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比较文学在网络时代 — 许平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比较文学在网络时代 — 许平

比较文学在网络时代

许平


首先,我们要正名比较文学的概念[1]。因为这门学科的名称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相当词不达意的术语。其名称带来的研究对象不确定性以及把学科对象与学科本身混为一谈的模糊性,注定了比较文学的学科地位始终难以稳固。比较文学还是一门有争议性、边缘性并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因为它的研究超出了文学原本研究的范围;它的研究渗透在各个领域,跨出了非文学学科;它超出了传统民族文学的界限,进入跨民族、跨国别的研究领域。然而就其学科特性而言,比较文学始终在等待一个最终的定义与描述。它就是在追求和不断探索之中存在着,一旦等到那一天,比较文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也就消亡了。然而传统的文学研究的固有格局并没有完全接纳它的追求探索,对于它的相对历史使命的存在尚有存疑。这时,网络文学出现了……

“就像马路边的一块黑板,谁都可以在上面涂鸦。”

人们是这样评价网络文学[2]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3]在电脑网络把世界“一网打尽”的时代,这种预言、这种非常夸张的语言却是网络时代城市文学作家面貌和文学现状的逼真描述。网络文学“之后一切将变。”“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自我的机会,使每一个才子都不会被埋没,今后的伟大作家就将出现在这其中。”[4]

网络文学[5]的多媒体艺术展示;特有的语句构成和符号;自身体验的表达和个体情感的宣泄;古典与现代的杂糅;虚拟与现实的混合;兼收并蓄;百无禁忌;内容的自由;新型的参与性阅读[6]与非功利性创作[7]同步等等都给文学创作以心灵上的解放。网络文学使文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使文学在失去轰动效应之后,重新俘虏了成千上万网人的心。

概括来说,网络文学有以下几点具有突破性的典型特点。一,审美特征的前沿性。网络文学体裁边界的模糊昏暗[8]、形象手段的多媒体方式、故事情节的非线性叙述、结构模式的全息开放、艺术形态的流动不息、美学欣赏的读写互动、作品信息的资源共享。二,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和睦世界。有形而下的日常生活烦恼;也有萨特式的生存苦恼;有胡闹式的搞笑,更有大师式的笑中见泪。网络文学必须有网络写作的特征,否则曲高难免和寡。其言所欲言的创作方式和宽容的创作态度,配以单纯追求阅读快感向追求作品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转化创作目的。使网络文学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她自由灵动;生动幽默;短小精悍;边缘化谈天说地吸引了各类网人。三,同作品多作家的互动性[9]。网络文学很难固定,最终多为众人集体创作[10]。因为作者随机的在线写作方式,和读者参与性的在线阅读方式,加上“斑竹”的删选权利和读者的修改转贴,使网络文学不停地变更着。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知识结构、功利目的,对情节进行独特的非线性的重新组合。作者也可以在线直接和读者对话并对自己作品作出解释。更可以协商着即时修改作品。四,网络文学的原始复归。曾有这样一种说法:“造物主终将不满于人世间的一切而打破所有的秩序让一切重新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学正在不知不觉间地实现这一说法。正当现代文学的功利性、造作性、受约束性发展地愈演愈烈时,在过度商业化背景下而又无法摆脱清高的文学界感到尴尬时,网络文学出现了,就像个一个使者的到来。网络文学创作动机的超功利性、创作心态的自由性和创作身份的平民性,使网络文学有可能真正成为大众的、世俗的、坦露个性的艺术样式。她恢复了最古老的艺术传统,即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和混沌。从作者创作的非功利性和多种艺术的综合性的角度看也与原始文艺相暗合,符合了原始意味上的集体创作。“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文体的开放又接近了民间文学对集体智慧的吸纳与扬弃。但是她却不是纯粹的回归,而是一种螺旋形地上升。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在语言、创作方式、传播方式、阅读方式、评价方式是都有了革命性的转变。首先是在写作语言[11]上“bit”[12]代替了“文字”[13]。作者交流性地敲击键盘代替了传统文学创作苦心孤诣地“爬格子”。而苦苦地投稿等待编辑部出版社的回应也变成了在网上随意建立一个免费个人主页,尽情发表自己的作品。其次是在接受方式上,再也不会像传统媒体那样,把糟糕的文字当作经典强行让人们‘学习’;反过来也一样,优秀的文字可能会被网络埋没一时,但最终肯定会浮出网面[14]。网络给文学带来的是一次新的契机、新的希望[15]。

但是,网络文学毕竟刚刚出生,她还带有稚嫩的胎气,新兴的网络写手常常以反叛和前卫的面目出现,他们想说就说,所以难免鱼龙混杂,作品良莠不齐,常常会受到传统学界的严厉批评甚至是抵制[16]。但是,网络文学毕竟不同于传统文学,我们对于网络写作,必须用来自网络文化的眼光看待它,用来自网络时代的生存方式、价值观念衡量她。在她发展的最初期,更应该用宽容的态度来包容她。信息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了,地球上的经纬线已不复存在。她所意味的不仅是速度,还标志着人类的攀篱已无法再构成界河。网络文学打开了一个与现实空间不同的虚拟的世界,有效地抑制了文学交往中的功利、物化现象。试着从纯文学角度去感受这些网络作品,使人联想起游弋于天宇之间的自由星群,其意义对于文学的发展是深远的。

网络文学的发展在为文学的复兴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对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模式和挑战。由于网络文学特殊、新型的模式,给传统文学提出了不少问题。诸如无固定文本;不可穷尽且瞬息万变的研究资料[17];作者的真实身份不明;不同于可以作为仅仅阅读者的传统文学评论者网络文学的评论者必须是一个网络文学活动的自觉主体者[18]。网络文学研究是对传统文学研究的一种更新与重构,挑战与超越,并将最终取代传统文学研究的根本手段和主体地位。因此,网络文学研究忽略了传统的资料考据和研究[19]。传统意义上具有权威性的版本、作者的其他作品风格、书信、笔记以及前人已有的关于该研究对象的研究资料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就显得无从着手甚至毫无意义。我们传统的学术根基似乎具有某种不可动摇性。但网络时代的到来恰恰使这个根基发生了动摇。

比较文学可以在网络文学生成、发展这样一个比较广阔的背景下,把握契机,以他人的眼光审视自己,促进人类相互理解、沟通,促使人类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盲人摸象”,其实文学研究也是一样的道理。文学就是“象”(而这个“象”应该是古典美学意义上的“象”,而非简单的大象这种动物);各类传统的文学研究模式诸如文学史研究;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就好比是那几个“盲人”(而这里的“盲人”也并非是视力有缺陷的人;而是不断追寻确切“象”的研究方法)。各个“盲人”都竭尽自己的所能来追寻“象”的概念,而始终没有得到一个最终的概念。其实文学本身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要是有了这样一个固定的概念,那么文学的发展也就停滞了,文学也就死了。而比较文学就是一个新加入的“盲人”(他并非完全看不见,却也看得不很清楚,从他的视角出发看“象”,他指出了其他盲人的错误,却受到了排斥),但不管其他盲人如何排斥着他,他还是以他全新的角度执着地追寻“象”的概念。这时,网络文学出现了,她给了每个盲人一副眼镜,而比较文学这个“盲人”获益最大,因为他可以因此而看得更清晰一点。他鼓励别的追寻者相互交流共同探询,不断提供他们来自新视角的新发现,渐渐地大家就会接受他,“象”的概念也会越来越明晰地呈现在大家的脑海中,从而促使大家更加执着地追寻它。那为什么说网络文学提供的是“眼镜”呢?又为什么能符合比较文学的状况而使他看得更清楚呢?

因为比较文学是跨越国界和民族、语言界限的文学研究,它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国别文学)彼此影响和相互关系,通过对文学现象相同和殊异的比较分析,探讨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寻求、探讨文学的共同规律,深刻认识民族文学的独特特点与特殊规律,世界文学的演变及其规律,推动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在跨越国界和民族上正与网络文学的特点相契合。而随着网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翻译软件的不断更新,语言的界限也是可以跨越的。他们倡导共同的文学研究态度,即民族间的相互尊重与宽容。他们运用共同的研究方式,提倡不同民族、国家文学间的对话和交流。网络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不仅在其基本特征上是相互暗合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共同的。他们所追求的都是世界文学融合、交流、对话的实现。这些与身俱来的共同点使网络文学与比较文学身来就志同道合。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从表面征状来看,网络文学已经具备了一些符合世界文学存在的条件,似乎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但是网络文学毕竟还是一株稚嫩的幼苗,她还没有完全成熟和发展起来,仅仅刚刚起步,所以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只是她的目标,而非她所带来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否也在现阶?并非首要,它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和方向,追寻这一目标的过程才是现阶段对文学的发展和研究最有价值的。

各种事物的本质不同,但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却是相通的。如同人类社会的发展、开放、融合、共存一样,文学史的发展也是这样。为了追寻“文学”概念这一共同的目标,文学作家、写手、专家学者、理论研究者从各种途径出发,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去探询这共同的目标。重要的并非在于结果,因为文学概念根本就不可能固定地存在,它是不断地在发展的。重要的是这一探询的过程,在于不断得出新的时间点上的新的相对稳定的结论。而比较文学凭借他的执着和闯劲在传统文学中诞生,建立了自己的学科。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文学的发展,比较文学会获得一个更适宜他发展的环境——一个持久的、平等的、宽容的、随即可以进行对话和交流的,没有时空阻隔的第四纬度空间。这无疑会给比较文学的发展带来更为深远、广阔和辉煌的前景。


【转自大樗树网站,文章起始来源及作者不详。特此致谢!】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10-1 16:2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2  

比较文学凭借他的执着和闯劲在传统文学中诞生,建立了自己的学科。


2007-10-2 10:0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3  

“我们传统的学术根基似乎具有某种不可动摇性。但网络时代的到来恰恰使这个根基发生了动摇。”——这种动摇将与日俱增。


2007-10-2 10:2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