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李斯特的音乐作品简介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李斯特的音乐作品简介

李斯特的音乐作品简介


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在六百部以上。主要钢琴作品有《匈牙利狂想曲》、《西班牙狂想曲》、《超级练习曲》、《帕克尼尼—练习曲》、《波兰舞曲》。《梅菲斯特圆舞曲》、《爱之梦》、《旅行岁月》、《b 小调奏鸣曲》、《弄臣》(改编曲)和《夜莺》(改编曲)等等,这只是顺手列出,远不是全部。

《匈牙利狂想曲》和《西班牙狂想曲》

《狂想曲》不是李斯特首创,但一提《狂想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李斯特。“狂想”,意味着自由、奔放、无所拘束的性质。李斯特一共写了19首《匈牙利狂想曲》和一首《西班牙狂想曲》。这些作品,都以民间曲调或民间风格的曲调为主题,按多段组合的方式,充分施展钢琴技巧的“十八般武艺”,驰骋作曲家的想象,寄托着对祖国、人民的热爱。

李斯特小的时候生活在匈牙利农村,使他自幼熟悉匈牙利和吉卜赛的民间舞曲、歌谣。这些曲调,就成为了《匈牙利狂想曲》的素材。

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写于1847 年。全曲大体按从慢到快的速度,由十个主题(下面谱例只列出基本曲调)先后或交叉连结而成。

第六号《匈牙利狂想曲》,约完成于1845—1850 年间。这是与前一首同样驰名的狂想曲,由四部分组成。

第十一号《匈牙利狂想曲》,约写于1839—1849年间。比前两首短小些。也分四段。

第十五号《匈牙利狂想曲》又名《拉科齐进行曲》,约写于1840 年代。拉科齐是1700 年代匈牙利的一位王子,因领导反抗外族压迫的起义而成为匈牙利民族英雄。他的一位拉小提琴的宫廷乐师写此曲献给他,后来流传甚广,被误认为匈牙利民歌,成为匈牙利人民勇敢、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以其高难的钢琴技巧和匈牙利民族风格,而成为对钢琴家实力的巨大考验。1956年布达佩斯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会上,年仅17岁的我国钢琴家刘诗昆,荣获《匈牙利狂想曲》演奏特别奖,曾让国际乐坛大吃一惊。

《西班牙狂想曲》写于1863 年,总的风格与《匈牙利狂想曲》相仿,因主题音调取自西班牙民间音乐而得名。规模宏大,色彩缤纷,技巧艰难,可视之为李斯特狂想曲类作品的集大成者。我国青年钢琴家孔祥东在北京及世界各地非常成功地演奏了它。

《超级练习曲》和《帕格尼尼—练习曲》

《超级练习曲》写于1851年,题献给他的钢琴老师车尔尼。与肖邦练习曲一样,这也是将艺术趣味与技巧相结合的,可作为音乐会节目的练习曲。共有十二首。最初的构思并无标题,后来由作者及出版商对其中的十首附以标题,本质上还是无标题音乐。这十二首是《前奏曲》、《a 小调练习曲》、《风景》、《玛捷帕》(玛捷帕是雨果诗作中的人物,李斯特作有交响诗《玛捷帕》,练习曲只是用了同一主题,而展开的乐章与诗作已无关系)、《鬼火》、《幻影》、《英雄》(确有这个气概)、《狩猎》、《回忆》、《f小调练习曲》、《夜曲》(又称《夕阳下的和声》和《雪堆》)。

《帕格尼尼—练习曲》,共六首,写于1838 年,题献给舒曼的夫人,杰出的钢琴家克拉拉。帕格尼尼是将小提琴的技能发展到登峰造极程度的小提琴家,人们形容他在小提琴上做到了只有魔鬼才能做到的事。他直接影响了肖邦和李斯特对钢琴艺术的开拓。李斯特将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中的五首和《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回旋曲主题,改编为钢琴练习曲,由李斯特改编帕格尼尼,正是“门当户对”。

第二首,bE 大调。第三首《钟》,因音乐的一些片断有钟声效果而得名,非常华丽,光彩夺目,深受喜爱。第四首《狩猎》,因有号角声而得名。第六首,a 小调。

此外,李斯特还先后写过五首为音乐会演奏用的练习曲,其中被称为《叹息》、《森林的细语》和《侏儒舞》的几首,都很有名。

李斯特的练习曲,包含了无论在当时或直到今天,都只有少数钢琴家才能胜任愉快的超级技巧,这本身就是高度发展的音乐智慧,就是美的创造;何况,还有奇妙的音乐意境。

《爱之梦》

李斯特一共写过三首《爱之梦》,都是李斯特自己的歌曲的钢琴改编曲,也被称为李斯特的《夜曲》。其中第三号最为著名,约写于1847年。原歌曲的歌词是弗莱里格拉特的诗,内容是对真挚、温柔、崇高的爱的描述,包括沉思、期待、幻想、温情、热烈、激动等等心理体验。乐曲的主题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乐曲,听众对它已十分熟悉。

《旅行岁月》

这是李斯特从二十四、五岁开始直到晚年,陆续写出的四卷26 首作品,是他最大的小品集。各卷名称是《第一年:瑞士》、《第二年:意大利》、《第二年补记:威尼斯与那波里》、《第三年:杂记》。这是音乐家特有的“日记”。26 首均有标题,描述了他对各国各地风情、景色的印象、观感以及旅居时的各种心绪。钢琴家们则依据个人爱好,从中自由选择作为曲目。例如“第二年补记”中的《塔兰泰拉舞曲》就是常被选出单独演奏的曲目之一。《塔兰泰拉》是意大利那波里地方的民间舞。围绕这种舞蹈有一个传说,说那里有一种毒蜘蛛,一旦人被它咬了,就只能不停地疯狂跳舞,直到精疲力尽为止。所以《塔兰泰拉》是一种快速、激烈的舞曲,不少作曲家都写过《塔兰泰拉》。节拍为快速的3/8、6/8,如李斯特的《塔兰泰拉》用的是6/8和2/4。乐曲的两个主要主题都有特殊的魅力,一听就留下难忘的印象。

《b 小调奏鸣曲》

这首写于1852—1853 年间,题献给舒曼的作品,是李斯特唯一的奏鸣曲。由于在他之前已经有了贝多芬和肖邦等人伟大的奏鸣曲,这使李斯特不能不以十分谨慎的态度思考他自己的奏鸣曲。既然叫奏鸣曲,就要遵循一些规范。但创作,总是意味着创新。这也许是李斯特只写了一首奏鸣曲的原因。尽管他很慎重,这首作品还是引起了不同看法的尖锐对立。崇拜古典奏鸣曲章法的人无法容忍这部作品也可以称为奏鸣曲,甚至说谁认为这部作品杰出,谁就“不可救药”;而相反的看法称赞这部作品“至美、至大、至善、深刻而又高贵”。的确,这首作品构思宏伟、新颖,内容深刻,涵括了对比和变化的巨大幅度,它的高度的哲理性、抒情性、戏剧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也越来越受到肯定的评价。这首作品在评论当中的遭遇告诉我们:暂时不理解的东西,却不一定是不好的。有些音乐立刻风行,也会很快销声匿迹。真正伟大的音乐,必将经受时间、历史的洗礼,获得永恒的生命。

2006-09-27 13:07:33

http://ask.koubei.com/question/1306092407401.html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5-16 22:0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2  

认真读毕。感谢章凝转文介绍.
《爱之梦》、《弄臣》、《夜莺》听过之外,其他的真都还没听哩。


2009-5-17 01:2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