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3-28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 1 2 3 4  >>
    2010-10-31   迷宫里的幸福---走近阿尔贝.加缪

    迷宫里的幸福---走近阿尔贝.加缪

    董鼎山

    生活看起来是缓缓流动的小溪,而实际上是一支离弦的箭,永远在飞向死亡。文学似乎就是从各种角度去赋予冰冷的死亡以温暖的意义。阿尔贝/加缪(Albert Gamus,1913-1960)在二十九岁(1943)时就以一本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确立了自己的角度,那就是直到现在仍然被广泛误解的"荒谬"的观念。这一事实恰恰无比荒谬的证明了"荒谬感"的真实存在,也许挂在加缪嘴角的一缕微笑就足以使人类所有的文明簌簌发抖。

      "对于什么人,对于什么东西我能真正的说‘我了解这个!’"这是加缪对一切历史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也许我们真的除了内心之外再也不能长久的拥有什么了。

      一条条没有固定形态但却有着强大力量的生命横亘在历史的每一个虚幻的断面,当它满足于于一条歪理所解释的世界的时候,一切那么熟悉,而当它清醒的审视这个被剥夺了光明和幻想的世界的时候,人就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现实所具有的那种厚度和陌生性活生生的将人与过去的自己分开,我们通过"荒谬感" 获得自由和解放,但同时失去了在这之前所有的幸福。因此,加缪在他的中篇小说《局外人》中,劈头盖脸的写道:"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 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哲学的力量,它摈弃了一切文学技巧,成为文学世界里绵延千里的南极。当默尔索因为在海滩上枪杀来蒙的仇人,而躺在监狱那张冰冷的床上平静的等待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时候,他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把一切做的完善,为了是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叫喊声。到此,《局外人》结束了,它那出色的..

    [阅读全文]  2010-10-31 09:25 - 冬雪儿 - 808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30   [转载] 静观灵魂

    静观灵魂

    王好强


    爱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女诗人,1830年12月10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镇,除了19世纪60年代几次有限的外出以外,她的一生都在阿默斯特镇度过,直到1886年5月15日逝世。在阿默斯特镇的家中,她默默无闻地用一生创作了1775首诗。这些关系到生命、永恒、爱情、自然和死亡的诗歌,表现了她强烈的思想和情感,揭示了一个充实、安宁、执著的灵魂。她那既朴素又含蓄的诗句,既感伤又幽默的诗风使她成了美国民族诗歌艺术的丰碑。美国学者认为狄金森是公元7世纪古希腊女诗人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在驾驭英语言的能力上可以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一
      
      狄金森的诗歌简洁、微观、内省,艺术气质近乎“婉约”。通过1775首题材丰富、主题各异的诗作,我们领略到了狄金森丰富的内心世界,认识到了她对周围世界敏锐的观察力。由于孤独的个性,超常的天资和气质,她的诗具有思想内容深奥、哲理性强的特征。狄金森凭自己的想象试图理解世界,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解释困惑、痛苦、绝望等问题。狄金森的诗不仅反映了她个人的欢乐与悲凉,同时反映了19世纪普遍存在于人们内心的困惑。狄金森这种静观灵魂的个性,与世俗隔绝的处境,使她的诗极富象征意义,充满真情的思想中总含着一种观念。
      
    狄金森肯定了自己个性的孤独,她清高、孤傲、理智的高雅气质来自于对宗教的叛逆。她怀疑神教和上帝拯救人类灵魂、解脱世间苦难的能力,当她的信仰完全动摇时,她便投向了诗歌生涯。她相信对生活敏锐的意识并非来自宗教,而是来自她内心的感受。她在寻求精神的信仰时,受到了美国思想家爱默生哲学观念的影响和教益。她的诗歌中充满着从爱默生的杂文中提..

    [阅读全文]  2010-10-30 09:52 - 冬雪儿 - 74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8   文坛隐士的“觉醒”

    文坛隐士的“觉醒”

    刘雪岚


      摘要:《抵抗白昼》以美国科罗拉多矿山的工头、无政府主义者韦布·特拉弗斯被杀为线索,围绕他的两个儿子为其复仇展开。这部新作构思奇谲、主题庞杂、用语晦涩,但亦有或明或暗的主题可循。
        
      当代美国文坛有两大知名隐士,一位是杰·戴·塞林格(1919— ),另一位是托马斯·品钦(1937— )。塞林格笔耕十年,终以1951年发表的《麦田守望者》而一夜成名,但他却从此隐居新罕布什尔州的柯尼什小镇,托马斯·品钦虽然也是在成名作《V.》于1963年出版后便离群索居,但不断有新作问世,已成为后现代经典的《万有引力之虹》便是他隐居十年后的成果。去年底,年近古稀的品钦又在沉默近十年之后,推出了他的第六部长篇小说《抵抗白昼》。或许隐居生活尤其刺激凡人的好奇心,品钦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引人注目,以至于他每出一本书,都成为一个事件。关于这部新著的各种说法早已在坊间流传,即便无法和霍格沃茨的小巫师相比,也吊足了媒体和粉丝们的胃口,哪怕在中国,都有不少读者在翘首期待。如今搜索谷歌,便会发现相关评论铺天盖地百余篇,英美几乎所有重要报刊,如英国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伦敦书评》、《旁观者》、《经济学家》,美国的《纽约书评》、《纽约客》、《出版家周刊》、《纽约时报书评》等都发表了长篇专论。短短数月,网上不仅已经有维基百科建立的专项条目,还出现了专门讨论此书的博客网站。

      早有评家将品钦与乔伊斯相比附,称《万有引力之虹》为品钦的《尤利西斯》,《抵抗白昼》自然成了他的《芬尼根的觉醒》。且让我们看看这位文坛奇隐在十年之后是如何“觉醒”的吧。

      品钦这部最长的小说沿袭了他一贯的风格:奇谲、纷乱、华丽,几乎所有的品钦式要素都囊括..

    [阅读全文]  2010-10-28 09:59 - 冬雪儿 - 89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6   [转载] 诺贝尔文学奖与俄语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与俄语文学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刘文飞


    两位被忽略的大师
       
    诺贝尔文学奖和任何一种奖项一样,都很难达到真正的、永远的公正;而它在其近百年的历史中对一些举世公认的文学大师有意或无意的忽略,则遭到了甚为激烈的批评和责难。若依照传统的文学史分期方法将本世纪的俄语文学划分为俄罗斯文学和苏维埃文学两个时期,那么,托尔斯泰和高尔基当分别是这两个时期最伟大的大师。而他们两人却都不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不能不说是诺贝尔文学奖在面对俄语文学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很大的偏颇,或曰失误。

        其实,托尔斯泰和高尔基都曾是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的讨论对象。诺贝尔文学奖开始颁发的本世纪之初,正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高峰时期,其文学威望是举世公认的。本来,将一项旨在成为世界最高文学奖的奖项授给托尔斯泰,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1901年颁发的首届诺贝尔文学奖却授给了一位知名度并不很高的法国诗人普吕多姆。普吕多姆也许完全有资格获奖,但是如今,将托尔斯泰和普吕多姆的创作作一个比较,人们还是能轻易地比出一个高低来的。就是在当时的瑞典国内,这一决定也曾引起轩然大波,有42名知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批评家联名在报上发表声明,对没有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托尔斯泰表示不解和不满。次年,托尔斯泰终于被列为34名候选人之一,但是,这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又一次避开了托尔斯泰而给了一位德国历史学家蒙森。此后,据说托尔斯泰又多次被列为候选人,但直到他去世的1910年,诺贝尔文学奖竟能近十次成功地排除托尔斯泰!

        据后来陆续披露的材料来看,当时的瑞典文学院比较保守,对诺贝尔遗嘱中的“富有理想倾向”的理解也过于狭隘,评选委员会的成员虽然承认托尔斯泰在世界文学中的崇高..

    [阅读全文]  2010-10-26 07:51 - 冬雪儿 - 896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5   因《2666》而永久在场的波拉尼奥

    因《2666》而永久在场的波拉尼奥

    首都师范大学 杨玲


          在罗伯特•波拉尼奥(1953-2003)看来,写作是无用的,除非立志要写下一部伟大的作品。大部分的作家都是在犯错,在游戏,因为世界需要很多本书,而目的仅仅在于使那本真正重要的书能够像冬天绽放的花朵一样得以被发现。尽管这样,作家们仍旧“玩着认为自己可以不朽的游戏。我们总是错误地判断着自己的作品,同时也错误地评判着其他人的作品。我们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见,作家们如是说,就仿佛在说:我们在地狱里见”(《2666》第五章《阿尔钦博蒂的部分》)。这或许是生前境遇不佳的波拉尼奥的由衷感慨,但时至今日,我们才真正体味到这位曾被边缘化、被埋没于尘世的伟大作家的悲凉。他曾开玩笑说:“我的声名在死后。”果然,2003年,年仅五十岁的波拉尼奥因肝癌溘然长逝,而他身后出版的鸿篇巨制《2666》可谓风靡一时,被《时代》杂志评为2008年度最佳图书,并荣获与普利策和国家图书奖齐名的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奖的小说奖,这是此奖第一次授予一位已故作家和一部翻译作品。真是造化弄人。

          《2666》的西班牙原文版长达1125页。可以想象,如此厚重的作品,其细节会是何等的庞杂,思想会是何等的无尽,而作者成功地准确将它们镶嵌在自己精心设计好的庞大的文学迷宫之中,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小说分为五章,每一章的分量都足以单独成为一部长篇,各章既彼此独立同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似相互平行的情节实则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生前饱经风霜的作家曾出于单纯的经济原因希望将这部作品分为五本书单独出版,幸而他的后人考虑到作品的文学价值,没有遵从他的遗愿,我们才能完美地看到作品的全貌。

          《2666》是一部..

    [阅读全文]  2010-10-25 09:20 - 冬雪儿 - 76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4   施密特:在死亡的边缘寻找语言

    在死亡的边缘寻找语言——评2009年德国图书奖获奖小说《你没有死》

    [德]赫尔穆特•波伊蒂格文/安娅译

    2002年夏天,以强力的语言、表现主义-巴洛克风格的小说与诗歌而广为人知的女作家卡特琳•施密特,在四十四岁的年龄,身罹脑出血,失去了行动与语言能力。长篇小说《你没有死》便由此而诞生了。然而,它远远没有止步于对处于死亡边缘的体验。它容纳的是生命与写作,而任何的文学流派中,这两者都是密不可分的。这样的写作,比起常规的素材与主题的选择,高明了许多。

          在作品的开端,昏迷两星期后苏醒过来的女主人公,名叫海伦娜•维森达尔:她成了一个陌生的女人,用陌生的眼睛打量着自己,缓慢地进行着最初的观察。她发现,自己成了一个秃头。当她想摸摸头顶的时候,觉得颅腔里有“金属的小路障”。她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她必须像个小婴儿似的被包裹起来,因为她无法控制口水滴落下来。有一次,她想说“枕头”这个词,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作品描述的是失语,而作者用以描述的语言,以几乎触手可及的方式告诉人们,它是多么精确而简洁。作品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出发,让他亲历这些事件,好奇而冷漠:章节短小,描摹人物对于瞬间的观察,并用星号将其分隔开,以标志情节的发展,且并不按照时间的顺序。

          海伦娜想到的第一个词,是马蒂斯——她丈夫的名字。她寻找词语和回忆的过程,与最初的感觉是不同的。虽然海伦娜与马蒂斯有五个孩子,对她而言他就是一个亲密的气场,然而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的存在却常常会使她恼怒,使她想起自己先是模糊继而有了清晰轮廓的过往。生活由这样的过往重新组合。海伦娜记起,她曾经想与马蒂斯分开,并且打算找一处房子单独住。她的脑..

    [阅读全文]  2010-10-24 09:26 - 冬雪儿 - 75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3   米勒:从一块土豆感觉暖和冷

    从一块土豆感觉暖和冷——谈谈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塔·米勒

    高兴


    二00九年十月八日,星期四,了解并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们都在心里隐隐期盼着一个消息。晚上,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彼得·恩隆德终于宣布:评委会已决定将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德国女作家赫尔塔·米勒,因为她“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真,描写了那些被剥夺者的境遇”。恩隆德称赞赫尔塔·米勒有着非常独特的写作风格,作品中涌动着一股难以置信的力量,敢于反抗专制,敢于揭露生活的阴暗,是位了不起的作家。从恩隆德的介绍中,人们还注意到了这位女作家同罗马尼亚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了她的获奖,罗马尼亚这个中南欧小国也在一夜之间成了网络和媒体的热门词汇。

      赫尔塔·米勒一九五三年八月十七日出生于罗马尼亚西部巴纳特地区蒂米什县尼茨基多夫村。父母以及村里人都属于日尔曼族,是罗马尼亚少数民族。全村人都讲德语。因此,她实际上是在德语环境中长大的。德语和罗马尼亚语都是她的母语,但德语是她的第一母语。中学毕业后,考入罗马尼亚著名大学蒂米什瓦拉大学学习德语和罗马尼亚文学。蒂米什瓦拉市是罗马尼亚西部重镇,靠近南斯拉夫和匈牙利,文化和教育都比较发达,许多居民都会讲三种语言: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和德语。多种语言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在赫尔塔·米勒成长的关键时期,肯定给了她不少的滋养。她本人就坦言罗马尼亚民歌对她的重大影响。正是在那里,她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也是在那里,她参加了巴纳特行动小组。这一团体既有文学性质,成员全是文学青年,全是罗马尼亚德国人,也有政治色彩,他们反对官方审查制度,主张言论和创作自由。同样是在那里,她与理查德·瓦格纳相遇相识,并结为夫妻。两人是大学同学,属于同一民族,都从事文学创作..

    [阅读全文]  2010-10-23 09:55 - 冬雪儿 - 79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2   [转载] 明亮的林中空地——托尔斯泰庄园观感

    明亮的林中空地——托尔斯泰庄园观感

    刘文飞

    列夫·托尔斯泰的庄园“雅斯纳亚·波里亚纳”(Ясная  Поляна),其俄文名称的直译即为“明亮的林中空地”。一个多么诗意、多么诱惑的名称:幽静的森林中一方洒满着阳光的去处。

        我多次拜访过这座庄园,在不同的年份,身份从十几年前的托尔斯泰文学爱好者到如今的俄罗斯文学职业研究者;在不同的季节,闻过入口右侧那片苹果林的花香,也曾听到厚厚的积雪在脚下发出的清脆声响。但每一次,我的心情和感受却大体相同,都像是一个徘徊在文学圣殿里的朝觐者。

        其实,雅斯纳亚·波里亚纳早在托尔斯泰生前就已成为朝圣之地:早年,从庄园旁经过的那条通往基辅的大道,曾有无数的香客行走其上,他们在庄园旁歇脚时,常常会受到托尔斯泰的热情接待,香客们口口相传,很快就使雅斯纳亚·波里亚纳成为虔诚教徒心目中的一块福地;在托尔斯泰晚年,他思想的强大辐射力则使这座庄园成了真正的圣地,托尔斯泰被视为“俄国精神的主教”,雅斯纳亚·波里亚纳则被视为“俄国思想的麦加”,忠诚的托尔斯泰主义者和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文化界的名流和托尔斯泰的亲朋好友,纯朴的俄国农民和猎奇的外国记者,川流不息地拥向这里,或在庄园里小住,或在庄园附近安营扎寨,希望得到托尔斯泰的某种“祝福”。1900年5月,当时还很年轻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拜访过此地之后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山谷左首两座蓊然树冠掩映下的小圆塔标志着一个古老废园的入口。雅斯纳亚·波里亚纳的陋屋就藏匿其中。我们在这座大门前下了车,像朝圣者一样轻轻地沿着幽静的林中小径而上……”托尔斯泰去世之后,这座托尔斯泰诞生、成长、写作和长眠的庄园,更成了全世界文学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从莫斯科乘火车..

    [阅读全文]  2010-10-22 09:08 - 冬雪儿 - 76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1   [转载] 索尔仁尼琴之后

    索尔仁尼琴之后

    刘文飞


    笔者动笔写作此文,距索尔仁尼琴的去世恰好四十天,俄国有“第四十天追荐日”(сорокоуст,或сорочины)的民俗,类似我国的“七七”忌日,愿这篇小文也能成为对索尔仁尼琴的一种追荐,作为放置在他新坟上的一支素花。而这里的“索尔仁尼琴之后”,既是对作家去世之后俄国之反响的报道和归纳,也是关于索尔仁尼琴在俄国文学和文化历史中之划时代意义的一种界定或象征。


      二00八年八月三日,周日,索尔仁尼琴在他位于莫斯科郊外特罗伊泽-雷科沃(Троице-Лыково)的家中照例又工作了一整天(近些年他常常对身边的人抱怨,他每天只能工作八个小时了,而不是从前的十几个小时),据说是在继续编审他那部已经开始陆续出版的三十卷作品全集。晚上,在与妻子娜塔丽娅·德米特里耶夫娜简短地交谈了几句之后,他躺下睡觉,一个小时后突然醒来,感觉不适,脉搏微弱,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家人叫来救护车,医生在家中对他进行了多方抢救,但最后还是未能挽留住这位还差五个月就满九十岁的老人。夜半时分的十一时四十五分,索尔仁尼琴那颗“极度衰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当天夜里,获悉噩耗的索尔仁尼琴传记作者柳德米拉·萨拉斯基娜打电话安慰娜塔丽娅·德米特里耶夫娜,后者这样说道:“他一直想在夏天去世,而不是在冬天,以免大家站在外面挨冻,还要去刨开冻土……果真如此了。他一直想因为‘心脏问题’去世,而不是一种会拖得很久的病,以免折磨家人。也果真如此了。”

      八月五日,索尔仁尼琴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俄罗斯科学院举行(大约因为索尔仁尼琴的科学院院士身份)。俄罗斯此时正逢暑期休假,这天自上午十点起又下起了大雨,从特罗伊泽-雷科沃到位于列宁大街的俄罗斯科学..

    [阅读全文]  2010-10-21 08:58 - 冬雪儿 - 89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0   彼特拉克及其抒情诗歌

    彼特拉克及其抒情诗歌

    吴正仪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人文主者,享有“文艺复兴之父”的美誉。他是加冕的“桂冠诗人”,由于他的十四行诗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人尊他为“诗圣”。

        彼特拉克出身于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父亲是著名公证人。老彼特拉克在佛罗伦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由于站在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白党一边,1302年与但丁一起被代表贵族阶级的黑党放逐,背井离乡,来到阿雷佐。诗人降生在阿雷佐,1311年随父亲流亡法国,侨居南方的阿维尼翁城。该城当时是罗马教廷所在地,并且位于抒情诗的故乡普罗旺斯地区,是西欧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法国蒙特波利大学和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学法律。但对法律不感兴趣,1326年父亲病故后,他中断学业,回到阿维尼翁,在教廷谋得一份工作,业余时间钻研文学,同一群文友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他才华横溢,很快成为出类拔萃的青年诗人。1327年,他在阿维尼翁的圣·凯拉教堂偶遇一位名叫劳拉的美妙少妇,一见钟情,终生不忘。劳拉成为他精神恋爱的对象和创作灵感的源泉。

        彼特拉克与罗马著名的科隆纳家族有很深的交往,得到他们的保护。他在博洛尼亚上学时结识了贾科莫·科隆纳主教,后来替他的兄弟红衣主教乔万尼当秘书,跟随他游历欧洲各国。他利用多次旅行的机会,从法国、比利时、德国和意大利各地修道院尘封的图书馆里广泛搜集古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1337年他畅游罗马城,对那里的古罗马文明遗址极为欣赏。

        1341年4月8日,在罗马坎匹托利山举行的庄严仪式上,彼特拉克接受了罗马元老院授予的诗人桂冠。1349年他路过佛罗伦萨时与薄伽丘见面,从此两人频繁地书信往来,..

    [阅读全文]  2010-10-20 08:14 - 冬雪儿 - 74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19   《克兰福镇》的反讽——与米勒先生商榷

    《克兰福镇》的反讽——与米勒先生商榷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周颖

    [font=宋体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克兰福镇》的反讽,对希利斯·米勒先生在《解读叙事》中的解释提出了怀疑。米勒将小说解读为纯粹的女性主义小说,认为小说的主题乃是反对“父权”和“男权”,批判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文章指出,这类判断更像是西方文学批评界流行的套话,而非小说真正要表现的主题。解构主义的理论先设使米勒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于小说家,从最细微的细节中寻找证据。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可能造成整体语境的忽略和不应出现的片面理解,另一方面容易使我们错过小说家更富洞见的思想和更微妙的情感。
    《克兰福镇》(Cranford,1853)原是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 Gaskell,1810-1865)应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的请求,为他的《家常话》(Household Words,1850-1859)杂志供稿,后于1853年结集出版。作家自幼丧母,由姨母收养,住在离曼彻斯特约16英里的纳茨福小镇上,随丈夫定居曼彻斯特后,还不时回到这个小镇,探望亲友,以为休养之所。作为克兰福镇的原型,这里的节奏缓慢,气氛安宁,比邻工业重镇,却隔绝了繁华与喧嚣,持守着恬淡与安逸。两者之间的反差,在后来的《南与北》(North and South, 1855)中有生动具体的表现。《克兰福镇》着意刻画的,是小镇里一群老小姐和寡妇的生活状态。老实说,这些小姐和夫人的生活乏善可陈,终日里串门,打牌,聊天,编织毛衣之外,似无他事可为。至于小说的情节,除了布朗中尉的舍身救人,彼特的出走,玛蒂的破产这几件大事,也别无吸引眼球的故事。然而,这样一部小说,从问世至今,..

    [阅读全文]  2010-10-19 09:13 - 冬雪儿 - 86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18   [转载] 两个世界的流亡者

    两个世界的流亡者——读《布罗茨基谈话录》

    徐乐


    这是一本同大师对话的书——对话者布罗茨基,1972年被原苏联放逐,198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上世纪初俄国白银时代诗歌传统的优秀继承人,而且是20世纪世界诗坛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但这样的对话可能吗?大师似乎同凯撒的妻子一样是不可怀疑的,据说一辈子倡导对话的巴赫金在晚年成名时对俄国另一位符号学后起之秀洛特曼多次提出的交流倡议不屑一顾。因此辑录大师谈话的优劣标准只在于是否忠实,在西方文学史上有两个谈话录最为出名:一是柏拉图记述的苏格拉底谈话录,一是爱克曼整理出版的歌德谈话录。这两位编写者的身份大为不同,柏拉图本身也是一位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哲学大师,他笔下的苏格拉底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勇气和始终如一的美学风格。但后人也存有疑问,即这样的谈话录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苏格拉底的原话,反过来说又在多大程度上表达了饱含诗人气质的柏拉图本人的思想。爱克曼本人资质平平,是歌德虔敬的学生和崇拜者,把老师的每句话奉为圭臬,力求还原谈话的真实面貌。但问题在于当时还没有现代化的录音工具,爱克曼的笔录也是经过后来的整理加工,一位在学养上与谈话者相距甚远的记录者虽然不敢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篡改歌德的原意,但这并不妨碍他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覆盖原话中精深微妙的词句,所以罗素曾说过他宁肯让一个哲学死敌也不愿让一个对他心存爱戴的庸人来复述自己的话语。死敌辑录的谈话文本似乎还没有见过,但一位旗鼓相当、敢于争辩的对话者编写的谈话录就摆在我的面前:《布罗茨基谈话录》,此书是著名文化学家所罗门·沃尔科夫对布罗茨基的访谈记录,译者指出,本书中的每一次回答都是原话,像是录音记录,但最终形成的文本经过了“重组”,是多次交谈的混合体。

    ..

    [阅读全文]  2010-10-18 08:18 - 冬雪儿 - 856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17   罗伯特•波拉尼奥:从边缘到图腾

    罗伯特•波拉尼奥:从边缘到图腾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程弋洋


    2009年3月12日,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NBCC)奖的小说奖授予了波拉尼奥及其身后出版的《2666》。因为,书评人协会奖与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并称美国图书三大奖;并且,这是它第一次授奖给一位已故作家与一部翻译作品,罗伯特·波拉尼奥再次证明了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西语作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时代作家。就像美国著名书评人苏珊·桑塔格说的那样,波拉尼奥是任何一位读者都不能错失的“必须”。

        其实,早在2008年,《时代》杂志已将《2666》选为2008年度的最佳图书。自从2003年7月14日波拉尼奥在巴塞罗那去世,围绕着他的一切变得日益疯狂,已有作品一版再版,翻译作品层出不穷。波拉尼奥那些耀眼的短篇小说和极具爆发力的长篇小说都已成为了西班牙语语言文学系的教学真经和创意写作计划的必修课程。1999年,波拉尼奥的鸿篇巨作《荒野侦探》(Los detectives salvajes)获得了西语世界小说类极具分量的大奖罗慕洛·加列戈斯奖(Rómulo Gallegos)。小说的主人公阿尔图罗·贝拉诺是作者的自我投射-一位非理性的现实主义者。也正是这个人物,受到了评论家们的极度推崇,认为这正是文学或许在流失读者,但并没有失去勇气与魄力的明证。

        1. 生命足迹
        波拉尼奥1953年4月28日生于智利的圣地亚哥。父亲是个卡车司机和拳击手。他并非天赋文采,甚至曾经在学习中遭遇过阅读障碍。波拉尼奥在不同的城市辗转度过童年,洛杉矶、瓦尔帕莱索、比涅德玛和考克内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十三岁那年,波拉尼奥和家人一起移居墨西哥。少年时期,波拉尼奥日日夜夜流连..

    [阅读全文]  2010-10-17 09:18 - 冬雪儿 - 92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7   秘鲁作家略萨获得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

    秘鲁作家略萨获得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7日电:据外电报道,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其代表作有《绿房子》、《中国套盒》等。

      瑞典皇家学院10月7日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秘鲁诗人、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以表彰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

      简介: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创作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也曾导演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及从政。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Mario是名字,Vargas(巴尔加斯)是父亲的姓,Llosa(略萨)是母亲的姓,分别代表Mario父亲和母亲的家族。

      巴尔加斯·略萨于1936年3月28日生于秘鲁南部亚雷基帕市,1953年进入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双主修文学与法律,1957年入同校语言学研究所做研究生,1958年中旬以研究尼加拉瓜作家;诗人鲁文·达里奥的学位论文(《阐释鲁文·达里奥的基础》获文学(语言学)学位,同年离开祖国秘鲁移居欧洲,曾客居法国(主要在巴黎)、西班牙(主要在巴塞隆纳)等国(后来他长期定居英国伦敦)。

      巴尔加斯·略萨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担任教职(1977年获聘),也曾在英国伦敦大学(1967年和196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1992年)等校客座教职..

    [阅读全文]  2010-10-7 10:11 - 冬雪儿 - 881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0-2   桑塔格:在土星的标志下

    在土星的标志下

    [美]苏珊·桑塔格 / 姚君伟译


    苏珊·桑塔格的作品近年来不断在中国推出。译林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小说系列,包括《火山恋人》、《在美国》、《恩主》和《死亡之匣》,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苏珊·桑塔格文集》,已出的第一辑由《反对阐释》、《疾病的隐喻》和《重点所在》组成。文集第二辑也即将出版,包括《在土星的标志下》、《激进意志的形式》和《他者之痛》。这里发表的是《在土星的标志下》一文,转载时有删节。—— 译者
      
    在大多数肖像照中,他的头都低着,目光俯视,右手托腮。我知道的最早一张摄于1927年——他当时35岁,深色鬈发盖在高高的额头上,下唇丰满,还蓄着小胡子:他显得年轻,差不多可以说是英俊了。因为低着头,穿着夹克的肩膀仿佛从他耳朵后面耸起;他的大拇指靠着下颌;其他手指挡住下巴,弯曲的食指和中指之间夹着香烟;透过眼镜向下看的眼神——一个近视者温柔的、白日梦者般的那种凝视——似乎漂向了照片的左下角。
      
    在他20世纪30年代末的一张照片中,鬈发几乎还没有从前额向后脱落,但是,青春或英俊已无迹可寻;脸变宽了,上身似乎不只是长,而且壮实、魁梧。小胡子更浓密,胖手握成拳头、大拇指塞在里面,手捂住了嘴巴。神情迷离,若有所思;他可能在思考,可能在聆听。(“听得入神的人看不见东西”,本雅明在他评论卡夫卡的文章中说过。)他背后有一些书。
     
    在1938年夏天拍的一张照片中(这是本雅明在布莱希特1933年后流亡丹麦期间几次拜访他的最后一次),他站在布莱希特的屋前,这时的他已经四十六岁,略显老态了,他穿着白衬衫,打着领带,裤子上挂着表链:一副松弛、肥胖的样子,双眼恶狠狠地瞪着镜头。
     
    另外一张1937年拍的照片,本雅明坐在位于巴黎的国..

    [阅读全文]  2010-10-2 19:41 - 冬雪儿 - 73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9-29   文学不死——卡尔维诺谈用字准确

    文学不死——卡尔维诺谈用字准确

    吴潜诚


    在后工业文明来临以后,文学是否会逐渐式微,以至于消亡?叫嚷或担心这个问题的人,大概认为声光媒体终将凌驾、甚至取代语言文字。

      声音或光影真的可以取代文字吗?担忧和关心这个问题的人,应该读一读伊塔罗.卡尔维诺去世以后才出版的《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1988)的第三章。卡尔维诺的演说稿旁征博引,以小喻大,十分发人深思。在这篇讨论「精准」的演讲稿中,卡尔维诺指称:人们最独特的天赋——运用语言的能力,目前已遭受到一种瘟疫的袭击,这种疾病显示出来的症状是:

      丧失了认知和临即感,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化反应,倾向于将一切表达铲平为最一般化、不具个人特色、抽象的公式,冲淡了意义,钝化了表现的锋芒,熄灭了文字和新状况碰撞所迸放的火花。

      卡尔维诺宅心宽厚,表示他不想追究这流行疾病的根源是否出自「政治、意识型态、官僚作风的一致、大众传媒的单调,或者学校传播平庸文化的方式。」他说,他感兴趣的是健康的契机,他相信「文学,而且只有文学,才可以创造抗体,抵抗这语言瘟疫。」

      卡尔维诺随后又指出:目前不仅只有语言受到瘟疫感染,而变得不准确。譬如,就拿视觉意象来说吧:现代人生活在没完没了的意象的霪雨中,意象中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原本应该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但强势媒体所呈现的意象缺乏这种必然性,不会引人全神贯注,不足以变成可能的意义来源。因此,卡尔维诺指控:

      这种视觉意象大多如云烟一般,倏忽消褪,就像不会在记忆中留下痕迹的梦,不消褪的唯有疏离和不适之感而已。

      在卡尔维诺看来,不只意象和语言欠缺实质,世界本身也一样欠缺实质。瘟疫侵袭着人们的生活和国族的历史,它使一切历史显得任意编造、不具形状、混淆错乱、..

    [阅读全文]  2010-9-29 07:53 - 冬雪儿 - 80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9-27   米兰·昆德拉:画家突兀暴烈的手势

    画家突兀暴烈的手势

    [捷克] 米兰·昆德拉

      一
      
      有一天,米歇尔·阿尔尚波打算编一本弗兰西斯·培根的画册(他的画像和自画像)。阿尔尚波提议要我为这本画册写一篇短文,他向我保证,这是画家自己的心愿。他提起我当年发表在《弧》(L’Arc)这份期刊上的一篇旧作,他说培根曾经表示那是他能在其中认出自己的极少数文章之一。我不会否认我的感动──在若干年后,面对这么一个来自我如此喜爱却又不曾谋面的艺术家的讯息。
      
      这篇刊在《弧》上的文章(后来成了我写作《笑忘书》其中一部的灵感来源)写的是培根画的亨莉耶妲·莫瑞耶斯(Henrietta Moraes)三联画肖像,写作时间是我移居海外的最初期,约莫是一九七七年,当时我满脑子还是对于离去未久的故乡的回忆,在我的记忆中,那里宛如一个审讯与监控的国度。如今,我还是得从这篇旧作展开我对培根的艺术的新省思:
      
      二
      
      “时间是一九七二年。我和一个年轻的女孩在布拉格郊区会面,地点是借来的公寓。两天前,这女孩被警察审问了一整天,问的全是关于我的事。现在她想要偷偷和我碰面(她一直担心自己受到跟监),好告诉我他们问了她哪些问题,而她又是怎么答的。万一哪天我也被抓去审问,我的说法才会和她一致。

      “这女孩非常年轻,对这个世界还懵懵懂懂的。审问这件事让她心慌,让她害怕,一连三天,她的肠胃不停翻搅。她的脸色惨白,在我们谈话的这段时间,她不断走出去上厕所,我们的会面也因此伴随着厕所水箱蓄水的声音。

      “我认识这女孩很久了,她聪明,个性非常风趣,情绪掌控和穿著打扮总是近乎完美无瑕,她的连衣裙一如她的举止,从来不会让人瞥见丝毫的裸露。这会儿,恐惧就像一把大刀,突然将她剖开。她在我面前打开了,像一..

    [阅读全文]  2010-9-27 08:30 - 冬雪儿 - 74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9-25   库切:在黑暗中睁大眼睛

    ——编者按——

    200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库切,据说是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他痛恨聚光灯下的生活,对一切酒会、典礼——只要是有红地毯的场合都避而远之。以前布克大奖授予他的时候,他竟拒绝出席颁奖会。

    但这次,他爽快地登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并发表了获奖演说。他在晚宴上的答谢词,是一份在公众场合怀念妈妈的童稚般的演说。

    我们在“库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新闻热气散尽之后推出了本期的跨版专题,力图通过我们所选取的文章,体现库切思想创作的最深情结:对于“黑暗”意识的深刻的认知和启示,由此来凸现他被称为“南非的良知”的意义所在。

    J.M.库切其人:

    库切1940年出生在南非的开普敦市。上个世纪60年代他移居英国。在英国,他最初的职位是一名计算机程序员,后来于1969年获得得克萨斯大学英语和语言学博士学位。在1983年以前,库切曾在纽约州立大学教书,1984年任南非开普敦大学英语文学教授。2002年他移居澳大利亚,并同时在阿德莱德大学教书。此前曾在数所美国著名大学任教,包括哈佛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库切的代表作有:《达斯克兰岛》(Dusklands);《在祖国的心灵中》(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等待野蛮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迈克尔.K的生命与时代》(Li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钢铁时代》(Age of Iron)等。库切同时还发表过各种翻译作品,并曾经担任过《纽约书评》的文学评论家。

    库切1963年结婚,但上个世纪80年代他与妻子离婚。他有一子一女。可是他的儿子在23岁的时候不幸死于意外。


    在黑暗中睁大眼睛

    陆建德[/cen..

    [阅读全文]  2010-9-25 09:57 - 冬雪儿 - 974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9-21   保罗·瑟鲁:博尔赫斯(访谈录)

    保罗·瑟鲁:博尔赫斯

    [美]保罗·瑟鲁著/孙仲旭译

    六楼的楼梯平台处,有块铜制铭牌,上面刻着“博尔赫斯”。我按了门铃,一个七岁左右的孩子为我开门。他看到我后,不自在地吮起了手指。他是女佣的孩子。女佣是巴拉圭人——一个丰满的印第安人,她请我进去,然后让我在门厅处等,有只很大的白猫陪伴我。门厅处,亮着一盏昏黄的灯,可是公寓里其他地方都暗。黑暗让我想到博尔赫斯双目失明。
       
         因为既好奇,又感觉不自在,我走进一个小客厅。尽管窗帘拉着,百叶窗关着,我还是能够辨认出一座枝状大烛台,博尔赫斯在他的一个短篇中提到过这件家传的银器,几幅画,老照片,还有书本。家具很少——靠窗户处,有一张沙发和两张椅子,靠着墙有一张餐桌,一堵半的墙都给书架占了。什么东西蹭了我的腿一下,我打开一盏灯,那只猫跟到了这儿。
       
         没铺地毯,免得绊倒这位盲人,也没有会让他撞上的挡路家具。镶木地板隐隐反光,处处一尘不染。那几幅画画得不清不楚,不过三幅版画线条清晰,我认出是皮拉内西的《罗马景象》。最有博尔赫斯味道的,是《赛司提亚司的金字塔》,可以给博尔赫斯自己的《虚构集》当插图。皮拉内西的传记作者比安科尼称他是“描画废墟的伦勃朗”。“我需要拿出了不起的主意,”皮拉内西说,“如果让我来规划新的宇宙,我会疯狂得接下来。”这种话博尔赫斯自己也有可能说出。
       
         书本是各种各样混在一起。一个角落那里,全是万人版的书,经典著作的英译本——荷马,但丁,维吉尔。有几格放诗集,不按特别的顺序——丁尼生和e.e.卡明斯,拜伦,坡,华兹华斯,哈代。还有参考书,《哈维氏英国文学》,《牛津引语词典》,各种各样的词典——包括约翰逊博士编的——其中有本革面装百科全书。这些..

    [阅读全文]  2010-9-21 10:44 - 冬雪儿 - 68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8-22   [转载] 《那边》的昆德拉走了

    《那边》的昆德拉走了

    夏茂盛


      8月17日,捷克著名诗人、作家和翻译家路德维克·昆德拉以90高龄病逝。噩耗传来,捷克文化界名流纷纷发表讲话,盛赞他对捷克文化的杰出贡献,称其逝世是使捷失去了“战后先锋派艺术家”的最后一位见证人,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路德维克·昆德拉1920年3月22日生于捷克布尔诺,是著名的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堂兄。青年时代的路德维克曾在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系学习并在布尔诺马萨里克大学深造。在捷克,路德维克·昆德拉的名字总是同有些传奇色彩的“Ra小组”联系在一起。在被称为捷克“黑暗时代”的法西斯德国占领期间,激情满怀的昆德拉与朋友联袂创建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流派“Ra小组”。在这个小集团中,汇集了若干沉迷于先锋派,特别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取向的年轻诗人和画家。昆德拉在后来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我们首先以诗歌,以诗情画意过着历险的生活。我们有时整夜聚会辩论诗的意义,辩论超现实主义,辩论是否和如何才能用现代艺术改变世界、改变生活。

      二战后,昆德拉曾在杂志和报纸当过编辑。1968-1970年担任布尔诺马亨剧院的剧作家。此后,他以笔名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他先后翻译出版了大量德国、法国及保加利亚等国作家的作品,特别是德国作家的作品,原著作者包括汉斯·阿普、格奥尔·格特拉克尔、戈特弗里德·本恩、贝托尔特·布莱希特、阿尔弗雷德·顾彬等。作为史学家,昆德拉除了研究哈拉斯,主要还研究汉斯·阿普和布莱希特的达达主义。其作品不仅在捷克,在德语国家也具有较大影响。

      昆德拉以文会友,不仅与捷克文艺史上那些有影响的人物,诸如作家和画家卡雷尔·泰格、著名艺术家托燕或诗人弗朗蒂谢克·哈拉斯多有交往并成为好友,而且也同许多欧洲著..

    [阅读全文]  2010-8-22 08:31 - 冬雪儿 - 822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8-18   文坛上的拿破仑: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

    文坛上的拿破仑: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

    吴元迈


     巴尔扎克的梦

    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梦。巴尔扎克,这位用丰富的想象构筑了《人间喜剧》艺术大厦的文豪,更有着许许多多实现了的和没有实现的梦。1850年3月17日,巴尔扎克给朋友写道:“我既不曾有过幸福的青年时期,也不曾有过繁花盛开的春天,但是,我将会有最灿烂的夏季,最温暖的秋天。”此刻,他终于与追逐了多年的贵族遗孀成婚,可以摆脱他以前靠不停顿地写作一直还不掉的累累债务,并且有条件在较舒适的环境里专心从事艺术创造了。对于曾经健壮如牛、刚过五十的巴尔扎克说来,这似乎并非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是一个遥远的梦。然而,五个月后,严酷的冬天过早地降临,巴尔扎克永远地倒下了。他对夏天的陶醉,对秋天的憧憬成了他最后一个美丽的梦,一个并不奢侈然而永远无法实现的梦。

      命运施展它无情的法则,不但夺去了一位魁梧汉子的生命,而且使计划写一百五十部的《人间喜剧》永远地终止在九十六部。

      艰难而正确的抉择

      有的人成为著名作家仿佛命定的。比如雨果,既有得天独厚的才气,又有丰赡的家底,可以让他从容不迫地挥洒笔墨;比如莫泊桑,自小就得名师福楼拜的严格训练与精心栽培,顺理成章地迈向文坛。巴尔扎克没有那么幸运,他不出身富贵之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后盾;他也并非才子,不具备过人的禀赋。他之所以成为艺术大师,除了法国十九世纪上半叶这一卓具典型意义的时代为他提供了素材,除了艰辛的生活闯荡磨炼了他的才能以外,要当一名出人头地的作家这一坚定的信念的激励与鞭策,是他终于成功的奥秘所在。他死心踏地地要写作,这注定了他走着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这是一条多么正确的道路,假如没有这艰难而正确的抉择,对世界文坛将是怎..

    [阅读全文]  2010-8-18 09:19 - 冬雪儿 - 90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7-25   苏珊•桑塔格:文字的良心(耶路撒冷讲稿)

    文字的良心

    苏珊•桑塔格 / 黄灿然译


        我们为文字苦恼,我们这些作家,文字有所表。文字有所指。文字是箭。插在现实厚皮上的箭,文字愈有影响力,愈普遍,就愈像一个个房间或一条条隧道。它们可以扩张,或塌陷。它们可以充满霉味。它们会时常提醒我们,其他房间,我们更愿意住在或以为我们已经住在那些其他房间,可能存在着一些我们丧失居住的艺术或居住的智慧的空间。最终,那些充满精神涵义的容量,由于我们再也不知道如何去居住,于是被弃置,用木板钉上、关闭。

        例如,我们所说的“和平”是指什么?是指没有斗争吗?是指遗忘吗?是指原谅吗?或是指一种无比的倦意、一种疲劳、一种积怨的彻底排泄?

        我觉得,大多数人所说的“和平”,是指胜利。胜利在他们那边。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和平”;而对其他人来说,和平则是指失败。

        原则上,和平是大家所渴望的,但是,如是和平需要放弃合法权利,如是这种不可接受的观念为大家所接受,那么最貌似有理的做法将是诉诸少于全部手段的战争。这样一来,呼吁和平就会让人觉得如果不是欺骗性的,也肯定是不成熟的。和平变成一个人们再也不知道该如何居住的空间。和平必须再移居,再开拓殖民地……

    而我们所说的“荣誉”又是指什么呢?

        荣誉作为检验个人行为的严厉标准,似乎已发球某个遥远的年代。但是授予荣誉的习惯——讨好我们自己和讨好彼此——却继续盛行。

        授予某个荣誉,意味着确认某个被视为获普遍认同的标准。接受一个荣誉意味着片刻相信这是一个人应得的。(一个人最应说的合乎礼仪的话,是自己配不上。)拒绝人家给予的荣誉,则似乎是粗鲁、孤僻和虚伪的。

    通过历年来选择授予哪些人,一个奖会积累荣誉——以及积累授予荣誉的..

    [阅读全文]  2010-7-25 08:02 - 冬雪儿 - 70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7-21   帕慕克:一位土耳其作家的荣耀

    帕慕克:一位土耳其作家的荣耀

    陆建德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的邀请,土耳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于5月21日-31日访华。除北京之外,帕慕克还走访了上海、杭州、绍兴等地,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在充分展示其才华的同时,帕慕克的率性而为也让陪同者瞠目。本版的两位作者既是专业的文学研究者,也是此次接待客人的主人,陪同帕慕克走完了访问全程。近距离接触帕慕克之后,应邀为本报再行解读帕慕克其人其作。

      当然,所谓解读,有时也不过是勉为其难的一种认知,而任何人和事,远比我们所能了解的丰富和复杂。

      首先要交待的是文章篇名受到了法国电影《父亲的荣耀》的启发。

      在帕慕克心中,世界公民代表了最高的境界。不过,来自美国或英国法国的作家不大会在意自己是否表现出世界主义的胸襟,是否超越了地方文化的局限,或许对世界公民身份的渴望本身特别容易产自非欧美国家。我认为帕慕克的好恶和思维模式带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在读其书知其人之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当然,称他为一位土耳其作家,是对他以及他的祖国表示深深的敬意。

        画册与普世价值

      帕慕克写书,也喜好藏书。据他自己在社科院举行的作品研讨会(5月23日)上说,他的图书多达一万五六千册,其中不少是艺术门类的书籍。

      5月30日下午,他在上海书城参加签书义卖活动后,又到书店的艺术类部门逗留了不少时间。同事告诉我,帕慕克几天前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对中国传统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30日上午又去了上海博物馆,很是兴奋。“我还想看看有没有适合放在茶几上的画册。”他在上海书城对我说。

      “八大山人”,“四王”,这些称谓他好像都知道。林风眠的生平他倒是第一次听说,..

    [阅读全文]  2010-7-21 07:50 - 冬雪儿 - 64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7-13   [转载] 诺贝尔奖三巨头

    诺贝尔奖三巨头

    边纪


    12万字的小说《灵异推拿师》是奈保尔从牛津大学毕业后第三年,窝在他一个伦敦穷亲戚家的地下室里写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和奈保尔的成名作《米格尔大街》一样出手不凡。特立尼达是奈保尔观察世界的基点,“异乡人的孤独”是奈保尔永远的主题,至他中晚期的小说《魔种》《抵达之谜》《河湾》等等,奈保尔的小说笔触更加细腻、深邃、沉郁、精美,相比之下,他早期作品的那种清新、生动、幽默、感性具有另一种魅力。虽说起点极高的奈保尔一直在他惯有的风格上发展,但看得到他文学上愈益自信的轨迹。“正因为他所具备的这种冷眼看世界的才能,才造就了其作品不矫揉造作并能触及事物本质的特殊性。”有作家如此评价。非凡的洞察力,忧伤与冷嘲的自然迸发。这就是奈保尔吸引读者的所在。多丽丝·莱辛赞同奈保尔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但没有冯尼格特作品对于她有的那种亲近感。
       
    莱辛是一个真挚而新颖的作家,她获诺贝尔奖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具有创造性的新颖结构,就是自传作品《影中漫步》也以每条街来巧妙结构自己的回忆叙述。“具有史诗般磅礴气势的女性经验,以怀疑的精神,强烈的使命感、透视心性的想象力,审视分崩离析的现代文明。”这是诺贝尔奖的评语。莱辛对现实敏锐、思想丰富这些特点因为我们不熟悉特定历史背景与社会思潮,读起来难免少获共鸣之妙。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是另一个天才人物。阅读《我的名字叫红》不时叫人拍案激赏。不能100%读懂小说的历史、哲学内涵,但我们欣赏能够欣赏的,理解可以理解的,就主人公那条爱情线索的铺排描叙,帕慕克的文学才华堪与经典大师比美。《伊斯坦布尔》《雪》《寂静的房子》……帕慕克作品充满忧郁的抒情诗气质,它激起现代社会对文学日渐麻木的人重新燃起崇..

    [阅读全文]  2010-7-13 09:40 - 冬雪儿 - 875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7-8   库切:自我放逐、不向人妥协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库切:自我放逐、不向人妥协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恺蒂



      J.M.库切的批评者,似乎都对他文本的创新性充满了敬畏。这一点,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他的文本贯通了对欧洲的文学和哲学传统的继承。同时,批评家们习惯于纠缠在库切的小说是否部分属于殖民主义话语的问题,而看不见库切运用精心构制的寓言所描绘的严峻的社会问题,实际上,他的主题都在从流血的严酷事实中提炼出来的。
      ———摘自戈迪默为《关于J.M.库切的批评视野》一书所作的序言

        (一)
        10月2日,南非作家库切(J.M.Coetzee)获得200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库切并不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小说还不到十部,却都是精品,所以,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人可以说“今年的选择很简单,丝毫没有争议”。库切这个学期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他听到消息后,在芝大网页上贴了这样一条短信:“今天早上6点钟我接到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的电话,对我来说这完全是出乎意料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今天是宣布文学奖得主的日子。”虽然是出乎他的意料,但是对于媒体、文学爱好者以及像我这样的库切的崇拜者来说,他得奖,是早晚的事。他是非洲的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第一位是1986年的尼日利亚的索因卡,第二位是1991年南非的戈迪默。
       
    库切一生中虽然有很多时间都是在国外生活,却是一个很典型的南非人。他于1940年出生于开普敦的一个南非荷兰人家庭,从小受的是双语教育,后来去的是英文学校,所以,英文可以说是他的母语。他成长的年代是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成型继而猖獗的年代,1960年他如同许多实在无法忍受种族隔离政策的年轻人一样,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了在海外自我放逐的生活,离开南非而到伦敦。一开始,他做的工作是电脑软件设计(他大..

    [阅读全文]  2010-7-8 08:53 - 冬雪儿 - 809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6-28   [转载] 柯南·道尔简介及其他

    柯南·道尔简介

    网络综合摘编


      阿瑟·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 ,1859年5月22日-1930年7月7日)

      英国小说家,因成功的塑造了侦探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曾写过多部其他类型的小说,如科幻、悬疑、 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

      柯南·道尔在公元1859年5月22日出生于英国北部城市,苏格兰首府爱丁堡,9岁时就被送入耶稣预备学校学习,当他在1875年离开学校时道尔已经对天主教产生厌恶情绪,而成为一名不可知论者。1876年至1881年间他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毕业后作为一名随船医生前往西非海岸,1882年回国后在普利茅斯开业行医。不过他行医并不太顺利,在此期间道尔开始写作。在搬到南海城(Southsea)后,他才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写作上。道尔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发表在《1887年比顿圣诞年刊》( Beeton's Christmas Annual for 1887 )的侦探小说《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该部小说的主角就是之后名声大噪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1885年道尔与路易斯·霍金斯(Louise Hawkins)结婚,但是霍金斯在1906年因结核病过世。1907年道尔与珍·勒奇(Jean Leckie)小姐结婚。

      1890年道尔到维也纳学习眼科,一年之后回到伦敦成为一名眼科医生,这使得他有更多时间写作。1891年11月在一封给母亲的信中道尔写道,“我考虑杀掉福尔摩斯……把他干掉,一了百了。他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1893年12月在《最后一案》中,道尔让福尔摩斯和他的死敌莫里亚蒂教..

    [阅读全文]  2010-6-28 01:09 - 冬雪儿 - 683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6-12   [转载] 尤瑟纳尔的文学世界

    尤瑟纳尔的文学世界

    董强

       
    尤瑟纳尔最让人羡慕的,
    是她那天马行空、独立特行、多姿多彩的一生。
    她独特的创作魅力在于很好地处理了现代欧洲文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那就是自我问题。

        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龚古尔奖得主费尔南德斯2001年春应邀访华,在北京的王府饭店作了题为《法国当代小说的状况》的演讲。他认为,目前的法国小说家,略地讲,都是两个玛格丽特的传人,一个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另一个是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杜拉斯的追随者们往往追求现代形与片断式的感受,在他们笔下,生活是零碎的,隔了雾一般的;而尤瑟纳尔的追随者们则走了一条严肃的、相对传统的路子,讲究语言的功力、材料的翔实,并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这一说法颇有启发意义。如此高度综合地概括当代法国小说,非一般人所能做到,而尤瑟纳尔身为两大法国当代文学家之一,成为年轻的小说家们的文学之母,这一殊荣,也许是对这位前已经获得无数荣誉、并以法国历史上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女性院士的身份而名垂青史的二十世文学巨人最中肯的评价。

    生平
        玛格丽特,一个具有诗意的名字,意为“雏菊”。对于前一朵雏菊,杜拉斯,我国读者相对比较熟悉。想当年,一《情人》同时引出数个译本,并使早已成就不凡的法文翻译家王道乾先生更加声名远扬,一时成为译界佳话。至于另一朵文学上的雏菊,尤瑟纳尔,则除了对法国文学特别钟情人,大多数读者似乎还很陌生,尽管她的《东方集》中的首篇《王佛脱难记》由于常收入一些法国中短篇小说集而有一定的知名度。
       
    尤瑟纳尔最让人羡慕的,是她那天马行空、独立特行、多姿多彩的一生。她生于比利时,母亲比利时人,但父亲是属于法国的佛兰德斯人。有着“雏菊”这一美名的尤瑟纳尔原来有一个拗口的姓,叫克莱扬..

    [阅读全文]  2010-6-12 09:59 - 冬雪儿 - 70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5-14   [转载] 当代外国作家访谈录

    当代外国作家访谈录

    张晓强 译


    作家简介

    一、对于索罗金这位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来讲,几乎每年都曾出过一部作品,而今年2003年,却没有见过一个单独作品集,只是有几部作品集,收入过其零星的短篇小说,为什么如此?是因为还有官司在身,还是另有隐情,或是被某些群众组织的“激进行为”弄得无所适从了呢?还是请读者看看他最新的访谈,再得出不同的见解吧!
       
    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吉耶维奇·索罗金(1955年8月7日生)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艺术家。出生在莫斯科郊外的贝科沃城。毕业于莫斯科石油与天然气学院,但从未从事过其专业工作,主要做过几年给作家作品的插图等事,还曾参加过多个展览会等。1970年初,开始文学创作,但未能够在当时的苏联发表任何作品。

        1985年,在巴黎的一家杂志发表了6个短篇小说。同年在巴黎也出版了长篇小说《排队》,曾获德国文化部奖金。很多作品曾在德国出版。1989年,在德国上演其剧作《俄罗斯外婆》。1989年才开始在前苏联发表作品,剧本《饺子》在前苏联的《电影艺术》杂志(1990年)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应。1992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弗拉基米尔·索罗金》(俄罗斯文学出版社出版)  代表作品还有长篇小说《排队》 (1992):2001年俄罗斯文学“布克”奖十年奖中由读者和网上评选的“民间奖”得主2001年下半年与佩列文、托尔斯泰娅、阿库宁等人访问日本,被誉为俄罗斯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还有作品《马丽娜的30次爱情》长篇小说,1995年,两卷作品集,莫斯科, 1998年。《蓝色淹猪油》长篇小说,1999年:《规范》长篇小说,1999年。《莫斯科》长篇小说,2000年。《宴会》长篇小说, 2001年。《冰》..

    [阅读全文]  2010-5-14 09:15 - 冬雪儿 - 735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5-13   [转载] 莱辛和她的被缚的“自由女性”

    英国,莱辛和她的被缚的“自由女性”

    中国网


    一、莱辛近况:“我依旧是原来的我”

    莱辛居住了24年的房子坐落在伦敦北部的一个小山岗上,宽宽大大足有三层,她一个人住在那里。我们谈话的L形房间在一楼,里边到处摆满了书。她对记者说:“书一直是我的生活,我是依赖这些书获得教育的。 在你已经不年轻的某个日子里,忽然间竟有人在央求你去写一些你已经挚爱了多年的书,这该是一份多么高的奖赏啊!”

    难怪登门请求制作电影《多丽丝》的人络绎不绝。“我总说不,我看不出这有什么意义,他们总可以从阅读那些书中找出我是什么样子的。”但她确实曾把她的四部曲小说之一《暴力的孩子》改编为电视剧,书中的玛莎·奎斯特是她的另一个自我。“我遗憾没有人尝试过,我觉得这会很不错,但我不会在乎好坏的,我不在乎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人们会怎么去做,我不像有些作家那样一味担忧自己的身后名。”

    莱辛的记忆把我们带回到1962年的岁月,那是在她最雄心勃勃的小说《金色笔记》出版后不久的日子里。

    带些印第安人相貌特征的莱辛的确已不再年轻,但是她身上确实有一种不服老的东西:她要喝Diet Coke, 她知道trash television。当然,她还没有在电脑上工作,某一天她会用电脑的。

    若是换了另一个作家,你可能会觉得她的无所畏惧是由于她的年龄和阅历,但莱辛一直愿意保持这个样子。她对政治的一贯正确性和对语言的攻击表示遗憾。在她新的作品集里,她记述了她所访问的美国的一所学校,她发现学习《好恐怖分子》意味着为错误的思维寻找证据。“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走极端。他们是一个非常‘歇斯底里’的民族,我希望我们不要接受美国最新的时尚,可我们总在接受。”

    这就是莱辛的真实面目:一个实实在在的写作者和..

    [阅读全文]  2010-5-13 08:32 - 冬雪儿 - 64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5-10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 ——川端康成传略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 ——川端康成传略

    作者不详



    从无家可归的孤儿到独立于世的青年作家

      川端康成(1899—1972),出生在大阪市北区。川端康成的父亲川端荣吉是个医生,毕业于东京医学院。他的兴趣颇为广泛,曾跟大阪的一位儒家学者学过汉诗和绘画。在他的藏书中,汉文典籍相当丰富,此外还有大量的日本和西洋的文学作品。在川端康成不满两周岁的时候,因为患肺结核病,他就与世长辞了。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还惦记着儿女,希望他们长大了能有所作为,并且还挣扎着坐起来分别为儿子川端康成、女儿芳子写了“保身”、 “贞节”两个字,作为遗训。也许是由于年龄太小,和父亲作最后告别时,川端康成好象没有感到悲伤。这是川端康成出世后经历的第一次死别。

      父亲死后,母亲便带着川端康成回到自己的娘家,居住在大阪府西城郡丰里村黑田家,然而,不幸的是,刚刚过了一年,因为受了父亲的传染,川端康成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那时,川端康成还不满三周岁。这是川端康成出世后所经历的第二次死别。前后相隔仅有一年。

      由于当时年幼无知,川端康成后来连父母的面貌也不记得,可回忆的东西一无所有。他在短篇小说《油》里曾经提到这一事实:“母亲连照片也没有留下……从仓库里发现了父亲各种年龄的照片三四十张,我曾将其中拍得最好的一张放在中学宿舍的桌子上作为装饰,但其后几次变换住处,这些照片全都遗失了。”

      接踵而至的灾祸,在川端康成的幼小心灵留下了更严重的创伤。他曾经说过:“父母相继病死,深深刻入我幼小的心灵上的,便是对疾病和夭折的恐怖。”更让他不能抹去的是对父母,尤其是对母亲的思念,直到晚年,他的作品仍然不时流露出思念母亲的悲痛,这直接影响了他以后的创作。

      失去..

    [阅读全文]  2010-5-10 10:08 - 冬雪儿 - 964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4-27   萨特:追求自由和正义的一生

    萨特:追求自由和正义的一生

    作者不详


      1980年4月19日,巴黎为一位文化巨人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大约有五万巴黎市民和专程从外地赶来的人参加了送葬的行列,街道两旁目送灵车经过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当灵车到达公墓时,那里早已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了,以至灵车长时间不能顺利通过。

      如此隆重盛大的葬礼,在法国历史上只有维克多·雨果享受过。

      这位受到如此敬仰的法国人就是让·保尔·萨特,法国当代杰出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

      萨特个子矮小,相貌也不见得好看,而且常常不修边幅。但他性情温和,态度沉稳,看上去沉默寡言,似乎城府很深,实际上他坦诚直率,思想敏锐。他苦苦地思索着存在与自由的问题,有人说他是“不懈地实践,日夜地忧郁”。他的思想曾经成为法国一代人的精神力量,他影响了西方社会一代人的思想成长。萨特的名字成了存在主义的代名词,他是存在主义的一代宗师。

      童年

      1904年的某一天,巴黎一个名叫让·巴蒂斯特·萨特的海军军官,把一个教师的女儿、名叫安娜·玛丽·斯威泽的姑娘搞到了手,并且娶了她作妻子。第二年的6月21日,他们在巴黎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让·保尔·萨特,他就是本篇要描述的人物。

      不幸的是,在萨特出生的第二年,萨特的父亲,这位海军军官便抛下孤儿寡母,一人归西去了——患亚洲热而死。母亲没有钱财,又没有职业,难以糊口,便带着不满两岁的萨特重回娘家。

      父亲的死使外祖母一家大为不快。外祖母总是唠唠叨叨,认为萨特父亲过早地死去,是一种无礼行为,他是在推卸责任,又责怪女儿没有先见之明,不该轻率地嫁给一个短寿的男人。外祖父则常常夸耀斯威泽家族的人是多么长寿,对于三十岁上下就夭亡的人,他简直不屑..

    [阅读全文]  2010-4-27 02:43 - 冬雪儿 - 919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4-19   [转载] 特雷弗:爱尔兰文学园中的月桂树

    威廉·特雷弗:爱尔兰文学园中的月桂树

    朱骅


      爱尔兰曾经是个屡遭侵略、苦难深重的民族,然而爱尔兰又是个富有文学天赋的民族,她培育出许多文学英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家——叶芝、拉塞尔、辛格和乔伊斯等,他们以自己的作品表达对本民族的忧思和期望。而20世纪中叶成熟起来的爱尔兰作家,虽然继承了上一代作家独有的民族忧思和宗教情结,但更多地以相对冷静的态度审视、思考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获奖频频,著作等身,至今笔耕不辍的作家威廉·特雷弗(William Trevor)。目前他已经出版长篇小说29部,短篇小说集16部,获重大奖项数十个,对英语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威廉·特雷弗,1928年生于爱尔兰科克郡的米德尔顿,原名威廉·特里弗·科克斯。1942年至1946年就读于都柏林圣科伦巴学院和都柏林三一学院。1950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在爱尔兰从事教师工作,后移居伦敦,做过很长时间的广告撰稿人。

      他的家庭具有英、爱双重背景,信仰新教。因父在银行任职,所以特雷弗有一个迁移不定的童年,先后在13所不同的学校读书。动荡的生活,与众不同的信仰,使他从小时候起就有一个作家的独特视角。

      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老校友》,曾获1964年霍桑顿奖。一群老校友委员会成员在推选下一任会长过程中勾心斗角,互相猜忌,并以回忆的形式展现了这群老校友当年在学校时的矛盾和竞争。尽管年事已高,但依然对当年所受的屈辱无法释怀。既要应付来自外界的压力,防备别人的进攻,又要面对自己日益衰老的身体和病痛,他们内心极其孤独和悲凉。小说提出这样一个主题——人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不幸?对于成功和失败该抱什么样的态..

    [阅读全文]  2010-4-19 05:18 - 冬雪儿 - 65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4-17   [转载] 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雷蒙德·卡佛

    雷蒙德·卡佛

    百度百科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1938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高中毕业后,即养家糊口,艰难谋生,业余学习写作。1966年,获衣阿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67年,作品第一次入选《美国年度最佳小说选》;70年代后写作成就渐受瞩目,1979年获古根海姆奖金,并两次获国家艺术基金奖金;1983年获米尔德瑞──哈洛斯特劳斯终生成就奖;1985年获《诗歌》杂志莱文森奖;1988年被提名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并获哈特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布兰德斯小说奖。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为主,还有一部分散文。著作主要包括短篇小说集《请你安静一下好不好?》(1976年)、《愤怒的季节》(1977年)、《谈论爱情时我们说些什么》(1981年)、《大教堂》(1983年)、《我打电话的地方》(1988年),诗集《冬季失眠症》(1970年)、《鲑鱼夜溯》(1976年)《海水交汇的地方》(1985年),《海青色》(1986年),《通往瀑布的新路》(1989年)等。

      社会评价

      读雷蒙德·卡佛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众多美国梦的鼓吹者,定然不会喜欢他。在那些保守的批判者看来,他的小说“不够乐观”、“集中展现事物的阴暗面”、“写的不是真正的美国人”,如此等等,一言以蔽之,“没有给美国涂脂抹粉”。的确,他笔下的小人物能让第三世界国家望“美”兴叹的人找到些许心理平衡:原来美国老百姓也是辛苦工作赚钱养家,歇下来只想看电视;他们也做着永远实现不了的梦,凑合着度过平庸的每一天;他们也外表默不作声,内心歇斯底里。 卡佛的小说,乍一看像是..

    [阅读全文]  2010-4-17 05:22 - 冬雪儿 - 767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4-9   [转载] 傅雷的译著人生

    傅雷的译著人生

    由网络综合而来


      简介:傅雷(1908—1966) 文学翻译家。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人。20年代初曾在上海天主教创办的徐汇公学读书,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论激烈,被学校开除。五卅运动时,他参加在街头的讲演游行。北伐战争时他又参加大同大学附中学潮,在国民党逮捕的威胁和恐吓之下,被寡母强迫避离乡下。1927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1931年春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过《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斗争的意义》 ,猛烈抨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留学期间游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1931年秋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3日晨含冤而死。  

      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扎克占15种:有《高老头》 、《亚尔培·萨伐龙》 、 《欧也妮·葛朗台》 、 《贝姨》 、 《邦斯舅舅》 、 《夏倍上校》 、 《奥诺丽纳》 、 《禁治产》 、 《于絮尔·弥罗埃》 、 《赛查·皮罗多盛衰记》 、《搅水女人》 、 《都尔的本堂神父》 、《比哀兰德》 、 《幻灭》 、 《猫儿打球记》(译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罗曼·罗兰4种:即《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 、 《米开朗琪罗传》 、 《托尔斯泰传》 。服尔德(现通译伏尔泰)4种: 《老实人》 、 《天真汉》 、 《如此世界》 、 《查第格》 。梅里美2种: 《嘉尔曼》 、 《高龙巴》 。莫罗阿3种:《服尔德传》 、 《人生五大问题》 、 《恋爱与牺牲》 。此外还译有苏卜的 《夏洛外传》 ,杜哈曼的..

    [阅读全文]  2010-4-9 10:32 - 冬雪儿 - 774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2-8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舒晋瑜



    “如果说我的作品在国外有一点点影响,那是因为我的小说有个性,语言的个性使我的小说中国特色浓厚。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1月23日,在蓝色港湾的单向街书店,莫言和读者真诚交流。

      单向街书店的楼上楼下挤满了读者,在楼梯上,坐着的、站着的,几乎没有立足之地。除了前排幸运的读者,后面的大多数看不到莫言,但是仍然那么专注地倾听,手里拿着笔和本,间或飞快地记下来几笔。有一位声称“混进来”的读者站起来勇敢地表达,莫言对他的人生观起到极大的影响。他说自己从来不读有字的书,直到一口气读完莫言的《檀香刑》,才发现字有这样的魅力。

      借着新作《蛙》的出版,莫言和深深信赖甚至迷恋他作品的读者见面。这部作品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长篇力作,通过讲述一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既反映了乡土中国六十年的生育史,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他说,触发自己写这样一个故事的动因并非因为其敏感,而是人物:“生活中一些人物感动了我,触动了我的心灵,引发了我的创作冲动。我是先被人物感动,然后才去关注事件的。”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姑姑”的原型,是莫言大爷爷的女儿。想以姑姑为原型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由来已久,以前莫言也在一些中短篇里写到过一些,而这次的出手,莫言称之为“算总账”。

      读书报:作品以书信体结构写作,收信人是日本的“杉谷义人”。联系到您和大江健三郎的友情,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与大江健三郎有关的作品。

      莫言:2002年有电视台拍摄我的纪录片,邀请大江健三郎去高密,我们有过十几个小时的对谈,我也带他拜访过姑姑,大江在北京的演讲中也数次提到姑姑。2005年我..

    [阅读全文]  2010-2-8 09:54 - 冬雪儿 - 764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0-1-20   [转载] 政治与疾病——苏珊·桑塔格与法拉齐一次臆想的谋面

    政治与疾病——苏珊·桑塔格与法拉齐一次臆想的谋面

    1.(卢小狼说)桑塔格
      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提出:最早的艺术体验想必是巫术的、魔法的;艺术是仪式的工具。

      桑塔格2004年在纽约病逝,她广为人知的事迹我们不必赘述,关注一下她的日常生活,可以得知她将一生的追求投于何处。她17岁结婚,嫁给一个社会学教授,有一个儿子,8年后离婚;30岁时桑塔格开始小说创作,同时文学批评范畴的成就似乎还要大于她的小说成就。1964年,桑塔格用58条定义对“坎普”进行了解释,加上大量的外延,把一种同性恋趣味扩大成一种艺术品位。套用她的解释,张国荣的一生无疑是一个坎普的典型,把自己的一生当成了一件艺术品来消耗。桑塔格强调,坎普感受力是不受政治左右的,至少是非政治的。桑塔格的一生和书籍密不可分,她的传奇大都发生在精神领域,书房、领奖台、媒体一直都是她舞台——她足不出户,用研究、阅读、思考来审视世界,因为总是置身事外,所以她显得非常有良心,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公众知识分子形象,这种形象一直维持到她终老,甚至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依然会影响到很多人。

      苏珊·桑塔格曾在1973年和1979年两度访问中国。在此前专门为中国写了一篇文章《我的中国旅行计划》,或者因为不大了解,她并没有对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做任何批判,对中国依然停留在了晚清年代的认识,她用这个标题和一些煽情的句子和中国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相对于对中国的漠然,她对世界范围内战争和种族暴力事件的增长持强烈的批评态度,这种批判精神和人权呼吁令她享誉世界。她积极地参与反战活动,包括早年反对越战的言论,以及对伊拉克战争的谴责,都表现出她的勇气和倔强。

      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苏珊·桑塔格在《纽约客》杂志发表言论,直言“这并非对‘文明’、‘自由’、‘人性’或‘自由世界’的‘怯懦’进攻,而是对世..

    [阅读全文]  2010-1-20 10:11 - 冬雪儿 - 69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12-19   [转载] 赫塔·穆勒:获奖是对我的保护

    赫塔·穆勒:获奖是对我的保护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穆勒,在刚刚结束的法兰克福书展上连续出场三次,在参加人来人往的“蓝色沙发”文学访谈现场时,更是导致一千多平米的大厅堵满了人。趁着穆勒出现在书展之际,本报记者也同时参与了对她的采访。与此同时,诺奖官方则正在为穆勒拍一部半小时长的纪录片,追寻作为小说家、诗人和散文家的穆勒,在高压政治气候下的生活和写作轨迹。12月10日,诺奖颁奖礼上将会放映该片。

      语言不觉得自己的语言有诗意

      记者:你获得诺奖后,生活有什么变化?你会有一大笔奖金。

      穆勒:拿奖只不过是头两周一阵热闹,过了这一阵,我的生活就会回复正常,并没在实质上改变了什么。至于奖金,我从不把金钱和我作为作家的事业连在一起。我还在罗马尼亚住的时候,没有工作,没米下锅,还欠下一身债。那时候如果有这一笔钱,倒会对我很有帮助。

      记者:你用德语写作习惯吗,舒服吗?

      穆勒:对我来说,语言不可能成为我的家园。那句“语言即家园”,是德国移民们拿来自我安慰的,因为他们要在外国找到自己的身份。

      记者:现在在罗马尼亚很多人在讨论,假如你是罗马尼亚裔的德国人,或者是德裔罗马尼亚人,你的语言能跟保罗·策兰相提并论吗?

      穆勒:不能。保罗·策兰属于在布科维纳(策兰在罗马尼亚的出生地)被谋杀的整个犹太人的群体,但我来自完全不同的群体。我父亲曾是德国党卫军的一分子,家里其他人则是德意志国防军里的成员。我的语言虽然也属于少数人的声音,但跟保罗·策兰的“少数”并不是一回事。

      记者:罗马尼亚的语言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穆勒:我从15岁开始学罗马尼亚语。那时我简直是在“吃”这种语言,因为有时候它的味道很好。罗马尼亚语更适合我,比我的母语德语更接近我本性。我..

    [阅读全文]  2009-12-19 08:59 - 冬雪儿 - 76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12-12   [转载] 作家不要为名誉失去创作的灵魂

    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来京演讲:

    作家不要为名誉失去创作的灵魂


      
    勒克莱齐奥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其代表作有《诉讼笔录》、《寻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流浪的星星》。最新中文译著《乌拉尼亚》、《飙车》和《饥饿间奏曲》已出版。

      “我对年轻作家的建议是,千万不要为小小的名誉止步,不要失去自己创作的灵魂。”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昨天上午在中国社科院演讲,说到这几句话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演讲在一个小报告厅里进行,因属于内部交流,到场只有一百多人,但大师的睿智和风采感染了每位在场者。

      8岁时旅行影响一生创作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现年69岁,出生于“二战”期间的法属殖民地毛里求斯。他的作品总是跟反战、边缘文化群体的流浪者有关。昨天在谈到“旅行、读书、写作”这个话题时,他深情回忆起童年时的旅行和阅读对自己一生的深刻影响。“对我来说,旅行是生活的一种理想,可以满足我对外界的想象。”但由于受战争影响,勒克莱齐奥小时候要想旅行非常困难,于是他就阅读各种探险记来实现心中的旅行。“我的曾祖父留下一座图书馆,藏有很多珍贵的书籍。有雨果、卢梭、莎士比亚等人的经典名著,还有大量游记。”马可·波罗的游记是他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他还通过看大量图片了解中国。

      8岁那年沿着非洲西海岸的一次长途航行,让勒克莱齐奥接触到非洲黑人在白人殖民统治下的悲惨生活,促使他开始了小说创作。这也让他真正认识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去接受多元的文化。“旅行是了解其他文化的一种方式,有些人的旅行很舒服,从机场到机场,但我的旅行流离失所,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勒克莱齐奥说,在流浪的旅行中,文学是他唯一依赖的东西。

      作品到达不了心中的读者

     ..

    [阅读全文]  2009-12-12 21:15 - 冬雪儿 - 1029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12-6   [转载] 王蒙、陈晓明为何乐做“唱盛党”?

    王蒙、陈晓明为何乐做“唱盛党”?[/size]
    肖 鹰


      
    在10月间,著名老作家王蒙在欧罗巴的法兰克富以一句“中国文学处在它最好的时候”的现代汉语,在异国破了中国文坛创作沉寂平淡的局面。这“中国文学处在它最好的时候”,在出国转内销之后,在11月又由著名批评家陈晓明在本土高调翻唱为“今天的中国文学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两位之说,在当下中国文坛,掀起了“唱盛”新高潮。

    勇于立论,是当下某些批评家成名行世的不二法门。他们立论的路径,虽然常因借助了舶来的物件而花样翻新,但总不出这一道:立论以惊悚着眼,不怕把你吓着,就怕吓不着你。因为有了这些批评家们坚毅果敢的立论壮举,所以,我们就不能逃避这样的“当下中国文学经验”: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坛,虽然没有惊人的作品,但却充斥着惊人的立论。

    王蒙的“最好论”是开中国文学的国际玩笑

    “中国文学发展很快,读者的口味发展得也很快,但不管对中国文学有多少指责,我只能说,中国文学处在它最好的时候。”(《羊城晚报》,2009年11月7日)王蒙此话转回到国内,在网上招致了一边倒的抨击。王蒙很委屈,深怨同胞大众受了媒体“标题党”的误导,对他的抨击是“闭着眼睛瞎诌”。他向媒体辩解说:“我是在法兰克福作的演讲,面对的是德国人。我所指的,是作家的生存环境、写作环境,否则的话,不存在时期好坏的划分。你说唐诗好还是《诗经》好?你说中国诗歌最好的时期,是唐朝还是《诗经》的时期啊?《红楼梦》好,能说晚清是中国文学最好的时候?莎士比亚的剧本好,莎士比亚时期就是最好的时期?只有大外行才去评论。”(《北京青年报》,2009/11/01)

     我们应当接受王蒙的补充说明,因为它不仅让我们明确了所谓“中国文学处在它最好的时候”,不是指别的,而只是“讲作家的生存环境、写作环境”;而且,它..

    [阅读全文]  2009-12-6 21:16 - 冬雪儿 - 86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12-3   [转载] 钱锺书先生纪事

    钱锺书先生纪事

      刘再复


    钱锺书先生曾对我说:“我们的头发,一根也不要给魔鬼抓住。”这是钱先生才能说得出来的天才之语,但是当我第一次听到时,身心真受了一次强烈的震撼。

      钱锺书先生去世已经十年。这十年里,我常常缅怀着,也常与朋友讲述他对我的关怀,可是一直没有着笔写下纪念他的文字,仅在1999年4月间写了一篇千字短文,题为《钱锺书先生的嘱托》。写作这篇短文也是不得已,所以我在短文中首先说明了我沉默与难以沉默的理由,这也是我今天写作时需要说明的,因此,姑且把短文的前半节抄录于下:

      尽管我和钱锺书先生有不少交往,但他去世之后,我还是尽可能避免说话。我知道钱先生的脾气。在《围城》中他就说过:“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棺材店和殡仪馆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会向一年,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陈死人身上生发。”钱先生的逝世,也难免落入让人生发的悲剧。不过,人生本就是一幕无可逃遁的悲剧,死后再充当一回悲剧角色也没关系。我今天并非做悼念文章,而是要完成钱锺书先生生前让我告诉学术文化界年轻朋友的一句话。

      这句话他对我说过多次,还在信中郑重地写过一次。第一次是在我担任文学研究所所长之后不久,我受所里年轻朋友的委托,请求他和所里的研究生见一次面,但他谢绝了,不过,他让我有机会应告诉年轻朋友,万万不要迷信任何人,最要紧的是自己下功夫做好研究,不要追求不实之名。1987年,我到广东养病,他又来信嘱托我:

      请对年轻人说:钱某名不副实,万万不要迷信。这就是帮了我的大忙。不实之名,就像不义之财,会招来恶根的。(1987年4月2日)

      作为中国卓越学者的钱先生说自己“名不副实”,自然是谦虚,而说“万万不要迷信”包括对他的迷信则是真诚的告诫。迷信,不管是迷信什么人,都..

    [阅读全文]  2009-12-3 09:26 - 冬雪儿 - 77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11-25   [转载] 一个文化悲悯者:梁晓声


    一个文化悲悯者:梁晓声
      
      悲悯的目光时时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犀利的语言处处体现对文化的反思与担当。26日,在黑龙江日报美术馆开幕的《风云际会——中国近现代名人手迹影像收藏展》上,作为嘉宾的著名作家梁晓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文化不能使老百姓“变傻”

      梁晓声说:“我在博客里很少回信,但是我却给中国矿业大学的学生徐育伟回了信,并且转载了他描写农民生存状态的小说《民也生耶》。他让我很感动,一个80后的学生,从五六年前就坚持写农民题材的小说,而且写得很好。中国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农民,但是目前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学作品却越来越少,文学与文化越来越接近市场,什么趣味的、时尚的、嘻哈的、搞笑的、香艳的都能顺利出版,而他这样文学性很强的作品却很难发表。我在信里对他说,你还是跟市场接轨吧,只要在不堕入低俗的情况下,生存是第一位的。至于文化对社会的担当,还是让我们这些人来做吧,不能让年轻人背负起沉重的十字架。”

      反观目前的文化生态,梁晓声感触颇深:“我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仅剩下了娱乐。而且在很多人眼里,只有让人哈哈大笑的才叫娱乐。我们看一部影视剧,难道仅仅是为了看一个有趣的故事?一部电影唤起我心中的感动或者让我眼眶一湿,一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或者唤醒我心中的某种情愫,不也是一种愉快的感受吗?文化的审美是多元的,让人身心愉悦的并非只有开怀大笑。否则,这样的文化将会让我们这个民族变得很傻。”

      某些人的“中国”概念很狭义

      出身平民家庭的梁晓声,一直对社会底层有着深切的关注。他说:“很多中国人心中的中国这个概念,其实是很小很狭义的。无论是生活在北京、上海、哈尔滨还是其他地方的城市人,当他的生活富裕了顺遂了,他就会说,现在的中国真好;当他的生活不如意或很糟糕时,他会说,现在的中国一团糟。其实大部分人都忘了,在离每个城市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是大片大片的农村..

    [阅读全文]  2009-11-25 05:04 - 冬雪儿 - 1409 查看 - 7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11-19   [转载] 刘、夏关于张爱玲文学史定位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争

    刘、夏关于张爱玲文学史定位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争


    ……围绕张爱玲的最后一次大的论争是在张爱玲去世之后,进入新世纪的一场论战。论争双方分别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镇——刘再复和夏志清。1995年张爱玲去世之后,张爱玲热也达到了最高峰。两岸四地学人纷纷撰文纪念。2000年香港岭南大学主办了“张爱玲与现代中文文学国际研讨会”。集结各地的张学专家和张派作家,对张爱玲的作品做一较为全面的研讨。会上,刘再复先生提交了题为《张爱玲的文学特点与她的悲剧》的论文。论文主要针对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相关观点提出质疑与商榷。刘再复的质疑文章除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稿之外,还有一篇题为《夏志清先生<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偏颇》一文,两篇文章曾合起来以《张爱玲的小说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题目刊登于《视界》第七辑。夏志清的反应文字主要有研讨会上的讲评文章《张爱玲与鲁迅及其他》以及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体现出的一些观点。

        刘文首先对夏志清最早给张爱玲以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张爱玲作高度评价、把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充分展示出来、使中国与世界的眼睛看清这个天才的作家,给以肯定,认为夏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的精彩之笔。其对张爱玲所作的阐释有很多精彩的地方。比如夏志清指出张爱玲的艺术特色是“意象的繁复和丰富”、“对于人的性格的深刻的揭发”等。同时也指出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那就是夏志清在涉及张爱玲的短篇小说的精神内涵时提到的两种特色——历史意识和道德倾向,却是不准确的。刘再复以张爱玲的作品为例指出,张爱玲的某些中篇、长篇小说如《小艾》、《秧歌》、《赤地之恋》中确实存在着历史意识与道德判断,而她的代表作《金锁记》与《倾城之恋》则是超越历史意识与道德判断的,这两部作品好也好在这种超越性,因为它们具..

    [阅读全文]  2009-11-19 11:27 - 冬雪儿 - 958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10-13   刘再复: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

    刘再复: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二)


    4、

    到此为止,我讲的都是好话,然而,我也看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局限,这些局限也常常使我惋惜。现在,我想从“不该缺席”的角度,谈谈瑞典文学院的缺陷,即他们遗漏了一些最重要的伟大作家,把这些作家排除在诺贝尔火炬家族之外,实在令人困惑。这些作家的名字可以列出几十个,但就我个人的感受,仅举几个:

    (1)遗漏了托尔斯泰:托尔斯泰1911年11月9日去世,有11次被评选的机会。托尔斯泰是跨越两个世纪的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作家,他的名字与成就作为人类文学的最高峰不仅屹立于世纪之交而且永远屹立于人类精神价值创造的历史。他的辉煌和无与伦比的成就是无可争议的。托尔斯泰不仅是个天才,而且他的整个人格和整个作品所体现(也是他公开主张的)的人类之爱--完全拒绝暴力的无条件的人类之爱,正是诺贝尔遗嘱中所期待的“理想”。很难再找到一个作家能像托尔斯泰如此充分地体现人类关于爱、关于和平、关于同情心、关于大悲悯、关于非暴力的人类最高理性原则的向往与憧憬。严格地说,不是托尔斯泰需要诺贝尔奖,而是诺贝尔奖需要托尔斯泰。但是,瑞典文学院竟把他遗漏了。诺贝尔故国瑞典的作家从设立文学奖一开始就已感到这是一个巨大的缺陷。当1901年首次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莱涅·苏利-普吕多姆之后,瑞典42名作家曾联名写了公开信,向他们认为理所当然应得奖的托尔斯泰道歉。但托尔斯泰回信说,他幸而未得奖金,不然金钱“只会带来邪恶”。托尔斯泰这句话是一种境界,而瑞典文学院却为此生气,在托尔斯泰去世前的11年里一直拒绝瑞典作家的呼吁,并屡次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而辩护理由又相当可笑。

    (2)遗漏了易卜生与斯特林堡:易卜生于1906年去世,斯特林堡死于1912年5月14日。除了生..

    [阅读全文]  2009-10-13 10:38 - 冬雪儿 - 1811 查看 - 1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6-9   [转载] 村上春树:美国文学的新经典

    村上春树:美国文学的新经典



    最早翻译雷蒙德·卡佛的作品要从一九八三年说起了。那是篇题为《脚下流淌的深河(水泊离家那么近)》(So Much Water so Close to Home)的短篇小说。我是偶然从一本选集里读到,便认定为杰作,深受感动,不能自已,一口气将它译了出来。
      第二年我去华盛顿州奥林匹亚半岛,登门拜访卡佛,和他面对面地交流。那时候我根本没想到过,自己会亲手把他的作品无一遗漏地全都翻译出来。

      美国文学的新经典

      说起来,那之后的一段日子里,雷蒙德·卡佛的形象发生过彻底的变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般的美国人几乎都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但随着他晚年文学声名渐高,且罹患肺癌,五十岁便英年早逝,卡佛这个名字竟有了些许神话般的色彩。
      不过数年之后在一些人当中(也是大致能预料到的),对于卡佛的评价出现过反复。但平心而论,在美国短篇小说的创作史中,雷蒙德·卡佛乃是能够牢固占有一席之地的优秀作家,这一点恐怕是难以否定的事实。
      他的名字会在美国文学史中留下应有的位置,他留下的六十五篇短篇小说之中,最少也会有六篇被当作经典长久地阅读下去。
      我内心认为,卡佛的文学地位大概是介于考德威尔和斯坦贝克之间的吧。

          幽默感与驱动力

      卡佛无疑是一位天才的作家,但他身上丝毫没有天才的做派。他没有只为知音者率性而作的那种居高俯视的姿态。卡佛只用浅显简洁的日常语言来创作小说和诗歌,说给尽可能多的人听,或是面对自己的内心做更深层次的述说。这是他作为作家一以贯之的态度。
      当然并不止于此。他的作品之中,处处隐藏着超越日常生活的奇妙意外,有着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痛快幽默和刺痛人心的现实感。一旦捧上手,会有一种强大的驱动力,让你不由分说一口气读到最后。这就是卡佛作..

    [阅读全文]  2009-6-9 03:28 - 冬雪儿 - 1136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5-25   [转载] 高行健:没有主义


    高行健:没有主义


     
    我之所谓没有主义,没有,可作为动词:主义,则算为名词,也即无名。倘将这没有主义作为动宾结构,或一个短语“无主义”,也未尝不可。但译作名词的话,没有主义有可能理解为也是一种主义,譬如虚无主义,似乎不妥。

    没有主义把没有作为前题,而不是把虚无作为前题,也即没有前题,自然也就没有结论,甚么主义也没有。没有主义,不妄图建立甚么学说,但不等于不说。只不过无始无终,说归说,不导致甚么结论。

    然而,没有主义不是没有看法,没有观点,没有思想,只是这看法、观点、思想不求论证,不求完善,不成系统,说完就完,说也白说,可人活在世上,除非哑巴,又总不能不说,因此,没有主义充其量不过是一番无结果的言说。

    没有主义较之虚无,多少积极一些,于事、于人、于己,多少有个态度。这态度就是不承认有甚么先验不可以质疑。这也可说是一种理智,导致甚么且不去说,至少不盲目迷信,无论是信仰还是权力,也不必跟随某一权威,某一潮流,某一时尚,鼻子由人牵着跑,或受某种意义形态精神上的禁锢,画地为牢,有点个人的独立,当然这点独立也还有限度。
      
    没有主义,也不把怀疑作为主义,也就是说不把怀疑也绝对化,依然有自己个人肯定的价值和行为准则,但这价值观也好,伦理标准也好,是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得由来的,而非来自他人的论证。否定也不是一个绝对的选择,再说逻辑推导之荒谬已一再为经验所证实。

    没有主义,不是经验主义,固然看重经验,却不把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唯一标准,为他人经验所验证过的,也可作为自己的判断。再次,经验也未必就一定可靠,而经验又不可重复,每一次经验同下一次经验同样都是唯一的,也就不必把他人的连同自己已有的经验奉为教条,要紧的则是个人自己的判断,且不去论证这判断的是非,生活倘都求诸论证,就不用活了,也无法再..

    [阅读全文]  2009-5-25 07:56 - 冬雪儿 - 1224 查看 - 8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4-15   [转载] 谈一谈创作(汪曾祺)

    谈一谈创作

    汪曾祺


    我写的东西很少,看的也不多,而且没有理论,不善于逻辑思维,亦无经验可言,与你们不同的一点就是岁数大一些。中国古人说一个人没出息在于“以年长人”,我只剩下了“以年长人”,因而今天只是随便漫谈。

    第一个问题,作家要认清自已是什么样的作家,具备什么样的气质。法国的一位汉学家访何我时说:我首先问你一个你自己很难回答的问题,你觉得你在中国文学上的位置如何?我们先撇开这个话题扯点别的。当时我问翻译要不要请这个法国人到家里吃顿饭,翻译说他很愿意到中国人家里吃饭。结果我亲自给他做了菜。法国人口味很刁,他不会感兴趣,给他吃牛排和鸡就更不行了。于是我琢磨了几个菜,非常简单,且不影响与他谈话。这几个菜之一是煮毛豆,把毛豆与花椒、大料、盐放在水里一煮;再一个是炒豆芽菜;还有一个是茶叶蛋。再说主食,吃面包不行,法国的面包是世界最好的,米饭也不会喜欢,结果我给他炒了一盆福建米粉,又做了碗汤,他连着说:“好吃,好吃。”抓起毛豆连皮整个儿往嘴里塞,法国人知道怎样吃大豆,但不知道毛豆的这种吃法。我问他在法国有没有炒豆芽菜,他还说,在中国饭店见过,也吃过,但我炒得更有些特点。其实我的豆芽菜很简单,炒时搁几粒花椒,炒完后把花椒去掉,起锅时喷点儿醋,所以很脆,不是咕嘟咕嘟煮出来的。鸡蛋全世界都有,但用茶叶煮鸡蛋他没吃过。炒米粉他也没吃过。另外我给他做了个汤,他不吃猪肉。我说我非得让你吃点猪肉汤是用福建的燕皮丸做的,燕皮是把猪肉捣成泥掺点淀粉扦成的,像馄饨皮,里面包上精致的馅,他以为是馄饨,连说好吃。所以,让外国人能够欣赏,得是粗东西。这位法国汉学家说了个笑话,说世界有四大天堂四大地狱,四大天堂之一是中国的饭菜,之二是美国的工资、之三是日本的女人,之四是英国的住房;反过来,四大地狱之一是日本的住..

    [阅读全文]  2009-4-15 09:42 - 冬雪儿 - 1155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3-18   [转载] 用心血写作的作家越来越少

    用心血写作的作家越来越少
    --评论家感叹当下缺"路遥"

      陈熙涵


      
     今年是已故著名作家路遥诞辰60周年。在百度路遥的贴吧上,有网友发起一个"有多少80后喜欢《平凡的世界》"的调查,令人惊讶的是共有1万多人参与了调查,其中不少人是1985年、1987年出生,甚至是"90后"的读者。他们的重温使"路遥"这个名字成为了一个现象。在日前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与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新版《平凡的世界》出版座谈会上,数位文学评论家在回忆与路遥的交往以及路遥呕心沥血的创作之外,谈得最多的就是"路遥现象",感慨最多的是像路遥这样用心血来写作的作家越来越少。

       作品最重要的是情怀
      
    评论家雷达表示,如果说陈忠实对农村描写的贡献是将文化视角引入农村话题、创建了百家村这样一个文化人格的话,那么路遥就是把创新精神、理想精神寄予农村的人。这是他的秘密,也是他的作品长久不衰的原因。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在于它的情怀,之后是思想,再其次是技巧和文笔,最后才是它呈现什么故事。

      雷达说,对"路遥现象"的讨论,关乎对现实主义怎么看的问题,当我们的农村观念有了很大改变的时候,有人认为,现实主义的东西在今天是不是落伍了?但他坚持认为,文学必须要投注生命,必须投注灵魂,而且必须要有很强烈的深刻的生命体验,这样的现实主义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文学要敢于"守旧"

      评论家李建军表示,当代文学最致命的东西就是个人主义,我们的当代文学家太自恋了。在他们的作品当中,看不到普通的人性内容,只有个性,只写外部的事情,不逼视内心,一时成为话题就够了,甚至只要成为具有市场号召力的现象,这样的作品是短暂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在文学观念上陷入了一些误区,别岸的风景吸引我们,我们就带着好奇心去看。

      路..

    [阅读全文]  2009-3-18 11:43 - 冬雪儿 - 1722 查看 - 2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9-3-15   [转载]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亲历记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亲历记[/size](上)

    李建纲



    2003年12月,我在斯德哥尔摩,恰遇上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虽然这个典礼年年举行,但这一届发生了些有意思的意外,值得一记。

    12月10日这天,冻云遮蔽了数日的阳光,忽然破云而出,照耀斯德哥尔摩满城温暖而明亮。在圣诞气氛越来越浓的时节,每年一次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这天隆重举行。

    诺贝尔奖的颁发开始于1901年。其所以订在每年的12月10日,是因为这一天是诺贝尔的忌日。但是斯德哥尔摩的冬天又冷又黑,不是一个好的庆典日子,曾经改在阳光灿烂的6月,可是只举行了一次,还是觉得应该与诺贝尔有关的日子更好,便又改回到12月10 日。

    最初的颁奖是在皇家音乐学院,宴会则在斯堪森,即那座特意保留下来的古老的瑞典乡村的露天山坡上举行。又因为天气不好,改在一家古老的酒店里,到场嘉宾600人。100多年来,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又因为希特勒不准作家托玛斯曼领奖(后来又有苏联不准帕斯捷尔纳克和索尔任尼琴领奖),因而停了几年外,已有大约700来位科学家、医学家、作家和和平人士获得这世界顶尖大奖,摘取了这人类理想的桂冠。他们多数人的名字如恒星至今照耀着这地球。所以每年的这一天,全球的目光,都会投向靠近地球北极边缘的不大的城市斯德哥尔摩。

    但是在斯德哥尔摩,倒没有多大的动静。我想当然的那种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标语横幅,群众欢呼,大事庆祝的活动场面,没有出现。对于每年一次的颁奖典礼,斯德哥尔摩的居民们是不是已见惯不惊。媒体上也没有大造舆论。

    直到11月26日,瑞典最大的日报《每日新闻》上,才登出了有关诺贝尔奖的令人注目的大块文章,一看不对头呀,伟大的诺贝尔先生的头像怎么是头朝下倒置的?如此的错误岂能容忍!看过了才明白,原来是有意..

    [阅读全文]  2009-3-15 07:15 - 冬雪儿 - 1320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12-19   [转载] 流亡的苦难 (凯斯·格森)

    流亡的苦难

    凯斯·格森 著 吴万伟 译


    本文介绍的两本书考察了喜欢论战的传奇知识分子索尔仁尼琴(Alexandr Solzhenitsyn)和萨义德(Edward Said),并指出了他们职业生涯中让人吃惊的相似之处。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和爱德华·萨义德是来自完全不同政治传统中的异议者英雄,但他们却有着让人吃惊的共同之处。两人都来自被粗暴地连根拔起和被迫迁移的文化,两人都被迫流亡,生命都受到威胁,最后都在美国落脚,都成为公开批评美国的批评家。两人都用文字和反叙事的手法攻击他们反对的政权。两人都写了表达满腔怒火的著名巨著—《东方学》(1978)、《古拉格群岛》(1973),随着证据的自然增长,这些著作彻底改变了他们描述的世界。

    最有趣的是,两人都活着看到其政治工程取得出乎预料从来也没有预料到的成功。苏联在1991年垮台,以色列承认了巴勒斯坦人的存在,在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中承认巴勒斯坦人建国的权利。但是这两个作家都马上而且彻底地批评自己曾经最珍视的希望:尽管西方赞扬叶利钦政权,可索尔仁尼琴警告说他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自由落体。几乎与此同时,萨义德谴责奥斯陆协议是“巴勒斯坦人的凡尔赛和约”。不幸的是,两人都是正确的。

    本文介绍的两本新书让我们认识到这些人留下的遗产。由两个美国学者所作的《灵魂和带刺的铁丝》是索尔仁尼琴生平和著作的回顾,是纯粹的圣徒传记。这本具有准学术的形式,由准学术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乐意承认索尔仁尼琴让批评家在批评时贴上“彻头彻尾地不公平”的标签。小爱德华·埃里克森(Edward E. Ericson Jr.)和阿列克斯?克里莫夫(Alexis Klimoff)宣称最重要的是索尔仁尼琴相当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如果你是学院派..

    [阅读全文]  2008-12-19 08:52 - 冬雪儿 - 1416 查看 - 1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12-6   [转载]卢新华:《伤痕》30年的记忆

    卢新华:《伤痕》30年的记忆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卢新华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1978年8月,《文汇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独家发表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新生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让历经“文革”浩劫的中国人,痛痛快快地释放出郁积在心中整整10年的冤屈、苦闷和眼泪。卢新华也由此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增添了一个新名词——“伤痕文学”。
       
    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刚刚从“文革”浩劫的恶梦中苏醒,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人们在思索,卢新华也在寻找自己的答案。1978年4月初的一个周末,刚刚以优异成绩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卢新华,趴在未婚妻家小阁楼的缝纫机上,写下了小说《伤痕》的第一句:“除夕的夜里,车窗外墨一般的漆黑……”从此卢新华的命运紧紧地与它连在了一起。
       
    30年后的今天,从记录着《伤痕》原稿的黑色笔记本上依稀还能看到当年被泪水模糊了的字迹,那个傍晚,卢新华的思绪犹如天启,8000多字的作品就那么真真切切、自自然然地一如溪水般汩汩流淌,那种感觉不是创作,是记录。截稿时,泪流满面的卢新华早已被自己笔下的情节、人物深深打动,那一刻卢新华觉得,即便死了,只要能留下这部作品,也值了。
       
    遗憾的是这篇小说被老师认为难以发表,卢新华只好把它当墙报稿交了差。几天后的一个清晨,他发现在宿舍外楼梯拐角处的墙报栏,位于头条位置的《伤痕》已被络绎不绝前来观看的师生们围得水泄不通,很多女生流着泪默默地看着、抄着。连续数周,校园都沉浸在争论与思考中。
       
    《伤痕》在复旦大学的轰动很快引起了《文汇报》的注意,那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还没有发表,“两个凡是”的藩篱尚存,发表这样的作品其风险可想而知。尽管报社大多数领导赞同发表,但为了慎重..

    [阅读全文]  2008-12-6 07:45 - 冬雪儿 - 1064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Powered by © 2006-2009