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除夕之夜三则——其二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除夕之夜三则——其二

“除夕之夜”是一出小戏,在上海人民沪剧团为南京路上好八连专门创作的一台小戏里作为压台戏。无论如何,在紧跟形势创作现代剧目上面,沪剧是占有优势的。当时上海沪剧界尤其是居于老大地位的国营剧团之成果有目共睹。沪剧年纪轻包袱少又善于适合于演出现代近代戏目。关于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几出小戏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特点。

记得第一出是“参观展览会”。内容是一个讲解员引领参观者们参观好八连事迹展览会,由丁是娥的弟子许帼华一人担纲演出。当然戏曲舞台上的演出是没有一个参观者上场的。熟悉戏曲的人都知道,男怕夜奔女怕思凡。因为是真正的独角戏——从头到尾从立到九龙口到回进下场门,只有你一个人在台上表演。不要说一分一秒都不得分神,所有观众的眼睛耳朵时时刻刻都集中在你一个人身上,另外,没有对手戏也是造成演出难度的原因之一。可人生得矮小的许帼华演来丝丝入扣。这是我第二次看许帼华的戏——第一次是她演沪剧《马兰花》里的小鸟。

此外,至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出压台戏——“除夕之夜”。说的是好八连两位战士在除夕之夜碰上了一个走失的小男孩,四处寻访把他送回家的故事。

剧情出发点当然是歌功颂德性质。但是,剧作者参插了不少恰到好处的笑料。比如,把路名听错(实在相似)闹出的笑话。特别让我记忆很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那里面的主要女角色由我好好婆的徒孙向佩玲出演。那是我第二次看到在舞台上的向佩玲。第一次是她演沪剧《马兰花》里的大兰。

向佩玲演一个粗心大嫂。有点像儿童影片《胖嫂回娘家》里的胖嫂把冬瓜当成孩子抱回家。在“除夕之夜”这出戏里,向佩玲则是把送上门来认领的走失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把抱住。结果最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闹出误会也构成了这类戏目避免一味说教的困境。

至今记得向佩玲出场第一句唱的是——除夕之夜走亲戚。然后是风风火火地走圆场边走边唱。两名好八连战士中为主的一个班长有一段唱开头是——你看这孩子睡得非常甜,他在梦中依然是笑盈盈。

这一回也是解放军战士出动,人民子弟兵做了好事。“睡得非常甜,梦中笑盈盈”还恐怕是土鼠年南方的地下水源应该是足够了吧。比如上海的深井水应该不至于闹饥荒……,写到这儿也算是坏事变好事的一点安慰了。



是非是我非我
2008-2-5 10:3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