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灰蒙蒙的璀璨:评电影《怒海救援》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廖康

#1  灰蒙蒙的璀璨:评电影《怒海救援》

灰蒙蒙的璀璨:评电影《怒海救援》

廖康


看惯了明艳的神仙剧、华丽的宫庭剧、漂亮的都市剧,很多观众可能会觉得美国电影《怒海救援》(原名The Finest Hours)颜色太灰暗,图像不鲜明,服饰太土气,气概不英勇,性格太平常,人物不突出,手法太老套,情节不曲折……然而,在这表面的平凡之下,这部电影真实地再现了美国小船抢险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人物的内敛与风浪的狂暴形成鲜明的对照,更显英雄本色——就是普通人在关键时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这灰蒙蒙的作品我认为是2016上半年最璀璨的影片。

那是1952年2月18日夜晚,麻州科德角近海,狂风巨浪把一艘油轮劈为两半。船长和船头的七名水手已经沉入海底,船尾33名船员面临选择:是上救生艇逃命;还是听从轮机师的建议,修舵并开着仍能漂浮几小时的船尾去珊瑚礁搁浅,等待救援?

离出事地点最近的查塔姆小镇,海岸防卫队队长命令伯纳德·韦伯选三个队友出海救援。伯纳德年仅24岁,队友们叫他伯尼。这昵称给人感觉他是个身材较小、性格柔弱的人。伯尼也的确如此。天气那么恶劣,出海几乎等于自杀。伯尼和勉强自愿出海的三个队友都是在海边长大的,并非初生牛犊不畏虎。伯尼面临选择:是听从一位老队员的建议,把救生艇开出去,转一圈就回来,借口风浪太大,开不出沙洲(bar);还是迎风破浪,冒着自身的生命危险去履行救援责任?

在沙洲水域,水流受阻,海浪当然更加汹涌。而且那些浅滩(shoals)是流动变化的,海浪是不规律的。海上没有安全途径,水手必须见机行事,每次10多米高的大浪涌来,都要做出正确判断,恰当应对。在罗盘被巨浪冲走后,伯尼又面临选择:是掉转船头回港,还是在茫茫大海上再摸索一会儿,去营救面临死亡的同胞?

岸上,小镇居民们挂念着亲人。伯尼的未婚妻一次次要求队长把伯尼等人召回,遭到队长断然拒绝并被轰出指挥室。她、其他队员的亲友和镇民们只好开车到海岸默默地等待,让我想到E.J.布拉特的一首诗《侵蚀》:

大海冲刷,冲刷了一千年,
才把这些皱褶深深浅浅
一点点,一点点
刻上礁岩的身躯和脸面。

大海冲撞,冲撞仅一瞬间,
竟把礁岩那苍老的容颜
一下子,一下子
就刻上妇人皎洁的脸面。

这个海边小镇上就有那样苍老的年轻妇女,她脸上礁石般道道皱纹不是岁月刻下的,而是丧夫的悲痛刻下的。这一夜也会在伯尼未婚妻姣好的面庞上刻下皱纹吗?

在怒海上,伯尼再次面临选择:他们这艘小型救生艇定员不过12人,但大船上有33个船员待救,而且那大船正在下沉。是破例让所有船员上船,还是带一半人先回港再来?冥冥之中,似乎有神明引导伯尼的船只,命令他如何做出选择。当然,我们知道,神明其实就在他心中。整个影片没有辉煌壮丽的景观,只有灰蒙蒙的大海和白花花的巨浪。没有慷慨激昂的宣言,只有毅然决然的行动。不,也有一句斩钉截铁的决定,但却是平淡地说出来的。当然,我不能剧透。但我可以说,正如伯尼和三位队员所做的一切那样,整部影片没有豪言壮语,他们几乎总是心照不宣或会心一瞥,就做了。实干而没有任何渲染,与之相对是大海的咆哮。我不能告诉读者影片如何结尾,但我想每位读者也许都会像我一样想象它应该怎样结尾,常识、情感、理智和信念都告诉我们应该那样结尾。没有悬念,这是一部真实的影片,导演和观众想到一处,因而更让人感动。我相信观众都会记住那无边无际黑压压的大海上和灰蒙蒙的雾气中逐渐璀璨起来的明星。

2016年7月5日


附布拉特原诗:

Erosion

E.J. Pratt

It took the sea a thousand years
A thousand years to trace;
The granite features of this cliff
In crag and scarp and base.

It took the sea an hour one night
An hour of storm to place;
the sculpture of these granite seams
Upon a woman's face.


2016-7-6 21:4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iaoman

#2  

好文!谢廖老师分享。下周有些时间我试翻译一篇影评。


2016-7-8 11:0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3  

这里大家喜欢翻译。影评里有首译诗,献丑了。


2016-7-8 11:0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徐英才

#4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16-7-8 11:06:
这里大家喜欢翻译。影评里有首译诗,献丑了。

好译。有一句跟你理解不同,第一段第三、四行,我的理解是把......的features刻上crag and scarp and base. 不过我匆匆地看,可能理解得不对。

谢谢好译。


2016-7-8 12:4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5  

对,是把the granite features刻上crag and scarp and base. 那些features就是“皱褶”,而crag and scarp and base就是礁岩的躯体。


2016-7-8 13:0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徐英才

#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16-7-8 13:02:
对,是把the granite features刻上crag and scarp and base. 那些features就是“皱褶”,而crag and scarp and base就是礁岩的躯体。

喔,明白了。第二行如果用“才把巉岩般的皱褶”是否明确点,虽然损失了一个韵。我乱说,不一定对。


2016-7-8 13:0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7  

嗯,韵不是那么重要。但皱褶就是巉岩的,不是像巉岩的。有两幅照片,比较巉岩的皱褶和“老”妇的皱褶, 可是我一时找不到了。


2016-7-8 13:1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徐英才

#8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廖康 at 2016-7-8 13:16:
嗯,韵不是那么重要。但皱褶就是巉岩的,不是像巉岩的。有两幅照片,比较巉岩的皱褶和“老”妇的皱褶, 可是我一时找不到了。

明白了。谢谢。


2016-7-8 13:1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9  

小曼学得好快呀!


2016-7-8 13:5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10  

我再找找。


2016-7-8 13:5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