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范典:伪装的幸福感,强烈的孤独感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冬雪儿

#1  范典:伪装的幸福感,强烈的孤独感

伪装的幸福感,强烈的孤独感

范典


  理查德·耶茨的姓乍一听像是“Yes”,然而看了他的书,你会发现,他一直在说“No”,对现实进行戏仿、对生活进行善意的嘲讽,像《革对角绷着黑色命之路》中,明明是怀揣梦想,却一次次被扼杀于现实的冷酷,直至像被猎杀的小鹿再无动弹之力。这种对人生曾雄心勃勃、豪情万丈直至灯尽油枯、一落千丈的抛物线,犹如在重压下弯扭的脊柱。

  尽管他在世时并不出名,而且去世后也被大众所遗忘,然而却受众多作家的拥趸,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在我看来,这并非荣誉,其实就代表这个世上只有少部分人喜欢他,并将他束之高阁。同样,出版商不会喜欢这样的作家,即使他出再多的书,没有市场,就意味着淘汰。

  换言之,虽然重庆出版社紧跟同名电影在09年出版了耶茨第一部小说《革对角绷着黑色命之路》,接着上海译文年初出的《十一种孤独》和《复活节游 行》大有趁热打铁之嫌,但书的销路畅销与否在我看来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介绍了这样一位好作家给中国。

  至少,就我刚读完的这本《复活节游 行》而言,它整个基调很悲惨,讲述了美国在二战以后经济空前繁荣下的新中产阶屋里,虽然还级的家庭与婚姻生活,主要将视点聚焦在两姐妹的人生命运和婚姻生活上,姐姐萨拉在父母安排下早早就结婚了,但妹妹爱米莉却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看似两人生活轨道截然不同,但最终却殊途同归,萨拉的婚姻看似牢固安稳,却最终被妹妹知晓她一直屈服于拳头和暴力;爱米莉有过一段短暂婚姻,但随后却只和一些心仪的男性周旋,而无所谓结不结婚——两人其实是极鲜明的人生对比,唯一相同的是她们作为女性的根本。

  在那个一切服务于“大资产”的社会,老中产阶屋里,虽然还级已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小自由资产者的地位,土地、农产、物物交换的荣光年代转瞬被工业化机器的轰鸣遮盖了。社会需求催生出一批城市化、白领式的职业,不再要求人们提供简单的物质条件,而是“智力”与“技能”服务。于是,靠“头脑”吃饭必然将这些人推入工业化环环相扣的齿轮中去,从而导致他们的人生与婚姻皆服从于这种“安全感”中。

  作者简介中称理查德·耶茨是“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在他才刚满7岁的1933年,罗斯福总统这样诊断美国面临的真正危险:“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盲目的、没有根据的恐惧。”他便是在这样的社会情绪中成长,并开始他对人们生存状态的观察。人物塑造之传神令我震惊,而其文笔又极为简炼、写意,看似极为轻描淡写的几笔,却隐含着心理动机和情节推动的内在关联,他绝不在介绍人物身份或环境气氛上浪费笔墨,而且在场景转换上熟练地像个电影剪辑师,而如果你不在意这些,便会忽略他作品的艺术魅力。

  战争以后带来的和平现象中潜藏着焦虑感,也同时使大多数人对生活现状产生了质疑,像书里的几个人物,或于报社、军工厂、房产中介,或在大学、广告公司苟且偷安,然而他们的生活却单调乏味、支离破碎。书中提到的“复活节”看似是普天同庆的社会节目,但却被定格在萨拉和托尼相恋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上,两个人的青春、心心相印都被永恒的镌刻于相框当中,然而几十年过去,萨拉在貌似突发事件中去世后,妹妹爱米莉重新看到了这幅照片,“她路过一个带相框的照片,是一九四一年复活节游 行时托尼和萨拉的照片,挂歪了,好像是什么猛地一撞,把墙都震动了。她手指颤抖着小心把照片扶正。”还有,像那位安德鲁的知识分子,将精力都奉献给学术,在男女性事上却阳萎不举;爱米莉在年过五十的时候,同居六年的男友却弃她而去,与前妻复合,她的工作也出现了失误,随后引咎辞职。她不是没有做过尝试,但是工作和男人都不再需要她,她被彻底的遗弃在了角落,甚至连找个人说说话都成为奢侈。最后,她联系萨拉的孩子,企图找回亲情的庇护,然而事实证明,当她无能为力、从社会轮轴上脱节下来,甚至连亲情也是不可靠的。

  这使得那幅相片上的幸福感成为一种尖刻的反讽,美国教科书这样表述:“人生就是人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展开的表演”,套用在书中两位女性身上,果然有“表演”之嫌。姐姐要在妹妹眼前装作婚姻幸福的样子,但是当姐姐需要妹妹帮助时,妹妹却因为不想个人生活被打扰而婉言劝导,这其实是人性虚伪的一面,即使在同胞手足的关系上也不例外——对此,耶茨看得很透,他绝对不是为体现大起大落的人生故事而描绘表象,而是在情节细微处体现人性、揭露人们的真实面目。

  这是一部典型的女性小说,姐妹两人的命运象征了当时社会女性生存的出路:要么嫁人、当起家庭主妇、为一家人生活牺牲自己的理想与人生,要么独立、坚强,在社会上与男性一起抢饭碗,然而她们都要以依赖男性的感情来牺牲自己,最终将人生全盘奉上。耶茨曾说过:“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我想,这就是他对人生的理解,反映在他作品之中的孤独感也便自然而然扩散于读者胸臆。

  他深刻的揭示了生活,而读者却将他抛弃于孤独之中,这是另一种现实的绝情,也是耶茨式的无奈与无助。

  转自:外国文学网


2011-7-5 06:4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2  

关于出版《革命之路》的四份报告(代序)

1、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编委老师:

    "重现经典"系列书出版以来,引起了文学界、学术界的一些关注和好评,也有许多读者在网上留言,向我们推荐他们认为被遗忘或应该被重现的经典,所以,本套书的选目,我想还可以再补充一些,其中,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Road)是我本次想要重点介绍的。

    理查德·耶茨(RichardYates,1926-1992),被认为是"焦虑时代(theAgeofAnxiety)"的伟大作家,也是美国上个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代言人。然而,非但在中国已经出版的各种美国文学史中对他鲜有提及,即便是在哈佛大学萨克维奇教授等人主编的800万字的《剑桥美国文学史》中,理查德·耶茨也只是被一笔带过,除了他的代表作《革命之路》有所提及以外,其余都未曾有过详细的介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便是在美国,他的书也几乎绝版,只能去二手书店积满灰尘的角落里寻找。

    耶茨出生于纽约州扬克斯市,3岁那年父母离异,当年,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危机爆发,大萧条时代来临。中学毕业后,他参军去了法国,在军中染上肺炎,退役后回到纽约。曾在欧洲从事写作,却很少有发表的机会,生活尤其困难。与妻子离婚后,为了生活,他代人写作,成为一名"枪手"。他也曾经去好莱坞写剧本,还接受过衣阿华大学作家创作班的教职,但这一切也只是一个接一个的失败而已。

    耶茨在创作生涯中写出了七部长篇小说和两部短篇小说集。1961年,处女作《革命之路》问世。次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此书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而后,他的《扰乱和平》(1975)、《复活节游行》(1976)、《好学校》(1978)、《年轻的心在哭泣》(1984)、《春寒料峭的港口》(1986)接连出版,但耶茨的最后一部小说《不定时代》迄今仍未付梓。

    在他的这些作品中,流传最广并被称为"经典"的,首推处女作《革命之路》。小说描写了美国一对中产阶级夫妇(April和Frank),Frank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一家大公司做销售;April毕业于纽约的一所戏剧学校,在婚后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和家庭主妇,同时是社区业余话剧社的演员。与大多数美国中产家庭一样,他们在郊区的革命山庄购买了房子,似乎已经实现了传说中的"美国梦"。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觉得这样的生活实在毫无意义,与大学时的理想相距甚远。于是,April建议他们移民去巴黎,她出去挣钱养家,而Frank可以实现以前大学时代的理想——写本书或者学画画什么的。

    开始,Frank十分兴奋,想到不用再去见那些乏味的同事,感觉获得了新生。然而,他的邻居们都对这个计划不置可否,只有一个邻居的儿子、被关在精神病院的数学家表示赞同。一次意外的事件中,Frank起草的公司宣传手册得到了公司高层的赏识,准备调他去新组建的电脑公司做销售主管,而就在此时,April意外地怀孕了。

    Frank动摇了。升职加薪的机会就在眼前,去巴黎的浪漫便成了一种冒险,于是,他制定了一个说服April留下来的计划。然而,数学家的突然来访,戳穿了他的一切阴谋,在大吵大闹之后,April自行在家中流产,因大出血而不幸身亡。Frank搬回了城里,剩下的只有邻居们的议论和越来越多搬到革命山庄的年轻人。

    应该说,这部发表于1961年的作品,是以家庭伦理和婚恋为题材,表达了对程式化美国梦的叛逆,以及对美国上世纪50年代反叛精神消亡的强烈不满。在这部作品中,我们能了解到肯·克西的《飞越疯人院》为什么会在上世纪60年代大受关注,"垮掉的一代"如何会成为美国青年人的最爱,1968年的红色风暴如何能席卷大学校园。革命作为一种理想,或者说理想是否只有革命才能实现,直到今天,仍然是需要认真面对的话题——无论这种革命是在校园内、家庭里,还是在社会政治运动中。

    同样,在文学创作的发展流变中,耶茨继承了海明威的明快简洁,文风简朴直白,同时又在叙事中加入了奥斯汀式的节制与婉约,充满了生活与家庭气息。他的小说关注人的绝望与脆弱,原生态地再现现实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他笔下的人物,读者在阅读中会有似曾相识的亲切,试举一例:

    弗兰克会特意去标榜自己的男性魅力来吸引她,就像一些女性刻意经营自己来取悦男性一样。比如说,两人一起坐在餐厅的时候,不管是起身离开桌子还是朝她走过来,他都会记得让自己保持她觉得"非常性感"的走路姿态。两个人并肩走路的时候,他又会不自然地把一只肩膀抬高一两寸,挺直脖子,这样她挎着他胳膊的时候就会感觉他更伟岸一些。每次在暗处点燃香烟的时候,他会小心地保持一种形象:皱着眉头,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硬汉子,啪一下掀开打火机,火光闪烁照耀出一个男人昙花一现但却无比强烈的图像(很多年前他经常在黑暗的卫生间里这样练习)。

    在人人都想"秀"一把的今天,这样的"超女快男"可谓屡见不鲜,但耶茨的描写细腻传神,将Frank这个小人物的小野心、小伎俩描写得惟妙惟肖,实在是美国现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传神之笔。同时,作者在场面的勾勒与氛围的营造中,有极强的画面感与现场感,而对话则显得简洁有力,成为推动故事的主要叙事动力。小说中,April在得知Frank改变了主意、去巴黎的计划要泡汤后,与邻居苟且之后的段落,可以说是一个精彩的电影分镜头剧本:

    微弱的光亮只能隐约显现她脸孔的轮廓,但不足以让他看清她的表情,或者分辨出她到底有没有表情。

    "不是那么回事。坦白说,问题在于,我其实并不知道你是谁。"

    一阵沉默。"不要跟我打谜语。"他低声说。

    "我没有。我真的不知道你是谁。"

    他看不到她的脸,但他至少可以触碰它。于是他像盲人一样伸出手去,让自己的手指从她的鬓角滑落到脸颊上。

    "而且即使我知道,"她说,"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帮助,因为你懂吗,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在那扇门打开之后,耶茨无情地展开了现实生活的每一副面孔,同时告诉你:幸福之路会突然转弯,而你看到的只是绝望。推迟实现的梦想结局如何?是梦想的破灭、无可逃避的绝望与永远的孤独。

    在美国文学史中,耶茨和《革命之路》或许不是最重要的,但绝对是承上启下、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笔。当年,本书一经推出就引起美国文坛的重视,与《第二十二条军规》、《爱看电影的人》一同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在2005年,它又成为《时代》周刊评选出的百部文学经典之一。

    今天出版《革命之路》,不仅可以使中国的外国文学爱好者一窥美国文学中的"非主流"作品,避开目前出版界过度商业化的出版倾向,为读者奉献有价值的精神食粮。而且,也可以为外国文学研究者增加新的研究课题,为中国作家的创作提供更多可供模仿和借鉴的对象,进一步繁荣我国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事业。

    **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李杰

    2006年5月4日


2011-7-5 10:1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3  

3、尊敬的**出版社领导:

    关于《革命之路》一书的出版,复审的老师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在此,我想就相关的情况进行一下补充说明。

    首先,《革命之路》并不是一部鼓励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小说,它是指小说发生的地点,革命路和北京路、东四环中路一样是个路名,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如果说有,也是这条街道的人以此纪念革命或表达革命理想的一种心态,并没有以此来丑化革命、或将革命庸俗化的险恶用心。而且,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本书对战后美国的中产阶级(也就是和资本家勾结的工人),那些衣食无忧的形形色色的不革命者或假革命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和辛辣的讽刺,并以其悲惨的结局警示他们:妥协是没有出路的,资本家的利诱也同样是建立在剥削之上。文中,作者借一个疯子之口对资本主义的欺骗性进行了愤怒的控诉:

    "你要搞到房子,就得找一份工作,如果你要搞到很好的房子,一个甜美的家,那你就得找一份你不喜欢的工作。嗯,这太棒了。这就是98.9%以上的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伙计我告诉你,你不需要感到抱歉。如果有人过来问你"干啥要做这份工作",那你想都不用想就可以断定,这个人肯定是刚刚从疯人院里出来,四个小时以后还得被送回去的傻蛋。"

    然而,这个用来麻痹青年,消磨人民革命斗志的房子究竟是什么样呢?随后,作者借Frank之眼进行了说明:

    这个房间是最不理想的谈话场所。一百瓦灯光无情地照射下来,让房间里所有的脏乱和残破无所遁形,就像在无声地支持着爱波的想法。这些毫不相关的死物叠合起来,不止一次试图推倒弗兰克细心搭建的陈述大厦。他那崇高的立场实在经不起这些物品惨白的检验。不停地变动位置并且永远都不成形的家具摆设;那些本来该提升房子格调却没有做到的书本——这些书很多没有被翻开过,有些才读了一半,有些则读完就被忘却了;嘈嘈切切的电视机;一堆早该泡进氨水里污秽不堪的玩具。

    同样,作为无产阶级代表的April,以她的死戳穿了Frank给她编织的虚假的幸福花环。她的死再一次说明,马克思的名言——"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与Frank争执时,April痛心疾首地说:

    "一个巨大的,丑恶的错觉——它告诉人们,每个人有了家庭之后都要脱离真正的生活而"安定"下来。这就是郊区生活里最浪漫的谎言,而我只能让你屈从于它直到今天。"

    恩格斯曾经说过,家庭是私有制的起源。在一定程度上,家庭矛盾也是观察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的一个窗口。另外,本书也提出了鲁迅所提到的"娜拉出走以后"的疑问,即妇女解放的道路,而这些,都是这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所应该关注的主题。

    其次,复审的老师提到"今天出版这样的书有什么意义,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我认为,今天出版这部作品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本书就是要警醒中国的那些崇尚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城市白领们:富裕了,不要盲目追求甚至依恋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在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和玫瑰花香中忘乎所以,要清醒地认识到,他们这种麻痹我们精神、消磨我们意志的软刀子,最为阴险而狠毒。文中,作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发工资时美国的小资产阶级的软弱而可笑的心态:

    就像一群肮脏贪婪的猪在等着奶头。当然是非常有礼貌的猪,我们站得整齐有序,尽量避免互相挤靠。谁要是靠近窗口,他都会小心地把支票拿出来,然后不着痕迹地折起来,或用手掌覆盖或是别的什么办法藏起支票。你明白的,我们必须表现得轻松点,但其实大家都知道,真正重要的是别让其他人看见你挣了多少钱。

    这一幕,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还能经常看到。而在真正危机来临时,他们便彼此倾轧,相互算计,成为流氓无产者——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本书中,理查德·耶茨,一个美国无产阶级作家,以一个先行者的经历揭示了美国这个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冷漠和伪善——革命山庄住宅小区里,April和Frank的邻居,几乎个个如此:

    "有人发现了吗,所有男人都失去了男子气概。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那些所谓"调和"、"安全感"、还有"团结"和"归属感"这些唠唠叨叨的口号就反映了这个现实。天啊,你简直无处可逃。打开电视,那些虚假的情节蹩脚的笑料都建立在,爸爸是个大傻瓜而妈妈总是对他不离不弃;走出门,你会看见人们在院子前面插个恶心的小牌子——在我们革命山庄就有,你注意过吗?"

    Frank意识到了社会的虚伪与欺骗,却不敢试图改变它;唯一对此有着批判精神的数学家,却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并不准外出;April以死抗争,却没能完成自己的心愿,反而成为邻居眼中的反面典型。我想,这些都将会触动这些盲目崇洋的软弱分子的灵魂深处,使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还有,复审的老师提到了"本书的调子过于灰暗,对家庭夫妻争吵的细节描写过于琐碎,有不健康的颓废倾向"。我认为,作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有一定的颓废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即便是伟大的新文化先驱鲁迅先生,在他的爱情名著《伤逝》中,也有着细致入微的夫妻争吵,也同样有着颓废和伤感的情绪。当前,我国城市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很大一定程度上,就在于青年对婚恋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的认识。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即便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美国,婚姻和恋爱仍然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吵架的时候,摔锅碗、砸玻璃、掀桌子都是规定动作,并没有谁吵架是"动口不动手"的例外。

    最后,随着城市大龄未婚文艺女青年队伍的日益壮大,我相信,此书的出版,会像《新结婚时代》、《中国式离婚》一样,成为城市白领私下聊天的热门话题,本书的发行量也会逐渐上升,在赢得文艺青年、外国文学爱好者和媒体好评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社的品牌,并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李杰

    2007年10月1日


2011-7-5 10:20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4  

2、**版权中心并转理查德·耶茨先生的长女

    亲爱的耶茨小姐:

    今年是令尊——美国著名作家理查德·耶茨诞辰80周年,请接受我,一个来自遥远的中国的文学青年、alphabooks公司的年轻编辑对他的真诚的敬意和无限的怀念,对他的作品的由衷的赞美,并了解我渴望在中国引进出版耶茨先生代表作《革命之路》的急切心情。

    众所周知,理查德·耶茨先生是一位孤独的作家,在美国这个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出版市场中,他的作品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01年,耶茨先生去世八年后,《纽约客》才发表了他的小说《运河》(TheCanal),他的短篇小说集才在美国再版。而在遥远的中国,无数和耶茨先生有着同样激情和命运的文学青年,却还未能读到他的代表作《革命之路》。我想,这不仅是耶茨先生的遗憾,也是中国文学青年的一大损失。

    革命在中国一直有非常悠久的传统。20世纪的中国,几乎就是革命的中国。40年前,也就是在《革命之路》出版5年之后,中国爆发了举世无双的"文化大革命"并影响到世界各国。虽然,当时的中国青年没有读到《革命之路》这本书,但他们那种想要摆脱庸常生活、获得崭新的生命体验的激情,却与大洋彼岸的美国青年有着相似之处。如果中国的青年读到了这本书,我想,红卫兵也许就不会走上街头去冲击政府,甚至想向世界各国输出革命,而是会将目光转向家庭,在夫妻情感、两性关系中谱写新的篇章。

    耶茨先生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我想,孤独的灵魂也只有同样孤独的心灵才能体会,才能在彼此之间产生共鸣。今天的中国,与二战后的美国一样,惊叹于成功者的经济奇迹而忽视了失败者的精神苦闷——摆脱孤独正成为新一代中国青年共同的心声。我相信,《革命之路》一定能在中国的文学青年中大受欢迎,耶茨先生也会成为他们的心灵导师。

    在《革命之路》中,耶茨先生曾写道:"如果一个人想要做一件真正忠于自己内心的事情,那么往往只能一个人独自去做。"我想,这正是我此刻的心情,我会以《革命之路》中April那样的决心和勇气去完成这本书的出版工作。但是,正如您所知,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还比较多(文学青年尤其贫困),文学的市场化还不够充分,所以对于《革命之路》一书,我们目前只能支付1000美金的版税,初步预测印刷8000册左右,这一点,还希望能得到您的理解。相信该书出版后,会有更多的中国读者期待更多地了解耶茨先生的其他作品,到时,我们可以以相对较多的版税购买耶茨先生的其他作品,如长篇小说《好学校》。

    根据该书的出版计划,我们还打算约请中国著名高校的英美文学专业的教师或研究生来担纲翻译,并约请资深外国文学专家对译文进行审核和校正,力争使本书的中文译本全面呈现耶茨先生的文学风貌。相信随着本书的出版,中国的学术研究机构、文学界、高校和媒体中,都会掀起一股"耶茨热",中国的读者会像您一样,由衷地说一句"写得好,耶茨先生"。我想,这是在他诞辰80周年之际,我们纪念他的最好方式。

    你忠诚的

    **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李杰

    2006年7月1日


2011-7-5 10:2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5  

媒体关于《革命之路》评论:

    《革命之路》中没有太多的戏剧性场面,就像"真实生活"的写照,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郊区夫妇的绝望生活——

    《波士顿环球报》

    理查德·耶茨这部1961年出版的小说,包含着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那种郊区婚姻生活——建立在价值缺失和错觉的基础之上——的强烈批判,虽然严厉而残酷,但仍透出些许救赎般的温情——

    《芝加哥论坛报》

    改编自理查德·耶茨著名小说的电影《革命之路》,一开始就像它的主角一样对当时的晦暗时代感到茫然。借助两大巨星凯特·温斯莱特、莱昂纳多o迪卡普里奥以及导演萨姆·门德斯的出色表现,影片最终吸引并感动了我们。它让我们领悟到角色们对抗生活、对抗自我背叛后的绝望情绪时的所思所想,趣味盎然,又意蕴深远——

    《洛杉矶时报》

    我们选《革命之路》为2008年美国最佳影片。

    这是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第一次从女人的视角观看,下一次从男人的视角观看,电影可以被双向解读,可以被任意解读。真是妙不可言的美国电影!——

    《旧金山纪事报》

    迪卡普里奥与温斯莱特在《革命之路》中重聚太成功了!——

    《西雅图邮讯报》

    《革命之路》拷问的对象不仅有破碎的婚姻,亦有夫妻中焦心的绝望之感,这让人难以释怀、心痛不堪——

    《今日美国》

    2008年不可错过的好莱坞电影——《革命之路》,"杰克"和"琼斯"再一次颔首相拥,要知道这一抱隔了一个冰冷的太平洋,从1997让我们等到了2008——

    新浪

    《革命之路》得出了一条土得掉渣的真理:婚姻是断送爱情的坟墓。正如导演山姆·门德斯所说:"尽管《革命之路》里的婚姻状态极度悲观,但我可以确信的是,从纯粹的爱情过渡到相守终老的婚姻,两个人的心里必将遭遇一段难以规避的炼狱过程,只是每对夫妻经历这段过程的长短不同罢了。"《革命之路》显然放大的是婚姻中难以忍受的痛苦一面——

    搜狐

    《革命之路》这部讲述一对中产阶级夫妇对生活状态不满进而互相折磨,最终随波逐流的故事,与山姆·门德斯导演作品来类比,可以看成《美国丽人》中的中年夫妻再年轻10年的生存状态的故事——

    网易

    这世间原本没有童话,王子和公主最终大多变成青蛙,山盟海誓输给柴米油盐酱醋茶,也难怪俗男俗女们纷纷宣布不想长大。十年之前,冰山脚下戛然而止的悲剧,未必不是爱情忠贞的最好祭奠;十年之后,美国郊区悄然而起的生活,难免逃脱美梦幻灭的大悲大落。不过十年,恍如隔世——

    腾讯

    《革命之路》的题材如斯,似乎和片名颇不搭调,这也是门德斯电影的一大特征,就像"美国丽人"是种极致讽刺一样,此处的"革命"无关乎暴乱与战争,它只是一些不甘平淡的人们跟自己较劲的心路历程——

    凤凰网

    虽然男女主角最后都没得救,导演却通过他们的争吵和观点,给世俗大众打了一针清醒剂。如何重新认识爱情、婚姻、生活,追寻我们的真实需要,就成为每一个还有理想的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虽然电影里生活的"革命"没有成功,却给我们提供了必要的勇气和启示——

    《中国青年报》

    小说版本的《革命之路》真的可以让你产生一种阅读上的享受,会带给你一种兼具淡淡的痛苦和强烈的美好的感觉,整个故事可以说以一种近似于残酷的直白方式,展示了弗兰克和爱波所经历的一切,全部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夫妻之间需要忍受的,包括争吵怒骂、糟糕的亲子关系以及堕胎——

    凯特·温斯莱特

    我听了温丝莱特为我亲口叙述的故事时,并没有产生过多的共鸣,我把它想成了那种简单的描述美国郊区中产阶级生活的小说,始终提不起兴趣,但这一观点在我亲自读了原著之后,发生了彻底地改变——

    萨姆·门德斯


2011-7-5 11:0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