吊毛。我妈就说:花五毛钱就看他这么一下子。人民大舞台我看袁雪芬徐玉兰张桂凤吕瑞英的西厢记最贵票价也不过一块二。可想而知那五毛钱的价值。

那场《追韩信》记得是贺梦梨演的韩信。周老受到疯狂批判的《海瑞上疏》也是在天蟾舞台上演的。记得的戏码还有他和童芷苓演的《乌龙院》,和李玉茹童芷苓演的《四进士》,李玉茹的《梅妃》。

其实我第一次进天蟾舞台远在我看《追韩信》之前,那也是和我进人民大舞台一样是一个少年儿童场。演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陈正柱演孙悟空,现在美国纽约的黄派创始人黄桂秋之子黄正勤演唐僧。是不是朱文虎演的猪八戒已经不很确切。小小年纪对于白骨精一变少女二变老太三变老头很感惊奇。因为这不是小说也不是绍剧电影而是活生生的人在你面前。尽管是一蓬烟起,白骨精闪到一块大石后面然后转出一个美女来,这也够让一个小孩子目瞪口呆了。

之后,就是我在呼吁戏曲演员双出一文中写过的童芷苓折子戏双出。她在第二出出场演《玉簪记》“秋江”里的陈妙常,荀派;第四出出场演《宇宙锋》“装疯”里的赵艳容,梅派。双出就是展示演员深厚功力的一种极好的方式。

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天蟾舞台就没落了。我曾经在约会时相约在天蟾茶座(那时候只有茶座没有舞台)饮茶。伴随有音乐,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同在茶座落座的有一家带着一个小男孩。那个看上去幼儿园年龄的小孩竟然伴着音乐起舞,不断地扭动屁股,跳起当时最流行的迪斯科。那一幕实在是逗得我们捧腹大笑。

重新回到天蟾舞台看戏又间隔了很长时间才如愿。上次看严庆谷的《佛手桔》就是在天蟾舞台的首演。再上一回看的是实习演出的折子戏,从“盗甲”开始,记得后面有一处折子戏是女山大王(刀马旦)和小生丑角戏。其中和我在红楼新曲《姽婳将军》里也一样引用了曹雪芹的“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作为两句唱词。

今日的天蟾舞台已经没有三层。但是二楼的座位设计成鸳鸯座颇有特色。演出也是大杂烩,京剧越剧黄梅戏沪剧应有尽有。原因无他,盖因戏曲舞台场所早已大大缩水之故。



是非是我非我
2008-6-3 09:1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