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悲剧英雄 ─ 袁崇焕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悲剧英雄 ─ 袁崇焕

悲剧英雄 — 袁崇焕


袁崇焕,一介书生,在中国历史上最腐败黑暗的明末,独力对抗满清铁骑,以不惜死的亡命徒式的勇气,获得军事上的成功,但与崇祯皇帝性格上的剧烈冲突导致了最终的惨死,而这样的结果是袁崇焕本人几乎已经料到的。

明末的军事制度是文官领军,大概是源自开国君主对军事将领的不信任吧,即使是这样不合理的体制,暗弱的明皇帝还是得到了几个文人出身的将才。在袁崇焕之前,辽东统帅是熊廷弼,此人很有能力,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据说可以双手开弓,这一点比文弱的袁崇焕强。不幸的是,熊廷弼效力的朝廷有魏忠贤把持,结果是可想而知了,熊最终去职并屈死。

熊去职后,满清兵临山海关。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起兵,在面对熊廷弼之前已三破明军,每次都是以少胜多,且击毙明军多数主要将领,明军对当时的后金战斗力已经产生了较大恐慌,趁着名将熊廷弼离去,一鼓扫平关外,辽阳、锦州等地悉落满清,山海关外已无明军立足之地,朝廷震动,所谓天下第一关能否守住是天晓得了。一干文武和皇上惶恐无状时,袁崇焕适时地出现了。袁进士出身,时任福建某知县,回京述职,正遇上满清直迫山海关,自命清流的高谈阔论习惯发作,公开宣称:给足粮饷,可守住山海关。这真是一根救命稻草,经人举荐,袁崇焕临危受命,立刻改任关外,直抵前线。袁崇焕当然不是只会高谈阔论,在豪言壮语之前,他一人悄悄出关考察,已有些把握。

袁崇焕首先扭转了军事上的短视,原来明朝在数次溃败后采取固守山海关的被动防御,他改为在山海关以北一百多里的宁远筑城,守关外之地,无形中将前线北移,并趁机屯兵锦州等地(满人当时还不习惯留守夺来之地)。不过新任辽东经略高第是个糊涂蛋,不理会袁的战略意图,担心关外守不住,便将关外所有驻军一起撤回山海关,只有袁崇焕抗命不回,坚守宁远(广东蛮子的臭脾气)。

宁远大战

努尔哈赤看出虚实,知道辽东主事者不懂军事,遂南征。满清出战兵力十三万,直逼宁远,宁远守军一万,且辽东经略无能,竟不敢发兵救援,袁崇焕孤军守城。这是袁对抗满清三次大战的首回合,宁远大战一举奠定了袁崇焕的军事地位,袁以奋勇的态度感染属下,并依靠葡萄牙红衣大炮,数度击退敌兵,久攻不下的努尔哈赤受伤,只得撤军。宁远大战是军事天才努尔哈赤征战史上的最大憾事,而且无法弥补,因为他最终伤重而死。袁崇焕在努尔哈赤撤军后,尚遣使慰问,与努尔哈赤互致礼品,颇有儒将风范。

初时,满清大兵压境,明朝上下皆以为大祸临头,因前几次大战明军均以绝对兵力优势而覆灭,此次满清兵力占优,无人敢信袁崇焕竟以少胜多。经此一战,朝廷乃复设辽东巡抚,由袁崇焕担当。满清继任者皇太极因为局势不稳,定方略为侵略朝鲜,避袁崇焕锋芒。于是袁崇焕屯田练兵,陆续收复锦州、大小凌河等地,积极防御转为进攻态势。
宁锦大战

皇太极是胸怀大志的人,与袁崇焕的这一战的来临是迟早的。只是双方都颇有忌惮,满清经济差,是经不起大败的,明朝的暗弱直接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袁崇焕深知宁远大战是侥幸获胜,他的想法是以时间换优势,在和平时期加强军备,以图将来的军事优势,这种局面下双方暂时和平,并书信往来议和。此时明朝只会发言的文官们不满了,有人弹劾袁按兵不动,这些糊涂蛋的想法当然是一鼓作气,扫平关外了,可惜那时的局面明军只有守城的能力,野战必败,这个道理袁崇焕懂,但朝中大臣不懂。此时的暂时议和却正是袁崇焕日后获罪的伏笔。

皇太极眼见袁崇焕军备整齐,终于按捺不住,率四旗出战。先攻锦州,锦州由袁崇焕麾下两大良将之一的赵率教死守,不能克,转攻宁远。袁麾下另一良将蒙古人满桂出城大战,野战不利,退城死守,再次用葡萄牙大炮轰击,清军败走。史称宁锦大捷。

自此,满清对袁崇焕已有惧意,再也不敢从宁锦一带犯境。袁崇焕升任兵部尚书,督师蓟辽,袁督师一名由此而来。

崇祯即位

此时,年轻的崇祯皇帝即位,召见袁崇焕,大加赏赐,袁崇焕一时不察,随口说出五年平辽。不料宁远部队欠饷日久,发生兵变,袁崇焕奏请发内库银子,这下犯了大忌,内库是皇帝小子的私房钱,姓袁的竟然打这个主意……,崇祯皇帝忽然觉得这个大功臣也不是什么好人了。其实作为军事将领,要银子开口就是了,户部没钱自会向皇上要,你姓袁的从户部要不来钱,却打量皇上的荷包,实在是得罪了崇祯。再加上朝廷惯有的空谈家奢谈什么:“古人罗雀掘鼠,尚军心不变。”皇上自然爱听这个,似乎领头的爱兵如子,当兵的饿死也心甘。不过此时满朝只有一个袁崇焕打胜仗,崇祯便是不满,也不敢发作,反而加封袁崇焕太子太保,但这个日后算帐的念头只怕是伏下了。

其后,袁崇焕擅杀皮岛守将毛文龙,更让崇祯不满。平心而论,袁督师此举过了,毛文龙罪不致死,而且袁崇焕没有处置他的权利,但袁蛮子脾气发作,请出上方宝剑,先斩后奏,崇祯无法,只得颁旨支持袁,但这又恨又怕的心思是从此有了。

大战北京城

不甘心的皇太极再次决定出击,集兵十余万,绕开袁崇焕,从西路入山海关,日夜兼程,直逼北京。袁崇焕得报,兵分两路救援京城,自带一路去北京,大将赵率教去沿路堵截,赵疾驰西援,三屯营总兵竟然不让赵入城,赵率教城外大战,被清军阿济格部歼灭,赵中箭身亡。

皇太极兵势如风,直扑北京,袁崇焕得知赵率教阵亡,急行军三百里,提前两日到达北京,几乎已唬破胆的崇祯惊觉救星从天而降,大加赏赐,要袁勉力退敌,却不许袁部入城,定要城外大战,皇帝对袁的不信任已是毫无遮拦了。

清军一路势如破竹,却不料在京城广渠门外遇见了袁部,均是大惊失色,未想到袁崇焕来得这样快,心下已是怕了,前后两代君主都败于袁崇焕手,纵然皇太极天纵英才,也不得不惧。因来得急,袁崇焕部只有九千骑兵,面对十万如狼似虎的满清铁骑,广渠门外当真是一场恶战,袁崇焕率部击溃清军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德尔三部,自己中箭受伤,清军不能前行。皇太极言:十五年来,从未见此劲敌。遂驻扎在海子一带修整。

袁崇焕深知城外一战获胜,侥幸得很,一方面整顿部队,一方面等待各地勤王部队。

改写历史的机会

一直处于军事劣势的明朝忽然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皇太极兵行险着,劳师袭远,却受困于京郊,袁崇焕部虽兵力不足,但自保北京有余,已是立于不败之地,等各地勤王兵马源源不断到来,这一下便要瓮中捉鳖了。但可惜的是袁崇焕摊上了一个无能而自信的皇帝,这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最终没有发生,反而断送了袁崇焕性命。

清军在城外大肆劫掠,袁崇焕按兵不动,这一下物议四起。朝廷一再催促出兵,袁崇焕是有苦难言,区区九千兵马,自然只有守城待援。此时,熟读《三国演义》的皇太极用了反间计。

督师的死局

城中谣言四起,都说清兵是袁崇焕引来的,他如今按兵不动,正是有所图谋。崇祯皇帝旧怨未忘,一并发作,将袁崇焕下狱。城外敌兵未退,城防总司令先下狱了,真正是天下奇闻。袁崇焕部将祖大寿当即带兵返驻地,这一下胜机顿失,满清趁势猛攻,大将满桂阵亡。朝廷又急了,令人劝说袁崇焕招部队回来,开始袁不肯,后因一句“国家为重”终写信给祖大寿,招回部队,祖大寿断了清军退路,清军终是忌惮袁部战力,无心恋战,破关而出。

八个多月后,袁崇焕以“谋叛罪”凌迟。当日,京城百姓无不争咬其肉,齐骂“汉奸”,受蒙蔽的群众愚昧若此!
英雄的悲剧

袁崇焕的悲剧性在于他早已料到自己的下场,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独力奋斗,他在文稿中多次自称“亡命徒”,是有对于自己命运的隐忧吧。不同于岳飞,岳飞的冤屈是自己未曾料到的,而袁崇焕在第一次面见崇祯时就已埋下伏笔,称自己身处嫌疑之地,难保朝中非议,“以臣的力量,收复全辽是有余的,但要平息众人的纷纷议论是不足的”,果然料中。他得到皇上极重的赏赐,已不安,须知皇上的赏赐越重,以后要的也越多,如何担当得起?慨当初倚其何重,后来何酷?

袁崇焕的老师是清流,他自己是个书生,很明白名声的重要。满清是金的后人(初时称后金),在朝野上下,与金议和就等同于秦桧卖国,但此一时非彼一时也,南宋有吴阶、吴嶙、岳飞等名将,金人占据北方,统治不稳,各方面因素利于北伐,明末国力暗弱,已无力大战,议和有利于自己加强军备。袁崇焕何尝不知道慷慨赴死易,不议和大战一场,死了做个烈士名垂青史,正是清流的作风,他不愿这样做,以国家为重,行嫌疑之事(议和),已是拼得名声不要了。

宁远大战,明军未敢野战,死守得胜;宁锦大捷,已可以城外野战,失利后守城;北京城外袁崇焕史无前例地对满清野战获胜。从几次战役过程看,袁崇焕已经锻炼出了明军战斗力,从一触即溃到血战得胜,袁的心血没有白费。而千载难逢的聚歼皇太极部的机会竟然被轻轻放过,作为军事上卓越领导者的袁督师之郁闷应是无以言表的吧?

从下狱到凌迟,前后有八个月时间,反间计这么简单的把戏不是能长久糊弄崇祯的,但崇祯的罪恶在于他试图以另一个卑鄙的行为来掩盖自己的愚蠢,即使意识到了袁崇焕无罪,他也不能放了袁以暴露自己的冲动和愚蠢,于是在崇祯皇帝默示下,众多小人的罗织造就了一张捆缚英雄的网。于是在卑鄙地最终利用袁崇焕之后,在满清退到关外以后,舒了一口气的崇祯举起了屠刀。

袁崇焕被绑缚在刑场上,看到自己为之浴血奋战的百姓扑上来生啖已肉,口口声声骂自己是“汉奸”,那时的心情究竟是悲愤还是怜悯?如果得知是他的敌人——满清为自己恢复名誉,那他该怎样面对这个命运呢?


【转自春秋战国全球中文网上的转帖,起始来源不详。】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6-12-18 16:1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金凤

#2  

前段时间湾区播放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其中就有袁崇焕的故事。看到他最后惨死,真为他惋惜。


2006-12-18 23:1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章凝

#3  

有明袁大将军


袁崇焕将军的墓碑,就在我初中的校园里面,听长辈讲,那个地方原先叫将军庙,也有叫将军坟的,所说的这个将军,想必就是袁崇焕将军了。

那是在校园操场的东南一隅,青砖垒成一个圆形的小块墓地,里面的坟丘,一大一小,大的是袁大将军墓,小的据说是一个佘姓军师的墓了。坟丘也是砖砌,外表一层水泥,墓碑也是水泥浇铸的,想必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现代的时候有人翻新过。值得玩味的是墓碑上的题字:有明袁大将军墓,落款是道光年间。正如史书上所说,袁大将军的冤情,到了清朝才给平反,想来心里不是滋味。不知道是不是道光皇帝时期的中国,已经能看到清朝覆灭的影子。内忧未定,外患频仍,道光爷是不是对同样是饱受内外交困的袁大将军的窘境感同身受才觉得应该立这块碑,纪念一下这位袁大将军了。

那时在学校里上课,头一偏便可看到操场上面偏居一隅的将军坟,有时还能看见那位佘姓军师的后人,一个很瘦小的带着眼镜的老妇人来打扫那间小小的陵园。当时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平淡无奇,当知道那位老妇世代为袁大将军扫墓后,当时的感觉是四个字:不可思议。

初二的一天,学校的操场上呼啦拉来了一群人,给袁大将军扫墓,据说那天是大将军几百年的诞辰。我们都被禁止走出教室,只能把头伸出窗户,好奇的看着那个平时不起眼的小水泥墩子,被一大群大多操广东话的人又跪又拜。那时心里竟有些忿忿,我的老家是不是也出过一位大英雄,我也得这样一位英雄同乡拜一拜呢?回家一查,祖籍河北东光到真是出过一位名人:张邦昌!唉,读书人一声长叹!

由此便再也不敢小觑了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袁大将军墓,更是对袁大将军充满了景仰之情。说来也巧,我现在住的地方就在广渠门外,正是袁大将军指挥关宁铁骑与满青最后一战的战场。广渠门和旧城墙已经不在了,只有西便门的箭楼尚存,单看这座箭楼,对外的就有40多个垛口,我进去过一次,里面布置三百弓箭手毫无问题,而且城防极其厚重,咱们都熟悉的紫禁城的角楼,飞檐斗拱的建筑精美,装饰的作用已经超出了防卫,而这西便门的箭楼,可真是一座专门用来防御的战斗堡垒,一切都是从实战出发而设计的,一座箭楼尚且如此,不知道当时的广渠门城楼会何等雄姿,那北京的城防如果说是金城汤池也不为过,再加上明军本来就火器犀利,(当然,那时候火器射程近,发射时间慢,用来和清军野战,面对纵马狂飚而来的八旗骑兵,那佛朗机几百米的射程也不过只能给明军一次发射的时间,等再放时,八旗的长刀就已经劈刀眼前了。)用于城防,是再好不过了,区区几万八旗兵面对这样的城防,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是没有办法的,清军一路奔袭,为了达到突袭的效果,必定是轻装简行,实在无法相像这些家伙还能随军带着攻城器械。就皇太极而言,他也未必想此战能攻取北京。这样的话,对方主帅决心不强,士兵缺少必须的武器,劳师袭远,随时面临被包围,后勤被切断的情况,皇太极所能做的,无非是向崇祯炫耀一下武力罢了,就像水浒传里说的那样,宋江等一众头领在东京城外对着高逑喊话:梁山好汉全伙在此!......

这似乎是心理战的范畴了,但是对明朝廷的冲击是巨大的,内阁大臣们所说的辽东战事辽东战事仿佛是很遥远的事情,跟一般人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我想当时的北京人对于辽东战事的感觉与18世纪伦敦人对发生在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感觉,或是80年代的对越战争的感觉是一样的,就是发生的很遥远的地方,能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但是觉得自己很安全。

而当黑压压的辫子兵站到了京城百姓能目之所及的地方,那心情就不一样了,意志薄弱的差不多就崩溃了,我想历代政府与各国政府都会一样:对前线的情况不作如实的宣传,想必明末的北京百姓常常会听到辽东大捷之类的宣传或者是有关宁铁骑,山海关卫戍部队的代表回京城作克敌报告的。这样一支英雄的部队,常胜的部队驻守北大门,怎么会让清军兵临城下?谣言产生了,通敌,而且是高级将领通敌,一个哨兵通敌,无非是从边境上放走几个敌国的探子,一个把总通敌,或许能让走私战略物资的商队来往边贸,只有蓟辽督师通敌。。才能让几万清军兵临城下!

民怨沸腾啊,袁大将军即便退敌,也被看作是作秀,而且八旗兵也不可能在广渠门下和明军鏖战,那不是作死吗?清军退却了,袁大将军作为胜利者却没有赢得欢呼。

我想当时所谓的反间计,不过是一个幌子,明朝廷能中一个游牧民族的反间计吗?这个从创立伊始就充满阴谋,诡诈,兄弟相逼,叔侄相残,无数宫廷阴谋的皇朝,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秘密警察机构,有着老谋深算,机警过人的内阁大臣,会中反间计吗?我想他们是害怕了,害怕什么,害怕整个国家的意志的崩溃,要么让百姓相信蓟辽督师通敌,要么就向天下百姓昭示:国家防务已经漏洞百出,最精锐的辽阳部队已经到了疲于奔命的地步,那言下之意是各地的卫戍部队也将很快不是各地义军的对手,抵抗是徒劳的,国之将灭,大厦将倾。这样的话,各地的民众看不到明朝中兴的希望,只能寄希望于别的什么东西了,无论这东西是什么,都肯定不会是明皇帝了。

那么,我想明朝的皇帝与内阁不会有别的选择来处理这个危机了,既然谣言四起说你通敌,那就凌迟你给百姓看好了......

前些日子,路过母校的那条小街,想回去看看,发现整条街都不复存在了,都变成了住宅小区,学校也没有了,有明袁大将军的墓也荡然无存了。不禁想感慨一下,感慨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

昨日去龙潭湖公园散步,蓦然发现了袁大将军的祠堂修在了公园之中,呵呵,老邻居,久违了......


【文章来源:转自春秋战国全球中文网上的转帖,起始来源不详。】




我的黑暗是一湖水,我的光明是一条鱼
2006-12-19 17:4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兰若

#4  

看到这个帖子就想起“檀香刑”,怎一个恶心了得,第一部小说让我没读完~~


2006-12-19 22:17
博客  资料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章凝

#5  袁崇焕之死 ─ 叶康乐

袁崇焕之死 ─ 叶康乐


  袁崇焕(1584—1630)明朝名将,原为一介书生,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起兵攻明,逼近山海关。天启二年(1622年),明军广宁大败,13万大军全军覆没,40多座城失守,明朝边关岌岌可危。

  就在这一年,袁崇焕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出镇山海关。四年之后,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却被袁崇焕的一万守军打得大败而归。努尔哈赤纵横天下数十年,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还在战斗中被打伤,不久郁郁死去。这是明清的长期交战中,明军取得的首次胜利。又过了一年,皇太极欲为其父报仇,“灭此朝食”,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围攻宁远、锦州,攻城不下,野战不克,损兵折将,连夜溃逃。袁崇焕从此威震辽东,令清兵闻名丧胆。真英雄也!

  面对如此英雄,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采用了漢奸高鸿中的建议,率领大军,绕过袁崇焕驻防的辽东,直抵北京城下。袁公知后,两昼夜急驰三百余里,以九千士兵与皇太极10多万大军对阵于广渠门外,亲披甲胄,临阵督战,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奋力杀敌,终于击退清兵,保住京师。

  真乃一代名将! 遍观历史,文人为将而立如此巨功者,无出其右。但崇祯又是如何款待救了他的小命的袁大将军的?─ 立捕下狱!

  这是有征象的。先前,当袁将军带领五千人马从宁远赶到京城时,提出我军人马疲惫,要在城内小憩时,竟被崇祯予以拒绝。最后只得在无多少防御措施的野外与清军决战。可见崇祯实在是个没良心的糊涂皇帝。

  这个糊涂皇帝这时更糊涂了,在决战胜利第十日后,因听信了两个从清军兵营里逃出来的太监的话,认定袁公是个内奸,一意孤行,把袁崇焕当场抓了起来。并在八个月后处以极刑 ─ 凌迟。

  所谓凌迟就是千刀万剐,是一刀一刀从活生生的人身上剐,是极刑中的极刑。更为可悲的是:由于京城老百姓都听信了官方的话,都认为袁公是个内奸。于是,出现了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面: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
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

  ─ 明·张岱《石匮书后集》

  悲哉,中華民族的千古英雄,不是战死在沙场,不是死于敌人之手,却给自己誓死保卫的漢族儿女凌剐着吃了。

  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啊!冤啊,在计六奇《明季北略》记载:“(袁崇焕)皮肉已尽,而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方止。”

  我们的民族是这样对待自己的英雄,可袁公至死也不曾忘怀自己的民族。袁公临刑前,写有一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临刑口占》)。

  袁公生前并不是没有料到这样的结局。他曾对崇祯说:“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崇祯当时答应了,谕之曰:“卿无疑虑,朕自有主
持。”可惜,崇祯实在是不值得信任的无用之辈。

  到头来,还是把大忠臣给活剐了,由此,也导致了自己的灭亡。可笑的是,崇祯死前,还在那里感叹:“安得岳飞者用之。”─ 真混他十八代祖宗的蛋,一个崇焕先生已经杀得如此之惨,再冒出来岳飞先生,他岂不又得动歪脑筋用苦
刑乎?(柏杨语 ─ 见《末路英雄 ─ 柏杨》)

  袁崇焕这样的伟大人物,在生前已赢得不少忠义之士的钦慕。

  请求与袁公同死的布衣程本直这样评价袁崇焕的为人:“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漢也。唯其痴,故举世最爱者钱,袁公不知爱也;唯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惜也。于是乎举世所不敢任之劳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辞也;于是乎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而且举世所不能耐之饥寒,袁公直耐之以为士卒先也;而且举世所不肯破之体貌,袁公力破之以与诸将吏推心而置腹也。”被袁崇焕的品格所感染,在袁公被杀的当夜,袁公手下的一位姓佘的义士冒着被灭族的危险把明朝打算“传视九边”的袁公头颅从高高的旗杆上偷了下来,从此开始了佘家372年的守墓义举。

  佘义士自偷葬袁崇焕首级后,就辞官不做,临终前给后世子孙留下了遗训:一不许再回广东老家,要世世代代为袁大将军守墓,二不许做官,三不许不读书。从此,佘家后人开始了对袁崇焕墓的秘密守护,直到乾隆年间,守墓才转为公开,他们也才得到世人的敬重。三百多年来佘家的17代辈辈单传,但是每一代都记着忠义二字,都恪守祖训,与袁大将军墓朝夕相伴,没有离开半步。(见南方周末《372年守墓史曲终人散》)

  这又是怎样的一个壮举啊!

  当年佘义士偷葬袁崇焕首级时,世人皆认为袁崇焕是个漢奸,这个时候,佘家人该是忍受着多大的心理压力。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曾经动摇过 ─ 也许袁崇焕真的是个漢奸呢?

  然而他们坚持下来了。直到乾隆年间,乾隆为满清才公布了《清世宗实录》,为袁崇焕正了名:袁崇焕不是通敌的漢奸,却是个真正的大英雄。

  而这时150多年已经过去了,所有明朝的遗老遗少都已化为枯骨了,而佘家人也已为冤死袁大将军守了七个世代。

  这又是一种怎样的信仰啊!当整个民族视袁大将军为漢奸、叛徒时,惟有佘家坚信袁崇焕是冤死的,并为他默守了一个世纪。守一时是容易的,守一个世纪就难了。然而佘家继续坚守了下去 ─ 守了整整372年。

  在这个过程中,朝代更替了,满清灭亡了,民国兴起了,民国灭亡了,中華人民共和国兴起了,然而,袁大将军——这位无论在品格还是在才能上或是在功业上都惊世杰出的民族英雄——始终得不到中華民族应有的尊敬与赎罪,他在民国初年被康有为发起修建起的一小块墓地、祠堂在×革中又被夷平了,直到佘氏再度奔走24年,才终于换回今天的墓地重修。

  壮哉!佘氏!为一将军守墓372年,中外古今,闻所未闻!对比之下,国人的表现令人叹息。

  遥观日本小鬼子,每年8月15必去祭拜“靖国神社”,上至首相,下至平民百姓,不忘保卫过自己国家的“英雄和战士”。反观我国,几个记得保卫过自己民族的英雄?几个记得“九一八”几个祭拜过抗日战争中死去的英雄?哪里又是抗美援朝中牺牲的亡灵安息之所?— 对自己的英雄如此刻薄,如此无情而善忘,对待敌人则如此卑膝、献媚而多情,这也许正是我族之所以如此不昌,道德衰亡而没落之缘由。

  我想起了骨头最硬的鲁迅先生说过的话:“中国自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 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我想,袁大将军与佘氏一族正是这样的民族脊梁。正是有了这么一批或有名或无名的脊梁在为中華民族默默耕耘,守护着中華民族的一丝浩然之气,而终于令中華民族的生存与复兴成为可能。今天,我如再去一趟北京,那个躺在水晶棺里的“伟大人物”是不必去拜访的,那个金碧辉煌的極權中心 — 紫禁城是无须去参观的,那个血肉筹就的阻隔万里河山的长城是不值得去登临的。

  但有个地方我是一定要去祭拜的 — 袁墓 — 这里才有着我族不死的精魂!


【转自中华历史网上的转帖】




我的黑暗是一湖水,我的光明是一条鱼
2007-1-2 14:2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6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凄惨的人 ─ 袁崇焕(惨!惨!惨)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凄惨的人 ─ 袁崇焕(惨!惨!惨)
袁崇焕(1584年-1630年)明朝抗清名将,字元素,号自如。

袁崇焕在宁远大捷中,重创清军,在这一战中,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被西洋大炮击伤。同年七月,努尔哈赤到清河汤泉疗养。八月十一日,天命汗努尔哈赤病重返回途中,死于离沈阳40里的叆鸡堡。

在宁锦大战之中,守城25日,重创皇太极带领的清军。 然后,积极组织各方兵力,准备逐渐瓦解满清势力。

然而,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绕开袁崇焕在辽西的防线进攻北京。袁崇焕问讯后率部星夜驰援京师。获广渠门、左安门大捷,力解京师之危。但崇祯帝听信谗言,中皇太极设下的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被磔刑处死,其尸身被百姓所食。

据史书记载:袁崇焕的死,其凄惨古今罕见,将其绑与刑场而不斩,以身上的肌肤卖给百姓,三文一小块,百姓奔走相告,食卖国贼之肉而欢欣鼓舞,人见之先唾口水,后买其肉,直到能看到他的心扉,仍能听到他惨痛的嘶叫声,整整三天都没有停止。

试问:古今中外,只怕没有哪位民族英雄死得如此惨烈和凄惨。

崇祯这个昏君也付出惨重代价,谋臣都说:“战事在即,临阵易帅,兵家大忌”。但崇祯根本听不进,导致将士叛离,为明朝的灭亡埋下最大的祸根。

------------------------------------------------------------------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

— 明·张岱《石匮书后集》

那里有3天之久啊
一会儿就全部吃完了


------------------------------------------------------------------

袁崇焕在我知道的历史人物中死的最惨的. 市井小民愚昧无知至此啊!!!
他们虽然是处于社会最底层,但他们的残酷程度决不下于权贵.

------------------------------------------------------------------

袁公临刑前,写有一诗:

《临刑口占》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保辽东!


【转自中华历史网上的转帖】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1-2 16:4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7  愚昧是天底下最大的罪 ─ 群众的眼睛未必雪亮

愚昧是天底下最大的罪 ─ 群众的眼睛未必雪亮


“……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

直面“满万不可敌”的女真铁骑百战百胜,有着几乎无人比肩的高贵灵魂和赤诚人格,抗击后金保卫国家与人民的袁大将军竟然是被北京城百姓恨入骨髓以至于生吞活剥!!!
  
把英雄给零刀碎剐了还活活吃掉,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大笑话、大笑柄?!是我们民族的耻辱!!!

这样的耻辱,不是哪一个昏庸的统治这加在我们身上的,而是那些“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留给我们的。

有人说,这完全是朝廷的错,老百姓受到了愚弄欺骗他们其实是也无辜的。

是的,他们因为愚昧,因为物质,所以才这样做.但是,愚昧是天底下最大的罪!!!!

袁督师为邵武县令时期的清廉令名,或许没有传到堂堂的皇民耳中来吧?但袁督师镇守辽东九年之久的卫国御敌之功,宁远、宁锦两番大捷的伟绩,他们难道也没有耳闻,没有心存感激和敬意?     

“远”的暂且不提,可袁督师千里驰援,人马疲惫不堪却好歹仍把皇太极的雄师铁骑阻在广渠门外,家门前的战事你们也没有长眼睛吗! 

更退一步,袁督师下狱几乎一年以来每天都有同僚或者将士为他请命,有些鸣冤的书帖更是散发到了京城的各处角落,连朝鲜百姓也晓得他的冤屈,这些“皇民”却更不产生半分半毫的疑虑。难道官方的舆论就那样有效,足以完全掩蔽那么多双“雪亮的眼睛”?难道那几句不知从何而来的市井谣言就能激发你们对英雄那么刻骨的仇恨,以至于噬其肉、寝其皮、磔其骨犹不解恨? 

这一切的一切,按常理很是叫人想不通,因为他们的确历来就是善良弱小智慧的代表 ─ 百姓;因为他们不是个人的残暴而是群体性的丧失了人性啊 ─ 照这样看来,他们也不过是一群行尸走肉罢了,就是行尸走肉也不至于残毒和疯狂到这种地步!

民众的愚恶,难道不比统治者的愚恶更加可怕、更加值得注意和鞭挞么!
  
任何一位作家都是要站在“人民”一边的,即便“人民”有什么“不对”,也要尽量为其开脱,以淡化的笔法敷衍他们的罪恶,为其找出种种借口。语言尽量委婉一点吧,有一点义愤也要变成无可奈何地叹息,无法化作喷发的火山。(我们的教训似乎还太少了,要不要想一想文革)还是拿破仑以轻蔑的口吻这样说过:“只有雅各宾派是真正站在那些贱民一边的,可是最终的结局却是上了他们的断头台。”罗伯斯庇尔和他的朋友们其实是死于党争,不过他们临死前面对那些“不明真相”的民众的辱骂和抛打,与我们的袁爷受刑时如出一辙,不过法国人可能稍稍文明一些,没有扑上去又撕又咬的,也没有使用千刀万剐。

只是,可叹袁督师!!千古奇冤!!!

最后,重复一遍,愚昧是天底下最大的罪 ─ 群众的眼睛未必雪亮!!!


【转自中华历史网上的转帖,起始来源不详。】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1-12 11:0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