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南京与广岛劫后的不同命运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南京与广岛劫后的不同命运

南京与广岛劫后的不同命运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付出2000多人伤亡代价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共30多万人被杀,8万多妇女被强奸,损伤文物、财产不计其数。

让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当时的屠杀之外的场面。11万中国守军打算坚守半年,结果仅4天撤退。由于指挥低能,退却无序,群龙无首,仓皇出逃,为抢夺生路,相互开枪,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被扔下的几千伤兵怒道:“他妈的,早知这样,谁肯打仗。”撞死的人,踩死的人有三四层。江中的兵要往船上爬,船上兵就用枪射击,用刀砍。溃兵抢平民衣服穿,不给就枪杀。最后仅1万多人突围成功,伤亡2万多人,8万多人被俘后,基本被杀。

战俘听说“皇军不杀你们”的许诺时,举手叩拜,鼓掌喝彩,欣喜若狂。日本报纸《读卖新闻》称:“彼支那之散漫国民性,诚令皇军为之羞耻。“关在大货房有3000多人,仅有3个日本兵看管,叫跪就跪,叫坐就坐。唯一幸存者说:“没有人出头,都胆小,都怕死。”

人们手臂扎“太阳旗”避难,一见外国人就下跪,乞求保护。有上千妇女跪地求饶。日本军妓参观妇女收容所,撒铜板和糖果,中国妇女蹶着屁股,在地上爬,你争我夺,日本军妓拍手大笑。外国人脸红了:“你们丢了中国人的面子。”

日军用现代工业技术和原始方法体验了屠杀的快感。侵略者的残忍反衬了中国人的可悲30万同胞,或男,或女,或老,或少,一个又一个地走进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中国长时期没有对南京大屠杀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宣传,建立有关纪念设施。1949年中共占领南京后,在雨花台修建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写着:“国民党政府在雨花台曾经屠杀了30万共产党烈士”。毛泽东亲自为纪念碑题词:“死难烈士万岁”。但在毛泽东时代并没有在南京修建“南京大屠杀纪念碑”。

文革时,有中学生第一次到了南京,向工作人员打听南京大屠杀纪念场所时,冷漠地回答:“那是杀国民党的,你找它干啥?”眼里分明流露出异样的神情。就是这座雨花台,也是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地方,比国民党在这里杀的人要多得多!

1979年以前大陆的中学历史课本中,也并没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比如1958年版的“中学历史教师手册”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中,关于1937只有“日军侵占上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这样简单的记述,完全没有提到南京大屠杀。而该书在1927年的大事中,倒有蒋介石屠杀大量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记载。1975年版的《新编中国史》中的“历史年表”中,关于1937年也只有“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南京防御失败”的记载,完全没有南京大屠杀的踪影。

1979年版的全日制中学历史课本中,南京大屠杀才首次登场,直到1985年中国政府才开始在南京修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1987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十三块纪念碑建立。有的纪念碑周围杂草丛生,垃圾、个体商贩混杂。哭墙没有几个人去哭。纪念馆广场上有人用石子打着玩儿,嬉戏胡闹。2000年,南京大屠杀纪念碑被拆毁、挪走。

1992年岁末,抗战纪实小说《大国之魂》作者邓贤在公共汽车上打听纪念馆位置,引来一阵哄笑:“去那里干什么?那里是纪念日本人的地方,神经病才去那种地方呢。”人们都用很古怪的目光看他。当邓贤来到纪念馆时,发现参观者绝大部分是日本人,他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这地方是纪念日本人的。

从1985-1997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共接待中外游客580万人次,接待日本人18万人次,占日本访华人数的比例远高于中国游客在中国人中的比例,也多于去南京游览的中国游客的比例。能说日本人都忘记南京大屠杀吗?日本老兵和中学生跪地大哭,除了受害者有几个中国人能这样?

“南京与日本广岛同样遭受战争浩劫。而今,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被原子弹轰炸的广岛残骸保存完好,纪念地遍及全城,免费参观,宣传纪念品免费赠送。市中心的和平公园有慰灵碑、长明火、和平纪念资料馆,每年接待150万参观者,远远超过南京。仿佛世界上只有日本人才是受害者。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以上,精确不到万位。2001年8月6日,广岛公布原子弹受害死难者共“221893人”,精确到个位,名单在和平公园记载。并有全面、科学、综合分析的专著《原子弹灾害白皮书》,南京则没有。

每年8月6日,原子弹轰炸纪念日,广岛举行悼念祈祷大会。8点15分,钟声和汽笛声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人们肃立,车辆停驶,全城哀悼。从早上4点到午夜12点,人们去和平公园排队悼念。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没有全城哀悼规模。

纪念大会级别:广岛,日本首相亲临讲话,并邀各国代表参加;南京,江苏省委书记、省长,南京军区司令员。

纪念大会人数:广岛,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1/21;南京,2千人左右,最多不过1万人,占全市人口1/2800或1/560。每年清明节祭祀祖先却达200多万人。

1995年,美国要发行一枚纪念原子弹轰炸广岛的邮票,图案是蘑菇云。日本举国抗议,迫使美国收回成命。

有人曾断言,广岛几百年寸草不生。诗人说:这是一座死城,太阳也沉默在地下。但轰炸几个月后,劫后余生的小草破土而出,夹竹桃、矢车菊也绽开了鲜花,给人们带来了生存的希望。长明火决定在核武器消灭时熄灭。广岛地表60厘米的土从外地运来。广岛发展速度始终超过日本平均发展速度,建成世界十大汽车厂、造船厂和钢铁厂之一--马自达、石川岛播磨和福山。广岛产值6倍于南京,人口不到南京的1/5。十三届亚运会有十二届是在各国首都举办的,只有广岛一个地方性城市举办过亚运会,况且自筹资金,而北京亚运会资金由全国筹集。不理解广岛人的那种举动,就决不能理解广岛的奇迹,日本的奇迹。

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人写了《东史郎日记》,德国人有《拉贝日记》,中国有什么呢?东史郎这位有正义感的老兵,曾参与南京大屠杀,但他表示忏悔。他在南京作报告时,台下就有日语式的中国话“死啦死啦”的逗趣。为了看他是否“潇洒”,人们向前挤,“怎么瞧着象刘德华来啦”。如果东史郎能听到或听懂,他会想些什么,他是否会为自己的反省后悔,是否会想到日记中那句断言:“中国人永远得不到一等国民的称号。”他在东吴大学参观的纪念碑,许多大学生不知道。他说要征集一亿中国人签名,声援他在日本打官司,然而全中国不到20万人签名。

影片《屠城血证》导演出生于抗战前,在南京工作多年一直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直到八十年代才知道,决心拍摄成影片。放映时,观众叹息强奸女护士的过程太短,不太暴露。正义之士愤而起之,与之角斗。吴子牛拍摄《南京大屠杀》有模仿《辛德勒名单》的痕迹,缺乏深刻的反思,没有引起预期的轰动。1995年9月,日本方面要求观摩,访日的中国电影代表团认为“友谊交流,不适合带这样的影片”,由此失去让日本人深入了解的机会。日本方面表示无法理解。中国人却很理解日本人。


【转自春秋战国全球中文网上的转帖,文章起始来源及作者不详。特此致谢!】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3-13 09:4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