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浅析曹雪芹的管理思想(之一)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浅析曹雪芹的管理思想(之一)

说明:本文曾载于《人文科学论坛》1988年第二期。原系作者就读函大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习作,此次旧文重贴仅作少量文字修改及段落重新分割。参考资料现从略。


中华古典文化遗产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诸如《老子》《孙子兵法》《史记》等等,在管理思想方面都不乏精湛的论述;有的甚至于受到了海外管理专家们的推崇。即便是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也包含了不少管理思想的精华。前不久,在上海广播电台文艺台“唐三国”开播式上,评话老艺人唐耿良讲了一个极好的题目:《三国》与企业管理。据说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称为“经营之王”,松下电器公司成为世界性超级企业,其中一个原因是松下熟读三国,对诸葛亮“审势度势”等战略战术颇有研究之故。

然而,尽管文学巨匠曹雪芹的长篇大作《红楼梦》同样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管理思想,却始终未曾受到公正的对待,获得应有的评价。多年来,这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宏篇巨著由于其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错综复杂的政治背景以及扑朔迷离的作者身世牢牢地吸引住了广大读者的注意力,在管理思想方面的内涵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十年动乱中,江青一伙处于篡党夺权的政治阴谋,在所谓“坚持用阶级斗争的观点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的口号下蓄意把水搅浑。当时的红学阵地也被“任何些微的改革还有可能把原有的种种矛盾激化得一发不可收拾”“用孔孟之道程朱理学这块遮羞虚伪的面纱包裹起来,更有效地达到他们加强对劳动人民剥削的罪恶目的”的论调所盘踞,“阶级斗争”的旗子“改良主义”的帽子再加上“残酷剥削”的棍子把好端端的极端反映管理思想的精采描写弄成路线交锋的活靶子。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在经济领域深化改革大好形势的鼓舞推动下,笔者今天再次重读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更为深切地感受到文学形象所包蕴的革新精神,觉得将经济管理的学习心得与红学评论相结合写一篇去伪存真介绍曹雪芹的管理思想的翻案文章确实是很有必要的。

(一)红楼中杰出的女性管理人才

对于管理而言,抓与不抓,抓得好与不好,结果自然大相径庭。会抓老鼠的好猫与不抓老鼠的懒猫天差地远。曹雪芹用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构筑小说情节,提出料要重视管理的观点,展示了管理改革的卓有成效。整顿和改革的效果显著,写来精彩动人。王熙凤协理后的宁国府里,“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乱失迷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免了。”宁国府的管理面貌顿时为之改观。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的现场效果是“众人听了,无不愿意”“各各欢喜异常”。确凿无疑的事实证明管理上的整顿改革深得人心,破洞的管理心理学的曹雪芹先生对此拍手称快。在“史无前例”的年代里有些文章称什么藕官烧纸钱祭奠药官是对管理班子的反抗春燕母亲打骂女儿是革命造反行动,硬把“三四日功夫,一共大小出了八九件事”风马牛不相关的帐算到兴利除弊上来,完全是不顾事实的无稽之谈。世间上的相对集中比较靠近绝不等于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闭着眼睛瞎说一气,只是为了配合对当时邓副总理主持中央工作着手改革整顿影射攻击的政治需要。

“因何镇日乱纷纷?只为阴阳数不通”。要拨乱反正,从管理角度看来,领导者要会管人要能调理阴阳统率全面。抓管理,从混乱到有序,领导者自身的职责首当其冲。曹雪芹无情地鞭鞑了那些只知安富尊荣不懂运筹策划的当权者们。珍大爷整日荒淫无度,光会叫囔“不和你们要,找谁去”,珍大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放任式的管理导致了弊端百出,把个宁国府闹得不亦乐乎,弄成一团糟。

针对于此,曹雪芹特意塑造了具有精明才干的“女强人”形象。与“堪连咏絮才”之才不同,“都知爱慕此生才”和“才自清明志自高”奖的正是作者十分欣赏的管理之才。与放任式管理相对照,可以说王熙凤在宁国府事实的是一种变化了的严格专政式即仁德专政式管理。凡是由自己做一切决定,但总是告诉雇员其决定符合他们的利益。凤姐在就职演说中就明白交待管理宗旨及其利益所在——“说不得咱们大家辛苦这几日里,事完了你们大爷自然赏你们”。

任期目标清楚,利害关系明确。这是管理人员有效地行使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思想管理职能时首先制定的一条有效的措施。连日里在宁荣两府双肩挑的凤姐自己不辞辛劳,天天按时刻过来,点卯理事,这几日要辛苦的“咱们大家”就包括她自己在内。领导者自然是带了头的。尤其值得赞叹的是曹雪芹率直写出凤丫头未曾接手就先想到: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冷眼旁观,胸有成竹,揭示管理痼疾征候可为针针见血。当年成其书时,脂砚斋见了这段文字,感慨万千,痛惜“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时见书于三十年后,令余想恸血泪盈”。何等尖锐的思想,何等大胆的揭露,何等坦白的文字!真乃社会通病,亟需对症下药。由此也正反映了作者洞察生活,痛下针砭的高明之处。联想到今天社会上还存在某些“公”字号内一笔糊涂帐;某些部门职责不清互相踢皮球;某些人士手眼通天老虎屁股摸不得;某些场合巧立名目挥霍浪费……,宁国府的幽灵仍在一些地方游荡。看看时下急需大刀阔斧地加以整治的一些弊病,应当说曹公笔下的管理文字不无深刻的现实意义。

故事推进到议事厅上“三驾马车”出场,管理方式平添了一层民主式的色彩。首先是在领导层内部共同协商——敏锐见识德望相辅相成,一套代理班子集体领导,并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探春不清楚蘅芜院和怡红院两处有什么出息,李纨忙笑着补充;三姑娘提出一套改革方案,宝姑娘再加以完善。在管理人员的职责一一设想所要达到的结果,形成并制定目标政策等基础上再进一步体现协调职能以及不断地寻求改进的要求,这当然与集思广益民主管理休戚相关。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管理制度的特点是最高统治者皇帝一人说了算数,金口玉言万难更改。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则是触目皆是处处可见的“家长制”和“一言堂”。而曹雪芹奉献给各位读者的情景非但是三个年轻的姑娘媳妇联合执政,议事厅上竟然还以商量的口气向被领导者授权,这不能不说是管理方式的一大进步,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民主主义思想在管理领域内的精华所在。最应重视的是在这一节里作者假托当日《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这就完全背离了几千年来的传统祖制。作者在这里大声疾呼,管理者要把儒家的那套陈腐学说抛到脑后。利禄就是效益运筹即为管理,明确了经济效益的目标,推翻了尧舜孔孟的权威,舍弃了“君子不言利“的道德观念,充分闪现了曹雪芹管理思想耀眼的光芒。要讲究效益要加强管理,首要的问题也正就在于观念上的突破和思想上的解放尤其是管理者本身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突破。



是非是我非我
2008-1-20 10:4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2  

提。


2008-1-31 22:1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