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以小人之心推测君子之量,很可能好些“治”红学的红学家觉得高阳先生“纯”红学的文字不算多,多的倒是《朱楼梦》——曹雪芹系列历史小说。也可能高阳他原本就是国民党军官,又去了台湾,即使著作等身海内外称颂,但是“政治”上总不能入得殿堂。所以,也没听说过邀请他出席红学会学术会议(未经全面查对)即使是香港或者海外召开的也未曾听说出席并发表啥啥啥红学论文。

尤其是写曹雪芹,这个人物的真实存在与否是红学分支曹学的一大焦点。凡是否定曹雪芹(有种种佐证材料)的,自然更加把《朱楼梦》当做“纯”文学作品——还好,没有被李银河点名但是也一定被她列入与王小波对立的“非”文学作品里面去。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澄清这样一个问题——高阳先生是否是通过他写的《朱楼梦》来诠释了那部古典巨著《红楼梦》?

先肯定《红楼梦》是一个作者群体的创作成果。不是一开头就说明了吗。即使要聚焦到一个人身上,也不能排斥再有人“十年辛苦不寻常”在那里批篡修改哪怕是分出章回也是一种贡献。从版本的多样性更是又从一个侧面表达了“不断地”在那里“创作”“再创作”的过程。

换句话说,想象《红楼梦》由单一作者来完成确实是有困难的。你可以列举出一系列证据表明谁谁谁是作者,但是恐怕难以排斥别的人别的佐证而成为参与者。

这种现象就是在近代出于某种原因也有存在。最典型的例子是零七年的当红小说《山楂树之恋》。作者艾米,书的封面上写清清楚楚。可是与出版社合约签名的是飞星——据说是四个人合用的笔名。那么到底是飞星还是艾米,难免有得思考?再加上原先网络版本赫然声明版权归艾米和静秋(书中女主人公——这本书此时尚声明为纪实体)合作共有。后来跟贴中又披露静秋原先有小说底稿(被出版社退回),出版小说中故事是艾米的,对话是静秋的。更有披露说是男主人公老三留下一本日记给静秋——那又是文学语言的留存,何况老三本人就是文学青年。

即使你不看小说不熟悉山楂树,老谋子张艺谋总知道吧。就是《满城尽戴黄金甲》一书(和电影同步出版)写明作者张艺谋和某某某一起而没有曹禺。之前则曾有声明根据曹禺的《雷雨》改编。之后却不见踪影。所以,出版书封面上写的单一作者或者单二作者即使是现在也有时候难以讲没有别人或前人的文学成果在内 ——哪怕是创意或者某些段落。

就让我们来排除曹雪芹:那只不过就是个笔名或者真的便是“抄写勤”——曹雪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和脂砚披露的谐音法到头来反弄到自己身上。

不能排除的事情则是江宁曹家。不管是曹寅还是曹寅的哪个儿子——好像你进了百货公司挑选,总有一款或者几款适用合身。

举出几个大家熟悉的不待熟悉的例子。

一个是赵嬷嬷说的接驾,把用在皇帝身上的银子比作流水,罪过可惜说不得!

一个是金陵,口口声声地江南甄家,金陵老家,金陵十二钗,哭向金陵事更哀等等。

再一个是贾母发火——这一回可是真发火!在在暴露出贾政不是她的亲生儿子。而贾宝玉则必定是老祖宗的亲血脉。

其他还可以继续举出一些书中的事实和迹象,都逃不掉金陵(也就是江宁)这两个字。

联系清史实际(指没有被乾隆所谓为了“曹雪芹毒杀雍正帝”而刻意毁掉的现存文件),那末江宁曹家的配伍性(借用一下器官移植术语)相当相当地高。

因此,无论有剧作家洪升有明皇室遗少有晚明遗老,也无论有影射其他某某某之类非江宁曹府人员,不管如何,江宁曹家的某人或者某两三个人和《红楼梦》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实在难以排除。这同样也是我创作《楝亭遗篇》把曹寅和洪升连接在一起展示两位传奇大家情谊的初衷。

从而,高阳先生以一个虚构人物曹雪芹替代贾宝玉再现了实事实景的《朱楼梦》,通过这种独特的更具创造力越加生动的文字形象来阐述他对《红楼梦》这本没有朝代没有时间没有地点的古典“写实”小说的种种细节推敲,把“贾”还原成“甄”写出一部《朱楼梦》来,就是对《红楼梦》对红学莫大的贡献。



是非是我非我
2009-1-11 18:0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